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9918U - 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9918U
CN219389918U CN202320449947.5U CN202320449947U CN219389918U CN 219389918 U CN219389918 U CN 219389918U CN 202320449947 U CN202320449947 U CN 202320449947U CN 219389918 U CN219389918 U CN 219389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pe
mechanical refrigeration
fluorine pump
uni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499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翔
沈天磊
林立伟
马钢
万凯
杨柳
陈世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brother Technology Co ltd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brother Technology Co ltd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brother Technology Co ltd,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broth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499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9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9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9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包括有机组壳体,机组壳体内形成呈竖直平行的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对应的机组壳体的侧壁上由上自下依次设有氟泵热管侧出风口单元及氟泵热管侧进风口单元;第二风道对应的机组壳体的侧壁上由上自下依次设有机械制冷侧出风口单元及机械制冷侧进风口单元;第一风道内设置有氟泵热管冷凝单元,第二风道内设置有机械制冷冷凝单元。该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将氟泵热管技术、间接蒸发冷却技术、蒸发冷凝技术以及机械制冷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对现有数据中心改造及新建数据中心项目提供一种更加高效节能的散热方式。

Description

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数据中心产业的蓬勃发展,其能耗总量也在不断增加,由此导致的高能耗、高碳排放问题也日益凸显。数据中心的高能耗,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造成了全社会能源的巨大浪费。
目前数据中心能耗的大致构成中,空调制冷系统的能耗占数据中心总能耗的40%左右,仅次于IT设备能耗,是影响机房能耗的主要成分之一。标准机房冷却系统能耗占比35%,而现有机房冷却系统能耗占比高达45%,可见机房冷却系统还有较大的节能空间。面对如此巨大的能耗问题,如何“开源”,即利用自然冷源为数据中心降温,充分延长自然冷源的利用时长,拓宽利用自然冷源制冷的系统的应用范围等需要多方考虑。
氟泵驱动回路热管系统具有低能耗、高能效比(EER)的特点,可以替代传统压缩机,一定范围内提高冷凝温度,防止热管系统动力不足,以保证制冷系统的稳定运行,蒸发冷凝技术利用水的潜热带走数据中心的热量,相同情况下蒸发冷带走的热量约为风冷的100倍,相比于传统风冷水冷而言更加节水节电且高效。蒸发冷凝技术是将冷却塔和冷凝器“合二为一”的有机结合,以空气和水作为冷却介质。工作时,在水泵和风机的作用下,经喷淋装置喷淋于制冷剂换热管表面并形成水膜,水膜和空气在温度差和水蒸气分压力差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热质交换,水膜吸收管内制冷剂蒸汽的热量,同时与管外快速流动的空气直接接触发生直接蒸发冷却过程,将热量带走。并且循环水水温被降低,供循环使用,同时风机使空气加大流速流经盘管,不断带走水蒸气,加速喷淋水的汽化。使得换热管内制冷剂由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冷凝成低温的制冷剂液体,冷凝热被管外侧空气通过风机排到外界。根据目前市场表现,针对数据中心散热方案来说,有三种技术最为常用,分别是液冷技术、间接蒸发冷却AHU、蒸发冷凝氟泵热管技术。