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9937U - 一种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及转轮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及转轮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9937U
CN219389937U CN202320817059.4U CN202320817059U CN219389937U CN 219389937 U CN219389937 U CN 219389937U CN 202320817059 U CN202320817059 U CN 202320817059U CN 219389937 U CN219389937 U CN 219389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eneration
temperature
heat
heat pump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170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爱军
唐茂华
周兰
仝顺
陈尚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uj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uj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uj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uj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170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9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9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9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及转轮除湿机,再生系统包括再生风流通通道、第一热泵系统、启动温度大于第一热泵系统的第二热泵系统、第一温度补偿器、第二温度补偿器;第一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放热区、第一吸热区,第二热泵系统包括第二放热区、第二吸热区,第二放热区与第二温度补偿器之间形成转轮再生区,第一温度补偿器、第一放热区、第二放热区、转轮再生区、第二温度补偿器、第二吸热区、第一吸热区沿着再生风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在再生风流通通道上;该再生系统用于转轮除湿机后在环境温度较低时也可以启动,温度补偿器仅需在启动时开启,正常工作后可关闭,节约了能耗,再生温度非常高,可四季且全天候的运行,环境适应能力强。

Description

一种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及转轮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领域,尤其涉及转轮除湿单元的再生,具体涉及了一种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及转轮除湿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转轮除湿机除湿再生部分大都是采用电加热、蒸汽加热或者天然气间接加热等方式,能耗高。普通热泵运行对环境温度有要求,正常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压缩机就不能启动,不能满足热泵全天候的节能运行;为了节能,采用普通热泵系统的转轮除湿机运行时,再生加热的温度只能到达80℃左右,不能够满足再生加热的温度120℃的要求,只能采用电加热或者蒸汽等方式来进行长期补偿才能达到120℃的再生加热的温度要求,使得整机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能够满足高温再生且能耗较低的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该再生系统包括再生风流通通道、第一热泵系统、第二热泵系统、第一温度补偿器、第二温度补偿器,所述第一热泵系统的启动温度小于所述第二热泵系统的启动温度;
所述第一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放热区、第一吸热区,所述第二热泵系统包括第二放热区、第二吸热区;
所述第二放热区与所述第二温度补偿器之间形成转轮再生区;
所述第一温度补偿器、所述第一放热区、所述第二放热区、所述转轮再生区、所述第二温度补偿器、所述第二吸热区、所述第一吸热区沿着再生风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再生风流通通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再生系统包括启动状态和工作状态;
当所述再生系统处于启动状态且环境温度低于10℃时,所述第一温度补偿器、所述第二温度补偿器分别处于打开状态;
当所述再生系统处于启动状态且环境温度高于10℃时,所述第一温度补偿器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温度补偿器处于打开状态;
当所述再生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温度补偿器、所述第二温度补偿器分别处于关闭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再生风流通通道为闭式循环风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第一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一膨胀阀、第一蒸发器、第一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依次连通,且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连通;
所述第一冷凝器所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放热区,所述第一蒸发器所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吸热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第二热泵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第二膨胀阀、第二蒸发器、第二气液分离器;
