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4770U - 一种新型监测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监测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4770U
CN219434770U CN202223015748.8U CN202223015748U CN219434770U CN 219434770 U CN219434770 U CN 219434770U CN 202223015748 U CN202223015748 U CN 202223015748U CN 219434770 U CN219434770 U CN 219434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ixedly connected
main box
fluted disc
outer wa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157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超
黄邦烈
邹德智
叶文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tai Io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gtai Io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gtai Io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gtai Io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157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4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4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4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监测平台,包括主箱以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主箱顶部两端内壁之间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检测器本体,且主箱的底部相对一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主箱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往复丝杆的另一端外壁,往复丝杆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半齿盘,且旋转轴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半齿盘相啮合的副齿盘;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器本体对环境进行监测,在不使用时,检测器本体处于主箱内,可实现对检测器本体的防护效果,在不使用时,检测器本体会在导向弹簧的作用下被复位,从而重新将检测器本体置于主箱内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监测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监测平台。
背景技术
属于监测的一种,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及其变化趋势,在对环境进行监测时,通常需要使用检测设备对周边的空气质量或者环境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持续性的分析,最后通过物联网将分析的结果进行传输。
目前,现有的环境检测设备在使用时,由于对设备本体的保护效果不足,而常年暴露在外的设备在经常性的受到风吹日晒时,容易导致设备的内部线路出现损坏,需要工作人员经常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且还需要频繁的对设备表面附着的灰尘等物质进行清理,防止灰尘长时间积累对设备检测的准确性造成干扰,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监测平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监测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监测平台,包括主箱以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主箱顶部两端内壁之间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检测器本体,且主箱的底部相对一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主箱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往复丝杆的另一端外壁,往复丝杆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半齿盘,且旋转轴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半齿盘相啮合的副齿盘,主箱的另一端顶部外壁设置有多个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的控制键,所述副齿盘的两端外壁设置有用于对旋转轴进行自动复位的回弹机构,且主箱的底部两端内壁设置有用于对检测器本体进行清洁的清理机构。
优选的,所述回弹机构包括两个导向杆,且副齿盘的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导向杆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块的圆周外壁,主箱的一侧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杆,导向杆分别滑动插接于卡杆的顶部与底部外壁之间,卡杆的底部外壁与固定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套接于导向杆圆周外壁的导向弹簧。
优选的,所述检测器本体的底部一侧外壁开有第一卡槽,且主箱的另一侧顶部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槽相对应的侧板,第一卡槽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的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检测器本体的底部另一侧外壁均开有第二卡槽,且侧板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底部外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卡槽相适配的缓冲板。
优选的,所述主箱的顶部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环,且防护环的顶部内壁与副齿盘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两个移动环,且两个移动环分别套接于往复丝杆的圆周外壁,移动环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吸尘箱,且主箱的底部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风箱,风箱与主箱的底部外壁均开有排气孔,吸尘箱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吸尘口。
