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5828U - 一种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5828U
CN219405828U CN202320227076.2U CN202320227076U CN219405828U CN 219405828 U CN219405828 U CN 219405828U CN 202320227076 U CN202320227076 U CN 202320227076U CN 219405828 U CN219405828 U CN 219405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ink viscosity
air
joint
pneu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70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Jialing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Jialing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Jialing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Jialing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270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5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5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5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包括上机箱与下机箱,所述上机箱的顶部安放有一稀释剂桶,所述上机箱内的右侧安装有一气压控制器,所述上机箱内的下部安装有一气泵,所述上机箱的前侧分别安装有一气压总开关与一气压表,所述下机箱内安装有一气动隔膜泵,所述上机箱内的上部安装有一油墨粘度控制仪表,所述上机箱的左侧挂设有一与所述油墨粘度控制仪表电连接的测量杯,所述上机箱内的左侧分别安装有与所述油墨粘度控制仪表电连接的电磁阀与溶剂电磁阀,所述稀释剂桶前侧的底部设有一开关角阀。本实用新型节省使用空间,运行噪音小,溶剂电磁阀不受车间的气压限制,使用方便,气泵消耗能量减小,节省能耗与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粘度控制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
背景技术
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或喷绘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由连结料(树脂)、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及电子线路板材等各种印刷,随着社会需求增大,油墨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印刷油墨中的溶剂是易挥发的溶剂,随着油墨的溶剂挥发,油墨粘度增大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比如:刀线、色差、干墨皮,油墨粘度过大,原墨使用量就多,成本就高了,对于使用油墨进行印刷的印刷设备而言,油墨的粘度将直接影响印刷的效果,后来市场上出现了油墨粘度控制仪,但现有的油墨粘度控制仪的结构复杂,通过气泵将稀释剂泵送到测量杯内进行稀释与控制油墨粘度,稀释剂桶要摆放在油墨粘度控制仪的附近,使用不方便,同时稀释剂的进液使用气动角阀控制,气动角阀对车间气压有特定的要求,油墨粘度控制仪正面没有气压总开关与气压表,使用起来不方便。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包括上机箱与下机箱,所述上机箱的顶部安放有一稀释剂桶,所述上机箱内的右侧安装有一气压控制器,所述上机箱内的下部安装有一气泵,所述上机箱的前侧分别安装有一气压总开关与一气压表,所述下机箱内安装有一气动隔膜泵,所述上机箱内的上部安装有一油墨粘度控制仪表,所述上机箱的左侧挂设有一与所述油墨粘度控制仪表电连接的测量杯,所述上机箱内的左侧分别安装有与所述油墨粘度控制仪表电连接的电磁阀与溶剂电磁阀,所述稀释剂桶前侧的底部设有一开关角阀,所述上机箱右侧的上部设有一进液接头,所述开关角阀通过第一液管与所述进液接头连接,所述进液接头通过第二液管与所述溶剂电磁阀的溶剂电磁阀进液接头连接,所述溶剂电磁阀的溶剂电磁阀出液接头通过第三液管与所述气泵的气泵进液接头连接,所述测量杯的底部分别设有一测量杯进液接口与一测量杯出液接口,所述气动隔膜泵的气动隔膜泵出液接口通过气动隔膜泵出液连接管连接有第一三通接头,所述第一三通接头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及第三接头,所述测量杯进液接口连接有第四液管,所述第四液管的端部连接有第二三通接头,所述第二三通接头设有相互连通的第四接头、第五接头及第六接头,所述第一接头通过气动隔膜泵出液连接管与所述气动隔膜泵的气动隔膜泵出液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有第一油墨返回输送管,所述第三接头通过第五液管与第五接头连接,所述第四接头与第四液管连接,所述第六接头通过第六液管与所述气泵的气泵出液接口连接,所述测量杯出液接口连接有第二油墨返回输送管,所述气动隔膜泵的气动隔膜泵进液接口连接有油墨进入输送管。