所述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依次连通,且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还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通;
所述第二冷凝器所处区域形成所述第二放热区,所述第二蒸发器所处区域形成所述第二吸热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热泵系统还包括经济器、第三膨胀阀;
所述经济器包括相互换热的第一通路、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膨胀阀连通;所述第二通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膨胀阀连通,所述第三膨胀阀还与所述第一通路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压缩机包括第一吸气口、第二吸气口、出气口,所述第一吸气口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第二吸气口与所述第二通路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第二热泵系统的启动温度比所述第一热泵系统的启动温度高35-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该再生系统还包括再生风机,所述再生风机沿着再生风的流通方向设置在所述再生风流通通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吸热区的出风口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技术方案:一种转轮除湿机,包括转轮、再生系统,所述再生系统采用上述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所述转轮的部分位于所述转轮再生区中。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普通热泵再生系统低温难以启动而且再生加热温度不高,或者需要长期运行加热补偿器使得能耗高的缺陷,创新地通过两套不同启动温度的热泵系统并配合不同的温度补偿器,使它们按照特定顺序设置在再生风流通通道中,最终不仅可以实现即使环境温度较低时也可以启动,而且温度补偿器仅需在启动时开启,正常工作后即可关闭,大大节约了能耗,尤其是还能够达到理想的再生高温温度,从而使得再生系统可以四季且全天候的运行,提高了转轮除湿机的环境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含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和转轮的转轮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再生风流通通道;2、第一温度补偿器;3、第二温度补偿器;4、转轮再生区;5、第一压缩机;6、第一冷凝器;7、第一膨胀阀;8、第一蒸发器;9、第一气液分离器;10、第二压缩机;11、第二冷凝器;12、第二膨胀阀;13、第二蒸发器;14、第二气液分离器;15、经济器;16、第三膨胀阀;17、再生风机;18、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第一、第二、第三”等的描述,仅仅是为了相互区别,便于分辨,不在于先后关系,也没有重要程度之分。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例提供一种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该再生系统包括再生风流通通道1、第一热泵系统、第二热泵系统、第一温度补偿器2、第二温度补偿器3,第一热泵系统的启动温度小于第二热泵系统的启动温度;
第一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放热区、第一吸热区,第二热泵系统包括第二放热区、第二吸热区;
第二放热区与第二温度补偿器3之间形成转轮再生区4;
第一温度补偿器2、第一放热区、第二放热区、转轮再生区4、第二温度补偿器3、第二吸热区、第一吸热区沿着再生风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在再生风流通通道1上。
具体地,本例中,参见图1所示,第一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5、第一冷凝器6、第一膨胀阀7、第一蒸发器8、第一气液分离器9,第一冷凝器6、第一膨胀阀7、第一蒸发器8、第一气液分离器9依次连通,且第一压缩机5的排气口与第一冷凝器6连通,第一压缩机5的进气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9连通,如此则构成了一个供冷媒流通的循环回路;第一冷凝器所处区域形成第一放热区,第一蒸发器所处区域形成第一吸热区;
第二热泵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10、第二冷凝器11、第二膨胀阀12、第二蒸发器13、第二气液分离器14;第二压缩机10、第二冷凝器11、第二膨胀阀12、第二蒸发器13、第二气液分离器14依次连通,且第二气液分离器13还与第二压缩机10连通,如此则构成了一个供冷媒流通的循环回路;第二冷凝器11所处区域形成第二放热区,第二蒸发器13所处区域形成第二吸热区。进一步地,第二热泵系统还包括经济器15、第三膨胀阀16;经济器15包括相互换热的第一通路、第二通路,第一通路的一端与第二冷凝器11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膨胀阀12连通;第二通路的一端与第二压缩机10连通,另一端与第三膨胀阀16连通,第三膨胀阀16还与第一通路连通,本例中,经济器15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二热泵系统的过冷度,同时增加第二压缩机10的制热量。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压缩机10(可以商购获得)包括第一吸气口、第二吸气口、出气口,第一吸气口与第二气液分离器14连通,第一吸气口作为主吸气口,第二吸气口与第二通路连通,第二吸气口作为辅助吸气口,出气口与第二冷凝器11连通。
本例中,该再生系统还包括再生风机17,再生风机17沿着再生风的流通方向设置在再生风流通通道1上且位于第一吸热区的出风口一侧;再生风流通通道1为闭式循环风道,可以使得经过第一温度补偿器2或者第一冷凝器6的再生风的湿度低,有利于后续迅速升温并且再生效果更好。
