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5367U - 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5367U
CN219375367U CN202320236984.8U CN202320236984U CN219375367U CN 219375367 U CN219375367 U CN 219375367U CN 202320236984 U CN202320236984 U CN 202320236984U CN 219375367 U CN219375367 U CN 219375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p
foot
straps
ankle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369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文妮
温桂芬
曾宝仪
唐琼
黄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02369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5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5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5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包括脚部绑带、交叉连接带、踝部绑带和手拉带。脚部绑带设置为环形。交叉连接带设置为X型,一端与脚部绑带连接。踝部绑带设置为环形,与交叉连接带另一端连接。手拉带中部与脚部绑带连接,两端分别连接有手拉环;其能够固定在患者脚踝部,并过患者双上肢对该训练器进行自主拉伸,从而带动踝关节进行屈伸活动,还能够进行直腿抬高训练,进而利于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同时节省陪护人员时间和人力,促进患者康复。

Description

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
背景技术
由于下肢外伤患者通常无法自主进行踝关节的跖屈、背伸、直腿抬高等运动,所以多需要陪护人员进行协助,导致耗费时间及耗费人力。
此外,由于早期的下肢运动对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极其重要,所以需要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便于下肢外伤患者进行踝关节的跖屈、背伸、直腿抬高等运动,同时节省陪护人员时间和人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能够通过患者双上肢对该训练器进行自主拉伸,实现带动踝关节进行屈伸活动,也能够进行直腿抬高训练,从而利于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同时节省陪护人员时间和人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包括:
脚部绑带,其设置为环形;
交叉连接带,其设置为X型,一端与所述脚部绑带连接;
踝部绑带,其设置为环形,与所述交叉连接带另一端连接;
手拉带,其中部与所述脚部绑带连接,两端分别连接有手拉环。
优选地,所述脚部绑带和所述踝部绑带为弹性带。
优选地,所述脚部绑带和所述踝部绑带均设置有断开处,所述断开处两侧部分之间均通过松紧调节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松紧调节件为尼龙粘扣。
优选地,所述交叉连接带为弹性带。
优选地,所述交叉连接带与所述脚部绑带及所述踝部绑带相对的交叉角为锐角。
优选地,所述交叉连接带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脚部绑带和所述踝部绑带的同侧半圆周处。
优选地,所述手拉带与所述交叉连接带连接在所述脚部绑带的同侧半圆周处。
优选地,所述手拉带为弹性带。
优选地,所述手拉环内壁设置有弧形凹陷的手指抓握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能够固定在患者脚踝部,并过患者双上肢对该训练器进行自主拉伸,从而带动踝关节进行屈伸活动,还能够进行直腿抬高训练,进而利于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同时节省陪护人员时间和人力,促进患者康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
1为脚部绑带,2为交叉连接带,3为踝部绑带,4为手拉带,401为手拉环,402为手指抓握槽,5为脚掌处,6为踝关节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用于固定在患者脚踝部,患者可以通过拉动手拉带4进行踝关节屈伸和直腿抬高活动训练,利于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节省陪护人员时间和人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包括脚部绑带1、交叉连接带2、踝部绑带3和手拉带4。脚部绑带1设置为环形。交叉连接带2设置为X型,一端与脚部绑带1连接。踝部绑带3设置为环形,与交叉连接带2另一端连接。手拉带4中部与脚部绑带1连接,两端分别连接有手拉环401。
该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在使用时,封闭环形的脚部绑带1固定在患者脚掌处5,封闭环形的踝部绑带3固定在患者踝关节处6。脚部绑带1与踝部绑带3通过交叉连接带2稳定连接。患者双手分别拉动手拉带4两端的手拉环401,通过手拉带4带动固定脚掌处5的脚部绑带1抬起和放下,能够自主实现踝关节屈伸和直腿抬高活动训练。
脚部绑带1和踝部绑带3可以为弹性带,提高二者分别固定在脚掌处5和踝关节处6的舒适性,并且还适用于不同患者不同尺寸的脚掌处5和踝关节处6,扩大适用范围。
脚部绑带1和踝部绑带3可以均设置有断开处,断开处两侧部分之间均通过松紧调节件相连接,通过松紧调节件能够调节脚部绑带1和踝部绑带3环形结构内径尺寸,从而适用于不同患者不同尺寸的脚掌处5和踝关节处6,扩大适用范围,同时提高二者分别固定在脚掌处5和踝关节处6的舒适性。
松紧调节件可以为尼龙粘扣。尼龙粘扣的母扣可以连接在脚部绑带1和踝部绑带3断开处的一侧,公扣连接在脚部绑带1和踝部绑带3断开处的另一侧,脚部绑带1和踝部绑带3通过调节公扣与母扣搭接尺寸,能够调节其环形结构内径尺寸,从而方便地调节松紧程度。
交叉连接带2可以为弹性带,以提高脚部绑带1和踝部绑带3连接结构的舒适性,也能够适用于不同脚部尺寸的患者。
交叉连接带2与脚部绑带1及踝部绑带3相对的交叉角可以为锐角,这样能够便于脚部绑带1和踝部绑带3通过交叉连接带2平衡稳定地连接。
