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8207U - 一种手持风扇及其风扇太阳伞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风扇及其风扇太阳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8207U
CN219388207U CN202320599575.4U CN202320599575U CN219388207U CN 219388207 U CN219388207 U CN 219388207U CN 202320599575 U CN202320599575 U CN 202320599575U CN 219388207 U CN219388207 U CN 219388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hand
held
grooves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95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直鑫
聂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uoyi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uoy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uoyi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uoy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995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8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8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8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捷式风扇太阳伞,包括:主体及风扇装置,所述主体上设有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一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连接槽,所述风扇装置相对的两外侧壁上延伸对应的连接耳,两个连接耳分别插入两个连接槽内,且所述连接耳与所述连接槽转动连接,以将所述风扇装置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连接槽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定位凹槽,且多个定位凹槽沿着连接耳的转动路径上依次排布,所述连接耳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相应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其优点在于,能够通过转动手持风扇上的风扇装置实现风扇太阳伞出风方向的调节,从而提升用户在使用风扇太阳伞时的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风扇及其风扇太阳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捷式风扇太阳伞。
背景技术
在有阳光的高温天气,太阳伞具有阻挡阳光和紫外线的作用。然而,普通的太阳伞无调节温度的功能,对于在户外行走使用这样的遮阳伞的用户来说,使用体验不佳。因此为了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会在太阳伞上加装风扇,使得用户在使用太阳伞时,风扇能够为用户降温,从而保证用户在户外行走时能够更加凉爽。但是现有的风扇太阳伞上风扇的不可调节,使得太阳伞的出风方向被固定死了。那么当用户需要使风扇能吹向特定的位置时,必须通过使用者手部改变移动整个风扇太阳伞,导致风扇太阳伞上风扇的出风方向调节不够便捷,降低了用户在使用风扇太阳伞时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持风扇及器风扇太阳伞,能够通过转动手持风扇上的风扇装置实现风扇太阳伞出风方向的调节,从而提升用户在使用风扇太阳伞时的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风扇,包括:主体及风扇装置,所述主体上设有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一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连接槽,所述风扇装置相对的两外侧壁上延伸对应的连接耳,两个连接耳分别插入两个连接槽内,且所述连接耳与所述连接槽转动连接,以将所述风扇装置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定位凹槽,且多个定位凹槽沿着连接耳的转动路径上依次排布,所述连接耳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相应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其中,风扇装置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在安装通道内转动时,定位凸起能够移动到不同位置的定位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通道的侧壁上朝着背向风扇装置的一侧延伸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上形成有一限位区域,所述连接耳的侧壁上朝向限位区域的方向延伸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位于所述限位区域内;其中,风扇装置在所述安装通道内转动时,第二凸出部能够在所述限位区域内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包括:内环壁及与所述内环壁连接的外环壁,所述风扇装置安装于所述内环壁上,所述内环壁与所述外环壁之间形成有环形容置槽,所述第一凸出部位于所述环形容置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环形容置槽内设有卡扣部,所述第二壳体的环形容置槽内设有相应的卡槽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槽部相配合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扣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位于安装通道左右两侧的侧壁上,相