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2416U - 信号传输电路和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号传输电路和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2416U
CN219372416U CN202320288909.6U CN202320288909U CN219372416U CN 219372416 U CN219372416 U CN 219372416U CN 202320288909 U CN202320288909 U CN 202320288909U CN 219372416 U CN219372416 U CN 219372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ignal
capacitor
pass filter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889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889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2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2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2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信号传输电路和通信设备,其中,信号传输电路由输入端口、输出端口、高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偏置电路和信号隔离电路组成,5G高频信号通过输入端口、高通滤波电路和输出端口传输,直流电源信号和AISG低频信号通过输入端口、偏置电路、低通滤波电路、信号隔离电路和输出端口传输,信号传输电路可实现三种信号同时传输,简化了通信设备的系统结构,并且设置了偏置电路,有效减少直流电源信号对5G高频信号和AISG低频信号的干扰,以及设置了信号隔离电路,实现了5G高频信号和AISG低频信号的信号隔离,减少了信号串扰,提高了通信和供电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信号传输电路和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电路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天线接口标准组织(AISG)制定了开放式接口协议,用于支持智能天线系统。AISG规范允许以数字方式远程控制、监测天线基础架构,根据不断变化的覆盖范围要求动态优化网络,借助这一协议AISG低频信号可以实现天线的远程遥控,实现天线和相关控制设备的互操作。AISG低频信号为低频调制信号,5G通讯网络目前主要使用频段有n28(700MHz)、n1(2100MHz)、n3(1710MHz-1785MHz)、n41(2515MHz-2675MHz)、n78(3300MHz-4200MHz)等,以及用于监测系统工作功率或对通道进行校准的信号也工作在相应5G频段内。
其中,AISG低频信号和5G高频信号频段差异大,在各自通道传输,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与功耗。当使用同轴电缆线传输,难以保证系统工作电压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以及通信设备为了实现供电端至受电端的直流供电电源的传输,需要额外设置电源线,导致系统更为复杂。
目前,传统的通信设备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电路,旨在解决传统的通信设备存在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信号传输电路,包括:
输入端口,配置为连接至少一个信号输出模块,并接收5G高频信号、所述AISG低频信号和所述直流电源信号中的至少一者信号;
输出端口,配置为连接至少一个信号接收模块,并接收所述5G高频信号、AISG低频信号和直流电源信号中的至少一者信号;
高通滤波电路,连接于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配置为传输所述5G高频信号;
低通滤波电路,连接于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配置为传输所述AISG低频信号和/或所述直流电源信号;
偏置电路,连接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和所述输入端口之间,配置为对所述直流电源信号进行直流偏置;
信号隔离电路,所述信号隔离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隔离电路的第二端、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或者,所述信号隔离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隔离电路的第二端、所述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输出端口连接;
所述信号隔离电路,配置为对所述5G高频信号和所述AISG低频信号进行信号隔离。
可选地,所述高通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构成所述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构成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构成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和第五电容;
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构成所述偏置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构成所述偏置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信号隔离电路包括第四电感、第五电感和第六电容;
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一端构成所述信号隔离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感的第二端构成所述信号隔离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
第一阻抗匹配电路,与所述输出端口连接,配置为对所述输出端口进行阻抗匹配;
第二阻抗匹配电路,与所述高通滤波电路连接,配置为对所述高通滤波电路进行阻抗匹配;
第三阻抗匹配电路,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连接,配置为对所述低通滤波电路进行阻抗匹配。
可选地,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包括第七电容,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包括第八电容,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阻抗匹配电路包括第九电容,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
防雷保护电路,连接于所述偏置电路和所述低通滤波电路之间;
