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9370U - 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9370U
CN219409370U CN202223188971.2U CN202223188971U CN219409370U CN 219409370 U CN219409370 U CN 219409370U CN 202223188971 U CN202223188971 U CN 202223188971U CN 219409370 U CN219409370 U CN 219409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tank
treatment
communicated
shaped pip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889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书红
李冠桦
丁永彬
周义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a S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ares Of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a S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ares Of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a S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ares Of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a S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ares Of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889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9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9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9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有机架;该机架开设有第一处理槽、第二处理槽以及第三处理槽;该第一处理槽具有进水端;该第二处理槽与第一处理槽连通,该第二处理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极片;该第三处理槽具有出水端,该第三处理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电极片,第三处理槽与第一处理槽连通。通过在第一处理槽设置U型管,该U型管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结构,U型管的设置延长了水在电极之间的长度,从而改变了电流在水中的路径,进而改变水的电阻,根据废水导电不同,电极连接可以灵活变化,实现电路可并联可串联,从而达到增加电源输出的有效功率,节约电能,防止无效功率的输出导致电絮凝处理费用过高。

Description

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目前水污染最为严重的行业是电镀行业,电镀工厂排出的废水和废液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如:铬、镐、镍,含氰,含酸,含碱,一般常含有有机添加剂。金属离子有的以简单的阳离子形式存在,有的则以酸根阴离于形式存在,有的以复杂的络合离子存在。
电镀行业所产生的污水导电率过大,对污水进行电化学处理时存在电源输出功率过大,耗费更多的电能,提高了处理费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污水处理设备因污水导电率过大或导电率过低,导致电源输出无用功率过高,耗费更多的电能地问题;通过改变电极的连接方式,根据水体导电率的不同,通过电极并联或串联实现提高电源输出效率的目的,大大降低处理费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有机架;该机架开设有第一处理槽、第二处理槽以及第三处理槽;该第一处理槽具有一进水端,该第一处理槽设置有U型管,该U型管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结构,U型管的进水口与进水端连通;该第二处理槽与第一处理槽连通,且该第二处理槽的输入端与U型管的出水口连通,该第二处理槽的一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极片;该第三处理槽具有一出水端,该第三处理槽的一内侧设置有第二电极片,第三处理槽与第一处理槽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U型管为两个,其中一U型管的进水口与另一U型管的出水口连通,其中一U型管的出水口与第二处理槽的输入端连通,另一U型管的进水口与进水端连通,进一步延长电流的路径,使得污水的电阻进一步增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处理槽的底部设置有托架,该U型管设置于托架上,使得U型管的设置更加牢固可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处理槽的另一内侧设置有第三电极片,为后续工作时的接线方式提供更多的选择,以此更灵活地调节设备工作时污水的电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处理槽的另一内侧设置有第四电极片,为后续工作时的接线方式提供更多的选择,以此更灵活地调节设备工作时污水的电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有密封主体、外导电件和内导电件,该密封主体密封设置在U型管的端部上,该外导电件设置在密封主体上并贯穿密封主体,该内导电件固定于外导电件的下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导电件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的内导电件更加耐腐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包括有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该第一隔板、第一主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构形成前述第二处理槽,该第二隔板、第二主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构形成前述第三处理槽,该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构形成前述第一处理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隔板的高度高于第二隔板的高度,第二隔板的下端开设有缺口,第一处理槽与第三处理槽通过缺口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第一处理槽设置U型管,该U型管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结构,U型管的设置延长了水在电极之间的长度,从而改变了电流在水中的路径,进而改变水的电阻,并且,可根据废水导电不同,电极连接可以灵活变化,实现电路可并联可串联,从而达到增加电源输出的有效功率,节约电能,防止无效功率的输出导致电絮凝处理费用过高。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U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串联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串联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联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架 101、第一主板
102、第二主板 103、第一侧板
104、第二侧板 105、第一隔板
106、第二隔板 11、第一处理槽
111、进水端 12、第二处理槽
121、第一电极片 122、第三电极片
13、第三处理槽 131、出水端
132第二电极片 133、第四电极片
14、U型管 141、进水口
142、出水口 15、密封结构
151、密封主体 152、外导电件
153、内导电件 16、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架10;该机架10开设有第一处理槽11、第二处理槽12以及第三处理槽13。
该机架10包括有第一主板101、第二主板102、第一侧板103、第二侧板104、第一隔板105以及第二隔板106,该第一隔板105、第一主板101、第一侧板103和第二侧板104围构形成前述第二处理槽12,该第二隔板106、第二主板102、第一侧板103和第二侧板104围构形成前述第三处理槽13,该第一隔板105、第二隔板106、第一侧板103和第二侧板104围构形成前述第一处理槽11;该第一隔板105的高度高于第二隔板106的高度,第二隔板106的下端开设有缺口1061,第一处理槽11与第三处理13槽通过缺口相互连通。