进一步,所述上机箱右侧的上部设有一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气压控制器的气压控制器进气接口连接,所述气压控制器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气压表连接,所述气压控制器的气压控制器出气接口通过第三气管连接有第三三通接头,所述第三三通接头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七接头、第八接头及第九接头,所述第七接头通过第四气管与所述气压控制器的气压控制器出气接口连接,所述第八接头通过第五气管与所述气压总开关的气压总开关进气接口连接,所述气压总开关的气压总开关出气接口通过第六气管与所述气动隔膜泵的气动隔膜泵供气接口连接,所述第九接头通过第七气管与所述电磁阀的电磁阀进气接口连接,所述电磁阀的电磁阀出气接口通过第八气管与所述气泵的气泵供气接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气动隔膜泵的顶部设有一缓冲罐,所述第三接头设有一开关阀门。
进一步,所述油墨粘度控制仪表底部的左侧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测量杯连接口、电磁阀接口、电源线接口及保险丝,所述油墨粘度控制仪表前部的右侧设有实测值校准旋钮,所述测量杯连接口通过测量连接线与所述测量杯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油墨粘度控制仪表前部的左侧设有报警指示灯、稀释指示灯与清洗按键,所述油墨粘度控制仪表前部的右侧设有开关按键。
进一步,所述油墨粘度控制仪表前部的中侧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用于显示实际测量值的第一显示屏、用于显示目标测量值的第二显示屏与若干测量控制按键。
进一步,所述稀释剂桶的顶部盖设有一桶盖,所述稀释剂桶的外侧安装有一液位显示管。
进一步,所述稀释剂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提手,所述上机箱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提手。
进一步,所述上机箱的后侧设有后门板,所述下机箱的前侧设有前门板。
进一步,所述下机箱的底部安装有带刹车脚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压总开关与气压表,方便使用者控制气压的开关与及时了解气压的变化状况,通过上机箱的顶部设置稀释剂桶与上机箱的内部设置溶剂电磁阀对稀释剂的进液进行控制,使稀释剂桶不需摆放在油墨粘度控制仪的附近,节省使用空间,使用方便,气动隔膜泵设置在下机箱内,工作噪音小,同时溶剂电磁阀对车间气压没有特定的要求,使用不受气压限制,气泵消耗的能量减小,节省能耗,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的第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的第二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的第三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机箱;2-下机箱;3-稀释剂桶;4-气压控制器;5-气泵;6-气压总开关;7-气压表;8-气动隔膜泵;9-油墨粘度控制仪表;10-测量杯;11-电磁阀;12-溶剂电磁阀;13-开关角阀;14-进液接头;15-测量杯进液接口;16-测量杯出液接口;17-气动隔膜泵出液连接管;18-第一三通接头;19-第四液管;20-第二三通接头;21-进气接头;22-第三三通接头;23-缓冲罐;24-开关阀门;25-测量杯连接口;26-电磁阀接口;27-电源线接口;28-保险丝;29-实测值校准旋钮;30-报警指示灯;31-稀释指示灯;32-清洗按键;33-开关按键;34-第一显示屏;35-第二显示屏;36-测量控制按键;37-桶盖;38-液位显示管;39-第一提手;40-第二提手;41-后门板;42-前门板;43-带刹车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包括上机箱1与下机箱2,上机箱1的顶部安放有一稀释剂桶3,上机箱1内的右侧安装有一气压控制器4,上机箱1内的下部安装有一气泵5,上机箱1的前侧分别安装有一气压总开关6与一气压表7,下机箱2内安装有一气动隔膜泵8,上机箱1内的上部安装有一油墨粘度控制仪表9,上机箱1的左侧挂设有一与油墨粘度控制仪表9电连接的测量杯10,上机箱1内的左侧分别安装有与油墨粘度控制仪表9电连接的电磁阀11与溶剂电磁阀12,稀释剂桶3前侧的底部设有一开关角阀13,上机箱1右侧的上部设有一进液接头14,开关角阀13通过第一液管与进液接头14连接,进液接头14通过第二液管与溶剂电磁阀12的溶剂电磁阀进液接头连接,溶剂电磁阀12的溶剂电磁阀出液接头通过第三液管与气泵5的气泵进液接头连接,测量杯10的底部分别设有一测量杯进液接15口与一测量杯出液接口16,气动隔膜泵8的气动隔膜泵出液接口通过气动隔膜泵出液连接管17连接有第一三通接头18,第一三通接头18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及第三接头,测量杯进液接口15连接有第四液管19,第四液管19的端部连接有第二三通接头20,第二三通接头20设有相互连通的第四接头、第五接头及第六接头,第一接头通过气动隔膜泵出液连接管17与气动隔膜泵8的气动隔膜泵出液接口连接,第二接头连接有第一油墨返回输送管,第三接头通过第五液管与第五接头连接,第四接头与第四液管19连接,第六接头通过第六液管与气泵7的气泵出液接口连接,测量杯出液接口16连接有第二油墨返回输送管,气动隔膜泵8的气动隔膜泵进液接口连接有油墨进入输送管。