应的,所述连接耳位于风扇装置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位于安装通道上下两侧的侧壁上,相应的,所述连接耳位于风扇装置上下两侧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风扇还包括: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位于所述安装部的下侧,所述手持部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大小不一的凹陷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的下部还设有用于连接柔性绳的挂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扇太阳伞,所述风扇太阳伞包括:所述的一种手持风扇,所述风扇太阳伞还包括:太阳伞,所述手持风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太阳伞的杆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安装通道,在安装通道的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连接槽,在风扇装置相对的两外侧壁上延伸对应的连接耳,将两个连接耳分别插入两个连接槽内,且所述连接耳与所述连接槽转动连接,以将风扇装置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通道内,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转动手持风扇上的风扇装置实现风扇太阳伞出风方向的调节,从而提升用户在使用风扇太阳伞时的体验。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持风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持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风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附图4中A位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是附图6中B位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风扇太阳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000-手持风扇,100-主体,110-安装部,111-安装通道,1111-连接槽,1112-定位凹槽,1113-限位区域,112-内环壁,113-外环壁,120-手持部,121-凹陷区域,122-挂孔,130-第一壳体,131-卡扣部,140-第二壳体,141-卡槽部;200-风扇装置,210-连接耳,211-定位凸起,212-第二凸出部;2000-太阳伞。
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附图1-附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手持风扇,包括:主体100及风扇装置200,主体100上设有一安装部110,安装部110上设有一安装通道111,安装通道111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连接槽1111,风扇装置200相对的两外侧壁上延伸对应的连接耳210,两个连接耳210分别插入两个连接槽1111内,且连接耳210与连接槽1111转动连接,以将风扇装置200可转动安装在安装通道111内,进一步的,连接槽1111位于安装通道111左右两侧的侧壁上,相应的,连接耳210位于风扇装置200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本实施例中,连接槽1111为圆形槽,连接耳210呈圆柱状。
通过设置安装通道111,在安装通道111的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连接槽1111,在风扇装置200相对的两外侧壁上延伸对应的连接耳210,将连接耳210分别插入两个连接槽1111内,且连接耳210与连接槽1111转动连接,以将风扇装置200可转动安装在安装通道111内,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转动手持风扇1000上的风扇装置200实现风扇太阳伞在上下方向上的出风调节,从而提升用户在使用风扇太阳伞时的体验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考附图4-附图7,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风扇装置200能够在安装通道111内转动方向,但是由于未对风扇装置200设置定位,那么当用户停止对风扇装置200施加力的作用时,风扇装置200在重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回到原位,并且未收到外力的作用时,风扇装置200也很容易在安装通道111内随意转动,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连接槽1111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定位凹槽1112,且多个定位凹槽1112沿着连接耳210的转动路径上依次排布,连接耳210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相应的定位凸起211,定位凸起211位于定位凹槽1112内;其中,风扇装置200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在安装通道111内转动时,定位凸起211能够移动到不同位置的定位凹槽1112内。定位凹槽1112与定位凸起211的设置,使得风扇装置200在转动的预设位置后,定位凹槽1112能限制定位凸起211的移动,从而将风扇装置200定位到预设位置。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用户对风扇装置200施加外力时定位凸起211能够更加容易的移动至不同的定位凹槽1112内,将定位凸起211设置为弧状凸起,定位凹槽1112设置为弧状凹槽,其中,弧状凸起及弧状凹槽均为长条形。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每一个连接槽1111内定位凹槽1112的数量设置为3个,每一个连接耳210内定位凸起211的数量设置为1个,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凹槽1112的数量也可设置为4个、5个或其他若干个,相应的,定位凸起211的数量也可设置为2个、3个或其他若干个,但是无论定位凸起211的数量设置为多少个,均应该保证定位凸起211的数量少于定位凹槽1112的数量。