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1973U - 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1973U
CN219431973U CN202320318567.8U CN202320318567U CN219431973U CN 219431973 U CN219431973 U CN 219431973U CN 202320318567 U CN202320318567 U CN 202320318567U CN 219431973 U CN219431973 U CN 219431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ower generation
wind power
lower bas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185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碎珍
荣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ke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ke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ke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ke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185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19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1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19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应用在风力发电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下基座的顶部设有上基座,所述上基座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二,所述安装块二的顶部设有贯穿安装块二至下基座内部的螺栓二,所述下基座的内部设有缓冲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贯穿底板至安装块一内部的螺栓一,在对风力发电用基座进行使用时,优先将下基座与地面进行预埋固定,随后将上基座套于管桩表面,后对上基座进行一个向上的扶持,以便于将底板与安装块一之间通过螺栓一进行固定安装,随后取消对上基座的施力扶持,并配合螺栓二将安装块二与下基座之间进行固定,由此可对管桩进行快速安装,提高了施工搭建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的动力机械,又称风车,广义的说,它是一种以太阳微热源,以大气为工作介质的热能利用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利用的是自然能源,相对柴油发电要好得多,现有风力发电机一般安装在高处,而高处的风力,较大,因此风力发电机需要承受的侧向风力也较大,侧向风力容易使风力发电机产生较大,震动,风力发电基座长期受到较大震动,容易导致风力发电基座的各个零部件松动甚至脱落,从而影响风力发电机的安全使用性能,不利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使用,并且由于风力发电机组安装环境通常风力较大,因此其安装基座必须牢固可靠,现如今基座的搭建大多都是先在合适地方挖合适深度的坑,再在其内部通过钢筋进行搭建,同时将混凝土浇筑进入钢筋中形成固定基座,之后再进行回填泥土,现有的风力发电用基座在使用时搭建周期较长,基座通常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预埋,与泥土进行连接固定,而上部分通常需要与风力发电管桩进行固定连接,上下部分均先搭建钢筋再浇筑混凝土成型,但此过程较长,进而影响其搭建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其优点是减少基座震动及增加基座效率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包括下基座,所述下基座的顶部设有上基座,所述上基座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二,所述安装块二的顶部设有贯穿安装块二至下基座内部的螺栓二,所述下基座的内部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一,所述上基座的内部套接有管桩,所述管桩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贯穿底板至安装块一内部的螺栓一,所述缓冲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下基座内部固定连接的伸缩杆一,所述下基座的内部开设有配合缓冲板与底板容纳使用的内槽,所述上基座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二,所述伸缩杆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管桩表面接触的缓冲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风力发电用基座进行使用时,优先将下基座与地面进行预埋固定,随后将上基座套于管桩表面,后对上基座进行一个向上的扶持,以便于将底板与安装块一之间通过螺栓一进行固定安装,随后取消对上基座的施力扶持,使得上基座周围的安装块二与下基座表面进行贴合,配合螺栓二将安装块二与下基座之间进行固定,由此可对管桩进行快速安装,同时可避免传统下基座和上基座需要现场混凝土浇筑导致施工周期较长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搭建的效率,从而解决了搭建周期较长的问题,在对风力发电用基座进行使用时,通过缓冲板底部的伸缩杆一对底板和管桩进行缓冲,并配合伸缩杆二使得缓冲垫对管桩进行二次缓冲,通过缓冲的设置使其管桩在风中摇摆的力得到缓冲减小,由此可减少管桩受风力影响摇晃而对下基座及上基座造成零件的松弛脱落,并通过该设置增加上基座和下基座的使用寿命,增加其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二的表面分别与安装块二和下基座内部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连接将安装块二和下基座之间通过螺栓二进行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一的表面分别与底板和安装块一内部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连接将底板和安装块一之间通过螺栓一进行