所述防雷保护电路包括气体放电管,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一端、所述偏置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
电压钳位电路,连接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和所述信号隔离电路之间,或者,连接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所述电压钳位电路,配置为对所述直流电源信号进行电压钳位;
所述钳位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瞬态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瞬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瞬态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信号传输电路由输入端口、输出端口、高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偏置电路和信号隔离电路组成,5G高频信号通过输入端口、高通滤波电路和输出端口传输,直流电源信号和AISG低频信号通过输入端口、偏置电路、低通滤波电路、信号隔离电路和输出端口传输,信号传输电路可实现三种信号同时传输,简化了通信设备的系统结构,并且设置了偏置电路,有效减少直流电源信号对5G高频信号和AISG低频信号的干扰,以及设置了信号隔离电路,实现了5G高频信号和AISG低频信号的信号隔离,减少了信号串扰,提高了通信和供电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第一种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第二种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第一种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第二种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第三种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第三种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第四种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第四种电路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第五种模块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第六种模块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第五种电路示意图。
其中,附图各标记为:
10、输入端口;20、输出端口;30、高通滤波电路;40、低通滤波电路;50、偏置电路;60、信号隔离电路;70、第一阻抗匹配电路;80、第二阻抗匹配电路;90、第三阻抗匹配电路;101、防雷保护电路;102、电压钳位电路;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C8、第八电容;C9、第九电容;L1、第一电感;L2、第二电感;L3、第三电感;L4、第四电感;L5、第五电感;G1、气体放电管;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TVS1、瞬态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信号传输电路,用于将信号输出模块输出的5G高频信号、AISG低频信号和直流电源信号传输至信号接收模块,以实现天线的远程遥控,例如改变天线振子的相位来改变波束覆盖范围,以及实现5G高频信号的通信,和直流电源信号的供电输出,简化通信设备的结构,降低设计成本。
信号输出模块可为对应的信号源,例如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等,信号传输电路可连接一个信号输出模块,一个信号输出模块可选择分时或者同时输出三种不同的信号,信号传输电路还可连接多个信号输出模块,多个信号输出模块分别分时或者同时输出不同的信号至信号传输电路,并通过信号传输电路输出至信号接收模块,对应地,信号接收模块可为对应的接收模块,例如天线、通信模块和受电设备等,根据信号输出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的设备类型,信号传输电路可应用于不同的通信设备,例如应用于地面至塔台的通信和供电等。
信号传输电路可为单一可拆卸模块,或者集成设置于通信设备内的模块,具体结构形式不限。
其中,为了实现分时或者同时传输5G高频信号、AISG低频信号和直流电源信号,如图1和图2所示,信号传输电路包括:
输入端口10,配置为连接至少一个信号输出模块,并接收5G高频信号、AISG低频信号和直流电源信号中的至少一者信号;
输出端口20,配置为连接至少一个信号接收模块,并接收5G高频信号、AISG低频信号和直流电源信号中的至少一者信号;
高通滤波电路30,连接于输入端口10和输出端口20之间,配置为传输5G高频信号;
低通滤波电路40,连接于输入端口10和输出端口20之间,配置为传输AISG低频信号和/或直流电源信号;
偏置电路50,连接于低通滤波电路40和输入端口10之间,配置为对直流电源信号进行直流偏置;
信号隔离电路60,信号隔离电路60的第一端与高通滤波电路30的输出端连接,信号隔离电路60的第二端、低通滤波电路40的输出端和输出端口20连接,或者,信号隔离电路60的第一端与低通滤波电路40的输出端连接,信号隔离电路60的第二端、高通滤波电路30的输出端和输出端口20连接;
信号隔离电路60,配置为对5G高频信号和AISG低频信号进行信号隔离。
本实施例中,输入端口10和输出端口20采用插接、焊接、印制等方式与信号输出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连接,当信号输出模块输出5G高频信号至输入端口10时,5G高频信号通过高通滤波电路30传输至输出端口20,并经输出端口20传输至信号接收模块,实现信号输出模块与信号接收模块的5G通信。
当信号输出模块输出AISG低频信号时,AISG低频信号通过输入端口10、偏置电路50、低通滤波电路40和信号隔离电路60输出至输出端口20,并经输出端口20输出至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AISG低频信号,触发实现对天线的遥控调节。
以及为了实现信号输出模块对信号接收模块的直流供电操作,信号输出模块输出直流电源信号,并通过输入端口10、偏置电路50、低通滤波电路40和信号隔离电路60输出至输出端口20,并经输出端口20输出至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直流电源信号,直流电源信号对信号接收模块整体或者其中的内部模块进行供电。
并且,为了减少直流电源信号对AISG低频信号和5G高频信号的干扰,在输入端口10的后端设置了偏置电路50,偏置电路50对直流电源信号进行直流偏置,消除承载供电直流电源时,直流电源信号对AISG低频信号和5G高频信号的射频影响,提高AISG低频信号和5G高频信号和信号传输可靠性。
以及为了避免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之间的串扰,在低通滤波电路40和高通滤波电路30之间,还设置了信号隔离电路60,信号隔离电路60可设置于高通滤波电路30的后级或者设置于低通滤波电路40的后级,信号隔离电路60实现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的信号隔离,增加了AISG低频信号和5G高频信号的隔离度。