但是市场上很少有将蒸发冷凝与氟泵热管这些技术相结合使用的空调系统,来使得制冷手段更加节能高效,达到较好的节能节碳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将氟泵热管技术、间接蒸发冷却技术、蒸发冷凝技术以及机械制冷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对现有数据中心改造及新建数据中心项目提供一种更加高效节能的散热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包括有机组壳体,机组壳体内形成呈竖直平行的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对应的机组壳体的侧壁上由上自下依次设有氟泵热管侧出风口单元及氟泵热管侧进风口单元;第二风道对应的机组壳体的侧壁上由上自下依次设有机械制冷侧出风口单元及机械制冷侧进风口单元;第一风道内设置有氟泵热管冷凝单元,第二风道内设置有机械制冷冷凝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氟泵热管冷凝单元包括有由上自下依次设置的氟泵热管侧风机、氟泵热管侧风冷冷凝器、氟泵热管侧喷淋系统、氟泵热管侧蒸发式冷凝器、氟泵热管侧填料单元、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及氟泵热管侧水箱;第一风道内还设置有储液罐、氟泵热管侧喷淋水泵、氟泵;
其中,氟泵热管侧风冷冷凝器、氟泵热管侧蒸发式冷凝器、储液罐及氟泵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氟泵热管侧水箱、氟泵热管侧喷淋水泵、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及氟泵热管侧喷淋系统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氟泵热管侧进风口单元包括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分别设置在机组壳体相邻两个侧壁上的第一氟泵热管侧进风口及第二氟泵热管侧进风口;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由两个并联的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成,两个氟泵热管侧预冷器均与氟泵热管侧喷淋水泵及氟泵热管侧喷淋系统通过管道连接;两个氟泵热管侧预冷器分别位于第一氟泵热管侧进风口及第二氟泵热管侧进风口处;
氟泵热管侧出风口单元包括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分别设置在机组壳体三个侧壁上的第一氟泵热管侧出风口、第二氟泵热管侧出风口及第三氟泵热管侧出风口。
氟泵热管侧喷淋系统包括有第一布水管,第一布水管上设置有若干喷头,第一布水管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氟泵热管侧预冷器连接。
氟泵热管侧填料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长方体形填料及倒置的四棱锥形填料。
机械制冷冷凝单元包括有由上自下依次设置的机械制冷侧风机、机械制冷侧风冷冷凝器、机械制冷侧喷淋系统、机械制冷侧蒸发式冷凝器、机械制冷侧填料单元、机械制冷侧预冷器组及机械制冷侧水箱;
第二风道内还包括有油气分离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及机械制冷侧喷淋水泵;
其中,机械制冷侧蒸发式冷凝器、机械制冷侧风冷冷凝器、油气分离器、压缩机及气液分离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机械制冷侧水箱、机械制冷侧喷淋水泵、机械制冷侧预冷器组及机械制冷侧喷淋系统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机械制冷侧进风口单元包括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分别设置在机组壳体相邻两个侧壁上的第一机械制冷侧进风口及第二机械制冷侧进风口;机械制冷侧预冷器组由两个机械制冷侧预冷器并联组成,两个机械制冷侧预冷器均与机械制冷侧喷淋水泵及机械制冷侧喷淋系统通过管道连接;两个机械制冷侧预冷器分别位于第一机械制冷侧进风口及第二机械制冷侧进风口处;
机械制冷侧出风口单元包括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分别设置在机组壳体三个侧壁上的第一机械制冷侧出风口、第二机械制冷侧出风口及第三机械制冷侧出风口。
机械制冷侧喷淋系统包括有第二布水管,第二布水管上设置有若干喷头,第二布水管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机械制冷侧预冷器连接。
机械制冷侧填料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长方体形填料及倒置的四棱锥形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氟泵热管冷凝单元,当室外气温较低时,热管内工质吸收机柜产生的热量后蒸发为气体,通过风冷冷凝器以及蒸发式冷凝器冷却为液体并流回室内,使用氟泵热管冷凝单元能增加自然冷源使用时间,降低能耗,提高换热效率并减少占地面积。