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基座的表面为弧形式设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弧形式设计便于减小风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块二的底部与下基座表面弧形相互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贴合便于螺栓二对安装块二与下基座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一的表面套接有弹簧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一配合伸缩杆一进行伸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二的表面套接有弹簧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二配合伸缩杆二进行伸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垫一侧的顶部和底板底部的两端均为弧形式设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弧形式设计便于管桩在上基座内部进行滑插时,减小底板与缓冲垫所接触的摩擦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对风力发电用基座进行使用时,优先将下基座与地面进行预埋固定,随后将上基座套于管桩表面,后对上基座进行一个向上的扶持,以便于将底板与安装块一之间通过螺栓一进行固定安装,随后取消对上基座的施力扶持,使得上基座周围的安装块二与下基座表面进行贴合,配合螺栓二将安装块二与下基座之间进行固定,由此可对管桩进行快速安装,同时可避免传统下基座和上基座需要现场混凝土浇筑导致施工周期较长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搭建的效率,从而解决了搭建周期较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对风力发电用基座进行使用时,通过缓冲板底部的伸缩杆一对底板和管桩进行缓冲,并配合伸缩杆二使得缓冲垫对管桩进行二次缓冲,通过缓冲的设置使其管桩在风中摇摆的力得到缓冲减小,由此可减少管桩受风力影响摇晃而对下基座及上基座造成零件的松弛脱落,并通过该设置增加上基座和下基座的使用寿命,增加其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下基座;2、内槽;3、缓冲板;4、弹簧一;5、伸缩杆一;6、安装块一;7、底板;8、螺栓一;9、螺栓二;10、安装块二;11、上基座;12、侧槽;13、缓冲垫;14、弹簧二;15、伸缩杆二;16、管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包括下基座1,下基座1的顶部设有上基座11,上基座11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二10,安装块二10的顶部设有贯穿安装块二10至下基座1内部的螺栓二9,下基座1的内部设有缓冲板3,缓冲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一6,上基座11的内部套接有管桩16,管桩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7,底板7的顶部设有贯穿底板7至安装块一6内部的螺栓一8,在对风力发电用基座进行使用时,优先将下基座1与地面进行预埋固定,随后将上基座11套于管桩16表面,后对上基座11进行一个向上的扶持,以便于将底板7与安装块一6之间通过螺栓一8进行固定安装,随后取消对上基座11的施力扶持,使得上基座11周围的安装块二10与下基座1表面进行贴合,配合螺栓二9将安装块二10与下基座1之间进行固定,由此可对管桩16进行快速安装,同时可避免传统下基座1和上基座11需要现场混凝土浇筑导致施工周期较长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搭建的效率,从而解决了搭建周期较长的问题。
参考图3,螺栓二9的表面分别与安装块二10和下基座1内部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将安装块二10和下基座1之间通过螺栓二9进行固定安装。
参考图3,螺栓一8的表面分别与底板7和安装块一6内部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将底板7和安装块一6之间通过螺栓一8进行固定安装。
参考图2,下基座1的表面为弧形式设计,通过弧形式设计便于减小风的阻力。
参考图1,安装块二10的底部与下基座1表面弧形相互贴合,通过贴合便于螺栓二9对安装块二10与下基座1的安装。
参考图3,缓冲垫13一侧的顶部和底板7底部的两端均为弧形式设计,通过弧形式设计便于管桩16在上基座11内部进行滑插时,减小底板7与缓冲垫13所接触的摩擦力。
使用过程简述:在对风力发电用基座进行使用时,优先将下基座1与地面进行预埋固定,随后将上基座11套于管桩16表面,在底板7与缓冲垫13接触时,可通过弧形式设计减少其摩擦阻力,便于管桩16对上基座11的滑插,后对上基座11进行一个向上的扶持,以便于将底板7与安装块一6之间通过螺栓一8进行固定安装,待螺栓一8安装完成后,取消对上基座11的施力扶持,使得上基座11周围的安装块二10与下基座1表面进行贴合,贴合便于螺栓二9对安装块二10与下基座1的安装,配合螺栓二9将安装块二10与下基座1之间进行固定,由此可对管桩16进行快速安装,同时可避免传统下基座1和上基座11需要现场混凝土浇筑导致施工周期较长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搭建的效率,且在后续使用中,可通过螺栓一8与螺栓二9将下基座1与上基座11之间进行拆卸,便于对管桩16及上基座11进行维护后再次使用,提高其实用性,从而解决了搭建周期较长的问题,下基座1的表面的弧形式设计便于减小风的阻力,内槽2便于对缓冲板3与底板7进行容纳使用。
实施例2:
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包括下基座1,缓冲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下基座1内部固定连接的伸缩杆一5,下基座1的内部开设有配合缓冲板3与底板7容纳使用的内槽2,上基座1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12,侧槽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二15,伸缩杆二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管桩16表面接触的缓冲垫13,在对风力发电用基座进行使用时,通过缓冲板3底部的伸缩杆一5对底板7和管桩16进行缓冲,并配合伸缩杆二15使得缓冲垫13对管桩16进行二次缓冲,通过缓冲的设置使其管桩16在风中摇摆的力得到缓冲减小,由此可减少管桩16受风力影响摇晃而对下基座1及上基座11造成零件的松弛脱落,并通过该设置增加上基座11和下基座1的使用寿命,增加其稳固性。
参考图3,伸缩杆一5的表面套接有弹簧一4,通过弹簧一4配合伸缩杆一5进行伸缩。