优选的,所述移动环通过螺纹套接于往复丝杆的圆周外壁,且主箱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顶部外壁开有限位槽,移动环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竖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通过控制键使得驱动电机开始缓慢转动,此时往复丝杆会带动半齿盘转动,当半齿盘与副齿盘啮合时,会带动旋转轴转动,从而将两个埋藏在主箱内的检测器本体旋转至主箱顶部,从而通过检测器本体对环境进行监测,在不使用时,检测器本体处于主箱内,可实现对检测器本体的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导向杆,当副齿盘带动检测器本体旋转至处于工作状态时,导向弹簧在固定块以及卡杆的作用下受到挤压,而随着半齿盘的继续转动,副齿盘脱离与半齿盘的啮合,此时检测器本体会在导向弹簧的作用下被复位,从而重新将检测器本体置于主箱内部,操作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在往复丝杆转动时两个移动环会横向进行往复移动,从而在检测器本体复位之后,通过吸尘箱以及风箱对检测器本体进行自动除尘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监测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监测平台的半齿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型监测平台的导向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新型监测平台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新型监测平台的缓冲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箱;2、检测器本体;3、防护环;4、副齿盘;5、卡杆;6、驱动电机;7、半齿盘;8、限位板;9、限位槽;10、吸尘箱;11、移动环;12、风箱;13、往复丝杆;14、导向杆;15、固定块;16、旋转轴;17、导向弹簧;18、第一卡槽;19、第二卡槽;20、侧板;21、缓冲板;22、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监测平台,包括主箱1以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主箱1顶部两端内壁之间的旋转轴16,旋转轴16的两端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检测器本体2,且主箱1的底部相对一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13,主箱1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往复丝杆13的另一端外壁,往复丝杆13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半齿盘7,且旋转轴16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半齿盘7相啮合的副齿盘4,主箱1的另一端顶部外壁设置有多个与驱动电机6电性连接的控制键,副齿盘4的两端外壁设置有用于对旋转轴16进行自动复位的回弹机构,且主箱1的底部两端内壁设置有用于对检测器本体2进行清洁的清理机构,在使用时,通过控制键使得驱动电机6开始缓慢转动,此时往复丝杆13会带动半齿盘7转动,当半齿盘7与副齿盘4啮合时,会带动旋转轴16转动,从而将两个埋藏在主箱1内的检测器本体2旋转至主箱1顶部,从而通过检测器本体2对环境进行监测,在不使用时,检测器本体2处于主箱1内,可实现对检测器本体2的防护效果。
其中,回弹机构包括两个导向杆14,且副齿盘4的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导向杆14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块15的圆周外壁,主箱1的一侧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杆5,导向杆14分别滑动插接于卡杆5的顶部与底部外壁之间,卡杆5的底部外壁与固定块1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套接于导向杆14圆周外壁的导向弹簧17,通过设置的导向杆14,当副齿盘4带动检测器本体2旋转至处于工作状态时,导向弹簧17在固定块15以及卡杆5的作用下受到挤压,而随着半齿盘7的继续转动,副齿盘4脱离与半齿盘7的啮合,此时检测器本体2会在导向弹簧17的作用下被复位,从而重新将检测器本体2置于主箱1内部,操作更方便。
其中,检测器本体2的底部一侧外壁开有第一卡槽18,且主箱1的另一侧顶部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槽18相对应的侧板20,第一卡槽18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驱动电机6电性连接的压力传感器,通过设置的压力传感器,在第一卡槽18与侧板20接触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时,会自动对驱动电机6进行停机处理,此时半齿盘7与副齿盘4的啮合正好处于临界值,从而防止出现检测器本体2意外复位情况。
其中,检测器本体2的底部另一侧外壁均开有第二卡槽19,且侧板20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缓冲弹簧22,缓冲弹簧22的底部外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卡槽19相适配的缓冲板21,在检测器本体2旋转复位时,与缓冲板21接触的第二卡槽19会挤压缓冲弹簧22,从而实现了对检测器本体2的减震缓冲效果。
其中,主箱1的顶部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环3,且防护环3的顶部内壁与副齿盘4不接触。
其中,清理机构包括两个移动环11,且两个移动环11分别套接于往复丝杆13的圆周外壁,移动环11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吸尘箱10,且主箱1的底部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风箱12,风箱12与主箱1的底部外壁均开有排气孔,吸尘箱10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吸尘口。
其中,移动环11通过螺纹套接于往复丝杆13的圆周外壁,且主箱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限位板8的顶部外壁开有限位槽9,移动环11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9相适配的竖杆,在往复丝杆13转动时两个移动环11会横向进行往复移动,从而在检测器本体2复位之后,通过吸尘箱10以及风箱12对检测器本体2进行自动除尘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键使得驱动电机6开始缓慢转动,此时往复丝杆13会带动半齿盘7转动,当半齿盘7与副齿盘4啮合时,会带动旋转轴16转动,从而将两个埋藏在主箱1内的检测器本体2旋转至主箱1顶部,从而通过检测器本体2对环境进行监测,在不使用时,检测器本体2处于主箱1内,可实现对检测器本体2的防护效果,通过设置的导向杆14,当副齿盘4带动检测器本体2旋转至处于工作状态时,导向弹簧17在固定块15以及卡杆5的作用下受到挤压,而随着半齿盘7的继续转动,副齿盘4脱离与半齿盘7的啮合,此时检测器本体2会在导向弹簧17的作用下被复位,从而重新将检测器本体2置于主箱1内部,操作更方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7)