(2)本实用新型中的氟泵热管冷凝单元的使用可以增加自然冷源的使用时间,降低能耗,提高换热效率,减少占地面积。同时,将机械制冷冷凝单元与氟泵热管冷凝单元进行有机结合,可以保证该数据中心全年制冷要求,在不同室外条件下开启不同的运行模式。
(3)本实用新型将冷凝器分为风冷冷凝器与蒸发式冷凝器。制冷剂经过风冷冷凝器预冷再经过蒸发式冷凝器。由于一部分热负荷由上部风冷冷凝器承担,使蒸发冷凝盘管部分依靠水膜蒸发的热负荷减少,冷却水用量也相应减少。由于蒸发冷凝盘管中的制冷剂处于饱和状态,其管内冷凝换热系数较过热状态制冷剂高,因此换热效率得到提高。
(4)本实用新型将间接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结合,室外空气由风口进入机组,先经预冷器中冷水预冷,使得空气干球温度降低,再经过填料单元与由喷淋至蒸发式冷凝器滴落的喷淋回水进行充分热湿交换,以保证回水温度低于当地空气湿球温度。最后再在蒸发式冷凝器处与喷淋水及制冷剂进行换热。通过添加风冷冷凝器使过热的制冷剂蒸汽预冷至冷凝温度后再进入冷凝盘管,从而避免了蒸发式冷凝器盘管初段的外表面温度过高,有效减缓了垢质的产生。
(5)本实用新型中风冷冷凝器采用翅片管式换热器,蒸发式冷凝器采用光管式换热器,根据冷凝器的不同形式采用不同的管型,使得风冷冷凝器增加了换热面积,蒸发式冷凝器降低了结垢率。同时在冬季空冷的状态下,由于存在带翅片的风冷冷凝器,使得传热面积大大增加。
(6)本实用新型中的填料均采用组合式填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长方体形填料及倒置的四棱锥形填料,充分利用机组内部空间,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时间与接触面积,以保证热湿交换效果,确保更低的回水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混合模式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干模式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湿模式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壳体外观图。
图中,1.氟泵热管侧风冷冷凝器,2.机械制冷侧风冷冷凝器,3.氟泵热管侧填料单元,4.机械制冷侧填料单元,5.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6.机械制冷侧预冷器组,7.氟泵热管侧蒸发式冷凝器,8.机械制冷侧蒸发式冷凝器,9.氟泵热管侧喷淋系统,10.机组壳体,11.氟泵热管侧出风口单元,12.氟泵热管侧喷淋水泵,13.氟泵热管侧水箱,14.氟泵热管侧进风口单元,15.机械制冷侧出风口单元,16.机械制冷侧进风口单元,17.机械制冷侧喷淋系统,18.机械制冷侧水箱,19.机械制冷侧喷淋水泵,20.压缩机,21.氟泵,22.气液分离器,23.机械制冷侧风机,24.油气分离器,25.储液罐,26.氟泵热管侧风机;9-1.第一布水管,17-1.第二布水管。
A.1号管道,B.2号管道,C.3号管道,D.4号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如图1所示,包括有机组壳体10,机组壳体10内形成呈竖直平行的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对应的机组壳体10的侧壁上由上自下依次设有氟泵热管侧出风口单元11及氟泵热管侧进风口单元14;第二风道对应的机组壳体10的侧壁上由上自下依次设有机械制冷侧出风口单元15及机械制冷侧进风口单元16;第一风道内设置有氟泵热管冷凝单元,第二风道内设置有机械制冷冷凝单元。
氟泵热管冷凝单元包括有由上自下依次设置的氟泵热管侧风机26、氟泵热管侧风冷冷凝器1、氟泵热管侧喷淋系统9、氟泵热管侧蒸发式冷凝器7、氟泵热管侧填料单元3、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5及氟泵热管侧水箱13;第一风道内还设置有储液罐25、氟泵热管侧喷淋水泵12、氟泵21;储液罐25内为制冷剂。
其中,氟泵热管侧风冷冷凝器1、氟泵热管侧蒸发式冷凝器7、储液罐25及氟泵21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氟泵热管侧水箱13、氟泵热管侧喷淋水泵12、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5及氟泵热管侧喷淋系统9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氟泵热管侧进风口单元14包括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分别设置在机组壳体10相邻两个侧壁上的第一氟泵热管侧进风口及第二氟泵热管侧进风口;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5由两个并联的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成,两个氟泵热管侧预冷器均与氟泵热管侧喷淋水泵12及氟泵热管侧喷淋系统9通过管道连接;两个氟泵热管侧预冷器分别位于第一氟泵热管侧进风口及第二氟泵热管侧进风口处;
氟泵热管侧出风口单元11包括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分别设置在机组壳体10三个侧壁上的第一氟泵热管侧出风口、第二氟泵热管侧出风口及第三氟泵热管侧出风口。
