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9644U - 一种工矿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矿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9644U
CN219389644U CN202320266581.8U CN202320266581U CN219389644U CN 219389644 U CN219389644 U CN 219389644U CN 202320266581 U CN202320266581 U CN 202320266581U CN 219389644 U CN219389644 U CN 219389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fins
power supply
radiating
indust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665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宝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ya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ya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ya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ya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665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9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9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9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72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in street lighting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矿灯,包括灯壳、电源组件以及能够使二者实现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组件,其中,灯壳上还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散热组件,采用这样的设计,以省去散热组件与灯壳之间的连接零部件,从而减少工矿灯的零件数,使工矿灯的结构更加简单,有效缩小工矿灯的体积,便于工矿灯的装配;且比起旧有的分体式灯壳和散热组件的设计,本申请中一体成型的灯壳和散热组件的设计,能够有效确保热量传递的连贯性,从而确保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确保工矿灯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工矿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矿灯。
背景技术
工矿灯主要用于工厂、矿井、仓库、高棚等生产作业中的照明,工矿灯除了在通常环境中使用的各种照明灯外,还有特殊环境中使用的防爆灯和防腐蚀灯,还有工矿灯用于一些大型高层建筑物;
其中,专利CN202020145841.2公开了一种工矿灯,包括电源盖,设置有若干回弹卡扣;灯罩,设置在电源盖下方,设置有锥部;基板支架,设置在灯罩内,设置有铝基板;以及若干散热片,设置在电源盖和灯罩之间,顶部设置有与回弹卡扣扣接的L型卡槽,底部设置有与锥部接触的第一贴合部,与铝基板接触的第二贴合部,以及与基板支架接触的第三贴合部。
由上述方案可知,现有的工矿灯上一般可拆卸连接有散热器,这种外加的散热器体积大,散热效果差,容易导致LED灯板(即光源)故障,影响灯具的使用效果和外观上的要求,且散热器与灯壳之间需要设置连接构件,连接的零部件数量较多,使工矿灯的结构复杂,成本提高,从而降低工矿灯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工矿灯上一般可拆卸连接有散热器,这种外加的散热器体积大,散热效果差,容易导致LED灯板(即光源)故障,影响灯具的使用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矿灯,包括用于装配光源的灯壳、以及用于为光源提供电源的电源组件,灯壳与电源组件之间设有用于使二者实现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组件;灯壳与电源组件连接的一侧上设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与灯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为了确保散热组件的散热性能,散热组件包括设于灯壳中部的第一散热区、环绕设置于第一散热区外部的第二散热区、环绕设置于第二散热区外部的第三散热区、以及环绕设置于第三散热区外部的第四散热区,第一散热区内设有一组第一散热构件,第二散热区内设有一组第二散热构件,第三散热区内设有多组间隔设置的第三散热构件,第四散热区内设有多组间隔设置的第四散热构件。
为了提高散热组件的结构强度,第一散热构件与第二散热构件之间设有第一环形加固板,第二散热构件与多组第三散热构件之间设有第二环形加固板,多组第三散热构件与对应的第四散热构件之间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数量与第四散热构件的组数一一对应。
为了确保第一散热构件的散热性能,第一散热构件包括多片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鳍片,第二散热构件包括多片间隔设置的第二散热鳍片,以及设于相邻第二散热鳍片之间的第一辅助散热鳍片,每一第一散热鳍片的一端与其一的第二散热鳍片的一端在第一环形加固板上的位置相互对应;第一散热鳍片的片数分别与第二散热鳍片和第一辅助散热鳍片的片数数量相等。
为了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性能,第二环形加固板上设有与第一辅助散热鳍片相对设置的第二辅助散热鳍片,第一辅助散热鳍片与第二辅助散热鳍片一一对应,第二辅助散热鳍片的自由端穿过相邻的第三散热构件之间的间隙,延伸至相邻的第四散热构件之间。
