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9610U - 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9610U
CN219419610U CN202320197268.3U CN202320197268U CN219419610U CN 219419610 U CN219419610 U CN 219419610U CN 202320197268 U CN202320197268 U CN 202320197268U CN 219419610 U CN219419610 U CN 219419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connecting shell
shell
wire harness
connec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972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从乾
李勇
蒲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ic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i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ic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i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972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9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9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9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包括有连接部,连接部上开设有若干个线束连接孔,连接部包括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呈环状,第二连接部的内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块以及和第一卡块相适配的卡槽,第一连接部套设在第二连接部外并且与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壁进行可拆卸连接,在该结构中,第一连接部既可以单独使用同时也可以与多层第二连接部进行组合安装,故而可以组合形成多种规格种类。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
背景技术
线束连接器是一种用于将一根电缆连接到另外一根电缆的连接器又称作插接器,常用于汽车车工业、家用电器等领域。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线束连接器的结构比较简单,通常只能连接固定数目的电缆,没有办法随时组合成不同规格的线束连接器,故当需要连接的线缆数目较多时,工作人员需要分别用多个线束连接器对电缆进行连接,但在该情况下由于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线束连接器没有设置与其他线束连接器进行连接的结构,因此在实际的使用场景中,线束连接器容易四处散乱,不方便工作人员对电缆进行连接和寻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包括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若干个线束连接孔,所述连接部包括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呈环状,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块以及和第一卡块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第二连接部外并且与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壁进行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第一连接部既可以单独使用同时也可以和第二连接部进行组合安装,故可以形成两种规格以满足工作人员不同的使用需求,同时,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壁上还可以套设多层第二连接部,进一步扩大了本实用新型可组合形成的规格种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部由半圆环状的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所组成,所述第一连接壳体与第二连接壳体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本实用新型可组合形成的规格种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部由半圆环状的第三连接壳体和第四连接壳体所组成,所述第三连接壳体与第四连接壳体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本实用新型可组合形成的规格种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第一卡块和卡槽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卡块和卡槽在第三连接壳体和第四连接壳体上均有分布,所述第三连接壳体和第四连接壳体均在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并且还在另一端开设有用于和第一限位块相贴合的第一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块和卡槽的位置分布使第三连接壳体和第四连接壳体都能够与第一连接部进行连接,并且限位块和限位槽能够进一步使第三连接壳体和第四连接壳体之间的连接得到加强,从而加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和卡槽进行卡合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第二卡块数量与卡槽相等,所述第二卡块对应分布在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部采用第二卡块与第二连接部进行连接比较比较便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组装,同时还保证了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都能够与第二连接部进行组装,有利于提高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均在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并且还在另一端开设有用于和第二限位块相贴合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的外弧面上共同套设有固定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套、第二限位块以及第二限位槽共同使用能够使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共同形成一个稳定的环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的上端设置有向其轴心方向进行延伸的限位台阶,所述固定套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将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固定在固定套内的固定卡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结构能够使固定套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上,以达到将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组合在一起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另一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连接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连接壳体在另一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7为图6在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1第一连接壳体、12第二连接壳体、13第二限位块、14第二限位槽、15第二卡块、21第三连接壳体、22第四连接壳体、23第一限位块、24第一限位槽、25第一卡块、26卡槽、3固定套、31限位台阶、32固定卡扣、4线束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9,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包括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电缆进行安装的线束连接孔4,同时更具体的,该连接部包括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呈环形状,并且第二连接部的内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块25以及和第一卡块25相适配的卡槽26,而第一连接部套设在第二连接部外并且与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壁进行可拆卸连接,该结构的工作原理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既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分开使用,另外第二连接部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具体的方法为可以将第二连接部制作成不同的大小,然后将大的第二连接部套设在小的第二连接部外,再将小的第二连接部上的第一卡块25卡进与其相邻的大的第二连接部的卡槽26即可形成第二连接部的层层叠套,最后,将第一连接部与最外层的第二连接部进行安装就可以完成整体的组装。