交叉连接带2两端分别连接在脚部绑带1和踝部绑带3的同侧半圆周处,即,当患者将脚部绑带1和踝部绑带3分别固定在脚掌处5和踝关节处6时,交叉连接带2可以位于患者的脚面上,这样能够提高患者训练时的舒适性,避免交叉连接带2位于患者脚部两侧或底部时产生的束缚感和勒紧感。
手拉带4与交叉连接带2可以连接在脚部绑带1的同侧半圆周处,便于患者通过拉动手拉带4进行踝关节屈伸和直腿抬高活动训练。
手拉带4可以为弹性带,以提高患者拉动手拉带4进行训练时的舒适性,也适用于不同身型的患者使用。
手拉环401内壁设置可以有弧形凹陷的手指抓握槽402,方便患者的手指握住手拉环401,拉动手拉带4。
脚部绑带1、踝部绑带3和交叉连接带2上分别可以设置有透气孔,提高透气性和舒适性。
交叉连接带2可以由两个矩形的条状带在中间处交叉连接构成,该两个条状带一端均与脚部绑带1连接,另一端均与踝部绑带3连接。
手拉带4可以为矩形条状带,其中间处可以与脚部绑带1连接。
脚部绑带1及踝部绑带3的环形中心轴线可以平行或重合。
手拉带4中心点与交叉连接带2中心点可以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该直线可以与脚部绑带1及踝部绑带3环形中心轴线平行。
手拉环401可以为圆环或椭圆环。
手指抓握槽402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例如,手指抓握槽402的数量为四个,用于患者食指至小拇指的四个手指分别放入到四个手指抓握槽402,实现对手拉环401的抓握,以便于拉动手拉带4。
手拉带4可以连接在手拉环401一侧,手指抓握槽402可以设置在手拉环401另一侧。
可见,本实施例的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能够固定在患者足背及足踝上方,且可以采用脚部绑带1、踝部绑带3、交叉连接带2及手拉带4的可调节松紧结构,由患者双上肢对手拉带4进行自主拉伸,从而带动踝关节进行屈伸活动,也能够进行直腿抬高训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脚部绑带,其设置为环形;
交叉连接带,其设置为X型,一端与所述脚部绑带连接;
踝部绑带,其设置为环形,与所述交叉连接带另一端连接;
手拉带,其中部与所述脚部绑带连接,两端分别连接有手拉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绑带和所述踝部绑带为弹性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绑带和所述踝部绑带均设置有断开处,所述断开处两侧部分之间均通过松紧调节件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调节件为尼龙粘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连接带为弹性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连接带与所述脚部绑带及所述踝部绑带相对的交叉角为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连接带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脚部绑带和所述踝部绑带的同侧半圆周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拉带与所述交叉连接带连接在所述脚部绑带的同侧半圆周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拉带为弹性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拉环内壁设置有弧形凹陷的手指抓握槽。
CN202320236984.8U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 Active CN219375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6984.8U CN219375367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6984.8U CN219375367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5367U true CN219375367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6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36984.8U Active CN219375367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53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7415B2 (en) Multifunctional therapeutic workout enhancement brace
CN219375367U (zh) 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辅助训练器
CN210673522U (zh) 一种用于矫正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装置
CN209137241U (zh) 一种手功能康复锻炼器
CN210843666U (zh) 一种用于矫正肘关节内外翻畸形的装置
CN201871181U (zh) 手部外伤用锻炼器
CN208448097U (zh) 一种气囊式人体肘/膝部运动训练系统
CN215607376U (zh) 一种康复护理用分指板
CN220938474U (zh) 一种脚趾矫正锻炼器
CN219517005U (zh) 一种患者肩关节被动训练器
CN211049750U (zh) 矫正带
CN215740281U (zh) 一种手动肢体康复锻炼器
CN202146377U (zh) 姿势控制套
CN220609003U (zh) 下肢康复锻炼及防止足下垂器具
CN220046223U (zh) 一种新型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
CN219271254U (zh) 一种痉挛型脑瘫儿童姿势矫正绑带
CN210642628U (zh) 风湿病人矫正衣
CN219662199U (zh) 一种康复用步行辅助带
CN217697814U (zh) 并腿下蹲防护训练带
CN216652591U (zh) 多功能髋关节置换康复训练枕
CN215504107U (zh) 下肢功能锻炼弹力兜带
CN220676680U (zh) 可调节力度的手指关节锻炼器
CN218420855U (zh) 一种下肢锻炼装置
CN219109914U (zh) 一种关节固定式的保护性约束器具
CN217472338U (zh) 偏瘫患者助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