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0929U - 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0929U
CN219420929U CN202320494679.9U CN202320494679U CN219420929U CN 219420929 U CN219420929 U CN 219420929U CN 202320494679 U CN202320494679 U CN 202320494679U CN 219420929 U CN219420929 U CN 219420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witch
face
fixedly connected
inner cavit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946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光昊
陈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946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0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0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09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Landscapes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光交换机技术领域的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包括外壳,外壳右端面内腔滑动连接有光交换机主体,光交换机主体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板,密封板左端面前后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卡合机构,外壳右端面前后边缘处均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腔上下壁均设置有插孔,密封板通过卡合机构配合凹槽插接连接有外壳,外壳左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防尘盖,防尘盖右端面下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插块;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对光交换机主体需要进行检修维护时可以进行快速安装拆卸,能够对光交换机主体进行排出散热降温,便于对光纤接口等接口进行防护,避免灰尘进入光纤接口等接口内对光交换机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交换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
背景技术
光纤交换机是一种高速的网络传输中继设备,又叫做光纤通道交换机、SAN交换机,它较普通交换机而言,采用了光纤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光纤传输的优点是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光纤交换机主要有两种,一是用来连接存储的FC交换机。另一种是以太网交换机,端口是光纤接口的,和普通的电接口的外观一样,但接口类型不同。
公开号为CN216057342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光交换机,包括光交换机壳、面板、合页、盖板、通风网、多组支撑杆、电机、转轴和扇叶,面板安装在光交换机壳内部前侧,面板上设置有多组光纤接口和多组电源接口,盖板通过合页可转动安装在光交换机壳前端上部,盖板与面板位置对应,光交换机壳顶端连通设置有散热栅罩,通风网安装在散热栅罩上,电机通过多组支撑杆安装在散热栅罩内部,转轴安装在电机输出端,扇叶安装在转轴上。但是上述对比文件中任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光交换机由于是一个无法拆卸的整体,导致在需要对光交换机主体需要进行检修维护时不便进行快速安装拆卸的情况;
二、无法对光交换机主体进行排出散热降温的问题;
三、不便对光纤接口等接口进行防护,导致组装式光交换机长时间安装放置,灰尘进入光纤接口等接口内对光交换机造成损坏的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右端面内腔滑动连接有光交换机主体,所述光交换机主体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左端面前后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卡合机构,所述外壳右端面前后边缘处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上下壁均设置有插孔,所述密封板通过卡合机构配合凹槽插接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左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右端面下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插块。
更进一步,所述外壳左端面前后边缘处均设置有插口,所述防尘盖通过插块插接连接插口,且插口内腔底部设置有吸铁磁,所述插块内部设置有强力磁铁,所述密封板右端面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内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外壳前后端面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前端面均匀设置有安装孔。
更进一步,所述防尘盖左端面均匀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腔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防尘盖左端面均匀设置有光纤接口,所述防尘盖内腔底部均匀设置有通电槽。
更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收纳槽、第一弹簧与限位块,所述卡槽内腔前后壁均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收纳槽内腔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更进一步,所述卡合机构包括有连接块、通槽、第二弹簧与T型插柱,所述密封板左端面前后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端面内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腔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固定连接有T型插柱。
更进一步,所述外壳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腔固定连接有网板,所述网板下端面设置有风扇,所述外壳上端面内部设置有防护网板。
