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5741U - 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75741U CN219375741U CN202320603482.4U CN202320603482U CN219375741U CN 219375741 U CN219375741 U CN 219375741U CN 202320603482 U CN202320603482 U CN 202320603482U CN 219375741 U CN219375741 U CN 2193757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storage
- air flow
- storage bottle
- atomizer
- novel med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443 aeroso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06010011224 Cough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50 stock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760 body tempera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293 ceram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64 cross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装置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一雾化器和一电源杆,该雾化器包括储液瓶、底盖、雾化组件和支架,该电源杆包括气流感应通道、气流传感器、控制板和电池。使用者使用本装置时,通过口含吸嘴进行自主抽吸动作,使气流通道产生负压,气流感应通道内空气被吸走而产生负压,气流传感器感测到连通气流通道的气压变化而产生电信号,控制板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而控制雾化组件发热,雾化组件加热空气和雾化液来产生气溶胶颗粒,并通过气流通道被吸入使用者口中。本装置能够克服气溶胶低于人体气温造成的不适感,避免药物浪费和发生呛咳现象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该领域已经从较大型的压缩雾化器发展到采用陶瓷压电振动原理的便携式微网雾化器。微网雾化器的雾化片是由金属网片和陶瓷材料制成,它是在电路的一定频率振荡驱动下,使得陶瓷振动片进行谐振振荡,从而带动金属网片高速振荡,使药液通过金属网片上众多微小网孔并被快速弹出,形成无数的微小雾化颗粒进而常温雾化。
目前的雾化器存在的问题如下:
(1)现有的微网雾化片振动雾化的工作方式,其所喷出的液体温度为室温或雾化前液体自身温度,常常低于人体体温,使得使用者无论在吸入还是作用在皮肤表面都会造成一定的不适感,尤其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时其缺陷更加明显。
(2)现有的微网雾化器是持续工作输出,雾化器一旦启动将会连续出雾直至雾化杯(储液瓶)中的药物完全雾化,无论使用者吸气还是呼气,而且呼气时药液无法被吸入造成浪费。此外,呼吸过程始终有雾化的药液送入,与呼吸过程不同步,这种被动式给药方式往往给患者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也容易发生呛咳的现象。
(3)现有医疗器械中的超声雾化设备雾化片的清洗和消毒较麻烦,交叉污染的几率非常高,给患者带来潜在风险。
(4)现有医疗器械中的雾化设备雾化组件与吸嘴在同一直线上,雾化不充分时大颗粒药液会直接喷入使用者口中,带来不良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在雾化装置上设置自动感应发热元件,在使用过程中对雾化液进行自动加热,被加热液体变成气溶胶状态,克服气溶胶低于人体气温造成的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通过被动式雾化设置,使药物雾化与使用者呼吸实现同步调节,避免药物浪费和发生呛咳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通过在雾化装置内设置检测液位的元件,防止雾化液用完时雾化组件干烧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是通过将气流通道设计成由一定角度的两段组成,防止气溶胶中大颗粒直接喷出。
为实现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一雾化器(1)和一电源杆(2);其中:
所述雾化器(1)包括:
一储液瓶(50),包括一瓶口(51)、一储液腔(52)、一气流通道(53)以及一吸嘴(54),该气流通道(53)位于该储液瓶(50)中部并与该储液腔(52)隔离,该吸嘴(54)
位于该储液瓶(50)的相对于瓶口(51)的另一端部并设有连通于该气流通道(53)的一出气口;
一底盖(10),盖合于所述储液瓶(50)的瓶口(51)上,该底盖(10)上设有一进气口(11);
