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6401U - 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6401U
CN219386401U CN202320918328.6U CN202320918328U CN219386401U CN 219386401 U CN219386401 U CN 219386401U CN 202320918328 U CN202320918328 U CN 202320918328U CN 219386401 U CN219386401 U CN 219386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gravity type
supporting structure
body unit
type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183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文生
杨生贵
刘立妍
姚智全
曹光栩
吴渤昕
赵齐
李阳
焦波
罗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br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br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br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br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183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6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6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6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using natural or 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e.g. straw, wool, clay or used tir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其包括若干设置于基坑侧方的墙体单元和连接构件,若干墙体单元呈间隙分布设置且均嵌固于基坑底部,若干墙体单元之间填充有原状土层,连接构件用于将相邻的两个墙体单元相连接,靠近基坑内侧的墙体单元包括多个内墙和将多个内墙相互连接的内连接墙,远离基坑内侧的墙体单元包括多个外墙和将多个外墙相互连接的外连接墙,连接构件用于将内墙和外墙相连接。本申请能够提高在对基坑做防护时的支撑效果。

Description

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重力式挡土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如今,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通常会在基坑周围设置重力式挡土墙,以对基坑起到防护作用。重力式挡土墙,通常是完全由石砌圬工或水泥混凝土制成,依靠自重来抵挡基坑周围土体的侧向压力。
重力式挡土墙根据墙背的不同倾斜方向和墙背线条的变化,可分为仰斜、垂直、俯斜、凸形折线式和衡重式等几种。但现有的重力式挡土墙适用工程范围较少,且随着深基坑以及各种复杂土质环境的需要,现有的大多数重力式挡土墙结构支撑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在对基坑做防护时的支撑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包括若干设置于基坑侧方的墙体单元和连接构件,若干所述墙体单元呈间隙分布设置且均嵌固于基坑底部,若干所述墙体单元之间填充有原状土层,所述连接构件用于将相邻的两个墙体单元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依靠墙体单元自重及原状土层的自重来抵抗土侧压力,实现墙体结构与环境土体的共同作用,使得在挡土墙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环境土体形成支护体系,不仅具有重力式挡墙建筑形式简单、施工及时、取材方便、能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的特点,而且具有嵌固端,形成悬臂式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抗滑移以及抗倾覆能力,提高在对基坑做防护时的支撑效果;相较于一般重力式挡土墙,其截面尺寸较小,可以降低对于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适用于软弱土层等环境;同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墙体单元嵌固端的插入深度进行适应性设计,以满足实际需求,进而使得工程适用范围较广;设置的连接构件能够确保若干墙体单元之间的整体性,确保稳固性。
可选的,靠近基坑内侧的墙体单元包括多个内墙和将多个内墙相互连接的内连接墙,远离基坑内侧的墙体单元包括多个外墙和将多个外墙相互连接的外连接墙,所述连接构件用于将内墙和外墙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内墙部分,在基坑工程施工阶段,能够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在结构永久性使用阶段,能够作为建筑主体地下结构的墙面使用,集挡土、止水和防渗于一体,大大节约基础工程投资,拓宽了工程适用范围,提高墙体单元的使用效果;并且,能够对内连接墙和外连接墙的使用材料进行合理选用,使得在确保整体稳固性的同时,节约施工成本。
