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8739U - 充气枕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充气枕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8739U
CN219438739U CN202222626321.5U CN202222626321U CN219438739U CN 219438739 U CN219438739 U CN 219438739U CN 202222626321 U CN202222626321 U CN 202222626321U CN 219438739 U CN219438739 U CN 219438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inflatable
cavity
pillow
inflatable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63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uture Slee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uture Slee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uture Slee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uture Slee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63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8739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4397 priority patent/WO202406612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8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8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10Pillow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edding Items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枕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充气枕头结构,包括枕芯和充气囊;枕芯具有颈部支撑位,颈部支撑位内设置有空腔,充气囊设置在空腔内,用于调节颈部支撑位的支撑高度和支撑硬度;充气囊设置有充气泵和泄气装置,充气泵用于向充气囊内充气,泄气装置用于排出充气囊内的空气。本枕头是在枕芯的颈部支撑位内设置一个空腔,在空腔内设置充气囊。通过充气囊上的充气泵和泄气装置的调节充气囊内的气体量,进而调节充气囊对颈部支撑位的支撑高度和支撑硬度。因此,本枕头是能沟通调节充气囊调节枕头的颈部支撑位的高度和支撑硬度,从而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Description

充气枕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枕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气枕头结构。
背景技术
枕头,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枕头一般由枕芯、枕套两部分构成。
随着消费者对枕头的要求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的枕头结构、功能的类型也较为多样化。例如,市场上的一些枕头具有高度调节的功能,具体是通过在枕芯内设置一个气囊,通过气囊充气和放气,实现枕芯高度的调节。在公开号为CN210540453U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的枕头,并具体公开了包括枕头本体和气囊;枕头本体内部具有容置气囊的空腔;气囊设置在空腔的下底面,在充气后向着靠近空腔上顶面的方向膨胀;在枕头本体在空腔的侧壁与上顶面连接部分向着靠近空腔的方向延伸形成弧形过渡区域。从而增加了枕头本体在侧壁和上顶面之间过渡区域的厚度。当人仰卧时,气囊2收缩,空腔的支撑力度会变小,头部或者颈部就容易将空腔压扁形成塌陷感。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后就可以增加空腔的支撑力减小塌陷感。并且,在侧卧时,由于气囊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膨胀,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收缩,在气囊与空腔上顶面顶抵时,气囊与空腔的侧壁就会形成缝隙,一旦人头部位于这个缝隙处就会产生塌陷感,不够舒适。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后,当气囊膨胀沿着水平方向收缩后,由于过渡区域比较厚,就可以补偿气囊的收缩量,从而使得气囊和过渡区域保持贴合状态,避免了间隙的产生,也就避免塌陷感的产生,增加了用户舒适度。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枕头中,是枕头整体升降调节,无法对颈部支撑的位置高度调节。对于有些人的睡眠,人体睡眠时,是需要枕头对后颈部有支撑力,并且根据人的每天睡眠情况,会调节颈部支撑的高度和力度的。所以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是无法满足对于颈部需要支撑,并且需要调节其支撑力度的用户而言是无法满足需求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枕头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枕头是通过整体上下调节,而无法调节枕头对人体后颈部支撑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气枕头结构,包括枕芯和充气囊;枕芯具有颈部支撑位,颈部支撑位内设置有空腔,充气囊设置在空腔内,用于调节颈部支撑位的支撑高度和支撑硬度;充气囊设置有充气泵和泄气装置,充气泵用于向充气囊内充气,泄气装置用于排出充气囊内的空气。
进一步,空腔从枕芯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充气泵设置在充气囊的一端,泄气装置设置在充气囊的另一端。
进一步,枕芯上设置有分割槽,分割槽切割至空腔,使枕芯切割形成有一翻转自由端,且空腔形成一翻转展开结构。
进一步,分割槽呈L型,一端切割至枕芯的上表面,另一端切割至空腔;L型的分割槽,使枕芯上形成一支撑台阶,翻转自由端的内侧形成有支撑避空位。