一雾化组件(20),设置于所述储液瓶(50)内,并连接于所述底盖(10)的进气口(11)以及所述储液瓶(50)的储液腔(52)和气流通道(53);该雾化组件(20)用于对从所述储液腔(52)流入的雾化液加热雾化为气溶胶,该气溶胶与从所述进气口(11)
被吸入的空气一同被吸入至所述气流通道(53);
一支架(30),用于将所述雾化组件(20)固定于所述储液瓶(50)内;
所述电源杆(2)包括:
一气流感应通道(91),一端连通于所述底盖(10)的进气口(11)和连接外部的进气孔(94),另一端连接于一气流感应器;
一气流传感器(92),用于感测所述气流感应通道(91)内的压强变化产生电信号;
一控制板(93),电性连接所述气流传感器(92)和所述雾化组件(20),受所述气流感应器的电信号的作用来控制所述雾化组件(20)发热;
一电池(9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板(93),为所述控制板(93)供电。
优选地,所述雾化器(1)还包括一密封环(41),该密封环(41)设置于所述支架(30)的顶部,密封所述支架(30)与所述储液瓶(50)内壁之间的缝隙。
优选地,所述密封环(41)与所述支架(30)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雾化器(1)还包括一密封件(42),该密封件(42)设置于所述支架(30)的底部,密封所述支架(30)与所述雾化组件(20)之间的缝隙。
优选地,所述底盖(10)周围套设一密封圈(12),该密封圈(12)用于密封底盖(10)与所述储液瓶(50)瓶口(51)之间的缝隙。
优选地,所述储液瓶(50)的气流通道(53)还包括一另一端口,该另一端口位于该气流通道(53)的相对于连接所述支架(30)的端口的相对端,该另一端口由一顶盖(60)封闭;所述储液瓶(50)的吸嘴(54)位于所述储液瓶(50)的侧面,该吸嘴(54)的朝向相对于所述储液瓶(50)的气流通道(53)成一钝角。
优选地,所述储液瓶(50)的气流通道(53)的所述端口至所述另一端口,内径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密封环(41)、密封件(42)及密封圈(12)的材质选用硅胶。
优选地,所述雾化组件(20)为陶瓷雾化组件(20),陶瓷内一体成型有电发热组件。
优选地,所述储液瓶(50)的外侧包裹一层外套(70),所述储液瓶(50)与所述外套(70)采用双色注塑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底盖(10)上设有抵接于所述雾化组件(20)的一电极(80),所述雾化组件(20)通过该电极(80)电性连接所述电池(95)。
优选地,所述电源杆(2)的底部设有一USB接口(96),用于作为所述电池(95)的输电端口,该USB接口(96)处设有防水硅胶(97)。
优选地,所述雾化器(1)的气流通道(53)内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98),该温度传感器(98)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93),用于探测所述气流通道(53)的气溶胶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板(93)。
优选地,所述雾化器(1)的雾化组件(20)旁设置有一液位探针(99),该液位探针(99)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93),用于探测雾化液是否用完。
优选地,所述电源杆(2)设有由所述控制板(93)控制的儿童锁功能,用于实现当所述新型医用雾化装置长时间不使用时,自动锁定关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医用雾化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预先将雾化液装入储液瓶(50)内,雾化液、储液瓶(50)、雾化组件(20)组成一体不可拆卸雾化器(1),使用者使用时,通过口含吸嘴(54)进行自主抽吸动作,使气流通道(53)产生负压,气流感应通道(91)内空气被吸走而产生负压,气流传感器(92)感测到连通气流通道(53)的气压变化而产生电信号,控制板(93)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而控制雾化组件(20)发热,雾化组件(20)加热空气和雾化液来产生气溶胶颗粒,并通过气流通道(53)被吸入使用者口中。使用者呼气时,整个装置不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取得的技术效果是:
1.使用者自主控制,给药的过程更为主动,且随着使用者的呼吸律动,有效避免了使用者呛咳以及避免了药物的不必要的损耗,提升使用体验。
2.通过加热方式雾化药液,消除雾化液体温度较低带来的不适感。
3.雾化器(1)为一次性使用,避免雾化液残留影响后续治疗使用。
4.雾化组件(20)雾化方向与吸嘴(54)成一定角度,雾化不充分的大颗粒由于惯性直接撞击到通气道拐弯处,不会直接飞入使用者口中。
5.密封环(41)与支架(30)采用一体成型工艺,防止雾化液从硅胶密封环(41)与支架(30)结合处泄漏,提升密封效果。
6.储液瓶(50)与雾化器(1)外套(70)采用双色注塑一体成型工艺,减少装配步骤,提高组装效率。
7.电源杆(2)底部采用无底盖(10)一体化设计,外观流畅简洁,不用打胶,质量可靠又环保。