其中,输入端口10和输出端口20根据信号输出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的类型,可采用不同类型和不同个数的接口或者引脚等。
高通滤波电路30、低通滤波电路40可采用对应的电容、电感、电阻结构,偏置电路50可采用对应的电感、电容结构实现直流偏置,信号隔离电路60可采用光耦、或者电感、电容结构实现。
如图3和图4所示,可选地,高通滤波电路30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
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输入端口10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构成高通滤波电路30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容值,可调节高通滤波电路30的截止频率,实现5G高频信号的通过,以及截止低频信号和直流电源信号的通过,并将5G高频信号由输入端口10传输至输出端口20,并通过输出端口20传输至信号接收模块,实现信号输出模块与信号接收模块的5G通信。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可选地,低通滤波电路40包括第一电感L1、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
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构成低通滤波电路40的输入端,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和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构成低通滤波电路40的输出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和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
低通滤波电路4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采用第一电感L1连接,低通滤波电路4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接地,通过调节第一电感L1的电感值、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容值,可调节低通滤波电路40的截止频率,截止高于AISG低频信号的频率的高频信号通过,并通过AISG低频信号和/或低于AISG低频信号的频率的直流电源信号,并将AISG低频信号和/或直流电源信号传输至输出端口20,并经输出端口20输出至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AISG低频信号,触发实现对天线的遥控调节,和/或,接收到直流电源信号,直流电源信号对信号接收模块整体或者其中的内部模块进行供电。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可选地,偏置电路50包括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和第五电容C5;
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构成偏置电路50的输入端,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第三电感L3的第一端和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构成偏置电路50的输出端,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电感L2、第五电容C5和第三电感L3组成T型偏置网络,在同一通路上实现AISG低频信号和直流电源信号的同步传输,并且对直流电源信号进行直流偏置,消除承载供电直流电源时,直流电源信号对AISG低频信号和5G高频信号的射频影响,提高AISG低频信号和5G高频信号和信号传输可靠性。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可选地,信号隔离电路60包括第四电感L4、第五电感L5和第六电容C6;
第四电感L4的第一端构成信号隔离电路60的输入端,第四电感L4的第二端、第五电感L5的第一端和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感L5的第二端构成信号隔离电路60的信号输出端,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
如图3所示,当信号隔离电路60设置于高通滤波电路30的后级时,第四电感L4的第一端与高通滤波电路30的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感L5的第二端、低通滤波电路40的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和输出端口20连接,或者,当信号隔离电路60设置于低通滤波电路40的后级时,第四电感L4的第一端与低通滤波电路40的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感L5的第二端、高通滤波电路30的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和输出端口连接,第四电感L4、第五电感L5和第六电容C6组成的信号隔离电路60有效隔离5G高频信号反向回馈至低通滤波电路40,实现了5G高频信号与AISG低频信号的信号隔离,减少两者信号的串扰,提高AISG低频信号的传输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信号传输电路由输入端口10、输出端口20、高通滤波电路30、低通滤波电路40、偏置电路50和信号隔离电路60组成,5G高频信号通过输入端口10、高通滤波电路30和输出端口20传输,直流电源信号和AISG低频信号通过输入端口10、偏置电路50、低通滤波电路40、信号隔离电路60和输出端口20传输,信号传输电路可实现三种信号同时传输,简化了通信设备的系统结构,并且设置了偏置电路50,有效减少直流电源信号对5G高频信号和AISG低频信号的干扰,以及设置了信号隔离电路60,实现了5G高频信号和AISG低频信号的信号隔离,减少了信号串扰,提高了通信和供电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AISG低频信号和5G高频信号均能传输至信号接收模块,且无信号反射回信号传输电路,如图5所示,可选地,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
第一阻抗匹配电路70,与输出端口20连接,配置为对输出端口20进行阻抗匹配;
第二阻抗匹配电路80,与高通滤波电路30连接,配置为对高通滤波电路30进行阻抗匹配;
第三阻抗匹配电路90,与低通滤波电路40连接,配置为对低通滤波电路40进行阻抗匹配。