参考图3,伸缩杆二15的表面套接有弹簧二14,通过弹簧二14配合伸缩杆二15进行伸缩。
使用过程简述:在对风力发电用基座进行使用时,通过缓冲板3底部的伸缩杆一5对底板7和管桩16进行缓冲,弹簧一4配合伸缩杆一5进行伸缩,并配合伸缩杆二15使得缓冲垫13对管桩16进行二次缓冲,弹簧二14配合伸缩杆二15进行伸缩,通过缓冲的设置使其管桩16在风中摇摆的力得到缓冲减小,由此可减少管桩16受风力影响摇晃而对下基座1及上基座11造成零件的松弛脱落,并通过该设置增加上基座11和下基座1的使用寿命,增加其稳固性,侧槽12便于缓冲垫13配合弹簧二14与伸缩杆二15进行伸缩容纳。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包括下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座(1)的顶部设有上基座(11),所述上基座(11)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二(10),所述安装块二(10)的顶部设有贯穿安装块二(10)至下基座(1)内部的螺栓二(9),所述下基座(1)的内部设有缓冲板(3),所述缓冲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一(6),所述上基座(11)的内部套接有管桩(16),所述管桩(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7),所述底板(7)的顶部设有贯穿底板(7)至安装块一(6)内部的螺栓一(8),所述缓冲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下基座(1)内部固定连接的伸缩杆一(5),所述下基座(1)的内部开设有配合缓冲板(3)与底板(7)容纳使用的内槽(2),所述上基座(1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12),所述侧槽(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二(15),所述伸缩杆二(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管桩(16)表面接触的缓冲垫(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二(9)的表面分别与安装块二(10)和下基座(1)内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一(8)的表面分别与底板(7)和安装块一(6)内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座(1)的表面为弧形式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二(10)的底部与下基座(1)表面弧形相互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一(5)的表面套接有弹簧一(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二(15)的表面套接有弹簧二(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13)一侧的顶部和底板(7)底部的两端均为弧形式设计。
CN202320318567.8U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 Active CN2194319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8567.8U CN219431973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8567.8U CN219431973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1973U true CN219431973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43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18567.8U Active CN219431973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19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2939B (zh) 新能源应急发电车
CN111207038A (zh) 一种风力与光伏联合发电装置
CN219431973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基座
CN109630598B (zh) 一种降噪性能好的发电机
CN201884220U (zh)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高速轴与发电机轴快速对中装置
CN208734486U (zh)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新能源风车
CN209972186U (zh) 一种高速列车用设有升降机构的受电弓装置
CN201187421Y (zh) 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CN212660128U (zh) 漂浮式海上光伏支架
CN213783210U (zh) 一种抗震性能优秀的光伏组件
CN210920600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用减震底座
CN205212757U (zh) 太阳能电池板固定支架
CN204859071U (zh) 太阳能光伏组件快速安装装置
CN108374764A (zh) 一种近海岸双动力发电装置
CN108515501B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安装工具收集装置
CN213212934U (zh) 一种装配式水电安装操作平台
CN218587112U (zh) 一种车载光伏发电板固定装置
CN204290825U (zh) 利用抱箍安装的光伏防雷汇流箱安装结构
CN111691733A (zh) 一种光伏电站抗风保护装置
CN218062469U (zh) 一种适用于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发电机的三角支撑底座
CN212268310U (zh) 一种风力发电设备运输用固定架构
CN213279382U (zh) 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式低噪音发电机组
CN216524207U (zh) 一种用于风电场的机械制造装置
CN213899738U (zh) 一种光伏发电用抗压性好的缓冲减震底座
CN220331131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底座平面加工支撑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