通过设置气压总开关6与气压表7,方便使用者控制气压的开关与及时了解气压的变化状况,通过上机箱1的顶部设置稀释剂桶3与上机箱1的内部设置溶剂电磁阀12对稀释剂的进液进行控制,使稀释剂桶3不需摆放在油墨粘度控制仪的附近,节省使用空间,气动隔膜泵8设置在下机箱2内,工作噪音小,使用方便,同时溶剂电磁阀12对车间气压没有特定的要求,使用不受气压限制,气泵5消耗的能量减小,节省能耗,降低使用成本。
上机箱1右侧的上部设有一进气接头21,进气接头21通过第一气管与气压控制器4的气压控制器进气接口连接,气压控制器4通过第二气管与气压表7连接,气压控制器4的气压控制器出气接口通过第三气管连接有第三三通接头22,第三三通接头2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七接头、第八接头及第九接头,第七接头通过第四气管与气压控制器4的气压控制器出气接口连接,第八接头通过第五气管与气压总开关4的气压总开关进气接口连接,气压总开关4的气压总开关出气接口通过第六气管与气动隔膜泵8的气动隔膜泵供气接口连接,第九接头通过第七气管与电磁阀11的电磁阀进气接口连接,电磁阀11的电磁阀出气接口通过第八气管与气泵5的气泵供气接口连接,使油墨粘度控制仪的供气连接稳定,供气控制方便,供气稳定精确。
气动隔膜泵8的顶部设有一缓冲罐23,第三接头设有一开关阀门24,能有效控制输入到测量杯10的流量,油墨检测更精确与油墨稀释更稳定。
油墨粘度控制仪表9底部的左侧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测量杯连接口25、电磁阀接口26、电源线接口27及保险丝28,油墨粘度控制仪表9前部的右侧设有实测值校准旋钮29,方便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校准油墨的实测值,使用更方便,测量杯连接口25通过测量连接线与测量杯10电连接。
油墨粘度控制仪表9前部的左侧设有报警指示灯30、稀释指示灯31与清洗按键32,油墨粘度控制仪表9前部的右侧设有开关按键33,方便油墨粘度控制仪表4的操作。
油墨粘度控制仪表9前部的中侧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用于显示实际测量值的第一显示屏34、用于显示目标测量值的第二显示屏35与若干测量控制按键36,方便测量显示与测量控制。
稀释剂桶3的顶部盖设有一桶盖37,稀释剂桶37的外侧安装有一液位显示管38,使稀释剂的液位可视,方便及时添加稀释剂。
稀释剂桶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提手39,上机箱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提手40,利于稀释剂桶3与上机箱1的搬动,使用更方便。
上机箱1的后侧设有后门板41,下机箱2的前侧设有前门板42,方便油墨粘度控制仪的组装、使用与维护。
下机箱2的底部安装有带刹车脚轮43,方便油墨粘度控制仪的移动,使用更方便。
气压控制器4带自动排水的功能,能及时排掉气压产生的水汽,使用更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机箱与下机箱,所述上机箱的顶部安放有一稀释剂桶,所述上机箱内的右侧安装有一气压控制器,所述上机箱内的下部安装有一气泵,所述上机箱的前侧分别安装有一气压总开关与一气压表,所述下机箱内安装有一气动隔膜泵,所述上机箱内的上部安装有一油墨粘度控制仪表,所述上机箱的左侧挂设有一与所述油墨粘度控制仪表电连接的测量杯,所述上机箱内的左侧分别安装有与所述油墨粘度控制仪表电连接的电磁阀与溶剂电磁阀,所述稀释剂桶前侧的底部设有一开关角阀,所述上机箱右侧的上部设有一进液接头,所述开关角阀通过第一液管与所述进液接头连接,所述进液接头通过第二液管与所述溶剂电磁阀的溶剂电磁阀进液接头连接,所述溶剂电磁阀的溶剂电磁阀出液接头通过第三液管与所述气泵的气泵进液接头连接,所述测量杯的底部分别设有一测量杯进液接口与一测量杯出液接口,所述气动隔膜泵的气动隔膜泵出液接口通过气动隔膜泵出液连接管连接有第一三通接头,所述第一三通接头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及第三接头,所述测量杯进液接口连接有第四液管,所述第四液管的端部连接有第二三通接头,所述第二三通接头设有相互连通的第四接头、第五接头及第六接头,所述第一接头通过气动隔膜泵出液连接管与所述气动隔膜泵的气动隔膜泵出液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有第一油墨返回输送管,所述第三接头通过第五液管与第五接头连接,所述第四接头与第四液管连接,所述第六接头通过第六液管与所述气泵的气泵出液接口连接,所述测量杯出液接口连接有第二油墨返回输送管,所述气动隔膜泵的气动隔膜泵进液接口连接有油墨进入输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箱右侧的上部设有一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气压控制器的气压控制器进气接口连接,所述气压控制器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