更进一步,所述光交换机主体左端面设置有接头,所述外壳内腔右壁设置有通电槽,所述光交换机主体通过接头插接连接通电槽。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人员握住密封板带动光交换机主体插入外壳内腔中,使连接块插入凹槽内腔中,并使通槽内腔中的第二弹簧弹起T型插柱插入插孔内腔中进行卡合固定,并且再使光交换机主体利用接头插入通电槽内腔中电性连接,然后人员再通过转动安装块,利用螺栓配合安装孔将安装块外部墙体进行安装固定,避免了现有组装式光交换机由于是一个无法拆卸的整体,导致在需要对光交换机主体需要进行检修维护时不便进行快速安装拆卸的麻烦。
2.在光交换机主体安装完成后,通过启动风扇,使风扇通过防护网板将光交换机主体运行产生的高温抽入防护罩内腔中,再通过网板将高温进行排出,避免了现有组装式光交换机无法对光交换机主体进行排出散热降温的麻烦。
3.人员通过将导线贯穿卡槽后,利用收纳槽内腔中的第一弹簧弹起限位块对导线进行限位,然后导线再利用光纤接头与光纤接口进行插接安装,从而便于利用防尘盖对光纤接口进行防护,避免组装式光交换机不便对光纤接口等接口进行防护,导致组装式光交换机长时间安装放置,灰尘进入光纤接口等接口内对光交换机造成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尘盖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块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外壳;2、密封板;3、卡合机构;301、连接块;302、通槽;303、第二弹簧;304、T型插柱;4、凹槽;5、插孔;6、U型槽;7、把手;8、光交换机主体;9、防护罩;10、网板;11、固定块;12、安装块;13、安装孔;14、插块;15、防尘盖;16、卡槽;17、限位机构;171、收纳槽;172、第一弹簧;173、限位块;18、滑槽;19、接头;20、通电槽;21、光纤接口;22、风扇;23、防护网板;24、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包括外壳1,外壳1右端面内腔滑动连接有光交换机主体8,光交换机主体8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板2,密封板2左端面前后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卡合机构3,外壳1右端面前后边缘处均设置有凹槽4,凹槽4内腔上下壁均设置有插孔5,密封板2通过卡合机构3配合凹槽4插接连接有外壳1,外壳1左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防尘盖15,防尘盖15右端面下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插块14。
本实施例中,外壳1左端面前后边缘处均设置有插口24,防尘盖15通过插块14插接连接插口24,且插口24内腔底部设置有吸铁磁,插块14内部设置有强力磁铁,密封板2右端面设置有U型槽6,U型槽6内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把手7,外壳1前后端面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块12,安装块12前端面均匀设置有安装孔13。通过人员握住密封板2带动光交换机主体8插入外壳1内腔中,使连接块301插入凹槽4内腔中,并使通槽302内腔中的第二弹簧303弹起T型插柱304插入插孔5内腔中进行卡合固定,并且再使光交换机主体8利用接头19插入通电槽20内腔中电性连接,然后人员再通过转动安装块12,利用螺栓配合安装孔13将安装块12外部墙体进行安装固定,避免了现有组装式光交换机由于是一个无法拆卸的整体,导致在需要对光交换机主体需要进行检修维护时不便进行快速安装拆卸的麻烦。
本实施例中,防尘盖15左端面均匀设置有卡槽16,卡槽16内腔设置有限位机构17,防尘盖15左端面均匀设置有光纤接口21,防尘盖15内腔底部均匀设置有通电槽20。
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17包括有收纳槽171、第一弹簧172与限位块173,卡槽16内腔前后壁均设置有收纳槽171,收纳槽17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72,第一弹簧172远离收纳槽171内腔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3。在光交换机主体8安装完成后,通过启动风扇22,使风扇22通过防护网板23将光交换机主体8运行产生的高温抽入防护罩9内腔中,再通过网板10将高温进行排出,避免了现有组装式光交换机无法对光交换机主体8进行排出散热降温的麻烦。
本实施例中,卡合机构3包括有连接块301、通槽302、第二弹簧303与T型插柱304,密封板2左端面前后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01,连接块301上端面内部设置有通槽302,通槽302内腔设置有第二弹簧303,第二弹簧303两端固定连接有T型插柱304。
本实施例中,外壳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9,防护罩9内腔固定连接有网板10,网板10下端面设置有风扇22,外壳1上端面内部设置有防护网板23。人员通过将导线贯穿卡槽16后,利用收纳槽171内腔中的第一弹簧172弹起限位块173对导线进行限位,然后导线再利用光纤接头与光纤接口21进行插接安装,从而便于利用防尘盖15对光纤接口21进行防护,避免组装式光交换机不便对光纤接口21等接口进行防护,导致组装式光交换机长时间安装放置,灰尘进入光纤接口等接口内对光交换机造成损坏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光交换机主体8左端面设置有接头19,外壳1内腔右壁设置有通电槽20,光交换机主体8通过接头19插接连接通电槽20。
使用时:通过人员握住密封板2带动光交换机主体8插入外壳1内腔中,使连接块301插入凹槽4内腔中,并使通槽302内腔中的第二弹簧303弹起T型插柱304插入插孔5内腔中进行卡合固定,并且再使光交换机主体8利用接头19插入通电槽20内腔中电性连接,然后人员再通过转动安装块12,利用螺栓配合安装孔13将安装块12外部墙体进行安装固定,而在光交换机主体8安装完成后,通过启动风扇22,使风扇22通过防护网板23将光交换机主体8运行产生的高温抽入防护罩9内腔中,再通过网板10将高温进行排出,人员通过将导线贯穿卡槽16后,利用收纳槽171内腔中的第一弹簧172弹起限位块173对导线进行限位,然后导线再利用光纤接头与光纤接口21进行插接安装,从而便于利用防尘盖15对光纤接口21进行防护,避免组装式光交换机不便对光纤接口21等接口进行防护,导致组装式光交换机长时间安装放置,灰尘进入光纤接口等接口内对光交换机造成损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右端面内腔滑动连接有光交换机主体(8),所述光交换机主体(8)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板(2),所述密封板(2)左端面前后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卡合机构(3),所述外壳(1)右端面前后边缘处均设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腔上下壁均设置有插孔(5),所述密封板(2)通过卡合机构(3)配合凹槽(4)插接连接有外壳(1),所述外壳(1)左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防尘盖(15),所述防尘盖(15)右端面下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