CN219439505U - 剪切型空化喷嘴和冲牙器 - Google Patents

剪切型空化喷嘴和冲牙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9505U
CN219439505U CN202320304172.2U CN202320304172U CN219439505U CN 219439505 U CN219439505 U CN 219439505U CN 202320304172 U CN202320304172 U CN 202320304172U CN 219439505 U CN219439505 U CN 219439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ring
cavitation
water
shear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41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宁
李毅
卢劲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eizh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Feixi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eizh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Feixi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eizh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Feixi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eizh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041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9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9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9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剪切型空化喷嘴和冲牙器;其中,剪切型空化喷嘴包括喷杆1、主体2和剪切件3,喷杆1连通主体2供液,剪切件3通过将水流按照不同流速分为内外两层,至两股水流汇合时因流速不同完成液液剪切,同时剪切件3上开设有连通内流道和外流道的交流孔301,使剪切件3外部的外层水流被剪切件3内部的内层的高速水流产生的负压吸入,提前进行剪切空化,剪切后的水流进入空化腔下游靠近出水口22处,因两股水流的流速不同再进行液液二次剪切空化,提高了剪切空化效果。

Description

剪切型空化喷嘴和冲牙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清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剪切型空化喷嘴和冲牙器。
背景技术
市售冲牙器多为脉冲水流,为获得更高的清洁效率及更柔和的冲洗体验,空化结构逐渐被引入设计中。这里的空化是当流道中局部压力下降至临界压力(一般接近汽化压力)时,水中气核成长为气泡,气泡的聚积、流动、分裂、溃灭过程的总称,空化气泡爆破产生的能量可有效清除菌斑。
当前的空化结构主要基于文丘里管(通过收缩+扩张的组合来改变管路内径引起内部液压变化,当液体流经收缩段压力低于饱和蒸汽压时气泡会析出,移动到扩张区时会因为液压增高而被挤破)、自振空化(主要结构为亥姆霍兹喷管)、风琴管、扰流、剪切、混气、超声波等。在其中,剪切空化的对象多为液体与液体、液体与空气。
现有的空化结构设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需要多重管路供气、液或供不同的液体流动,对制造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水流空化的喷嘴,来提高水流的清洁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其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冲牙器,配合空化喷嘴来提高清除口腔内牙齿的菌斑能力;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一目的,提供了一种剪切型空化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杆、主体和剪切件,所述主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喷杆的出水端,所述喷杆内设置有液流通道,所述主体内部具有与所述液流通道连通的空化腔,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所述空化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剪切件设于所述空化腔内且设有内流道和外流道,所述内流道和所述外流道的进水端对应所述进水口,所述内流道和所述外流道的出水端对应所述出水口,所述剪切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内流道和所述外流道的交流孔。
较佳的,所述内流道被定义为设于所述剪切件的通孔。
较佳的,所述外流道被定义为所述剪切件与所述主体之间水流空间。
较佳的,所述液流通道的出水端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内径。
较佳的,所述空化腔靠近所述主体出水口的一端的内径大于所述主体出水口的最大直径。
较佳的,所述剪切件的外壁设有导向槽,所述外流道被定义为所述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水流方向设置,或者所述导向槽沿所述剪切件外壁螺旋设置。
较佳的,所述导向槽沿水流方向设置时,所述导向槽的槽深由中间至两端逐渐变大;所述剪切件的径围由中间至两端逐渐变小。
较佳的,所述通孔为变径通孔,所述变径通孔的孔径自所述变径通孔的进水端至出水端逐渐变小。
较佳的,所述空化腔内还设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剪切件与所述主体之间,所述剪切件受所述进水口水流压力后配合所述弹性复位件往复运动剪切空化水流.