具体地,本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温度补偿器2、第一冷凝器6、第二冷凝器11、转轮再生区4、第二温度补偿器3、第二蒸发器13、第一蒸发器8、再生风机17沿着再生风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在再生风流通通道1上,第二蒸发器13设置在第一蒸发器8的进风一侧,可以利用再生风出转轮再生区4的温度高,提高第二蒸发器13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了第二冷凝器11产生的热量,降低能耗;同时第二冷凝器11设置在第一冷凝器6的出风一侧,解决了第二冷凝器11进风低导致启动温度更高的第二热泵系统启动困难的问题;而第一温度补偿器2设置在第一冷凝器6进风一侧则可以解决第一冷凝器6进风温度低时容易导致第一热泵系统启动困难的问题,同样地,第二温度补偿器3设置在第二蒸发器13的进风一侧,有利于解决第二蒸发器13进风温度低时容易导致启动温度更高的第二热泵系统启动困难的问题。
本例中,再生系统包括启动状态和工作状态;
当再生系统处于启动状态且环境温度低于10℃时,第一温度补偿器2、第二温度补偿器3分别处于打开状态;
当再生系统处于启动状态且环境温度高于10℃时,第一温度补偿器2处于关闭状态,第二温度补偿器3处于打开状态;
当再生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温度补偿器2、第二温度补偿器3分别处于关闭状态;
本例的上述结构以及设置可以使得第一温度补偿器2、第二温度补偿器3仅需工作较短时间,极大地节约了能耗。进一步地,第一温度补偿器2、第二温度补偿器3可以为电加热或者蒸汽加热等方式实现。
本例中,第二热泵系统的启动温度比第一热泵系统的启动温度高35-50℃,例如可以是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等。本例中具体使第一热泵系统的启动温度在10℃以上即可,第二热泵系统的启动温度超过50℃即可。
如图2所示,本例还提供了一种转轮除湿机,包括转轮18、再生系统,该再生系统采用上述的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转轮18的部分位于转轮再生区中。
本例的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及转轮除湿机的工作方式大致如下:
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启动再生风机17和转轮18,打开第一温度补偿器2,打开第二温度补偿器3,当进入第一冷凝器6的再生进风温度超过10℃后,先启动第一压缩机5,再生风先通过第一冷凝器6升温,当经过第一冷凝器6后的出风温度达到50℃时,同时由于第二温度补偿器3已经打开,当进入第二蒸发器13的温度也超过50℃时,此时可以启动第二压缩机10,再生风的温度经过第一冷凝器6升温后,再经过第二冷凝器11后出风温度会逐渐升温到120℃左右,再生风经过转轮18把转轮的水分带出转轮18,再生风出转轮18的温度已经超过50℃,此时可以关闭第一温度补偿器2和第二温度补偿器3,再生风出转轮18后经过第二蒸发器13降温冷凝,再经过第一蒸发器8进一步降温冷凝,经过第一蒸发器8后的再生出风温度在12℃以上(超过第一压缩机5的启动温度),这样再生出风就可以直接进入第一冷凝器6进行升温,这样形成整个系统的循环。第一温度补偿器2和第二温度补偿器3只在第二压缩机10和第一压缩机5启动时打开,启动完成后就全部关闭,节约能耗。由于再生风经过第二蒸发器13和第一蒸发器8的两级降温冷凝,再生出风的湿度也大幅下降,这样进入第一冷凝器6的再生风的含湿量就大幅降低了,转轮除湿机的能耗也就能够大大降低,这样整机的能耗就大大降低。
当环境温度高于10℃时,关闭第一温度补偿器2,启动再生风机17和转轮18,打开第二温度补偿器3,先启动第一压缩机5,再生风先通过第一冷凝器6升温,当经过第一冷凝器6后的出风温度达到50℃时,同时由于第二温度补偿器3已经打开,当进入第二蒸发器13的温度也超过50℃时,此时可以启动第二压缩机10,再生风的温度经过第一冷凝器6升温后,再经过第二冷凝器11后出风温度会逐渐升温到120℃左右,再生风经过转轮18把转轮的水分带出转轮18,再生风出转轮18的温度已经超过50℃,此时可以关闭第二温度补偿器3,再生风出转轮18后经过第二蒸发器13降温冷凝,再经过第一蒸发器8进一步降温冷凝,经过第一蒸发器8后的再生出风温度在12℃以上(超过第一压缩机5的启动温度),这样再生出风就可以直接进入第一冷凝器6进行升温,这样形成整个系统的循环,第二温度补偿器3只在第二压缩机10启动时打开,启动完成后就可以关闭,节约能耗。由于再生风经过第二蒸发器13和第一蒸发器8的两级降温冷凝,再生出风的含湿量也大幅下降,这样进入第一冷凝器6的再生风的湿度就大幅降低了,转轮除湿机的能耗也就能够大大降低,这样整机的能耗就大大降低。
本例中,第二压缩机10比第一压缩机5多1个辅助吸气口;连接辅助吸气口的装置是经济器15;冷媒经过第二压缩机10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经过第二冷凝器11后变成液体,液体进经济器15,出经济器15后分为2路,一路经过第二膨胀阀12到第二蒸发器13,吸热汽化后经过第二气液分离器14进入第二压缩机10的主吸气口,另外一路通过第三膨胀阀16进入经济器15,在经济器15中换热后吸热汽化,进入第二压缩机10的辅助吸气口。经过经济器15、第三膨胀阀16主要是增加第二热泵系统的过冷度,同时增加了第二压缩机10的制热量。由于压缩机的COP值正常在3-5,所以就大大降低了整机能耗,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套不同启动温度的热泵系统并配合不同的温度补偿器,使它们按照特定顺序设置在再生风流通通道中,最终不仅可以实现即使环境温度较低时也可以启动,而且温度补偿器仅需在启动时开启,正常工作后即可关闭,大大节约了能耗,尤其是还能够达到理想的再生高温温度,从而使得再生系统可以四季且全天候的运行,提高了转轮除湿机的环境适应能力。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该再生系统包括再生风流通通道,其特征在于,该再生系统还包括第一热泵系统、第二热泵系统、第一温度补偿器、第二温度补偿器,所述第一热泵系统的启动温度小于所述第二热泵系统的启动温度;
所述第一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放热区、第一吸热区,所述第二热泵系统包括第二放热区、第二吸热区;
所述第二放热区与所述第二温度补偿器之间形成转轮再生区;
所述第一温度补偿器、所述第一放热区、所述第二放热区、所述转轮再生区、所述第二温度补偿器、所述第二吸热区、所述第一吸热区沿着再生风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再生风流通通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系统包括启动状态和工作状态;
当所述再生系统处于启动状态且环境温度低于10℃时,所述第一温度补偿器、所述第二温度补偿器分别处于打开状态;
当所述再生系统处于启动状态且环境温度高于10℃时,所述第一温度补偿器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温度补偿器处于打开状态;
