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平输出电路及双电平输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平输出电路及双电平输出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传感器、电平转换模块等输出端有高电平有效和低电平有效两种类型,但由于这两种类型的输出电平极性完全相反,而工业控制上的器件如传感器、电平转换模块等一般只有其中一种类型的输出。并且,现有技术中可同时实现这两种输出类型的电路结构复杂,成本较大,不利于广泛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提供一种双电平输出电路及双电平输出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同时输出高低电平时,电路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电平输出电路,所述双电平输出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口、控制模块、第一导通模块、第二导通模块、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
所述信号输入端口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通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通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导通模块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导通模块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二导通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通模块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导通模块的第二端用于接地,所述信号输入端口还用于接收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导通模块和所述第二导通模块的通断情况,进而使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输出不同的电平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通模块为开关管Q2;
所述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导通模块为开关管Q3;
所述开关管Q3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通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3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开关管Q3的第二端用于接地。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三极管Q1和电阻R3;
所述三极管Q1的控制端通过所述电阻R1与所述信号输入端口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第一端还与所述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3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第二端还与所述开关管Q3的控制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的双电平输出电路还包括上拉电阻R4,所述上拉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上拉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的双电平输出电路还包括下拉电阻R5,所述下拉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连接,所述下拉电阻R5的第二端与接地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双电平输出电路还包括限流电阻R6;
所述限流电阻R6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管Q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Q3的第一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开关管Q2为P沟道场效应晶体管。
可选的,所述开关管Q3为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电平输出系统,所述双电平输出系统包括:
控制器;
电源;以及
如上所述的双电平输出电路。
区别于相关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平输出电路及双电平输出系统,主要包括信号输入端口、控制模块、第一导通模块、第二导通模块、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所述信号输入端口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通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通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导通模块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导通模块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二导通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通模块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导通模块的第二端用于接地,所述信号输入端口还用于接收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导通模块和所述第二导通模块的通断情况,进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输出不同的电平信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电平输出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电平输出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电平输出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的划分,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示意图中的模块划分。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电平输出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双电平输出系统100包括控制器11、电源12及双电平输出电路13;其中,所述双电平输出电路1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1和所述电源12连接,所述控制器11用于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双电平输出电路13,所述电源12用于为所述双电平输出电路13供电;当所述双电平输出电路13接收到所述控制器11输出的控制信号后,会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能够同时输出极性相反的电平信号。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电平输出电路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所述双电平输出电路13包括信号输入端口131、控制模块132、第一导通模块133、第二导通模块134、第一输出端口135和第二输出端口136。其中,所述信号输入端口131与所述控制模块13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通模块133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3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通模块134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导通模块133的第一端与电源12连接,所述第一导通模块133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135、所述第二导通模块13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通模块134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136连接,所述第二导通模块134的第二端用于接地,所述信号输入端口131还用于接收控制器11输出的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132用于接收所述信号输入端口131输入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导通模块133和所述第二导通模块134的通断情况,进而使所述第一输出端口135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136输出不同的电平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输出端口135为高电平有效输出端口,所述第二输出端口136为低电平有效输出端口,也即,当所述第一输出端口135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所述电平信号才会被输出,而当所述第一输出端口135接收的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所述第一输出端口135并不会输出有效电平信号。
具体的,请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电平输出电路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所述双电平输出电路13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开关管Q2和开关管Q3;其中,所述第一导通模块133为所述开关管Q2,所述第二导通模块134为开关管Q3。
具体的,所述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13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12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135连接。所述开关管Q3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13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通模块13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3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136连接,所述开关管Q3的第二端用于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132由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2、所述电阻R3和所述三极管Q1组成;其中,所述三极管Q1的控制端通过所述电阻R1与所述信号输入端口131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电源12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第一端还与所述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3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第二端还与所述开关管Q3的控制端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双电平输出电路13还包括上拉电阻R4、下拉电阻R5和限流电阻R6;
所述上拉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13连接,所述上拉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136连接。所述下拉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135连接,所述下拉电阻R5的第二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6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管Q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Q3的第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Q2为P沟道场效应晶体管,所述开关管Q3为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其中,通过场效应管来实现同时输出不同的电平信号,降低了所述双电平输出电路13的复杂度,进而降低了电路的成本。
具体的,当所述控制器11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信号输入端口131后,所述信号输入端口131会将所述控制信号通过所述电阻R1输入至所述三极管Q1的控制端;当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所述三极管Q1基于所述高电平信号而导通,所述开关管Q2和所述开关管Q3也随之导通,此时,所述电源12电压通过所述开关管Q2流入所述第一输出端口135,使得所述第一输出端口135输出高电平信号,而由于所述限流电阻R6的作用,所述第二输出端口136会通过所述开关管Q3与接地端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输出端口136输出低电平信号,基于此,即可通过所述双电平输出电路13同时输出不同的电平信号。当所述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所述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所述开关管Q2和所述开关管Q3也处于截止状态,基于所述上拉电阻R4和下拉电阻R5,所述第一输出端口135会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输出端口136会接收到高电平信号,而所述第一输出端口135为高电平有效输出,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为低电平有效输出,基于此,当所述控制器11输出低电平信号时,所述双电平输出电路13并不会输出有效电平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电平输出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口、控制模块、第一导通模块、第二导通模块、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所述信号输入端口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通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通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导通模块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导通模块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二导通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通模块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导通模块的第二端用于接地,所述信号输入端口还用于接收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导通模块和所述第二导通模块的通断情况,进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输出不同的电平信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