较佳的,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剪切件与所述主体的出水口之间;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最大弹性势能大于所述水流对所述剪切件的最大动能。
较佳的,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剪切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主体靠近所述进水口侧;所述弹簧处于拉长状态的最大弹性势能大于所述水流对所述剪切件的最大动能。
以上技术方案单独或者结合表现出以下有益效果:
剪切件通过内流道和外流道将空化腔内的水流分流成至少内外两股,使得剪切件的内外两股水流形成流速差,在流体力学中流体的“剪切”可以理解为固体的“摩擦”,可以将流体看成一层一层的叠加状态,在匀速状态下,层和层之间相互作用很弱,即可以理解为剪切作用弱,当存在流速差时,层与层之前的剪切作用就会加强;因此,具有流速差的水流在剪切件的下游位置靠近空化腔出水口附近撞击和剪切形成液液间相互作用的空化,将水流中的空气通过撞击和剪切的形式进行水流空化产生气泡。
当进水口是脉冲水流时,一个脉冲喷水周期内,进水口输水时剪切件被向外推出,一个脉冲周期结束后,主体内部分水回流,带动剪切件复位,下一个脉冲喷水时,进水口输水时剪切件再次被向外推出,如此循环往复使得剪切件端面对水流形成固液撞击挤压,进而可以往复剪切水流。
粘性很小的流体(如水,空气等)在大雷诺数时与物体接触并有相对运动,则靠近物面的薄流体层因受粘性剪应力而使速度减小;紧贴物面的流体粘附在物面上,与物面的相对速度等于零;由物面向上,各层的维度逐渐增加,直到与自由流速相等,普朗特提出绕固体的流动可分为物体附近很薄的一层(边界层)和该层外区域的两个区域,所以在剪切件附近很薄的一层面外各层级之间也在发生剪切行为。
剪切件通过弹性复位件在空化腔内配合水流的冲击往复运动,将空化腔内的水流进一步的辅助进行固液撞击(剪切件的上下端面)和剪切(剪切件的周壁面)空化;通过二次剪切,提升整体的水流空化效果,形成大量气泡,加强水流清洁效果。
该剪切件上开设连通外流道和内流道的交流孔,使剪切件外部的外层水流被剪切件内部的内层的高速水流产生的负压吸入,提前进行剪切空化,剪切后的水流进入空化腔下游靠近出水口处再进行液液二次(再次)剪切空化,提高了剪切空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二目的,提供了一种剪切空化型冲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冲牙器本体和剪切型空化喷嘴;所述剪切型空化喷嘴安装于所述冲牙器本体的出水管路上。
采取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将剪切型空化喷嘴安装于冲牙器本体的出水管路上,使得冲牙器的水流能够形成空化效果,产生大量的气泡,从而更好地清除牙齿菌斑,清洁口腔。
附图说明
图1表达了本发明剪切型空化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达了图1中A-A的剖面图。
图3表达了图2中部分放大图。
图4表达了剪切型空化喷嘴中纺锤形剪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达了本发明弹簧与剪切件的另一种位置图。
图6表达了本发明剪切型空化喷嘴的爆炸示意图。
图7表达了本发明中剪切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表达了本发明中剪切件的另一种结构正视图。
图9表达了图8中剪切件的结构立体图。
其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剪切型空化喷嘴,该喷嘴主要包括喷杆1、主体2和剪切件3。主体2为喷嘴的主体结构,其内部具有空化腔,空化腔连通于主体2的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水流在主体2的空化腔内进行剪切空化,主体2的两端设有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进水口21一般通过喷杆1连接外部的出水管路,空化水流通过出水口22喷出。
喷杆1作为与出水设备的外接结构,其内部具有液流通道,并与主体2连通方便对其供水。
剪切件3通过将水流按照不同流速分为内外两层,至两股水流汇合时因流速不同完成液液剪切。具体的,剪切件3设于空化腔内且设有内流道303和外流道302,内流道303和外流道302的进水端对应进水口21,内流道303和外流道302的出水端对应出水口22,剪切件3上开设有连通内流道和外流道的交流孔301,使剪切件3外部的外层水流被剪切件3内部的内层的高速水流产生的负压吸入,提前进行剪切空化,剪切后的水流进入空化腔下游靠近出水口22处,因两股水流的流速不同再进行液液二次剪切空化,提高了剪切空化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剪切件3的外部与主体2的内壁之间的水流空间形成了外流道302,主体2进水口21的一部分水流通过外流道302后到达出水口22;剪切件3的内部贯穿设有至少一通孔,该通孔形成了剪切件3的内流道303。