气压表连接,所述气压控制器的气压控制器出气接口通过第三气管连接有第三三通接头,所述第三三通接头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七接头、第八接头及第九接头,所述第七接头通过第四气管与所述气压控制器的气压控制器出气接口连接,所述第八接头通过第五气管与所述气压总开关的气压总开关进气接口连接,所述气压总开关的气压总开关出气接口通过第六气管与所述气动隔膜泵的气动隔膜泵供气接口连接,所述第九接头通过第七气管与所述电磁阀的电磁阀进气接口连接,所述电磁阀的电磁阀出气接口通过第八气管与所述气泵的气泵供气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隔膜泵的顶部设有一缓冲罐,所述第三接头设有一开关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粘度控制仪表底部的左侧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测量杯连接口、电磁阀接口、电源线接口及保险丝,所述油墨粘度控制仪表前部的右侧设有实测值校准旋钮,所述测量杯连接口通过测量连接线与所述测量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粘度控制仪表前部的左侧设有报警指示灯、稀释指示灯与清洗按键,所述油墨粘度控制仪表前部的右侧设有开关按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粘度控制仪表前部的中侧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用于显示实际测量值的第一显示屏、用于显示目标测量值的第二显示屏与若干测量控制按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桶的顶部盖设有一桶盖,所述稀释剂桶的外侧安装有一液位显示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提手,所述上机箱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提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箱的后侧设有后门板,所述下机箱的前侧设有前门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箱的底部安装有带刹车脚轮。
CN202320227076.2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 Active CN219405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7076.2U CN219405828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7076.2U CN219405828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5828U true CN219405828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8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7076.2U Active CN219405828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5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23617U (zh) 一种太阳能式农田水利灌溉装置
CN219405828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油墨粘度控制仪
CN204401698U (zh) 消防专用变频恒压给水设备
CN106053537B (zh) 显影液的浓度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05853578U (zh) 一种具有凹印专色油墨电脑配色装置的版辊组件
CN212949708U (zh) 油墨粘度控制仪
CN218140640U (zh) 一种油墨粘度控制仪
CN204394491U (zh) 一种可穿戴式血压仪
CN218140641U (zh) 一种新型油墨粘度控制仪
CN202847120U (zh) 印花浆料输送装置
CN219381960U (zh) 一种节省使用空间的油墨粘度控制仪
CN218702105U (zh) 一种节能的油墨粘度控制仪
CN205109425U (zh) 应用于洗车设备的混合式洗车液配比系统
CN105333467A (zh) 烤箱
CN205026794U (zh) 定压补水装置
KR100775419B1 (ko) 수압테스트기
CN204063168U (zh) 烤箱
CN208116025U (zh) 一种喷枪控制系统
CN213932983U (zh) 一种飞行模拟车间雨况模拟喷淋装置
CN111038100A (zh) 一种粘度控制器油墨回流装置
CN207360888U (zh) 一种射水储罐
CN216559120U (zh) 气体终端压降测试仪
CN217923882U (zh) 一种实现远程监控的智慧泵房水箱水龄控制系统
CN202786767U (zh) 机台水路自控装置
CN219533065U (zh) 一种手提式室内环境多功能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