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考附图4-附图7,由于在调节风扇时,风扇装置200调节到最左或最右,最上或最下位置时,此时风扇装置200出风区域均不能直接作用至使用者,因此为了避免风扇装置200在安装通道111内过度转动,在安装通道111的侧壁上朝着背向风扇装置200的一侧延伸有第一凸出部,第一凸出部上形成有一限位区域1113,连接耳210的侧壁上朝向限位区域1113的方向延伸有第二凸出部212,第二凸出部212位于限位区域1113内;其中,风扇装置200在安装通道111内转动时,第二凸出部212能够在限位区域1113内转动。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考附图6,安装部110包括:内环壁112及与内环壁112连接的外环壁113,风扇装置200安装于内环壁112上,内环壁112与外环壁113之间形成有环形容置槽,第一凸出部位于环形容置槽内。通过设置安装部110包括内环壁112及外环壁113,那么在内环壁112与外环壁113之间形成有环形容置槽,使得第一凸出部能够位于环形容置槽内,从而保证手持风扇1000的整体结构能够更加的紧凑.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考附图3、附图6及附图8,主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30及第二壳体140,第一壳体130的环形容置槽内设有卡扣部131,第二壳体140的环形容置槽内设有相应的卡槽部141,卡扣部131与卡槽部141相配合将第一壳体130与第二壳体140扣合固定。通过设置主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30及第二壳体140组成,使得手持风扇1000在生产时,能够将风扇装置200防止在第一壳体130的安装通道111上,然后将第二壳体140的安装通道111套设在风扇装置200上,并将第二壳体140与第一壳体130扣合即可实现将风扇装置200安装至主体100的安装通道111内,从而保证手持风扇1000在装配时能够更加方便。需要理解的是,在第一壳体130的内环壁112上设有第一弧形槽,在第二壳体140的内环壁112上设有第二环形槽,当第一壳体130与第二壳体140扣合固定时,第一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能构成上述实施例的连接槽1111。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考附图2,手持风扇1000还包括:手持部120,手持部120位于安装部110的下侧,手持部120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大小不一的凹陷区域121。通过设置凹陷区域121,能够增加手部与手持部120接触时的摩擦力,从而提升用户在握持手持风扇1000时的手感。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考附图2,手持部120的下部还设有用于连接柔性绳的挂孔122。通过设置挂孔122,使得用户能够在挂扣上设置挂绳,使得用户能够将手持风扇1000挂在墙壁上,从而降低手持风扇1000的占地空间。
参考附图1-附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手持风扇1000,包括:主体100及风扇装置200,主体100上设有一安装部110,安装部110上设有一安装通道111,安装通道111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连接槽1111,风扇装置200相对的两外侧壁上延伸对应的连接耳210,两个连接耳210分别插入两个连接槽1111内,且连接耳210与连接槽1111转动连接,以将风扇装置200可转动安装在安装通道111内,进一步的,连接槽1111位于安装通道111上下两侧的侧壁上,相应的,连接耳210位于风扇装置200上下两侧的外侧壁上。本实施例中,连接槽1111为圆形槽,连接耳210呈圆柱状。
通过设置安装通道111,在安装通道111的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连接槽1111,在风扇装置200相对的两外侧壁上延伸对应的连接耳210,将连接耳210分别插入两个连接槽1111内,且连接耳210与连接槽1111转动连接,以将风扇装置200可转动安装在安装通道111内,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转动手持风扇1000上的风扇装置200实现风扇太阳伞在左右方向上的出风调节,从而提升用户在使用风扇太阳伞时的体验。
参考附图9,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风扇太阳伞,风扇太阳伞包括:上述的手持风扇1000,风扇太阳伞还包括:太阳伞2000,手持风扇1000可拆卸安装于太阳伞2000的杆体上。
通过将上述实施例的手持风扇1000与太阳伞2000相配合使用,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转动手持风扇1000上的风扇装置200实现风扇太阳伞出风方向的调节,从而提升用户在使用风扇太阳伞时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槽1111与连接耳210相配合,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转动手持风扇1000上的风扇装置200实现风扇太阳伞出风方向的调节,从而提升用户在使用风扇太阳伞时的体验;通过定位凹槽1112与定位凸起211的设置,使得风扇装置200在转动的预设位置后,定位凹槽1112能够限位定位凸起211的移动,避免风扇装置200在安装通道111内随意转动,从而提升风扇装置200在调节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凸出部212及限位区域1113,能够避免风扇装置200在安装通道111内过度转动,保证用户在使用风扇太阳伞时能够更加人性化。