氟泵热管侧喷淋系统9包括有第一布水管9-1,第一布水管9-1上设置有若干喷头,第一布水管9-1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氟泵热管侧预冷器连接。
氟泵热管侧填料单元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长方体形填料及倒置的四棱锥形填料。
机械制冷冷凝单元包括有由上自下依次设置的机械制冷侧风机23、机械制冷侧风冷冷凝器2、机械制冷侧喷淋系统17、机械制冷侧蒸发式冷凝器8、机械制冷侧填料单元4、机械制冷侧预冷器组6及机械制冷侧水箱18;
第二风道内还包括有油气分离器24、压缩机20、气液分离器22及机械制冷侧喷淋水泵19;
其中,机械制冷侧蒸发式冷凝器8、机械制冷侧风冷冷凝器2、油气分离器24、压缩机20及气液分离器22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机械制冷侧水箱18、机械制冷侧喷淋水泵19、机械制冷侧预冷器组6及机械制冷侧喷淋系统17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机械制冷侧进风口单元16包括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分别设置在机组壳体10相邻两个侧壁上的第一机械制冷侧进风口及第二机械制冷侧进风口;机械制冷侧预冷器组6由两个机械制冷侧预冷器并联组成,两个机械制冷侧预冷器均与机械制冷侧喷淋水泵19及机械制冷侧喷淋系统17通过管道连接;两个机械制冷侧预冷器分别位于第一机械制冷侧进风口及第二机械制冷侧进风口处;
机械制冷侧出风口单元15包括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分别设置在机组壳体10三个侧壁上的第一机械制冷侧出风口、第二机械制冷侧出风口及第三机械制冷侧出风口。
机械制冷侧喷淋系统17包括有第二布水管17-1,第二布水管17-1上设置有若干喷头,第二布水管17-1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机械制冷侧预冷器连接。
机械制冷侧填料单元4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长方体形填料及倒置的四棱锥形填料。
如图5所示,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采用两侧进风,三侧排风的形式。在进风口处考虑机组布局及造型美观,在每个风道对应的机组壳体的正面及侧面侧壁上设有进风口,采用正面及侧面进风,满足进风要求,降低机组进风干扰。在每个风道对应的机组壳体的三面侧壁上考虑设置三个出风口,三侧出风,将两排风机所在风道中间进行密封,保证机组排风互不干扰。
机组冷凝单元中流动的制冷剂分别通过管道与室内机蒸发器管道相连。以图2为例,机组底部四根管路从左往右分别为1号管A、2号管B、3号管C、4号管D。管路1AA接室内机热管系统蒸发器制冷剂入口;管路2B接室内机热管系统蒸发器制冷剂出口;管路3C接室内机机械系统蒸发器制冷剂出口;管路4D接室内机机械系统蒸发器制冷剂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的工作模式如下:
如图2所示,当处于夏季或室外气温较高时,开启氟泵热管冷凝单元以及机械制冷冷凝单元,此时压缩机20工作,氟泵21运行,氟泵热管侧风机26及机械制冷侧风机23均运行,氟泵热管侧喷淋系统9及机械制冷侧喷淋系统17开始淋水。室外空气在氟泵热管侧风机26及机械制冷侧风机23的作用下由进风口进入室外机。随后,依次通过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5及机械制冷侧预冷器组6、氟泵热管侧填料3及机械制冷侧填料4、氟泵热管侧蒸发式冷凝器7及机械制冷侧蒸发式冷凝器8、氟泵热管侧风冷冷凝器1及机械制冷侧风冷冷凝器2进行换热。最后,经过氟泵热管侧风机26、机械制冷侧风机23排出室外;
随后,在氟泵热管侧喷淋水泵12及机械制冷侧喷淋水泵19工作的情况下,氟泵热管侧喷淋水依次经过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5、氟泵热管侧填料单元3、氟泵热管侧蒸发式冷凝器7、氟泵热管侧风冷冷凝器1完成循环;
机械制冷侧喷淋水依次经过机械制冷侧预冷器组6、机械制冷侧填料单元4、机械制冷侧蒸发式冷凝器8、机械制冷侧风冷冷凝器2完成循环;
如图3所示,当处于冬季或室外气温较低时,仅开启氟泵热管冷凝单元,此时压缩机20不工作、氟泵21运行,氟泵热管侧风机26运行,氟泵热管侧喷淋系统9不淋水。室外空气在氟泵热管侧风机26的作用下由氟泵热管侧进风口进入室外机。随后,在水泵12不工作的情况下依次经过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5、氟泵热管侧填料单元3、氟泵热管侧蒸发式冷凝器7、氟泵热管侧风冷冷凝器1。最后,经过氟泵热管侧风机26排出室外。室外空气仅在氟泵热管侧蒸发式冷凝器7及氟泵热管侧风冷冷凝器1部分进行换热,机组空冷运行。
