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2841U - 一种下肢固定托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肢固定托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2841U
CN219422841U CN202320762857.1U CN202320762857U CN219422841U CN 219422841 U CN219422841 U CN 219422841U CN 202320762857 U CN202320762857 U CN 202320762857U CN 219422841 U CN219422841 U CN 219422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plate
lower limb
ratchet
paw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28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飒
王文海
赵英威
程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07628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2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2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2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下肢固定托板,包括上托板,上托板连接有下托板,下托板滑动连接有延长板,延长板远离下托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脚踏板;延长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棘齿,下托板滑动连接有与棘齿相配合的棘爪,棘爪通过弹簧与下托板相连;延长板连接有拉绳,拉绳位于上托板和下托板内,上托板开设有供拉绳穿出的通孔;棘齿的下表面设置有斜面,棘齿的上表面设置有水平面。本装置操作方便,可自由调整脚踏板的长度,可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较好的支撑,成本低廉,便于后续对患者进行CT下肢血管扫描检查。

Description

一种下肢固定托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固定托板。
背景技术
当前CT检查,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已成为各大医院作为影像学检查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下肢CT血管造影患者越来越多,该检查原理是在以螺旋CT进行一次连续快速的扫描同时,静脉快速推注造影剂,使血液增强显影,作为下肢血管疾病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应用十分广泛。
打造影剂之前需要护士通过扎足背静脉,然后连接到高压注射器,扫描过程中经过高压注射器来推送造影剂,大部分患者由于血管疾病,足背静脉找起来非常困难,通常由另外一位护士抬高膝关节,使小腿下垂,这样才能方便找到相应的静脉,操作起来既费力又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下肢固定托板。本装置操作方便,可自由调整脚踏板的长度,可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较好的支撑,成本低廉,便于后续对患者进行CT下肢血管扫描检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下肢固定托板,包括上托板,所述上托板连接有下托板,所述下托板滑动连接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远离下托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脚踏板;所述延长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棘齿,所述下托板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棘齿相配合的棘爪,所述棘爪通过弹簧与所述下托板相连;所述延长板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位于上托板和下托板内,所述上托板开设有供拉绳穿出的通孔,所述棘齿的下表面设置有斜面,所述棘齿的上表面设置有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棘爪上,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下托板外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棘爪相连,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下托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棘爪远离下托板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提拉块。
优选的,所述上托板下端还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有双旋向丝杆,所述双旋向丝杆配合设置有两个丝母,两个丝母分别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内侧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双旋向丝杆上固定套设有蜗轮,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均为倾斜方向设置,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托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和所述下托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上托板外侧。
优选的,所述上托板开设有小滑槽,所述下托板上端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小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采用柔性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棘爪,通过拉绳向上拉到延长板时,延长板每次移动一个棘齿的长度,均需克服弹簧的弹力,可实现延长板移动距离的精准调整工作,防止一次过多的距离,另外设置的棘齿和棘爪相互配合的结构,可对延长板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从而便于调整延长板伸出下托板的长度,适应不同身高患者的使用,操作方便,可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较好的支撑,成本低廉,便于后续对患者进行CT下肢血管扫描检查。