阻抗是对电路或者端口特性的描述,例如射频系统中常用的50Ω匹配是指该射频电路或者射频端口是按50Ω阻抗设计。信号的特性描述一般有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电路的阻抗会影响信号的质量,当信号在电路中传播时不断受到电路瞬态的阻抗变化。如果阻抗不变,信号将无失真的传播;如果阻抗变化,信号会在阻抗变化的地方产生反射,通过的部分信号将会失真。为此,需要对信号传输电路中对应的电路进行阻抗匹配,以实现信号的无失真传输,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高通滤波电路30、低通滤波电路40和输出端口20对应位置设置阻抗匹配电路,对高通滤波电路30、低通滤波电路40和输出端口20分别进行阻抗匹配,使得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连接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特性阻抗大小相等且相位相同,以此来达到5G高频信号和AISG低频信号无失真传递至信号接收模块的目的,且无信号反射回信号传输电路,从而提升能源效益。
其中,阻抗匹配电路可对应采用电容、电感、电阻等不同阻抗值的元器件,如图6所示,可选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70包括第七电容C7,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与输出端口20连接,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阻抗匹配电路80包括第八电容C8,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接地;
第三阻抗匹配电路90包括第九电容C9,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和低通滤波电路40的输出端连接,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容C9进行阻抗匹配,通过调节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容C9各电容的容值,使得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连接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特性阻抗大小相等且相位相同,以此来达到5G高频信号和AISG低频信号传递至信号接收模块的目的,且无信号反射回信号传输电路,从而提升能源效益。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电路的防雷保护,提高线路安全性和拓宽使用场景,如图7所示,可选地,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防雷保护电路101,连接于偏置电路50和低通滤波电路40之间,防雷保护电路101配置为对信号传输电路进行防雷保护,在意外接收到雷电产生的突变尖峰电压时,防雷保护电路101进行电荷泄放,将能量泄放至地,避免雷击造成信号传输电路的通信设备的损坏,其中,防雷保护电路101可采用避雷针、放电管等结构,可选地,为了简化线路结构,如图8所示,防雷保护电路101包括气体放电管G1,气体放电管G1的第一端分别与偏置电路50的输出端和低通滤波电路40的输入端连接,气体放电管G1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气体放电管G1的类型包括贴片、二极管和三极管,电压范围从75V-3500V,具有绝缘电阻大,寄生电容小,浪涌防护能力强的特点,能够有效对雷电暂态过电流进行泄放以及过电压限制。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AISG低频信号的电位偏离预设值,保证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如图9和图10所示,可选地,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
电压钳位电路102,连接于低通滤波电路40和信号隔离电路60之间,或者连接于低通滤波电路40和输出端口20之间,电压钳位电路102,配置为对直流电源信号进行电压钳位,电压钳位电路102将从输入端口10输入的直流电源信号的电压钳制在一定幅值以下,从而防止与输出端口20连接的设备被烧毁,实现过压保护。例如一个遥控射频单元RRU的供电电压为24V,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压钳位电路102使系统的电压不超过24V,从而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中,电压钳位电路102可采用对应的二极管结构,如图11所示,可选地,钳位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瞬态二极管TVS1;
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低通滤波电路40的输出端和信号隔离电路60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瞬态二极管TVS1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瞬态二极管TVS1的阳极接地。
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二极管D1的正向导通压降稳定,且数值小的特点,以此来限制低通滤波电路40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的电压幅值,使得直流电源信号的电压幅值在预设范围内,从而防止与输出端口20连接的设备被烧毁,实现过压保护。
同时,瞬态二极管TVS1具有浪涌吸收功能,当信号传输电路接收到反向瞬态高能量时,瞬态二极管TVS1将其自身正负极间的高阻抗变为低阻抗,吸收高达数千瓦的浪涌功率,使其正负极间的电压钳位于预设值,有效保护信号传输电路中的各元器件。
进一步地,上述各电感、电容、二极管等结构,可采用贴片结构或者印制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有利于批量生产。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信号传输电路,该信号传输电路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通信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通信设备利用信号传输电路可实现AISG低频信号、5G高频信号和直流电源信号三路信号的同时传输,简化了通信设备的系统结构,并且信号传输电路中设置了偏置电路50,有效减少直流电源信号对5G高频信号和AISG低频信号的干扰,以及设置了信号隔离电路60,实现了5G高频信号和AISG低频信号的信号隔离,减少了信号串扰,提高了通信和供电的可靠性。
同时,通信设备可为对应的通讯模块,例如5G通信基站等设备,通信设备还可包括信号输出模块和/或信号接收模块,具体根据通信需求和应用场景对应设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端口,配置为连接至少一个信号输出模块,并接收5G高频信号、AISG低频信号和直流电源信号中的至少一者信号;
输出端口,配置为连接至少一个信号接收模块,并接收所述5G高频信号、所述AISG低频信号和所述直流电源信号中的至少一者信号;
高通滤波电路,连接于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配置为传输所述5G高频信号;
低通滤波电路,连接于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配置为传输所述AISG低频信号和/或所述直流电源信号;
偏置电路,连接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和所述输入端口之间,配置为对所述直流电源信号进行直流偏置;