8.电源杆(2)设计有儿童锁功能,通过控制板(93)控制,长时间不使用时,控制板(93)自动锁定关机,可通过插拔雾化器(1)一定次数锁定或解锁,防止儿童误使用。
9.USB接口(96)处设置有防水硅胶(97),可防止液体从任何方向溅到外壳内,造成电源杆(2)损坏。
10.电极(80)直接与雾化组件(20)抵接供电,增强导电稳定性,减少装配步骤,提高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的组装外观图。
图2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的分离外观图。
图3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的组装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的雾化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的雾化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的密封环与支架一体图。
图7是实施例的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图。
图8是实施例的液位探针的位置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雾化器;
2:电源杆;
10:底盖;
11:进气口;
12:密封圈;
20:雾化组件;
30:支架:
41:密封环;
42:密封件;
50:储液瓶;
51:瓶口
52:储液腔;
53:气流通道;
54:吸嘴;
60:顶盖;
70:外套;
80:电极。
91:气流感应通道;
92:气流传感器;
93:控制板;
94:进气孔;
95:电池;
96:USB接口;
97:防水硅胶;
98:温度传感器;
99:液位探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一雾化器1和一电源杆2。
本装置的雾化器1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具体包括一储液瓶50、一底盖10、一雾化组件20和一支架30。该储液瓶50包括一瓶口51、一储液腔52、一气流通道53以及一吸嘴54,该气流通道53位于该储液瓶50中部并与该储液腔52隔离,该吸嘴54位于该储液瓶50的相对于瓶口51的另一端部并设有连通于该气流通道53的一出气口。该底盖10盖合于所述储液瓶50的瓶口51上,该底盖10上设有一进气口11。该雾化组件20设置于所述储液瓶50内,并连接于所述底盖10的进气口11以及所述储液瓶50的储液腔52和气流通道53,具体地包括进气端、进液端和出雾端,该进气端连通于所述底盖10的进气口11,该进液端连通于所述储液瓶50的储液腔52,该出雾端连通于所述储物瓶的气流通道53,该出雾端朝向所述底盖10所在方向。该雾化组件20用于对从所述储液腔52流入的雾化液加热雾化为气溶胶,该气溶胶与从所述进气口11被吸入的空气一同被吸入至所述气流通道53。该雾化组件20通过加热方式雾化药液,消除雾化液体温度较低带来的不适感。而且该雾化组件20雾化方向与吸嘴54成一定角度,雾化不充分的大颗粒由于惯性直接撞击到通气道拐弯处,不会直接飞入使用者口中。该支架30用于将所述雾化组件20固定于所述储液瓶50内。该雾化器1为一次性使用,避免雾化液残留影响后续治疗使用。
本装置的电源杆2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一气流感应通道91、一气流传感器92,一控制板93和一电池95。其中,所述气流感应通道91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底盖10的进气口11和连接外部的进气孔94,另一端连接于一气流感应器。所述气流传感器92用于感测所述气流感应通道91内的压强变化产生电信号。所述控制板93电性连接所述气流传感器92和所述雾化组件20,受所述气流感应器的电信号的作用来控制所述雾化组件20发热。所述电池9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板93,为所述控制板93供电。
该电源杆2设计有儿童锁功能,由控制板93控制,长时间不使用时,控制板93自动锁定关机,此时电源杆2无输出功能,需2秒内插拔雾化器1三次(例如雾化器1电极80与电源杆2电极80电连接断开三次)解锁开机,此时电源杆2可正常工作输出;再次2秒内插拔雾化器1三次,电源杆2锁定关机,无输出功能。因此,可通过插拔雾化器1一定次数锁定或解锁,防止儿童误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雾化器1还包括一密封环41,该密封环41设置于所述支架30的顶部,密封所述支架30与所述储液瓶50内壁之间的缝隙。所述密封环41与所述支架30一体成型,如图6所示,防止雾化液从硅胶密封环41与支架30结合处泄漏,提升密封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雾化器1还包括一密封件42,该密封件42设置于所述支架30的底部,密封所述支架30与所述雾化组件20之间的缝隙。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盖10周围套设一密封圈12,该密封圈12用于密封底盖10与所述储液瓶50瓶口51之间的缝隙。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液瓶50的气流通道53还包括一另一端口,该另一端口位于该气流通道53的相对于连接所述支架30的端口的相对端,该另一端口由一顶盖60封闭;所述储液瓶50的吸嘴54位于所述储液瓶50的侧面,该吸嘴54的朝向相对于所述储液瓶50的气流通道53成一钝角。