为了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范围,第三散热构件的组数与第一散热鳍片的片数一一对应,每一第三散热构件包括至少三片间隔设置的第三散热鳍片,且其一的第三散热鳍片与其一的第二散热鳍片对应设置。
为了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范围,第四散热构件的组数与第一散热鳍片的片数一一对应,每一第四散热构件包括至少五片间隔设置的第四散热鳍片,其中两片第四散热鳍片分别设于固定板的两端,至少三片第四散热鳍片与第三散热鳍片对应设置。
为了提高工矿灯的散热性能,电源组件与灯壳之间存在间隙,以形成一散热通道,连接组件位于散热通道内。
为了确保电源组件能够正常运行,电源组件包括用于装配电源的电源壳体以及用于与外界进行连接的连接壳体,连接壳体设于电源壳体的顶部,电源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五散热鳍片。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矿灯的散热性能,连接壳体内还设有用于辅助电源壳体散热的半导体散热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矿灯,包括灯壳、电源组件以及能够使二者实现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组件,其中,灯壳上还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散热组件,采用这样的设计,以省去散热组件与灯壳之间的连接零部件,从而减少工矿灯的零件数,使工矿灯的结构更加简单,有效缩小工矿灯的体积,便于工矿灯的装配;且比起旧有的分体式灯壳和散热组件的设计,本申请中一体成型的灯壳和散热组件的设计,能够有效确保热量传递的连贯性,从而确保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确保工矿灯的正常使用。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灯壳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图6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半导体散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工矿灯,包括灯壳1、电源组件2以及连接组件3,灯壳1与电源组件2能够通过连接组件3实现可拆卸连接,其中,灯壳1与电源组件2连接的一侧上设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与灯壳1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这样的设计,以省去散热组件与灯壳1之间的连接零部件,从而减少工矿灯的零件数,使工矿灯的结构更加简单,有效缩小工矿灯的体积,便于工矿灯的装配;且比起旧有的分体式灯壳和散热组件的设计,本设计中一体成型的灯壳和散热组件能够有效确保热量传递的连贯性,从而确保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确保工矿灯的正常使用。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散热组件包括设于灯壳1中部的第一散热区4、环绕设置于第一散热区4外部的第二散热区5、环绕设置于第二散热区5外部的第三散热区6、以及环绕设置于第三散热区6外部的第四散热区7,通过设置多个散热区,以对灯壳1实现不同区域的散热效果,提高散热的均匀性;
优选的,第一散热区4内设有一组第一散热构件41,第二散热区5内设有一组第二散热构件51,第三散热区6内设有多组间隔设置的第三散热构件61,第四散热区7内设有多组间隔设置的第四散热构件71,通过在不同散热区中设置不同组数的散热构件,以实现灯壳1阶梯式散热,确保散热效果。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散热构件41与第二散热构件51之间设有第一环形加固板42,第一环形加固板42能够对第一散热构件41和第二散热构件51进行固定;
第二散热构件51与多组第三散热构件61之间设有第二环形加固板52,第二环形加固板52能够对第二散热构件51和第三散热构件61进行固定;
多组第三散热构件61与对应的第四散热构件71之间设有固定板72,固定板72的数量与第四散热构件71的组数一一对应,固定板72能够对第三散热构件61和第四散热构件71进行固定;采用上述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各个散热构件的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散热构件41包括多片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鳍片411,第二散热构件51包括多片间隔设置的第二散热鳍片511,以及设于相邻第二散热鳍片511之间的第一辅助散热鳍片512,第一散热鳍片411能够通过第一环形加固板42,同时将热量传递至第二散热鳍片511和第一辅助散热鳍片512处,通过更大的散热范围,将热量传递至外界和第三散热构件61处;
具体的,每一第一散热鳍片411的一端设于第一环形加固板42的内侧面,其一的第二散热鳍片511的一端设于第一环形加固板42的外侧面,并且优选的,每一第一散热鳍片411的一端与其一的第二散热鳍片511的一端在第一环形加固板42上的位置相互对应;
采用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一散热构件41和第二散热构件51之间看起来更加美观,且便于第一散热鳍片411上的热量通过第一环形加固板42传递至第二散热鳍片511,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具体的,第一散热鳍片411的片数分别与第二散热鳍片511和第一辅助散热鳍片512的片数数量相等,使得第二散热区5内的散热鳍片数量是第一散热区4内的散热鳍片数量的一倍,使第二散热区5增加了一倍的散热范围,通过这样的设计,以增大第二散热构件51的散热范围,提高第二散热构件51的散热效率。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环形加固板52上设有与第一辅助散热鳍片512相对设置的第二辅助散热鳍片521,第一辅助散热鳍片512的另一端设于第二环形加固板5的内侧面,第二辅助散热鳍片521的一端设于第二环形加固板5的外侧面;