信号隔离电路,所述信号隔离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隔离电路的第二端、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或者,所述信号隔离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隔离电路的第二端、所述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输出端口连接;
所述信号隔离电路,配置为对所述5G高频信号和所述AISG低频信号进行信号隔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通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构成所述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构成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构成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和第五电容;
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构成所述偏置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构成所述偏置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隔离电路包括第四电感、第五电感和第六电容;
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一端构成所述信号隔离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感的第二端构成所述信号隔离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
第一阻抗匹配电路,与所述输出端口连接,配置为对所述输出端口进行阻抗匹配;
第二阻抗匹配电路,与所述高通滤波电路连接,配置为对所述高通滤波电路进行阻抗匹配;
第三阻抗匹配电路,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连接,配置为对所述低通滤波电路进行阻抗匹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包括第七电容,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包括第八电容,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阻抗匹配电路包括第九电容,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
防雷保护电路,连接于所述偏置电路和所述低通滤波电路之间;
所述防雷保护电路包括气体放电管,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一端、所述偏置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二端接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
电压钳位电路,连接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和所述信号隔离电路之间,或者连接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所述电压钳位电路,配置为对所述直流电源信号进行电压钳位;
所述钳位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瞬态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瞬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瞬态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1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
CN202320288909.6U 2023-02-17 2023-02-17 信号传输电路和通信设备 Active CN219372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8909.6U CN219372416U (zh) 2023-02-17 2023-02-17 信号传输电路和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8909.6U CN219372416U (zh) 2023-02-17 2023-02-17 信号传输电路和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2416U true CN219372416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5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88909.6U Active CN219372416U (zh) 2023-02-17 2023-02-17 信号传输电路和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24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4016A (zh) 可调式阻抗匹配电路
CN101826851A (zh) 具有多波段选择功能的跳频滤波器
CN108377151A (zh) 一种多模多频无线射频前端模块、芯片及通信终端
CN112701485A (zh) 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和输能的整流谐振环电小天线
CN208046580U (zh) 高功率开关滤波器组
CN219372416U (zh) 信号传输电路和通信设备
CN205863910U (zh) 一种接收机及其防雷电路
CN101997946A (zh) 可调手机天线匹配电路及使用该电路的手机
CN101882910A (zh) 提高功放功率附加效率和线性度的输出匹配电路
CN109672027A (zh) 多模天线装置
CN109379107B (zh) 一种支持停电事件主动上报的宽带载波(hplc)模块
CN201733278U (zh) 提高功放功率附加效率和线性度的输出匹配电路
CN108964267B (zh) 一种直流电压型plc光伏关断器电路
CN201378679Y (zh) 补偿四分之一波长线末端开路射频防雷器
CN214544308U (zh) 一种电力线载波耦合装置
CN201528028U (zh) 一种单刀双掷射频开关装置
CN109167605A (zh) 射频前端架构及移动终端
CN110086431A (zh) 包络跟踪功率放大器装置
CN103546132B (zh) 一种采用公共端馈电、无需单独控制和加电的微波单刀双掷开关
CN219372021U (zh) 防雷电路及通信设备
CN202978828U (zh) 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路结构
CN101567478B (zh) 补偿四分之一波长线末端开路射频防雷器
CN111355483A (zh) 能扩展多路10MHz参考信号及馈电的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218005255U (zh) 一种天线调谐开关电路、天线及终端
CN212012613U (zh) 一种多功能中波天调网络调配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