为了进一步增加本实用新型可以组合形成的规格种类,本实用新型对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具体设定为:第一连接部由半圆环状的第一连接壳体11和第二连接壳体12所组成,第二连接部由半圆环状的第三连接壳体21和第四连接壳体22所组成,其中,第一连接壳体11与第二连接壳体12进行可拆卸连接,第三连接壳体21与第四连接壳体22进行可拆卸连接,另外,第二连接部上的第一卡块25和卡槽26均设置有多个且在第三连接壳体21和第四连接壳体22上均有分布,第一连接壳体11和第二连接壳体12均能够与第三连接壳体21或者是第四连接壳体22进行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该结构中所能够形成的连接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第一连接壳体11和第二连接壳体12组合形成的大闭合环形安装在第三连接壳体21和第四连接壳体22组合形成的小闭合环形外,形成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装;二、第一连接壳体11仅与第三连接壳体21进行组合安装或者是第二连接壳体12仅与第四连接壳体22进行组合安装;三、第一连接壳体11和第二连接壳体12组合形成的大闭合环形仅安装在第三连接壳体21外;四、第三连接壳体21或者是第四连接壳体22设置有多个并进行层层叠套。
第一连接壳体11与第二连接壳体12组合形成闭合环形的主要方法为:第一连接壳体11和第二连接壳体12均在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3并且还在另一端开设有用于和第二限位块13相贴合的第二限位槽14,在该结构中,当第一连接壳体11和第二连接壳体12组成一个闭合环形之后,第一连接壳体11上的第二限位块13和第二连接壳体12上的第二限位槽14契合,而第二连接壳体12上的第二限位块13和第一连接壳体11上的第二限位槽14契合,第二限位块13的形状设定可以参考图3,其形状要求主要在于能够达成一种功能,即当第二限位块13和第二限位槽14契合之后,第二限位块13和第二限位槽14能够防止第一连接壳体11在第二连接壳体12上进行位移,另外,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连接壳体11和第二连接壳体12的外弧面上套设有固定套3,如图8和图9所示,该固定套3上端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台阶31且下端设置有固定卡扣32,当第一连接壳体11和第二连接壳体12组合之后,固定套3上的限位台阶31以及固定卡扣32可用于将第一连接壳体11和第二连接壳体12固定在固定套3内,并使第一连接壳体11和第二连接壳体12一直保持在闭合环形的状态下。
第一连接部安装在第二连接部外侧壁上的具体方案为: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和卡槽26进行卡合的第二卡块15,第二卡块15的形状结构与第一卡块25的形状结构类似。当第一连接部需要进行安装时只要将第二卡块15卡进卡槽26即可,同时第二卡块15的数量要求为: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进行连接时,第一连接部上的第二卡块15数量只需要与和第一连接部内侧壁直接进行连接的那一层第二连接部上的卡槽26数量相等即可。另外为了确保第一连接壳体11和第二连接壳体12都能够与第二连接部形成卡接关系,第一连接部上的第二卡块15根据卡槽26的位置对应分布在第一连接壳体11和第二连接壳体12上。
第三连接壳体21与第四连接壳体22组合形成闭合环形的主要方法为:第三连接壳体21和第四连接壳体22均在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23并且还在另一端开设有用于和第一限位块23相贴合的第一限位槽24,同时,第一限位块23的形状要求与第二限位块13的形状要求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第一限位块23和第一限位槽24的功能主要是在第三连接壳体21和第四连接壳体22已经组合成闭合环形之后才开始显现,但是第三连接壳体21和第四连接壳体22并没有配备与固定套3相似的装备,所以第三连接壳体21和第四连接壳体22组合成闭合圆形的使用方法只能在下列情况下进行使用,即:该使用方法只能在第一连接部已经呈闭合环状的状态下来进行使用。
同时需要指出的本实用新型指出的术语,如:“前”、“后”、“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包括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若干个线束连接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呈环状,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块(25)以及和第一卡块(25)相适配的卡槽(26),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第二连接部外并且与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壁进行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由半圆环状的第一连接壳体(11)和第二连接壳体(12)所组成,所述第一连接壳体(11)与第二连接壳体(12)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由半圆环状的第三连接壳体(21)和第四连接壳体(22)所组成,所述第三连接壳体(21)与第四连接壳体(22)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第一卡块(25)和卡槽(26)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卡块(25)和卡槽(26)在第三连接壳体(21)和第四连接壳体(22)上均有分布,所述第三连接壳体(21)和第四连接壳体(22)均在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23)并且还在另一端开设有用于和第一限位块(23)相贴合的第一限位槽(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和卡槽(26)进行卡合的第二卡块(15),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第二卡块(15)数量与卡槽(26)相等,所述第二卡块(15)对应分布在第一连接壳体(11)和第二连接壳体(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壳体(11)和第二连接壳体(12)均在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3)并且还在另一端开设有用于和第二限位块(13)相贴合的第二限位槽(14),所述第一连接壳体(11)和第二连接壳体(12)的外弧面上共同套设有固定套(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3)的上端设置有向其轴心方向进行延伸的限位台阶(31),所述固定套(3)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将第一连接壳体(11)和第二连接壳体(12)固定在固定套(3)内的固定卡扣(32)。
CN202320197268.3U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 Active CN219419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7268.3U CN219419610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7268.3U CN219419610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9610U true CN219419610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44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97268.3U Active CN219419610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9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94508U (zh) 一种用于交叉布线的布线装置
CN219017970U (zh) 蛇骨组件和水密连接器
CN219419610U (zh) 一种组合式多规格线束连接器
CN103236619A (zh) 可360°旋转的自由组合式插线板
CN210723595U (zh) 管道连接器及线束组件
CN201112862Y (zh) 防水式连接器组合装置
CN202307500U (zh) 电流互感器的安装结构
TW201323734A (zh) 架體接桿結構
CN209981574U (zh) 过孔连接器
CN211238679U (zh) 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线束连接器
CN113871951A (zh) 一种新型快速连接器
CN209514166U (zh) 一种分支尾套及光组件
CN208158050U (zh) 一种快装式电缆固定支架
CN207298885U (zh) 可直接加载于智能灯杆的功能模块
KR200236626Y1 (ko) 다목적배선덕트
CN205016754U (zh) 一种可自由组装的插头及带有所述插头的小夜灯和蚊香机
CN216794066U (zh) 一种多接头电子连接线束
CN211289956U (zh) 用于灯具的连接机构及相应的灯具
CN207651719U (zh) 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
CN202868470U (zh) 一种轨道灯具
CN218997192U (zh) 一种充电接头壳体的连接结构
CN216693458U (zh) 一种灯光控制器的走线结构
CN210074378U (zh) 一种安装于墙体上可旋转的网络插头
CN215955640U (zh) 互换嵌入式电器连接器燃油泵总成
CN214046381U (zh) 电器盒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