并且,第一辅助散热鳍片512与第二辅助散热鳍片521一一对应,第二辅助散热鳍片521的自由端穿过相邻的第三散热构件61之间的间隙,延伸至相邻的第四散热构件71之间,以使第一辅助散热鳍片512上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二环形加固板52传递至第二辅助散热鳍片521处,并通过第二辅助散热鳍片521将热量传递至第三散热区6、第四散热区7以及外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三散热构件61的组数与第一散热鳍片411的片数一一对应,每一第三散热构件61包括至少三片间隔设置的第三散热鳍片611,使得第三散热区6内的散热鳍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散热区4和第二散热区5内的散热鳍片的数量的总和,以增大第三散热构件61的散热范围,提高第三散热构件61的散热效率;
且其一的第三散热鳍片611与其一的第二散热鳍片511对应设置,确保第二散热鳍片511能够将热量通过第二环形加固板52传递至第三散热鳍片611处,且看起来更加美观。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四散热构件71的组数与第一散热鳍片411的片数一一对应,每一第四散热构件71包括至少五片间隔设置的第四散热鳍片711,使得第四散热区7内的散热鳍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三散热区6和第二散热区5内的散热鳍片的数量的总和,以增大第四散热构件71的散热范围,提高第四散热构件71的散热效率;
优选的,其中两片第四散热鳍片711分别设于固定板72的两端,至少三片第四散热鳍片711与第三散热鳍片611对应设置,确保第三散热鳍片611能够通过固定板72将热量传递至对应的第四散热鳍片711处,且看起来更加美观;
优选的,相邻的第四散热鳍片711之间设有第三辅助散热鳍片712,进一步提高第四散热构件71的散热效率;
优选的,第一散热构件41、第二散热构件51、第三散热构件61、第四散热构件71的厚度均厚于灯壳1的厚度,以确保散热鳍片的散热范围,确保散热鳍片的散热性能。
通过采用上述各个散热区里面,不同散热鳍片的阶梯式分布,能体现热量分流均匀、散热平衡的效果,散热性能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源组件2与灯壳1之间存在间隙,以形成一散热通道11,连接组件3位于散热通道11内,外界的气流能够持续通过散热通道11带走散热组件处的热量,进一步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且能够尽量避免散热组件处的热量影响电源组件2,确保安全性能。
如图1至图5所示,优选的,连接组件3包括多个连接柱31、多个连接孔32、一个过线柱33以及一个过线孔34,多个连接孔32与过线孔34均设于电源组件2上,多个连接孔32环绕设置于过线孔34的外侧;多个连接柱31与过线柱33均设于灯壳1上,连接柱31与连接孔32一一对应,螺钉能够通过连接孔32与连接柱31连接,以使电源组件2装配至灯壳1上,且螺钉位于电源组件2内,避免螺丝裸露在外界,被灰尘等杂质造成污染或螺丝损坏等情况发生;
过线柱33与过线孔34相对应,电源的导线能够依次通过过线孔34和过线柱33与灯壳1内的光源电性连接;
具体的,多个连接柱31与连接柱31朝电源组件2方向向外延伸,以使电源组件2与灯壳1之间存在间隙,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优点。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源组件2包括用于装配电源的电源壳体21以及用于与外界进行连接的连接壳体22,连接壳体22设于电源壳体21的顶部,通过连接壳体22将工矿灯装配在对应的安装部位;
优选的,电源壳体21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五散热鳍片23,以对电源壳体21与外界进行热交换散热,确保电源壳体21内的温度维持于合适的温度,避免电源因过热而发生故障、损坏或爆炸等情况发生。
实施例2:
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该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6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壳体22内还设有用于辅助电源壳体21散热的半导体散热模组8;半导体散热模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不需要采用任何制冷剂、工作时没有震动和噪音的优点,能够有效的进一步提高电源壳体21的散热性能。
如图6至图8所示,优选的,半导体散热模组8包括半导体芯片81,半导体芯片81的热端设有散热组件,半导体芯片81的冷端与电源壳体21的顶部连接相抵,通过半导体芯片81制冷,与第五散热鳍片23配合,对电源壳体21进行降温,从而加快降低电源壳体21的温度,提高散热性能,使电源壳体21内的温度维持于合适的温度;
具体的,散热组件包括金属散热器82以及散热风扇83,金属散热器82分别与半导体芯片81和散热风扇83相连接,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使金属散热器能够更好的传递半导体芯片上的热量,连接壳体22上还设有散热通孔221,当半导体芯片上的热量传导到金属散热器后,通过散热风扇运转带动周围气流,将热量通过散热通孔221散发至外界。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工矿灯,包括用于装配光源的灯壳(1)、以及用于为光源提供电源的电源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与电源组件(2)之间设有用于使二者实现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组件(3);所述灯壳(1)与电源组件(2)连接的一侧上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与灯壳(1)为一体成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于灯壳(1)中部的第一散热区(4)、环绕设置于第一散热区(4)外部的第二散热区(5)、环绕设置于第二散热区(5)外部的第三散热区(6)、以及环绕设置于第三散热区(6)外部的第四散热区(7),所述第一散热区(4)内设有一组第一散热构件(41),所述第二散热区(5)内设有一组第二散热构件(51),所述第三散热区(6)内设有多组间隔设置的第三散热构件(61),所述第四散热区(7)内设有多组间隔设置的第四散热构件(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构件(41)与第二散热构件(51)之间设有第一环形加固板(42),所述第二散热构件(51)与多组第三散热构件(61)之间设有第二环形加固板(52),多组所述第三散热构件(61)与对应的第四散热构件(71