如图4所示,当处于过渡季节,也仅开启氟泵热管冷凝单元,此时压缩机20不工作,氟泵21运行,氟泵热管侧风机26运行,喷淋模块9开始淋水。室外空气在氟泵热管侧风机26的作用下由氟泵热管侧进风口进入室外机。随后,在氟泵热管侧喷淋水泵12工作的情况下,依次经过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5、氟泵热管侧填料3、氟泵热管侧蒸发式冷凝器7、氟泵热管侧风冷冷凝器1。最后,经过氟泵热管侧风机26排出室外。室外空气在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5处同预冷器内的水进行换热,在氟泵热管侧填料3处同喷淋水进行热湿交换,在氟泵热管侧蒸发式冷凝器7处同喷淋水、制冷剂进行热湿交换,在氟泵热管侧风冷冷凝器1部分进行换热。
机组壳体将室外机各部分包裹,室外空气在室外机风机的作用下通过机组的进风口进入室外机,随后依次经过预冷器、填料、蒸发式冷凝器、风冷冷凝器进行换热,最后由机组顶部的出风口排出机组。当冬季及室外气温较低时,仅开启氟泵热管冷凝单元,此时只有氟泵热管侧风机运行,喷淋模块不淋水。当处于过渡季节,氟泵热管侧风机开始运行、同时喷淋模块开始淋水。当夏季及室外气温较高时,氟泵热管侧及机械制冷侧风机都开始运行,喷淋模块开始淋水。通过三种运行状态,保证数据中心全年制冷需求。

Claims (7)

1.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组壳体(10),机组壳体(10)内形成呈竖直平行的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对应的机组壳体(10)的侧壁上由上自下依次设有氟泵热管侧出风口单元(11)及氟泵热管侧进风口单元(14);第二风道对应的机组壳体(10)的侧壁上由上自下依次设有机械制冷侧出风口单元(15)及机械制冷侧进风口单元(16);第一风道内设置有氟泵热管冷凝单元,第二风道内设置有机械制冷冷凝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泵热管冷凝单元包括有由上自下依次设置的氟泵热管侧风机(26)、氟泵热管侧风冷冷凝器(1)、氟泵热管侧喷淋系统(9)、氟泵热管侧蒸发式冷凝器(7)、氟泵热管侧填料单元(3)、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5)及氟泵热管侧水箱(13);第一风道内还设置有储液罐(25)、氟泵热管侧喷淋水泵(12)、氟泵(21);
其中,氟泵热管侧风冷冷凝器(1)、氟泵热管侧蒸发式冷凝器(7)、储液罐(25)及氟泵(21)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氟泵热管侧水箱(13)、氟泵热管侧喷淋水泵(12)、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5)及氟泵热管侧喷淋系统(9)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氟泵热管侧进风口单元(14)包括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分别设置在机组壳体(10)相邻两个侧壁上的第一氟泵热管侧进风口及第二氟泵热管侧进风口;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5)由两个并联的氟泵热管侧预冷器组成,两个氟泵热管侧预冷器均与氟泵热管侧喷淋水泵(12)及氟泵热管侧喷淋系统(9)通过管道连接;两个氟泵热管侧预冷器分别位于第一氟泵热管侧进风口及第二氟泵热管侧进风口处;
氟泵热管侧出风口单元(11)包括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分别设置在机组壳体(10)三个侧壁上的第一氟泵热管侧出风口、第二氟泵热管侧出风口及第三氟泵热管侧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泵热管侧喷淋系统(9)包括有第一布水管(9-1),第一布水管(9-1)上设置有若干喷头,第一布水管(9-1)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氟泵热管侧预冷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泵热管侧填料单元(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长方体形填料及倒置的四棱锥形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制冷冷凝单元包括有由上自下依次设置的机械制冷侧风机(23)、机械制冷侧风冷冷凝器(2)、机械制冷侧喷淋系统(17)、机械制冷侧蒸发式冷凝器(8)、机械制冷侧填料单元(4)、机械制冷侧预冷器组(6)及机械制冷侧水箱(18);
第二风道内还包括有油气分离器(24)、压缩机(20)、气液分离器(22)及机械制冷侧喷淋水泵(19);
其中,机械制冷侧蒸发式冷凝器(8)、机械制冷侧风冷冷凝器(2)、油气分离器(24)、压缩机(20)及气液分离器(22)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机械制冷侧水箱(18)、机械制冷侧喷淋水泵(19)、机械制冷侧预冷器组(6)及机械制冷侧喷淋系统(17)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机械制冷侧进风口单元(16)包括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分别设置在机组壳体(10)相邻两个侧壁上的第一机械制冷侧进风口及第二机械制冷侧进风口;机械制冷侧预冷器组(6)由两个机械制冷侧预冷器并联组成,两个机械制冷侧预冷器均与机械制冷侧喷淋水泵(19)及机械制冷侧喷淋系统(17)通过管道连接;两个机械制冷侧预冷器分别位于第一机械制冷侧进风口及第二机械制冷侧进风口处;