2.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有双旋向丝杆,当双旋向丝杆转动时,可带动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两个夹持板相互配合,可夹持在病床的床腿等部位,可适应不同粗细床腿的夹持工作,通过转动蜗杆,可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双旋向丝杆转动,同时利用蜗轮蜗杆的自锁性,可防止双旋向丝杆反转,从而提供持续的夹持力,操作方便,便于对托板整体结构进行固定,利于操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整体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夹持板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整体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托板;2下托板;3延长板;31棘齿;32支撑轮;33拉绳;4棘爪;41弹簧;42提拉块;5脚踏板;51绑带;6夹持板;61凹槽;7支架;71双旋向丝杆;72蜗轮;73蜗杆;74丝母;8转轴;81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下肢固定托板,包括上托板1,上托板1连接有下托板2,下托板2内开设有空腔,该空腔内滑动连接有延长板3,延长板3远离下托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脚踏板5,脚踏板5上连接有绑带51,绑带51可对患者的脚部进行辅助固定。
绑带51两端分别设置有魔术贴子贴和魔术贴母贴,在使用时,通过魔术贴子贴和魔术贴母贴之间相互配合,可实现绑定51的固定,从而便于对患者脚部进行辅助固定,在不使用时,绑带51可放置与脚踏板5的下方,从而不至于影响患者的脚部。
延长板3一侧固定连接有棘齿31,下托板2滑动连接有与棘齿31相配合的棘爪4,棘爪4通过弹簧41与下托板2相连。
延长板3连接有拉绳33,拉绳33位于上托板1和下托板2内,上托板1开设有供拉绳33穿出的通孔。
下托板2和上托板1内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轮32,拉绳33挂设在支撑轮32上,支撑轮32对拉绳33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拉绳33另一端通过上托板1的通孔穿出,通过拉动拉绳33,可带动延长板3向上移动。
棘齿31的下表面设置有斜面,棘齿31的上表面设置有水平面,在使用时,通过拉绳33带动延长板3向上移动,此时在斜面的作用下,可带动棘爪4与下托板2发生相对滑动。
由于延长板3每次向上移动一个棘齿31的长度,均需克服弹簧41的弹力,弹簧41为延长板3的移动提供阻力,因此可便于实现延长板3长度的精准调整工作,利于精准调整延长板3伸出下托板2的长度,从而适应不同身高患者的使用。
弹簧41套设在棘爪4上,弹簧41设置在下托板2外侧,弹簧41左端与棘爪4相连,弹簧41右端与下托板2相连。弹簧41用于棘爪4的复位工作,初始状态下,在弹簧41的作用下,棘爪4和棘齿31处于相互配合的状态。
棘爪4远离下托板2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提拉块42,提拉块42起到便于手持棘爪4的作用,在需要解除棘爪4的限位时,通过提拉块42,可便于带动棘爪4向远离棘齿31的方向移动。
上托板1下端还固定连接有支架7,支架7转动连接有双旋向丝杆71,双旋向丝杆71配合设置有两个丝母74,两个丝母74分别固定连接有夹持板6,夹持板6与支架7滑动连接。
双旋向丝杆71包括有两端旋向相反的螺纹,因此当双旋向丝杆71转动时,可带动两个丝母74相向或者相离运动,从而带动夹持板6实现夹持。
在夹持时,由于两个夹持板6为相向运动,因此两个夹持板6夹持位置的中心可正好位于上托板1中线上,从而便于对上托板1进行固定,起到平衡受力的作用,防止夹歪,便于上托板1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夹持板6内侧还开设有凹槽61,凹槽61内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一方面起到增大摩擦力的作用,便于夹持,另一方面橡胶垫可防止夹持力度过大,而使床腿产生不必要的损伤。
双旋向丝杆71上固定套设有蜗轮72,支架7转动连接有蜗杆73,蜗杆73与蜗轮72相啮合。
蜗杆73一端穿出支架7后固定连接有手柄,通过手柄起到便于带动蜗杆73转动的作用,蜗杆73转动时,可通过蜗轮72带动双旋向丝杆71转动,利用蜗轮蜗杆的自锁性,可防止双旋向丝杆71反转,从而提供持续的夹持力,操作方便,便于对托板整体结构进行固定,利于操作。
上托板1和下托板2均为倾斜方向设置,上托板1和下托板2固定连接。
其中,上托板1宽度为200-250mm,脚踏板5长度为300mm,上托板1用于支撑大腿,上托板1上翘10°,下托板2用于支撑小腿,下托板2向下倾斜30°,延长板3的可调节长度为350-500mm。
实施例二
参考附图4,其它结构同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下托板角度调整问题。
上托板1转动连接有转轴8,转轴8和下托板2固定连接,转轴8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设置在上托板1外侧。
转轴8贯穿上托板1,转轴8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螺母均位于上托板1的外侧,在使用时,通过旋松螺母,可调整下托板2的角度,调整到合适角度后,通过旋紧螺母,可实现下托板2角度的固定。
上托板1开设有小滑槽,下托板2上端连接有弧形板81,弧形板81滑动设置在小滑槽内。弧形板81采用柔性材质,弧形板81可自由弯曲。
当下托板2转动时,下托板2上端会与上托板1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通过设置的弧形板81,当下托板2转动时,弧形板81在小滑槽内滑动,弧形板81可起到填补下托板2上端和上托板1之间间隙的作用,防止夹伤患者腿部。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旋松螺母,通过转动下托板2,使下托板2和上托板1保持合适的角度,之后旋紧螺母,实现下托板2和上托板1之间的角度固定工作。
将夹持板6对准CT机扫描床支腿,然后旋转蜗杆73,蜗杆73带动蜗轮72转动,蜗轮72带动双旋向丝杆71转动,双旋向丝杆71带动两个夹持板6相互靠近,从而实现对CT机扫描床支腿的夹持,实现上托板1和下托板2整体的固定。
患者躺在CT机平台上,将患者腿部搭在上托板1和下托板2上,向上拉动拉绳33,拉绳33带动延长板3向上移动,延长板3通过棘齿31带动棘爪4相对下托板2滑动,使弹簧41发生形变,当调整到合适长度后,松开拉绳33,此时棘齿31上侧的水平面和棘爪4的上表面相接触,从而实现延长板3位置的固定工作。
之后,护士找到患者相应的血管扎针,通过管路连接到高压注射器上,通过反向转动蜗杆73,使夹持板6相离运动,不再对CT机扫描床支腿进行夹持,将支架7拆下,使患者腿伸直,CT扫描同时通过高压注射器推送造影剂,免去他人协助抬腿,可较为容易的找到患者血管,省事省力,大大提高了CT扫描检查工作效率。