)之间设有固定板(72),所述固定板(72)的数量与第四散热构件(71)的组数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构件(41)包括多片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鳍片(411),所述第二散热构件(51)包括多片间隔设置的第二散热鳍片(511),以及设于相邻第二散热鳍片(511)之间的第一辅助散热鳍片(512),每一所述第一散热鳍片(411)的一端与其一的第二散热鳍片(511)的一端在第一环形加固板(42)上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一散热鳍片(411)的片数分别与第二散热鳍片(511)和第一辅助散热鳍片(512)的片数数量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加固板(52)上设有与第一辅助散热鳍片(512)相对设置的第二辅助散热鳍片(521),所述第一辅助散热鳍片(512)与第二辅助散热鳍片(521)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辅助散热鳍片(521)的自由端穿过相邻的第三散热构件(61)之间的间隙,延伸至相邻的第四散热构件(7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热构件(61)的组数与第一散热鳍片(411)的片数一一对应,每一所述第三散热构件(61)包括至少三片间隔设置的第三散热鳍片(611),且其一的第三散热鳍片(611)与其一的第二散热鳍片(511)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散热构件(71)的组数与第一散热鳍片(411)的片数一一对应,每一所述第四散热构件(71)包括至少五片间隔设置的第四散热鳍片(711),其中两片第四散热鳍片(711)分别设于固定板(72)的两端,至少三片第四散热鳍片(711)与第三散热鳍片(611)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2)与灯壳(1)之间存在间隙,以形成一散热通道(11),所述连接组件(3)位于散热通道(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2)包括用于装配电源的电源壳体(21)以及用于与外界进行连接的连接壳体(22),所述连接壳体(22)设于电源壳体(21)的顶部,所述电源壳体(21)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五散热鳍片(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22)内还设有用于辅助电源壳体(21)散热的半导体散热模组(8)。
CN202320266581.8U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工矿灯 Active CN219389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66581.8U CN219389644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工矿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66581.8U CN219389644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工矿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9644U true CN219389644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9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66581.8U Active CN219389644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工矿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96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76581B2 (en) Dustproof and waterproof multipurpose LED-light power source assembly and dustproof and waterproof LED light
EP2762766B1 (en) Led photo-electric source assembly and led road lamp improved from traditional road lamp
US20100321950A1 (en) Water-cooling module for led headlamp
US8147101B2 (en) LED lamp and heat-dissipating waterproof cover thereof
WO2017173778A1 (zh) 一种全方位对流的主动型散热器及应用该散热器的舞台灯
CN110440163B (zh) 灯具
CN102434799A (zh) 带导风罩的led光电源总成及led灯具
US20100243211A1 (en)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of high power led projector lamp
US9739469B2 (en) Lighting device
CN102352975B (zh) 防尘防水多用途led光电源总成
CN219389644U (zh) 一种工矿灯
CN103672471A (zh) 主动式散热led照明灯具
WO2019091165A1 (zh) 照明装置
CN213019132U (zh) 一种能够快速散热的隧道灯
CN219199086U (zh) 一种防爆灯
CN109915741B (zh) 双驱动灯具结构
CN110671686A (zh) 一种led光源散热平台
CN216079368U (zh) 一种发光装置
CN215411437U (zh) 一种大功率led灯具模组
CN218153904U (zh) 一种三防模组灯具
CN209744085U (zh) 一种分隔式高散热led灯具
CN214369783U (zh) 一种低功耗抗干扰小夜灯
CN220023462U (zh) 散热装置及光伏逆变器
CN220576430U (zh) 冷却装置及3d打印设备
CN216411828U (zh) 一种影视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