可选的,所述连接构件设置为中隔墙,所述中隔墙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中隔墙连接于内墙或外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隔墙通过连接件将若干墙体单元相连接,进而增加组合墙的整体性,增加整体的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设置为十字钢板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只需将十字钢板接头锚固于内墙、外墙或中隔墙即可,从而实现墙体之间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中隔墙下端延伸至基坑底所在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中隔墙下方的原状土层具有较佳的整体性,确保对墙体单元的支撑效果。
可选的,所述内墙包括混凝土层和嵌设于混凝土层内部的钢筋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钢筋笼与混凝土层的组合作用下,能够确保内墙的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钢筋笼下端延伸至基坑底部以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内墙嵌固端具有较佳的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内连接墙设置为钢筋混凝土墙或素混凝土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墙无需作为建筑主体地下结构的墙面来使用时,能够将内连接墙和外连接墙均设置为素混凝土墙,进而减小墙体单元整体在施工时材料的使用,使得在确保整体稳固性的同时,节约成本;当内墙需要作为建筑主体地下结构的墙面来使用时,将内连接墙设置为钢筋混凝土墙,以满足实际需求。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使用时,依靠墙体单元自重及原状土层的自重来抵抗土侧压力,不仅具有重力式挡墙建筑形式简单、施工及时、取材方便、能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的特点,还能提高在对基坑做防护时的支撑效果,降低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适用于软弱土层等环境;同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墙体单元嵌固端的插入深度进行适应性设计,以满足实际需求,进而使得工程适用范围较广;
2.对于内墙部分,在基坑工程施工阶段,能够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在结构永久性使用阶段,能够作为建筑主体地下结构的墙面使用,大大节约基础工程投资,拓宽了工程适用范围,提高墙体单元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单元;11、内墙;12、内连接墙;13、外墙;14、外连接墙;2、原状土层;3、中隔墙;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参照图1和图2,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包括若干墙体单元1和连接构件,本实施例中,墙体单元1设置有两个,两个墙体单元1沿基坑宽度方向呈间隙分布设置,两个墙体单元1下端均嵌固于基坑底部。当然,墙体单元1也可设置为其他数量。两个墙体单元1之间填充有原状土层2。
参照图1和图2,靠近基坑内侧的墙体单元1包括多个内墙11和将多个内墙11相互连接的内连接墙12;远离基坑内侧的墙体单元1包括多个外墙13和将多个外墙13相互连接的外连接墙14,连接构件将内墙11和外墙13相连接。
使用时,依靠墙体单元1自重及原状土层2的自重来抵抗土侧压力,实现墙体结构与环境土体的共同作用,使得在挡土墙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环境土体形成支护体系。不仅具有重力式挡墙建筑形式简单、施工及时、取材方便、能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的特点;而且具有嵌固端,形成悬臂式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抗滑移以及抗倾覆能力,相较于一般重力式挡土墙,其截面尺寸较小,可以降低对于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适用于软弱土层等环境。
同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墙体单元1嵌固端的插入深度进行适应性设计,以满足实际需求,进而使得工程适用范围较广。
另外,对于内墙11部分,在基坑工程施工阶段,能够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在结构永久性使用阶段,能够作为建筑主体地下结构的墙面使用,集挡土、止水和防渗于一体,大大节约基础工程投资,拓宽了工程适用范围,提高墙体单元1的使用效果。
内墙11设置为包括混凝土层和嵌设于混凝土层的钢筋笼,并且,钢筋笼下端延伸至基坑底部以下,使得内墙11整体的稳固性较佳。外墙13同样设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内连接墙12设置为素混凝土墙或钢筋混凝土墙,外连接墙14设置为素混凝土墙。当内墙11无需作为建筑主体地下结构的墙面来使用时,能够将内连接墙12设置为素混凝土墙,进而减小墙体单元1整体在施工时材料的使用,使得在确保整体稳固性的同时,节约成本。当内墙11需要作为建筑主体地下结构的墙面来使用时,将内连接墙12设置为钢筋混凝土墙,以满足实际需求。
参照图1,连接构件设置为中隔墙3,中隔墙3呈竖向设置,中隔墙3在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件4,中隔墙3通过连接件4连接于内墙11或外墙13,中隔墙3下端延伸至基坑底壁所在平面。连接件4设置为十字钢板接头,十字钢板接头同时插设于中隔墙3和内墙11,或同时插设于中隔墙3和外墙13。
使用时,设置的中隔墙3能够通过连接件4将两个墙体单元1相连接,进而增加组合墙的整体性,增加整体的稳固性。并且,由于中隔墙3下端延伸至基坑底所在平面,使得中隔墙3下方的原状土层2还具有较佳的整体性,确保对墙体单元1的支撑效果。