为了方便进水口21进来的水流能够更好地分流进入外流道302和内流道303。剪切件3靠近主体2进水口21一端的孔径可以小于进水口21的口径或者小于液流通道的出水端的内径,因此,在进水口21大量进水的时候,部分水进入通孔,部分水冲击在剪切件3上推开剪切件3,从而部分水流也通过剪切件3与进水口21之间的空间进入外流道302。如此能够提高喷杆1喷出的水对剪切件3的推动作用(如果喷杆出水端的孔径小于通孔的孔径,则喷杆1喷出的水流对剪切件3的推动效果不佳)。
进一步的,空化腔靠近主体2出水口的一端的内径大于主体2出水口的最大直径,空化腔的水流从末端通过主体出水口时,通过减径处理可以起到文丘里管的效应,以提高液液混合剪切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一较佳实施的方式,剪切件3设有导向槽,外流道302被定义为该导向槽。
该导向槽沿水流方向设置时,该导向槽能够起到梳理水流的作用。具体的,导向槽的形成方式为两种,一种是剪切件3的外壁内陷形成槽结构;另一种是设计片状凸起围合形成槽结构,二者只是介绍导向槽的形成方式,其实际开模制造按实际所需选择。
当水流通过进水口21进入空化腔中时被分流进入内流道303(通孔)和外流道302(导向槽)时,内流道303为通孔,水流直接进入没有受到流速影响,而进入外流道302时受到剪切件3本身结构的影响,流速变慢,因此在出水口22两股水流是以不同流速进行汇合,从而达到了液液剪切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对剪切件外部与主体2的内壁之间的水流空间不做结构上的限制,也不对剪切件3内部的通孔做数量上的限制。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对空化腔中液体进行固液剪切的效果,空化腔内还设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设于剪切件与主体之间,剪切件受进水口水流压力后配合弹性复位件往复运动剪切空化水流。
弹性复位件4被解释为,可以通过弹性势能进行复位的结构件,其具体包括被拉长后复位和被压缩后复位,这里的“复位”并不是被定义为恢复成弹性复位件4未受力状态下的完美状态,而是具备被拉长或者压缩后复位的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4被实施为弹簧,但是如有其他能够等效替换的结构件,也应被包含在弹性复位件4的应有保护范围之内。
当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4为弹簧时,其安装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请参阅图2,该弹簧设于剪切件3与主体2的出水口22之间,当进水口21的水流推动剪切件3时,弹簧位于剪切件3与出水口22之间且逐渐被压缩,而弹簧的弹性势能储能逐渐变大,当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最大弹性势能大于水流对剪切件3的最大动能时,弹性势能释放反推剪切件3,且弹性势能逐渐变小,当小于水流对剪切件3的推动力时又再一次被压缩,如此往复,形成剪切件3在空化腔中的往复剪切水流效果。
二、请参阅图5,该弹簧设于剪切件3与主体2的进水口21之间,不同的是,弹簧一端固定于剪切件3,另一端固定于主体2靠近进水口21侧。当进水口21的水流推动剪切件3时,弹簧连接于剪切件3与进水口21之间且逐渐被拉伸,弹簧的弹性势能储能逐渐变大,当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的最大弹性势能大于水流对剪切件3的最大动能时,弹性势能释放弹簧收缩反拉剪切件3,且弹性势能逐渐变小,当小于水流对剪切件3的推动力时又再一次被拉伸,如此往复,形成剪切件3在空化腔中的往复剪切水流效果。
进一步的,为方便剪切件3的剪切效果,该剪切件3为梭形,该剪切件3的径围由中间至两端逐渐变小,同时导向槽的槽深由中间至两端逐渐变大。通过剪切件3外壁直径与空化腔内壁之间空间大小的变化来进一步提高剪切空化效果。
或者,剪切件3为纺锤形,该纺锤形剪切件的外壁螺旋设置有旋流槽302a,此处纺锤形剪切件被定义为旋流中心体3a。外壁螺旋开槽形成旋流槽(外流道302被定义为该旋流槽),流体通过时会带动旋流中心体(此时为剪切件3)移动和旋转,增大剪切效果。进一步的,旋流中心体3a(此时为剪切件)被实施为纺锤形,其中段外径>两端(至少大于先接触流体的那一端)外径,基于文丘里管的原理,管径变化会引起管路内部压力的变化,在旋流中心体3a的中段流体压力降低也利于空化的发生。