进一步,充气囊包括软管、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密封连接在软管的一端,第二端盖密封连接在软管的另一端;充气泵设置在第一端盖上,泄气装置设置在第二端盖上。
进一步,第一端盖包括第一密封盖和第一锁紧套;第一密封盖具有第一端面板和从第一端面板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接套,第一连接套伸入软管的一端,第一端面板的外侧延伸有多个的第一连接部;第一锁紧套套设在软管上,且与第一连接套夹紧软管的管壁,第一锁紧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气泵连接在第一端面板上。
进一步,充气泵包括单向阀和手压泵;第一端面板上设置有向软管内延伸的安装孔,单向阀设置在安装孔内;第一端面板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一环形卡槽,手压泵具有仅一端开口的腔体,腔体的口部向内延伸有第二环形卡槽,第二环形卡槽与第一环形卡槽卡接。
进一步,手压泵的外侧还延伸有环形槽,环形槽用于卡接枕套的避空口的边缘。
进一步,第二端盖包括第二密封盖和第二锁紧套;第二密封盖具有第二端面板和从第二端面板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接套,第二连接套伸入软管的另一端,第二端面板的外侧延伸有多个的第三连接部;第二锁紧套套设在软管上,且与第二连接套夹紧软管的管壁,第二锁紧套的外侧设置有第四连接部,且与第三连接部固定连接;泄气装置连接在第二端面板上。
进一步,第二端面板设置有向软管内凹陷的凹腔,凹腔的内侧壁延伸有凸环,凸环具有贯穿在软管内的通孔;泄气装置包括泄气阀和软胶套,泄气阀设置连接在凸环上,软胶套套设在泄气阀的外侧;软胶套的外侧还延伸有限位部,限位部与第二端面板形成限位槽,用于限位枕套的避空孔边缘。
进一步,软管为硅胶管。
进一步,充气囊内还填充有柔性填充物,用于支撑充气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枕头结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枕头是在枕芯的颈部支撑位内设置一个空腔,在空腔内设置充气囊。通过充气囊上的充气泵和泄气装置的调节充气囊内的气体量,进而调节充气囊对颈部支撑位的支撑高度和支撑硬度。因此,本枕头是能沟通调节充气囊调节枕头的颈部支撑位的高度和支撑硬度,从而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枕头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枕头结构另一侧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枕头结构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枕头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枕头的枕芯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枕头的枕芯的展开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枕头的充气囊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枕头的充气囊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枕头的第一端盖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枕头的第二端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充气枕头结构,包括枕芯100和充气囊200。枕芯100具有颈部支撑位101,人体躺卧在枕头上时,颈部支撑位101支撑着人体的后颈部位。在枕芯100位于颈部支撑位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02,充气囊200填充地设置在空腔内,充气囊200是可以调节颈部支撑位101的支撑高度和支撑硬度。充气囊200设置有充气泵210和泄气装置220,充气泵210用于向充气囊200内充气,泄气装置220用于排出充气囊200内的空气。因此,通过充气泵210向充气囊200内充气,能够调节充气囊200内气压的饱和度,充气囊200内的气压的饱和度越高,则充气囊200对颈部支撑位101的支撑高度越高,支撑的硬度也越高。因此,人体在躺卧在枕头上时,可以通过操作充气泵210向充气囊200内充气,使得颈部支撑位101逐渐地对人体的后颈部向上支撑。如果颈部支撑位101的支撑高度过高,支撑的硬度过大,则可以通过操作泄气装置220排出充气囊200内的部分空气,从而降低充气囊200的对颈部支撑位101的支撑高度和支撑硬度。从而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枕芯100套在枕套内,并且枕套上具有避开充气泵210和泄气装置220的避空孔。
进一步,参照图4,空腔102从枕芯100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充气泵210设置在充气囊200的一端,泄气装置220设置在充气囊200的另一端。并且避开充气泵210和泄气装置220可以伸出空腔102,从而可便于用于操作。
进一步,参照图7和图8,充气囊200包括软管230、第一端盖240和第二端盖250。第一端盖240密封连接在软管230的一端,第二端盖250密封连接在软管230的另一端。充气泵210设置在第一端盖240上,泄气装置220设置在第二端盖250上。在本实施例中,不仅使得充气囊200结构简单,容易组装成形。并且还便于充气泵210和泄气装置220的安装。以及,在软管230的两端设置第一端盖240和第二端盖250,因此可以通过第一端盖240和第二端盖250将软管230的两端支撑起来,避免两端变形的问题,所以在向软管230内充气后,软管230的两端保持恒定的状态,因此在人体躺卧在枕头上时,软管230的中间位置会下凹陷,从而形成两端高中间低的支撑状态,从而可以增加对颈部的支撑面,增加人体舒适感。更进一步地,软管230为硅胶管,而硅胶管具有很好的柔软度,并且亲肤;另外硅胶管具有微弹性,不会造成充气后,形成很大的弹性形变的问题。因此可以很好地调节支撑的硬度。
进一步,参照图8和图9,第一端盖240包括第一密封盖241和第一锁紧套242。第一密封盖241具有第一端面板243和从第一端面板243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接套244,第一连接套244伸入软管230的一端,第一端面板243的外侧延伸有多个的第一连接部245。第一锁紧套242套设在软管230上,且与第一连接套244夹紧软管230的管壁,第一锁紧套24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46,与第一连接部245固定连接。充气泵210连接在第一端面板243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锁紧套242与第一连接套244夹紧软管230端部的管壁,不仅能对软管230起到很好的密封连接的效果,并且能对软管230的口部起到固定支撑作用。