插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左端面前后边缘处均设置有插口(24),所述防尘盖(15)通过插块(14)插接连接插口(24),且插口(24)内腔底部设置有吸铁磁,所述插块(14)内部设置有强力磁铁,所述密封板(2)右端面设置有U型槽(6),所述U型槽(6)内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把手(7),所述外壳(1)前后端面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块(12),所述安装块(12)前端面均匀设置有安装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15)左端面均匀设置有卡槽(16),所述卡槽(16)内腔设置有限位机构(17),所述防尘盖(15)左端面均匀设置有光纤接口(21),所述防尘盖(15)内腔底部均匀设置有通电槽(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17)包括有收纳槽(171)、第一弹簧(172)与限位块(173),所述卡槽(16)内腔前后壁均设置有收纳槽(171),所述收纳槽(17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72),所述第一弹簧(172)远离收纳槽(171)内腔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3)包括有连接块(301)、通槽(302)、第二弹簧(303)与T型插柱(304),所述密封板(2)左端面前后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01),所述连接块(301)上端面内部设置有通槽(302),所述通槽(302)内腔设置有第二弹簧(303),所述第二弹簧(303)两端固定连接有T型插柱(3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9),所述防护罩(9)内腔固定连接有网板(10),所述网板(10)下端面设置有风扇(22),所述外壳(1)上端面内部设置有防护网板(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交换机主体(8)左端面设置有接头(19),所述外壳(1)内腔右壁设置有通电槽(20),所述光交换机主体(8)通过接头(19)插接连接通电槽(20)。
CN202320494679.9U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 Active CN219420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4679.9U CN219420929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4679.9U CN219420929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0929U true CN219420929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43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94679.9U Active CN219420929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09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0382A (zh) * 2023-11-20 2023-12-1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沂源县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设备检测快速接头防护装置
CN117954912A (zh) * 2024-03-21 2024-04-30 常州市熠高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置防护机构的防潮型接线端子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0382A (zh) * 2023-11-20 2023-12-1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沂源县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设备检测快速接头防护装置
CN117250382B (zh) * 2023-11-20 2024-03-2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沂源县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设备检测快速接头防护装置
CN117954912A (zh) * 2024-03-21 2024-04-30 常州市熠高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置防护机构的防潮型接线端子
CN117954912B (zh) * 2024-03-21 2024-05-28 常州市熠高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置防护机构的防潮型接线端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20929U (zh) 一种组装式光交换机
CN115342074B (zh) 一种组合风扇结构
CN213880595U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信息终端
CN211508358U (zh) 一种调节方便的配电柜
CN214069949U (zh) 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路由器防尘设备
CN216057342U (zh) 一种新型的光交换机
CN211429183U (zh) 一种用于保护变流器模块的装置
CN217739838U (zh) 一种实现安全启动Linux的设备
CN220873358U (zh) 高效保护的变压器
CN215345486U (zh) 一种远程数据管理控制终端
CN210868488U (zh) 一种电力行业设备管理用控制柜
CN219761058U (zh) 一种具备全色led灯的互联网交换机
CN215835764U (zh) 一种可视门禁室内分机
CN212182940U (zh) 一种拆分式组合配电箱
CN219590743U (zh) 服务器
CN220895998U (zh) 一种可防止接线松脱的网络隔离设备
CN219872260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计算机主机
CN213817562U (zh) 一种简易的升压变频器
CN217363104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安全控制装置
CN219039664U (zh) 一种通信机房的智能控制机箱
CN216930623U (zh) 一种机电通信安全防护装置
CN220473932U (zh) 一种计算机信息化的安全应用装置
CN220342145U (zh) 一种有散热基座的直线伺服电机
CN218601379U (zh) 一种变压器变比测试仪
CN219919430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