当所述再生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温度补偿器、所述第二温度补偿器分别处于关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风流通通道为闭式循环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一膨胀阀、第一蒸发器、第一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依次连通,且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连通;
所述第一冷凝器所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放热区,所述第一蒸发器所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吸热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泵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第二膨胀阀、第二蒸发器、第二气液分离器;
所述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依次连通,且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还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通;
所述第二冷凝器所处区域形成所述第二放热区,所述第二蒸发器所处区域形成所述第二吸热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泵系统还包括经济器、第三膨胀阀;
所述经济器包括相互换热的第一通路、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膨胀阀连通;所述第二通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膨胀阀连通,所述第三膨胀阀还与所述第一通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机包括第一吸气口、第二吸气口、出气口,所述第一吸气口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第二吸气口与所述第二通路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泵系统的启动温度比所述第一热泵系统的启动温度高35-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再生系统还包括再生风机,所述再生风机沿着再生风的流通方向设置在所述再生风流通通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吸热区的出风口一侧。
10.一种转轮除湿机,包括转轮、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系统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所述转轮的部分位于所述转轮再生区中。
CN202320817059.4U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及转轮除湿机 Active CN219389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7059.4U CN219389937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及转轮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7059.4U CN219389937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及转轮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9937U true CN219389937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0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17059.4U Active CN219389937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及转轮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9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90283B (zh) 可快速升温的热回收型调温热泵干燥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201302243Y (zh) 节能型全新风除湿机
CN111588065A (zh) 一种含开闭式循环的太阳能热泵干燥系统
CN108444278A (zh) 连续置换式除湿烘干设备
CN110375396A (zh) 一种大型深度除湿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618686B (zh) 太阳能热泵溶液除湿复合干燥及低温通风储粮系统
CN109959098A (zh) 一种机房空调节能改造系统及改造方法
CN113865208B (zh) 一种无霜冷库用热泵转轮耦合装置及运行方法
CN209246449U (zh) 超低温高出水温度复叠式风冷热泵机组
WO2020238793A1 (zh) 一种冷凝再热恒温恒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75395A (zh) 工业用复合式深度除湿系统
CN201508076U (zh) 轨道车辆空气源低温热泵机组
CN212253006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10986200B (zh) 一种新风除湿系统及空调器
CN219389937U (zh) 一种转轮除湿机用再生系统及转轮除湿机
CN108168139A (zh) 一种补气式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CN210441356U (zh) 一种热泵溶液与转轮复合式深度除湿装置
CN112229003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99316B (zh) 热泵溶液复合式粮食就仓干燥系统
CN113188271B (zh) 一种余热回收的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09405523A (zh) 一种粮食烘干用热泵热风炉系统
CN108644929A (zh) 双内冷源两级降温的除湿热泵系统
CN213747158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13273672U (zh) 一种多功能热泵除湿烘干系统
CN210346246U (zh) 用于粮库干燥的复合式空调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