作为本实施例一较佳实施的方式,剪切件3的内部通孔的数量为一个。较佳的,其通孔为变径通孔,该变径通孔的孔径自变径通孔的进水端至出水端逐渐变小。因此,变径通孔的上游位置孔径大,下游位置孔径小,更便于被水流带动而移动剪切件3。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剪切件3通过内流道303和外流道302将空化腔内的水流分流成至少内外两股,使得剪切件3的内外两股水流形成流速差,在流体力学中流体的“剪切”可以理解为固体的“摩擦”,可以将流体看成一层一层的叠加状态,在匀速状态下,层和层之间相互作用很弱,即可以理解为剪切作用弱,当存在流速差时,层与层之前的剪切作用就会加强;因此,具有流速差的水流在剪切件的下游位置靠近空化腔出水口附近撞击和剪切形成液液间相互作用的空化,将水流中的空气通过撞击和剪切的形式进行水流空化产生气泡。
当进水口是脉冲水流时,一个脉冲喷水周期内,进水口输水时剪切件被向外推出,一个脉冲周期结束后,主体内部分水回流,带动剪切件3复位,下一个脉冲喷水时,进水口输水时剪切件3再次被向外推出,如此循环往复使得剪切件3端面对水流形成固液撞击挤压,进而可以往复剪切水流。
粘性很小的流体(如水,空气等)在大雷诺数时与物体接触并有相对运动,则靠近物面的薄流体层因受粘性剪应力而使速度减小;紧贴物面的流体粘附在物面上,与物面的相对速度等于零;由物面向上,各层的维度逐渐增加,直到与自由流速相等,普朗特提出绕固体的流动可分为物体附近很薄的一层(边界层)和该层外区域的两个区域,所以在剪切件3附近很薄的一层面外各层级之间也在发生剪切行为。
剪切件3通过弹性复位件4在空化腔内配合水流的冲击往复运动,将空化腔内的水流进一步的辅助进行固液撞击(剪切件的上下端面)和剪切(剪切件的周壁面)空化;通过二次剪切,提升整体的水流空化效果,形成大量气泡,加强水流清洁效果。
该剪切件3上开设连通外流道302和内流道303的交流孔301,使剪切件3外部的外层水流被剪切件3内部的内层的高速水流产生的负压吸入,提前进行剪切空化,剪切后的水流进入空化腔下游靠近出水口处再进行液液二次剪切空化,提高了剪切空化效果。
该剪切件3上开设连通外流道302和内流道303的交流孔301,使剪切件3外部的外层水流被剪切件3内部的内层的高速水流产生的负压吸入,提前进行剪切空化,剪切后的水流进入空化腔下游靠近出水口22处再进行液液二次剪切空化,提高了剪切空化效果。
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也方便,并且空化效果好,不同于市面上额外设置进气通道的空化方式,而是通过剪切将水流中自身带有的少量空气进行空化产生气泡。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图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剪切空化型冲牙器,冲牙器本体和剪切型空化喷嘴,该剪切型空化喷嘴的喷杆1安装于冲牙器本体的出水管路上。需要表明的是,冲牙器本体可以是现有技术或者市售的任一款式冲牙器,只需将其喷嘴改为剪切空化喷嘴即可。
该喷嘴主要包括喷杆1、主体2和剪切件3。主体2为喷嘴的主体结构,其内部具有空化腔,空化腔连通于主体2的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水流在主体2的空化腔内进行剪切空化,主体2的两端设有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进水口21一般通过喷杆1连接外部的出水管路,空化水流通过出水口22喷出。
喷杆1作为与出水设备的外接结构,其内部具有液流通道,并与主体2连通方便对其供水。
剪切件3通过将水流按照不同流速分为内外两层,至两股水流汇合时因流速不同完成液液剪切。具体的,剪切件3设于空化腔内且设有内流道303和外流道302,内流道303和外流道302的进水端对应进水口21,内流道303和外流道302的出水端对应出水口22,剪切件3上开设有连通内流道和外流道的交流孔301,使剪切件3外部的外层水流被剪切件3内部的内层的高速水流产生的负压吸入,提前进行剪切空化,剪切后的水流进入空化腔下游靠近出水口22处,因两股水流的流速不同再进行液液二次剪切空化,提高了剪切空化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剪切件3的外部与主体2的内壁之间的水流空间形成了外流道302,主体2进水口21的一部分水流通过外流道302后到达出水口22;剪切件3的内部贯穿设有至少一通孔,该通孔形成了剪切件3的内流道303。
为了方便进水口21进来的水流能够更好地分流进入外流道302和内流道303。剪切件3靠近主体2进水口21一端的孔径可以小于进水口21的口径或者小于液流通道的出水端的内径,因此,在进水口21大量进水的时候,部分水进入通孔,部分水冲击在剪切件3上推开剪切件3,从而部分水流也通过剪切件3与进水口21之间的空间进入外流道302。如此能够提高喷杆1喷出的水对剪切件3的推动作用(如果喷杆出水端的孔径小于通孔的孔径,则喷杆1喷出的水流对剪切件3的推动效果不佳)。