1.一种新型监测平台,包括主箱(1)以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主箱(1)顶部两端内壁之间的旋转轴(16),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6)的两端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检测器本体(2),且主箱(1)的底部相对一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13),主箱(1)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往复丝杆(13)的另一端外壁,往复丝杆(13)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半齿盘(7),且旋转轴(16)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半齿盘(7)相啮合的副齿盘(4),主箱(1)的另一端顶部外壁设置有多个与驱动电机(6)电性连接的控制键,所述副齿盘(4)的两端外壁设置有用于对旋转轴(16)进行自动复位的回弹机构,且主箱(1)的底部两端内壁设置有用于对检测器本体(2)进行清洁的清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机构包括两个导向杆(14),且副齿盘(4)的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导向杆(14)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块(15)的圆周外壁,主箱(1)的一侧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杆(5),导向杆(14)分别滑动插接于卡杆(5)的顶部与底部外壁之间,卡杆(5)的底部外壁与固定块(1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套接于导向杆(14)圆周外壁的导向弹簧(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本体(2)的底部一侧外壁开有第一卡槽(18),且主箱(1)的另一侧顶部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槽(18)相对应的侧板(20),第一卡槽(18)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驱动电机(6)电性连接的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本体(2)的底部另一侧外壁均开有第二卡槽(19),且侧板(20)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缓冲弹簧(22),缓冲弹簧(22)的底部外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卡槽(19)相适配的缓冲板(2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1)的顶部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环(3),且防护环(3)的顶部内壁与副齿盘(4)不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两个移动环(11),且两个移动环(11)分别套接于往复丝杆(13)的圆周外壁,移动环(11)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吸尘箱(10),且主箱(1)的底部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风箱(12),风箱(12)与主箱(1)的底部外壁均开有排气孔,吸尘箱(10)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吸尘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环(11)通过螺纹套接于往复丝杆(13)的圆周外壁,且主箱(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限位板(8)的顶部外壁开有限位槽(9),移动环(11)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9)相适配的竖杆。
CN202223015748.8U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新型监测平台 Active CN219434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5748.8U CN219434770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新型监测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5748.8U CN219434770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新型监测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4770U true CN219434770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4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15748.8U Active CN219434770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新型监测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4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34770U (zh) 一种新型监测平台
CN110699937B (zh) 一种防护型纺织品去毛刺的保护装置
CN204980363U (zh) 一种玻璃瓶旋转搬运装置
CN207628102U (zh) 一种具备防尘功能的环保装置
CN209992347U (zh) 一种环境烟尘检测装置
CN208466715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清洁装置
CN21692562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扬尘检测装置
CN208678604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集尘盒
CN112630387A (zh) 一种防止探头污染的餐饮油烟在线监测装置
CN215429611U (zh) 一种风压测量探测器用风阀控制箱
CN208026720U (zh) 一种环保型工厂用废水检测取样装置
CN216283753U (zh) 一种基于水表用水量采集系统
CN214794338U (zh) 一种粉尘检测用报警装置
CN219455297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噪声检测装置
CN220710875U (zh) 一种降尘防结网机箱
CN219512194U (zh) 一种环境检测用气体检测装置
CN116352526B (zh) 一种轴承内圈加工用挡边磨床
CN110647774A (zh)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防护型扫码器
CN219309541U (zh) 一种电厂热工仪表的除尘装置
CN216593832U (zh) 一种高精度智能温控监测装置
CN211206482U (zh) 一种环境工程污水监测设备
CN216955906U (zh) 一种环境保护工程监测用动态空气监测装置
CN113221868B (zh) 一种去除口罩痕迹的人脸识别装置
CN217332200U (zh) 一种托辊检测用图像采集装置
CN212931513U (zh) 建筑物理环境多参数自动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