使用完成后,通过提拉块42向外拉动棘爪4,棘爪4不再对棘齿31进行限位,此时向外拉动延长板3,使延长板3伸出最大的长度,便于后续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下肢固定托板,包括上托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板(1)连接有下托板(2),所述下托板(2)滑动连接有延长板(3),所述延长板(3)远离下托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脚踏板(5);所述延长板(3)一侧固定连接有棘齿(31),所述下托板(2)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棘齿(31)相配合的棘爪(4),所述棘爪(4)通过弹簧(41)与所述下托板(2)相连;所述延长板(3)连接有拉绳(33),所述拉绳(33)位于上托板(1)和下托板(2)内,所述上托板(1)开设有供拉绳(33)穿出的通孔;所述棘齿(31)的下表面设置有斜面,所述棘齿(31)的上表面设置有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固定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1)套设在所述棘爪(4)上,所述弹簧(41)设置在所述下托板(2)外侧,所述弹簧(41)一端与所述棘爪(4)相连,所述弹簧(41)另一端与所述下托板(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固定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4)远离下托板(2)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提拉块(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固定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板(1)下端还固定连接有支架(7),所述支架(7)转动连接有双旋向丝杆(71),所述双旋向丝杆(71)配合设置有两个丝母(74),两个丝母(74)分别固定连接有夹持板(6),所述夹持板(6)与所述支架(7)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肢固定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6)内侧还开设有凹槽(61),所述凹槽(61)内设置有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肢固定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旋向丝杆(71)上固定套设有蜗轮(72),所述支架(7)转动连接有蜗杆(73),所述蜗杆(73)与所述蜗轮(72)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固定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板(1)和所述下托板(2)均为倾斜方向设置,所述上托板(1)和所述下托板(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固定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板(1)转动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和所述下托板(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8)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上托板(1)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下肢固定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板(1)开设有小滑槽,所述下托板(2)上端连接有弧形板(81),所述弧形板(81)滑动设置在所述小滑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下肢固定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81)采用柔性材质。
CN202320762857.1U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下肢固定托板 Active CN219422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2857.1U CN219422841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下肢固定托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2857.1U CN219422841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下肢固定托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2841U true CN219422841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4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2857.1U Active CN219422841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下肢固定托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28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69591A (en) Exercise device for invalids
US8572781B2 (en) Portable extremity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device
CN207071202U (zh) 桡动脉介入术后多功能手臂支架
CN219422841U (zh) 一种下肢固定托板
CN208892977U (zh) 一种具有上肢辅助恢复装置的医疗健身床
CN214633645U (zh) 一种心外科术后患者卧床锻炼康复装置
CN215229885U (zh) 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
CN213157471U (zh) Icu患者肢体辅助锻炼运动器
CN210472802U (zh) 一种医用放射科用治疗床
CN114533104A (zh) 一种多功能放射科检查用人体调整装置
CN211049978U (zh) 一种新型危疾重症治疗床
CN210447978U (zh) 一种腿部康复床
CN216628843U (zh) 膝关节活动受限自动牵引松动仪
CN111870865A (zh) 一种防止足下垂的上肢锻炼装置
CN214806510U (zh) 一种心内科术后患者的卧床训练康复器
CN215079894U (zh) 一种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用手臂支撑结构
CN210750943U (zh) 放疗用下肢固定装置
CN209391962U (zh) 一种ct滑床
CN216603034U (zh) 一种下肢骨科手术牵引装置
CN210144989U (zh) 一种妇科检查床用辅助装置
CN220714210U (zh) 一种多功能诊疗床
CN211658456U (zh) 一种股骨小转子固定装置
CN220757648U (zh) 一种医疗康复护理用辅助恢复装置
CN219680886U (zh) 肩关节脱位复位装置
CN212490630U (zh) 一种普外科手术悬挂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