进一步,参照图9,气泵210包括单向阀211和手压泵212。第一端面板243上设置有向软管230内延伸的安装孔247,单向阀211设置在安装孔247内。第一端面板243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一环形卡槽248,手压泵212具有仅一端开口的腔体,腔体的口部向内延伸有第二环形卡槽213,第二环形卡槽213与第一环形卡槽248卡接。本实施例中,通过按压手压泵212,气体从单向阀211进入到软管230内。
进一步,参照图9,手压泵212的外侧还延伸有环形槽214,环形槽214用于卡接枕套的避空口的边缘。具体地,在枕套的一侧面设置有避空孔,避空孔是用来避空手压泵212从枕套内伸出,并且避空孔的边缘卡入到环形槽214内,达到对枕套起到很好的限位和固定作用。
进一步,参照图8和图10,第二端盖250包括第二密封盖251和第二锁紧套252;第二密封盖251具有第二端面板253和从第二端面板253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接套254,第二连接套254伸入软管230的另一端,第二端面板253的外侧延伸有多个的第三连接部255。第二锁紧套252套设在软管230上,且与第二连接套254夹紧软管230的管壁,第二锁紧套252的外侧设置有第四连接部256,且与第三连接部255固定连接。泄气装置220连接在第二端面板253上。实现第二端盖250与软管230固定连接。
进一步,参照图10,第二端面板253设置有向软管230内凹陷的凹腔258,凹腔258的内侧壁延伸有凸环257,凸环257具有贯穿在软管230内的通孔。泄气装置220包括泄气阀221和软胶套222。泄气阀221设置连接在凸环257上,软胶套222套设在泄气阀221的外侧。软胶套222的外侧还延伸有限位部223,限位部223与第二端面板形成限位槽224,用于限位枕套的避空孔边缘。本实施例中,通过按压软胶套222,再有软胶套222挤压泄气阀221,使得软管230内的空气从泄气阀221中排出。并且排出的气会通过软胶套222消音降噪。
进一步,参照图10,充气囊200内还填充有柔性填充物201,用于支撑充气囊200。其中柔性填充物201可以是棉花,海绵泡棉等。本实施例中,在不需要使用充气囊200中的气压对颈部支撑时,能通过柔性填充物201对充气囊200柔性支撑,进而能保证颈部支撑位101的正常高度,避免充气囊200的处于真空状而塌陷的问题,保证枕头能正常使用。
进一步,参照图5和图6,参照图枕芯100上设置有分割槽103,分割槽103切割至空腔102,使枕芯100切割形成有一翻转自由端104,且还使得空腔102形成一翻转展开结构。本实施例中,使得枕芯100的分割部分可以沿着分割槽103翻转打开,因此便于充气囊200组装到空腔102内。
进一步,分割槽103呈L型,一端切割至枕芯100的上表面,另一端切割至空腔102。L型的分割槽103,使枕芯100上形成一支撑台阶105,翻转自由端104的内侧形成有支撑避空位,并且搭接在支撑台阶105上。本实施例中,能避免人体枕在枕头上时,枕芯100沿着分割槽103错位散开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充气枕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枕芯和充气囊;所述枕芯具有颈部支撑位,所述颈部支撑位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充气囊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用于调节所述颈部支撑位的支撑高度和支撑硬度;所述充气囊设置有充气泵和泄气装置,所述充气泵用于向所述充气囊内充气,所述泄气装置用于排出所述充气囊内的空气;所述充气囊包括软管、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密封连接在所述软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密封连接在所述软管的另一端;所述充气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上,所述泄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枕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气装置设置在所述充气囊的另一端;所述空腔从所述枕芯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所述充气泵设置在所述充气囊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枕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上设置有分割槽,所述分割槽切割至所述空腔,使所述枕芯切割形成有一翻转自由端,且所述空腔形成一翻转展开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枕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槽呈L型,一端切割至所述枕芯的上表面,另一端切割至所述空腔;L型的所述分割槽,使所述枕芯上形成一支撑台阶,所述翻转自由端的内侧形成有支撑避空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枕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密封盖和第一锁紧套;所述第一密封盖具有第一端面板和从第一端面板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伸入所述软管的一端,所述第一端面板的外侧延伸有多个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锁紧套套设在所述软管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套夹紧所述软管的管壁,所述第一锁紧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充气泵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面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气枕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泵包括单向阀和手压泵;所述第一端面板上设置有向所述软管内延伸的安装孔,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端面板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一环形卡槽,所述手压泵具有仅一端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口部向内延伸有第二环形卡槽,所述第二环形卡槽与所述第一环形卡槽