该第一处理槽11具有一进水端111,该第一处理槽11设置有U型管14,该U型管14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结构15,U型管14的进水口141与进水端11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该U型管14为两个,其中一U型管14的进水口141与另一U型管14的出水口142连通,其中一U型管14的出水口142与第二处理槽12的输入端连通,另一U型管14的进水口141与进水端111连通,进一步延长电流的路径,使得污水的电阻进一步增大;另外,该第一处理槽14的底部设置有托架16,该U型管14设置于托架16上,使得U型管14的设置更加牢固可靠;以及,该密封结构15包括有密封主体151、外导电件152和内导电件153,该密封主体151密封设置在U型管14的端部上,该外导电件152设置在密封主体151上并贯穿密封主体151,该内导电件153固定于外导电件152的下端;该内导电件153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的内导电件153更加耐腐蚀。
该第二处理槽12与第一处理槽11连通,且该第二处理槽12的输入端与U型管14的出水口142连通,该第二处理槽12的一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极片12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处理槽12的另一内侧设置有第三电极片122,为后续工作时的接线方式提供更多的选择,以此更灵活地调节设备工作时污水的电阻。
该第三处理槽13具有一出水端131,该第三处理槽13的一内侧设置有第二电极片132,第三处理槽13与第一处理槽1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处理槽13的另一内侧设置有第四电极片133,为后续工作时的接线方式提供更多的选择,以此更灵活地调节设备工作时污水的电阻。
另外,第一电极片121、第二电极片131、第三电极片122、第四电极片133、外导电件152和内导电件153的设置均为了方便使用,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以及污水的导电率,将外部正负极与上述对应的电极片或外导电件152连接导通,灵活改变电流在污水中的路径,从而改变污水的电阻,以此适应不同批次的污水的导电率,使得设备的适用性更加广泛;并且,在接线方式上,可以根据污水的导电率,选择并联或串联的方式实现第一电极片121、第二电极片131、第三电极片122、第四电极片133、外导电件152和内导电件153的导通,从而增加电源的有效输出功率,达到节能的目的;第一电极片121、第二电极片131、第三电极片122、第四电极片133、外导电件152和内导电件153的连接方式可以参考图5-图7,连接方式有多种,并不局限于这三种,在此不以为限。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通过水泵将污水从进水端111排入U型管14,污水经U型管14依次进入第二处理槽12、第一处理槽11和第三处理槽13,根据污水的导电率连接相应的电极片或外导电件152,然后,将处理后的、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水从出水端自流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第一处理槽设置U型管,该U型管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结构,U型管的设置延长了水在电极之间的长度,从而改变了电流在水中的路径,进而改变水的电阻,并且,可根据废水导电不同,电极连接可以灵活变化,实现电路可并联可串联,从而达到增加电源输出的有效功率,节约电能,防止无效功率的输出导致电絮凝处理费用过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该机架开设有第一处理槽、第二处理槽以及第三处理槽;该第一处理槽具有一进水端,该第一处理槽设置有U型管,该U型管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结构,U型管的进水口与进水端连通;该第二处理槽与第一处理槽连通,且该第二处理槽的输入端与U型管的出水口连通,该第二处理槽的一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极片;该第三处理槽具有一出水端,该第三处理槽的一内侧设置有第二电极片,第三处理槽与第一处理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为两个,其中一U型管的进水口与另一U型管的出水口连通,其中一U型管的出水口与第二处理槽的输入端连通,另一U型管的进水口与进水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槽的底部设置有托架,该U型管设置于托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槽的另一内侧设置有第三电极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槽的另一内侧设置有第四电极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有密封主体、外导电件和内导电件,该密封主体密封设置在U型管的端部上,该外导电件设置在密封主体上并贯穿密封主体,该内导电件固定于外导电件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电件为不锈钢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有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该第一隔板、第一主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构形成前述第二处理槽,该第二隔板、第二主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构形成前述第三处理槽,该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构形成前述第一处理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的高度高于第二隔板的高度,第二隔板的下端开设有缺口,第一处理槽与第三处理槽通过缺口相互连通。
CN202223188971.2U 2022-11-30 2022-11-30 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19409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8971.2U CN219409370U (zh) 2022-11-30 2022-11-30 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8971.2U CN219409370U (zh) 2022-11-30 2022-11-30 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9370U true CN219409370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6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88971.2U Active CN219409370U (zh) 2022-11-30 2022-11-30 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9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6106B (zh) 一种电化学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及城市污水处理方法
CN102010035B (zh) 浸没式电解混合装置
CN203319806U (zh)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电解除磷装置
CN219409370U (zh) 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
CN207646047U (zh) 一种污泥脱水电解槽
CN209872620U (zh) 一种高盐废水电絮凝处理同时耦合产、集气反应器
CN208532539U (zh) 一种提高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效果的装置
CN207418350U (zh) 一种网格式垢菌清装置
CN211688398U (zh) 一种电化学处理污水装置
CN105174611A (zh) 一种应用于处理污水的高效节能污水处理装置
CN205973915U (zh) 用于强化生物滤池系统脱氮除磷的电解反应池
CN208087377U (zh) 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装置
CN218290644U (zh) 一种多极板聚凝器一体机
CN211497026U (zh) 一种可去除氨氮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CN203866076U (zh) 一种制革染色废水破络除铬处理装置
CN206511968U (zh) 连续高频脉冲电絮凝处理设备
CN206843153U (zh) 电化学去除废水中总氮用柱塞流隔膜电解装置
CN206173058U (zh) 一种同时处理电镀废水和有机废水的脉冲电解絮凝装置
CN210286854U (zh) 一种兼容式煤水处理装置
CN204643916U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准零极距电解槽
CN204702637U (zh) 环保型生物式污泥处理装置
CN205442906U (zh) 一种污水除磷装置
CN204939044U (zh) 一种内循环式铁碳微电解反应器
CN219885765U (zh) 一种污泥酸浸液电吸附法处理装置
CN111762849A (zh) 一种降低电化学水处理能耗的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