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液瓶50的气流通道53的所述端口至所述另一端口,内径逐渐增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环41、密封件42及密封圈12的材质选用硅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雾化组件20为陶瓷雾化组件20,陶瓷内一体成型有电发热组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盖10上设有抵接于所述雾化组件20的一电极80,所述雾化组件20通过该电极80电性连接所述电池95。该电极80直接与所述雾化组件20抵接供电,增强导电稳定性,减少装配步骤,提高组装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液瓶50的外侧包裹一层外套70,所述储液瓶50与所述外套70采用双色注塑一体成型,可以减少装配步骤,提高组装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雾化器1的气流通道53内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98,如图7所示。该温度传感器98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93,用于探测所述气流通道53的气溶胶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板93。当该当温度传感器98检测到温度过高时,将信号传送给所述控制板93,所述控制板93中断电源输出或者降低电源输出功率,防止使用者烫伤。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雾化器1的雾化组件20旁设置有一液位探针99,如图8所示。该液位探针99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93,用于探测雾化液是否用完。当雾化液使用完时,该液位探针99将信号传送给所述控制板93,所述控制板93中断电源输出,可防止雾化组件20干烧,造成不良体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源杆2的底部设有一USB接口96,用于作为所述电池95的输电端口,该USB接口96处设有防水硅胶97,可防止液体从任何方向溅到外壳内,造成电源杆2损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源杆2的底部采用无底盖10一体化设计,外观流畅简洁,不用打胶,质量可靠又环保。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适当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所限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一雾化器(1)和一电源杆(2);其中:
所述雾化器(1)包括:
一储液瓶(50),包括一瓶口(51)、一储液腔(52)、一气流通道(53)以及一吸嘴(54),该气流通道(53)位于该储液瓶(50)中部并与该储液腔(52)隔离,该吸嘴(54)位于该储液瓶(50)的相对于瓶口(51)的另一端部并设有连通于该气流通道(53)的一出气口;
一底盖(10),盖合于所述储液瓶(50)的瓶口(51)上,该底盖(10)上设有一进气口(11);
一雾化组件(20),设置于所述储液瓶(50)内,并连接于所述底盖(10)的进气口(11)以及所述储液瓶(50)的储液腔(52)和气流通道(53);该雾化组件(20)用于对从所述储液腔(52)流入的雾化液加热雾化为气溶胶,该气溶胶与从所述进气口(11)被吸入的空气一同被吸入至所述气流通道(53);
一支架(30),用于将所述雾化组件(20)固定于所述储液瓶(50)内;
所述电源杆(2)包括:
一气流感应通道(91),一端连通于所述底盖(10)的进气口(11)和连接外部的进气孔(94),另一端连接于一气流感应器;
一气流传感器(92),用于感测所述气流感应通道(91)内的压强变化产生电信号;
一控制板(93),电性连接所述气流传感器(92)和所述雾化组件(20),受所述气流感应器的电信号的作用来控制所述雾化组件(20)发热;
一电池(9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板(93),为所述控制板(93)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1)还包括一密封环(41),该密封环(41)设置于所述支架(30)的顶部,密封所述支架(30)与所述储液瓶(50)内壁之间的缝隙;所述密封环(41)与所述支架(30)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1)还包括一密封件(42),该密封件(42)设置于所述支架(30)的底部,密封所述支架(30)与所述雾化组件(20)之间的缝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0)周围套设一密封圈(12),该密封圈(12)用于密封底盖(10)与所述储液瓶(50)瓶口