进一步的,空化腔靠近主体2出水口的一端的内径大于主体2出水口的最大直径,空化腔的水流从末端通过主体出水口时,通过剪径处理可以起到文丘里管的效应,以提高液液混合剪切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一较佳实施的方式,剪切件3设有导向槽,外流道302被定义为该导向槽。
该导向槽沿水流方向设置时,该导向槽能够起到梳理水流的作用。具体的,导向槽的形成方式为两种,一种是剪切件3的外壁内陷形成槽结构;另一种是设计片状凸起围合形成槽结构,二者只是介绍导向槽的形成方式,其实际开模制造按实际所需选择。
当水流通过进水口21进入空化腔中时被分流进入内流道303(通孔)和外流道302(导向槽)时,内流道303为通孔,水流直接进入没有受到流速影响,而进入外流道302时受到剪切件3本身结构的影响,流速变慢,因此在出水口22两股水流是以不同流速进行汇合,从而达到了液液剪切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对剪切件外部与主体2的内壁之间的水流空间不做结构上的限制,也不对剪切件3内部的通孔做数量上的限制。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对空化腔中液体进行固液剪切的效果,空化腔内还设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设于剪切件与主体之间,剪切件受进水口水流压力后配合弹性复位件往复运动剪切空化水流。
弹性复位件4被解释为,可以通过弹性势能进行复位的结构件,其具体包括被拉长后复位和被压缩后复位,这里的“复位”并不是被定义为恢复成弹性复位件4未受力状态下的完美状态,而是具备被拉长或者压缩后复位的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4被实施为弹簧,但是如有其他能够等效替换的结构件,也应被包含在弹性复位件4的应有保护范围之内。
当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4为弹簧时,其安装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请参阅图2,该弹簧设于剪切件3与主体2的出水口22之间,当进水口21的水流推动剪切件3时,弹簧位于剪切件3与出水口22之间且逐渐被压缩,而弹簧的弹性势能储能逐渐变大,当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最大弹性势能大于水流对剪切件3的最大动能时,弹性势能释放反推剪切件3,且弹性势能逐渐变小,当小于水流对剪切件3的推动力时又再一次被压缩,如此往复,形成剪切件3在空化腔中的往复剪切水流效果。
二、请参阅图5,该弹簧设于剪切件3与主体2的进水口21之间,不同的是,弹簧一端固定于剪切件3,另一端固定于主体2靠近进水口21侧。当进水口21的水流推动剪切件3时,弹簧连接于剪切件3与进水口21之间且逐渐被拉伸,弹簧的弹性势能储能逐渐变大,当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的最大弹性势能大于水流对剪切件3的最大动能时,弹性势能释放弹簧收缩反拉剪切件3,且弹性势能逐渐变小,当小于水流对剪切件3的推动力时又再一次被拉伸,如此往复,形成剪切件3在空化腔中的往复剪切水流效果。
进一步的,为方便剪切件3的剪切效果,该剪切件3为梭形,该剪切件3的径围由中间至两端逐渐变小,同时导向槽的槽深由中间至两端逐渐变大。通过剪切件3外壁直径与空化腔内壁之间空间大小的变化来进一步提高剪切空化效果。
或者,剪切件3为纺锤形,该纺锤形剪切件的外壁螺旋设置有旋流槽302a,此处纺锤形剪切件被定义为旋流中心体3a。外壁螺旋开槽形成旋流槽(外流道302被定义为该旋流槽),流体通过时会带动旋流中心体(此时为剪切件3)移动和旋转,增大剪切效果。进一步的,旋流中心体3a(此时为剪切件)被实施为纺锤形,其中段外径>两端(至少大于先接触流体的那一端)外径,基于文丘里管的原理,管径变化会引起管路内部压力的变化,在旋流中心体3a的中段流体压力降低也利于空化的发生。
作为本实施例一较佳实施的方式,剪切件3的内部通孔的数量为一个。较佳的,其通孔为变径通孔,该变径通孔的孔径自变径通孔的进水端至出水端逐渐变小。因此,变径通孔的上游位置孔径大,下游位置孔径小,更便于被水流带动而移动剪切件3。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剪切件3通过内流道303和外流道302将空化腔内的水流分流成至少内外两股,使得剪切件3的内外两股水流形成流速差,在流体力学中流体的“剪切”可以理解为固体的“摩擦”,可以将流体看成一层一层的叠加状态,在匀速状态下,层和层之间相互作用很弱,即可以理解为剪切作用弱,当存在流速差时,层与层之前的剪切作用就会加强;因此,具有流速差的水流在剪切件的下游位置靠近空化腔出水口附近撞击和剪切形成液液间相互作用的空化,将水流中的空气通过撞击和剪切的形式进行水流空化产生气泡。
当进水口是脉冲水流时,一个脉冲喷水周期内,进水口输水时剪切件被向外推出,一个脉冲周期结束后,主体内部分水回流,带动剪切件3复位,下一个脉冲喷水时,进水口输水时剪切件3再次被向外推出,如此循环往复使得剪切件3端面对水流形成固液撞击挤压,进而可以往复剪切水流。