另外,十字钢板接头安装时,只需将其锚固于内墙11、外墙13或中隔墙3即可,从而实现墙体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内墙11与内连接墙12之间的连接,以及外墙13和外连接墙14之间的连接同样采用十字钢板接头。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还可设置为连接钢板或钢梁。并且,连接件4也还可设置为锚杆、工字梁。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依靠墙体单元1自重及原状土层2的自重来抵抗土侧压力,实现墙体结构与环境土体的共同作用,使得在挡土墙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环境土体形成支护体系。不仅具有重力式挡墙建筑形式简单、施工及时、取材方便、能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的特点,还增强了抗滑移以及抗倾覆能力,降低对于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适用于软弱土层等环境。
另外,对于内墙11部分,在基坑工程施工阶段,能够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在结构永久性使用阶段,能够作为建筑主体地下结构的墙面,从而提高墙体单元1的使用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设置于基坑侧方的墙体单元(1)和连接构件,若干所述墙体单元(1)呈间隙分布设置且均嵌固于基坑底部,若干所述墙体单元(1)之间填充有原状土层(2),所述连接构件用于将相邻的两个墙体单元(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基坑内侧的墙体单元(1)包括多个内墙(11)和将多个内墙(11)相互连接的内连接墙(12),远离基坑内侧的墙体单元(1)包括多个外墙(13)和将多个外墙(13)相互连接的外连接墙(14),所述连接构件用于将内墙(11)和外墙(1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设置为中隔墙(3),所述中隔墙(3)设置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用于将中隔墙(3)连接于内墙(11)或外墙(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设置为十字钢板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墙(3)下端延伸至基坑底所在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11)包括混凝土层和嵌设于混凝土层内部的钢筋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下端延伸至基坑底部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墙(12)设置为钢筋混凝土墙或素混凝土墙。
CN202320918328.6U 2023-04-21 2023-04-21 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 Active CN219386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18328.6U CN219386401U (zh) 2023-04-21 2023-04-21 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18328.6U CN219386401U (zh) 2023-04-21 2023-04-21 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6401U true CN219386401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5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18328.6U Active CN219386401U (zh) 2023-04-21 2023-04-21 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6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22270B (zh) 一种含eps缓冲层的桩基挡墙抗震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569674A (zh) 用于软弱破碎高温含水地层中的隧道结构
CN108360547B (zh) 一种适用于深水、强震条件下的桥梁复合基础
CN109183809B (zh) 一种淤泥质黏土深基坑工程复合支护换撑的施工方法
CN102839686A (zh) 稳定板式锚固桩支挡结构
CN210066797U (zh) 一种用于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基础结构
CN205134342U (zh) 一种大吨位单双壁结合钢围堰
CN219386401U (zh) 有嵌固重力式组合墙支护结构
CN203977432U (zh) 多级h型挡土桩
CN210288428U (zh) 组合式支护结构
Schlosser et al. Reinforced earth
CN210684718U (zh) 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
US20100005754A1 (en) Seismic Isolation to Protect Buildings
CN211171579U (zh) 一种带分离式搭板的无缝抗震桥台
CN209798847U (zh) 一种用于地下建/构筑物增强抗浮能力的结构
CN110735394A (zh) 索塔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CN212026286U (zh) 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
CN206346220U (zh) 一种含eps缓冲层的桩基挡墙抗震支挡结构
CN110318367A (zh) 一种新型护岸结构
CN106284408A (zh) 桩承加筋挡土墙
CN219298266U (zh) 一种新型支护挡墙结构
CN217419759U (zh) 一种地铁车站用抗浮结构
CN220394529U (zh) 抗浮锚杆的防水结构
CN214219681U (zh) 一种地下连续机构
CN104164880B (zh) 多级h型挡土桩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