(51)之间的缝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50)的气流通道(53)还包括一另一端口,该另一端口位于该气流通道(53)的相对于连接所述支架(30)的端口的相对端,该另一端口由一顶盖(60)封闭;所述储液瓶(50)的吸嘴(54)位于所述储液瓶(50)的侧面,该吸嘴(54)的朝向相对于所述储液瓶(50)的气流通道(53)成一钝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50)的外侧包裹一层外套(70),所述储液瓶(50)与所述外套(70)采用双色注塑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0)上设有抵接于所述雾化组件(20)的一电极(80),所述雾化组件(20)通过该电极(80)电性连接所述电池(9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杆(2)的底部设有一USB接口(96),用于作为所述电池(95)的输电端口,该USB接口(96)处设有防水硅胶(97)。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1)的气流通道(53)内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98),该温度传感器(98)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93),用于探测所述气流通道(53)的气溶胶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板(9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1)的雾化组件(20)旁设置有一液位探针(99),该液位探针(99)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93),用于探测雾化液是否用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03482.4U CN219375741U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03482.4U CN219375741U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75741U true CN219375741U (zh) | 2023-07-21 |
Family
ID=87189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03482.4U Active CN219375741U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75741U (zh) |
-
2023
- 2023-03-24 CN CN202320603482.4U patent/CN2193757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905088Y (zh) | 便携式雾化给药装置 | |
CN110170094A (zh) | 一种智能感应控制的网式雾化器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4635813A (zh) | 一种自适应雾化控制方法 | |
CN111671151A (zh) | 销售前注液的一次性电子雾化设备 | |
CN219375741U (zh) | 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 | |
JP2005278742A (ja) | 霧放出器 | |
CN104623770A (zh) | 一种自适应雾化装置 | |
CN210096584U (zh) | 一种穿戴式微型网式雾化器 | |
CN116350886A (zh) | 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 | |
CN210933213U (zh) | 一种智能感应控制的网式雾化器 | |
CN220142347U (zh) | 一种雾化器 | |
CN217697543U (zh) | 网式吸入器雾化杯 | |
CN111729159A (zh) | 一种一体式雾化吸入治疗仪 | |
CN209253850U (zh) | 一种雾化器 | |
WO2023071818A1 (zh) | 一种筛网与吸嘴一体化的雾化器 | |
CN103143088A (zh) | 可方便换药和加药的手持微型雾化器 | |
CN216496899U (zh) | 一种雾化器 | |
CN116966378A (zh) | 一种雾化器 | |
CN212369388U (zh) | 一体式雾化吸入治疗仪 | |
CN213158574U (zh) | 一种呼吸机专用雾化器 | |
CN213158580U (zh) | 一种便携式的雾化器 | |
CN218833315U (zh) | 一种主动式吸入超声雾化装置 | |
CN219579622U (zh) | 一种逆向出雾的医用雾化装置 | |
CN113952562A (zh) | 一种雾化器 | |
CN216701677U (zh) | 基于含有生物酶成分清洗液的吸入式雾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