粘性很小的流体(如水,空气等)在大雷诺数时与物体接触并有相对运动,则靠近物面的薄流体层因受粘性剪应力而使速度减小;紧贴物面的流体粘附在物面上,与物面的相对速度等于零;由物面向上,各层的维度逐渐增加,直到与自由流速相等,普朗特提出绕固体的流动可分为物体附近很薄的一层(边界层)和该层外区域的两个区域,所以在剪切件3附近很薄的一层面外各层级之间也在发生剪切行为。
剪切件3通过弹性复位件4在空化腔内配合水流的冲击往复运动,将空化腔内的水流进一步的辅助进行固液撞击(剪切件的上下端面)和剪切(剪切件的周壁面)空化;通过二次剪切,提升整体的水流空化效果,形成大量气泡,加强水流清洁效果。
该剪切件3上开设连通外流道302和内流道303的交流孔301,使剪切件3外部的外层水流被剪切件3内部的内层的高速水流产生的负压吸入,提前进行剪切空化,剪切后的水流进入空化腔下游靠近出水口处再进行液液二次剪切空化,提高了剪切空化效果。
该剪切件3上开设连通外流道302和内流道303的交流孔301,使剪切件3外部的外层水流被剪切件3内部的内层的高速水流产生的负压吸入,提前进行剪切空化,剪切后的水流进入空化腔下游靠近出水口22处再进行液液二次剪切空化,提高了剪切空化效果。
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也方便,并且空化效果好,不同于市面上额外设置进气通道的空化方式,而是通过剪切将水流中自身带有的少量空气进行空化产生气泡。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2)

1.剪切型空化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杆、主体和剪切件,所述主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喷杆的出水端,所述喷杆内设置有液流通道,所述主体内部具有与所述液流通道连通的空化腔,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所述空化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剪切件设于所述空化腔内且设有内流道和外流道,所述内流道和所述外流道的进水端对应所述进水口,所述内流道和所述外流道的出水端对应所述出水口,所述剪切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内流道和所述外流道的交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剪切型空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流道被定义为设于所述剪切件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剪切型空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流道被定义为所述剪切件与所述主体之间水流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剪切型空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通道的出水端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剪切型空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化腔靠近所述主体出水口的一端的内径大于所述主体出水口的最大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剪切型空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件的外壁设有导向槽,所述外流道被定义为所述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水流方向设置,或者所述导向槽沿所述剪切件外壁螺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剪切型空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沿水流方向设置时,所述导向槽的槽深由中间至两端逐渐变大;所述剪切件的径围由中间至两端逐渐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剪切型空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变径通孔,所述变径通孔的孔径自所述变径通孔的进水端至出水端逐渐变小。