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枕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压泵的外侧还延伸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用于卡接枕套的避空口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枕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包括第二密封盖和第二锁紧套;所述第二密封盖具有第二端面板和从第二端面板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伸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端面板的外侧延伸有多个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锁紧套套设在所述软管上,且与所述第二连接套夹紧所述软管的管壁,所述第二锁紧套的外侧设置有第四连接部,且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泄气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二端面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枕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面板设置有向所述软管内凹陷的凹腔,所述凹腔的内侧壁延伸有凸环,所述凸环具有贯穿在所述软管内的通孔;所述泄气装置包括泄气阀和软胶套,所述泄气阀设置连接在所述凸环上,所述软胶套套设在所述泄气阀的外侧;所述软胶套的外侧还延伸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端面板形成限位槽,用于限位枕套的避空孔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枕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为硅胶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充气枕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内还填充有柔性填充物,用于支撑所述充气囊。
CN202222626321.5U 2022-09-30 2022-09-30 充气枕头结构 Active CN219438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6321.5U CN219438739U (zh) 2022-09-30 2022-09-30 充气枕头结构
PCT/CN2022/144397 WO2024066125A1 (zh) 2022-09-30 2022-12-31 充气枕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6321.5U CN219438739U (zh) 2022-09-30 2022-09-30 充气枕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8739U true CN219438739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88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6321.5U Active CN219438739U (zh) 2022-09-30 2022-09-30 充气枕头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8739U (zh)
WO (1) WO202406612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99545A1 (en) * 1993-07-02 1995-01-03 Charles Martin Adjustable cervical support pillow
CN2548499Y (zh) * 2002-05-08 2003-05-07 汪涵 颈椎微调枕
CN202104635U (zh) * 2011-05-10 2012-01-1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气棉枕头
CN108577410A (zh) * 2017-12-21 2018-09-28 安徽锦庭家纺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气囊枕头
CN216854336U (zh) * 2021-11-27 2022-07-01 博亚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透气的聚氨酯凝胶海绵枕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6125A1 (zh)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98963A (en) Adjustable support cervical pillow
CN219438739U (zh) 充气枕头结构
CN218942753U (zh) 充气枕头的气囊结构、充气枕头
CN216494500U (zh) 一种顶腰按摩床垫
CN116370280A (zh) 按摩组件及按摩设备
US6523199B2 (en) Self adjusting support for sleeping
CN214049466U (zh) 一种普内科卧床病人用充气垫
CN220275327U (zh) 枕头
CN221060283U (zh) 一种仰卧和侧卧自适应的枕头
CN111035531A (zh) 按摩枕
CN214231842U (zh) 可调式头部固定枕
CN220001346U (zh) 一种智能充气单人卧具
CN214156814U (zh) 调节床垫
CN217885639U (zh) 一种可自由调整厚度的枕头
CN218009198U (zh) 一种可分区调节高度的气水释压调整型睡枕
CN219375274U (zh) 头颈部护理定位枕
CN219982538U (zh) 气动沉浮式两用腰靠
CN215307704U (zh) 颈部受伤患者专用充气洗头盆
CN217365149U (zh) 一种新型陪护床
CN210185930U (zh) 一种固定头颈部用洗头器
CN215304712U (zh) 一种可调节枕头
US11432653B1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user's body
CN216652792U (zh) 一种ct引导下介入微创手术俯卧位专用趴枕
CN210130665U (zh) 吹气夹枕和吹气枕及其吹气枕组
CN219249764U (zh) 一种气囊拉伸颈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