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优选的具体方式之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0)及风扇装置(200),所述主体(100)上设有一安装部(110),所述安装部(110)上设有一安装通道(111),所述安装通道(111)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连接槽(1111),所述风扇装置(200)相对的两外侧壁上延伸对应的连接耳(210),两个连接耳(210)分别插入两个连接槽(1111)内,且所述连接耳(210)与所述连接槽(1111)转动连接,以将所述风扇装置(200)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通道(1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1111)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定位凹槽(1112),且多个定位凹槽(1112)沿着连接耳(210)的转动路径上依次排布,所述连接耳(210)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相应的定位凸起(211),所述定位凸起(211)位于所述定位凹槽(1112)内;其中,风扇装置(200)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在安装通道(111)内转动时,定位凸起(211)能够移动到不同位置的定位凹槽(11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111)的侧壁上朝着背向风扇装置(200)的一侧延伸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上形成有一限位区域(1113),所述连接耳(210)的侧壁上朝向限位区域(1113)的方向延伸有第二凸出部(212),所述第二凸出部(212)位于所述限位区域(1113)内;其中,风扇装置(200)在所述安装通道(111)内转动时,第二凸出部(212)能够在所述限位区域(1113)内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10)包括:内环壁(112)及与所述内环壁(112)连接的外环壁(113),所述风扇装置(200)安装于所述内环壁(112)上,所述内环壁(112)与所述外环壁(113)之间形成有环形容置槽,所述第一凸出部位于所述环形容置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30)及第二壳体(140),所述第一壳体(130)的环形容置槽内设有卡扣部(131),所述第二壳体(140)的环形容置槽内设有相应的卡槽部(141),所述卡扣部(131)与所述卡槽部(141)相配合将第一壳体(130)与第二壳体(140)扣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1111)位于安装通道(111)左右两侧的侧壁上,相应的,所述连接耳(210)位于风扇装置(200)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1111)位于安装通道(111)上下两侧的侧壁上,相应的,所述连接耳(210)位于风扇装置(200)上下两侧的外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风扇(1000)还包括:手持部(120),所述手持部(120)位于所述安装部(110)的下侧,所述手持部(120)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大小不一的凹陷区域(1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120)的下部还设有用于连接柔性绳的挂孔(122)。
10.一种风扇太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太阳伞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手持风扇,所述风扇太阳伞还包括:太阳伞(2000),所述手持风扇(1000)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太阳伞(2000)的杆体上。
CN202320599575.4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手持风扇及其风扇太阳伞 Active CN219388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9575.4U CN219388207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手持风扇及其风扇太阳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9575.4U CN219388207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手持风扇及其风扇太阳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8207U true CN219388207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64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9575.4U Active CN219388207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手持风扇及其风扇太阳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8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8466B2 (en) Support and selfie stick with support
RU2723285C1 (ru) Вентилятор со стаканом и колпаком и спортивный поильник, содержащий такой вентилятор
KR200489177Y1 (ko) 풍향 조절 및 탁상 거치가 용이한 휴대용 선풍기
CN217814038U (zh) 一种风扇
CN219388207U (zh) 一种手持风扇及其风扇太阳伞
CN211459143U (zh) 一种便携式可旋转吹风机
CN209860671U (zh) 快速散热式无线充电器
CN11067734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计算机的智能路由器
CN111314796A (zh) 一种自组网的无线传输设备
CN112565497A (zh) 拨动式拉钩及手机支架
CN213235513U (zh) 便携式手持风扇
CN212361653U (zh) 一种可调光的手电筒营地灯
CN211852244U (zh) 可调节左右方向及俯仰角度的旋转装置
CN220360157U (zh) 多功能遮阳帽
WO2017190320A1 (zh) 一种台灯
CN113749399A (zh) 方便使用可快速调节的计算机支撑升降装置
CN214332374U (zh) 充电夹帽灯
CN213938029U (zh) 终端支架
CN215174337U (zh) 一种台灯
CN213938016U (zh) 拨动式拉钩及手机支架
CN205958913U (zh) 一种高效散热投影仪
CN212679640U (zh) 角度可调灭菌灯
CN216896876U (zh) 一种带充电宝功能的户外风扇灯
CN217209153U (zh) 一种画框灯
CN216900969U (zh) 红外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