机械制冷侧出风口单元(15)包括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分别设置在机组壳体(10)三个侧壁上的第一机械制冷侧出风口、第二机械制冷侧出风口及第三机械制冷侧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制冷侧喷淋系统(17)包括有第二布水管(17-1),第二布水管(17-1)上设置有若干喷头,第二布水管(17-1)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机械制冷侧预冷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制冷侧填料单元(4)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长方体形填料及倒置的四棱锥形填料。
CN202320449947.5U 2023-03-10 2023-03-10 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 Active CN219389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9947.5U CN219389918U (zh) 2023-03-10 2023-03-10 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9947.5U CN219389918U (zh) 2023-03-10 2023-03-10 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9918U true CN219389918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87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49947.5U Active CN219389918U (zh) 2023-03-10 2023-03-10 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99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4829B (zh) 带填料的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CN111473662A (zh) 一种自喷淋水幕式蒸发冷换热器及热泵模块机组
CN201322466Y (zh) 蒸发式冷凝/冷却空调冷水机组
CN111442446A (zh) 一种集成双冷源冷水机组
CN212274158U (zh) 一种基于间接蒸发冷技术的双冷源冷水机组制冷系统
CN210089039U (zh) 一种数据中心用空调系统
CN107084463B (zh) 复合冷源冷水机组
CN211854538U (zh) 一种带预冷的蒸发式冷凝器
CN110762896A (zh)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联合的空调机组
CN219389918U (zh) 蒸发冷凝热管制冷空调系统室外机
CN212644835U (zh) 带翅片管预冷的填料耦合式蒸发冷凝冷水机组
CN112050324B (zh) 基于风冷预冷的板翅式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CN212057611U (zh) 一种集成双冷源冷水机组
CN211345638U (zh) 基于间接蒸发冷却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结合的空调机组
CN210638220U (zh) 一种喷射制冷和露点蒸发冷却复合的空调系统
CN212409447U (zh) 一种自喷淋水幕式蒸发冷换热器及热泵模块机组
CN220653888U (zh) 双预冷-冷凝-过滤蒸发式空调
CN110762639A (zh) 一种带冷凝水回收的双冷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11442445A (zh) 一种基于间接蒸发冷技术的双冷源冷水机组制冷系统
CN216905717U (zh) 基于热管氟泵与机械制冷的机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16437844U (zh) 数据中心用动力热管微通道蒸发冷凝组合式空调机组
CN201391953Y (zh) 带填料的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CN205667075U (zh) 一种太阳能吸附式制冷集装箱数据中心
CN219609586U (zh) 一种服务器散热装置
CN217116712U (zh) 数据中心用氟泵热管微通道蒸发冷却组合式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