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剪切型空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化腔内还设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剪切件与所述主体之间,所述剪切件受所述进水口水流压力后配合所述弹性复位件往复运动剪切空化水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剪切型空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剪切件与所述主体的出水口之间;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最大弹性势能大于所述水流对所述剪切件的最大动能。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剪切型空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剪切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主体靠近所述进水口侧;所述弹簧处于拉长状态的最大弹性势能大于所述水流对所述剪切件的最大动能。
12.剪切型空化冲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冲牙器本体和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剪切型空化喷嘴;所述剪切型空化喷嘴安装于所述冲牙器本体的出水管路上。
CN202320304172.2U 2023-02-24 2023-02-24 剪切型空化喷嘴和冲牙器 Active CN219439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4172.2U CN219439505U (zh) 2023-02-24 2023-02-24 剪切型空化喷嘴和冲牙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4172.2U CN219439505U (zh) 2023-02-24 2023-02-24 剪切型空化喷嘴和冲牙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9505U true CN219439505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08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4172.2U Active CN219439505U (zh) 2023-02-24 2023-02-24 剪切型空化喷嘴和冲牙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9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69749B1 (ja) 微細気泡生成装置
JP4884693B2 (ja) マイクロバブル発生装置
EP2529843B1 (en) Reverse-flow nozzle for generating cavitating or pulsed jets
CN219439505U (zh) 剪切型空化喷嘴和冲牙器
CN109731494A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的发生装置及方法
CN106080954A (zh) 一种船舶电解水微气泡减阻装置
CN116020673A (zh) 剪切型空化喷嘴及其应用和剪切空化型冲牙器
CN108392283A (zh) 口腔冲洗装置及其喷嘴
WO2014073124A1 (ja) 衛生洗浄装置
CN209952609U (zh) 微气泡发生器及洗涤装置
CN109772608B (zh) 一种能够产生微气泡的节能型喷淋设备
JP2018089597A (ja) 1流体ノズル
CN219332035U (zh) 防堵剪切型空化喷嘴和冲牙器
CN201832739U (zh) 一种可切换的喷射输出泡沫或清水装置和高效制泡装置
CN214170483U (zh) 液力自激发式激荡阀及包含它的振荡器
JP2010029649A (ja) 微細気泡発生機能付きシャワー装置
DK132593A (da) Højtryksrenser
CN205971732U (zh) 一种船舶电解水微气泡减阻装置
CN219701598U (zh) 一种微纳气泡水发生装置及免清洁液的清洁装置
JP4093272B2 (ja) マイクロバブル及びマイクロミスト発生装置
CN218255296U (zh) 毛发剃刮组件的清洁装置及毛发剃刮设备
JP2012120988A (ja) 微小気泡発生装置
CN212407196U (zh) 一种脉冲水出水件
CN213315817U (zh) 一种防堵塞水管喷头
CN117046335B (zh) 一种对冲式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