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2091U - 供电装置及储能柜 - Google Patents

供电装置及储能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2091U
CN219372091U CN202320816857.5U CN202320816857U CN219372091U CN 219372091 U CN219372091 U CN 219372091U CN 202320816857 U CN202320816857 U CN 202320816857U CN 219372091 U CN219372091 U CN 219372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ontact
energy storage
interface
alternating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168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立
赵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Lingchong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Lingchong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Lingchong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Lingchong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168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2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2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2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装置及储能柜,涉及供电技术领域。供电装置设置在储能柜中,供电装置包括:不间断电源、第一开关模块;其中,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用于连接储能柜中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不间断电源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和第二交流输出接口分别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其中,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状态不同;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并联后的接口为供电接口,供电接口用于为储能柜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供电。由此,本申请通过第一开关模块实现为操作人员预留充足的准备时间,避免出现不间断电源的电量耗尽,无法及时启动储能柜的黑启动状态的问题,且成本低。

Description

供电装置及储能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供电装置及储能柜。
背景技术
储能柜在其自身可以为二次控制回路提供电接口的前提下,自动离网失败后,可通过手动操作使其工作在离网模式下,并进入储能柜的黑启动状态,进而为柜内预设用电负载供电。
为保证储能柜可以为二次控制回路提供电接口,可在储能柜中配置不间断电源,以使不间断电源的输出接口直接接入二次控制回路,从而在储能柜正常工作时,预设交流电源给二次控制回路提供电接口,当其工作在黑启动状态时,不间断电源可逆变输出,为二次控制回路提供电接口。
然而,在目前的技术中,对于储能柜处于黑启动状态时的手动操作的时间要求较高,在大部分场景下,操作人员易出现未能及时赶到储能柜的工作现场,导致不间断电源的电量耗尽,无法及时启动储能柜的黑启动状态,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装置及储能柜,其能够给操作人员预留充足的准备时间,避免出现不间断电源的电量耗尽,无法及时启动储能柜的黑启动状态,且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设置在储能柜中,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不间断电源、第一开关模块;
其中,所述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用于连接所述储能柜中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所述不间断电源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和第二交流输出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其中,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的状态不同;
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并联后的接口为供电接口,所述供电接口用于为所述储能柜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供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触点为常闭触点,所述第二触点为常开触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连接有预设旋钮;或者,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线圈连接所述第一交流输出接口。
可选地,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所述供电接口连接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交流接口,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直流接口用于为所述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供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交流输出接口为稳压输出接口,所述第二交流输出接口为不间断输出接口。
可选地,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模块;
其中,所述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三触点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分别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和预设交流电源;所述第三触点和所述第四触点的状态不同;
所述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并联后连接所述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
可选地,所述第三触点为常开触点,所述第四触点为常闭触点。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控制线圈还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能柜,包括:储能变流器、储能模块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供电装置;所述储能变流器的交流接口用于连接预设交流电源,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接口连接所述储能模块;
其中,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中的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
本申请提供的供电装置及储能柜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及储能柜,通过供电装置设置在储能柜中,供电装置包括:不间断电源、第一开关模块;其中,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用于连接储能柜中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不间断电源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和第二交流输出接口分别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其中,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状态不同;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并联后的接口为供电接口,供电接口用于为储能柜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供电。由此,本申请通过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第一交流输出接口和第二交流输出接口,判断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是否有交流电的输入,若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有交流电的输入,则通过不间断电源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触点,以给供电接口连接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供电;若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没有交流电的输入,则通过不间断电源的第二交流输出接口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触点,以给供电接口连接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供电,避免出现不间断电源的电量耗尽,无法及时启动储能柜的黑启动状态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为操作人员预留充足的准备时间,且实现原理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间断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中的第一开关模块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中的第一开关模块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中的第一开关模块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中的第二开关模块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中的第二开关模块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本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下依次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及储能柜分别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储能柜400包括:储能变流器300、储能模块200和供电装置100。
其中,储能变流器300的交流接口用于连接预设交流电源,以接收或输送预设交流电源中的交流电,并将接收到的交流电输送给交流负载如供电装置100中的不间断电源使用,或将接收到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给储能模块200充电;储能变流器300的直流接口连接储能模块200,以将接收到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给储能模块200充电,或将储能模块200中的直流电整流成交流电,以在没有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载供电;储能变流器300的负载接口连接供电装置100中的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以通过接收到的交流电直接输送给交流负载如供电装置100中的不间断电源使用,或将储能模块200中的直流电整流成交流电,以在没有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载如供电装置100中的不间断电源供电。其中,预设交流电源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预设交流电源可以是交流电网,这里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储能变流器300的负载接口也可外接柜外预设用电负载,该柜外预设用电负载为储能柜400的外接负载,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其它例子或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可根据本发明来选择,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储能变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300是用于控制储能模块200的充放电过程,并进行交直流转换。
储能模块200是用于储存电能或其他能源的模块。
供电装置100是用于给二次供电控制回路提供电接口,以对储能柜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提供需要的电压以及用电负荷的分配。其中,二次供电控制回路是用于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一次设备例如由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电缆、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等构成的电路,这里不做限制。
示例地,以储能变流器300接收预设交流电源的交流电为例,储能变流器300接收预设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并将部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以给储能模块200充电,进而可实现对储能模块200的保护性充放电,确保储能模块200运行安全;同时,也可通过储能变流器300的负载接口将部分交流电直接输送给交流负载如供电装置100中的不间断电源进行充电使用,进而可实现对交流负载的保护性充放电,确保交流负载运行安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柜,通过上述的供电装置、储能变流器以及储能模块,其中,储能变流器的交流接口用于连接预设交流电源,储能变流器的直流接口连接储能模块,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连接供电装置中的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由此,可通过储能变流器的交流接口和直流接口,以实现对储能模块的充放电,并且,也可通过储能变流器的交流接口和负载接口,以实现对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连接供电装置中的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进行供电,同时,也可在储能变流器的交流接口没有连接预设交流电源时,由储能变流器的直流接口连接的储能模块为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连接供电装置中的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进行供电。
如下继续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储能柜中的供电装置的示例进行详细说明。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供电装置100包括:不间断电源110和第一开关模块120。
其中,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用于连接储能柜中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以通过储能变流器接收到的交流电对不间断电源110进行供电;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和第二交流输出接口分别连接第一开关模块120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即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连接第一开关模块120的第一触点,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二交流输出接口连接第一开关模块120的第二触点,其中,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状态不同;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并联后的接口为供电接口,供电接口用于为储能柜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供电。该柜内预设用电负载可以是交流负载,也可是直流负载,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以柜内预设用电负载为交流负载为例,可以是集控系统、消防系统、接触器、监控板、散热风机等,这里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供电接口的形状在这里不做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第一开关模块120是一种转换开关或者交流接触器KM1,通过第一开关模块的两个触点,即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来控制转换开关或者交流接触器的通断。其中,转换开关例如SA转换开关,这里不做任何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PS)110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的不间断电源,以逆变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恒压恒频的不间断电源,主要用于给部分对电源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源。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间断电源进行详细说明。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间断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不间断电源110包括:控制模块、输入滤波单元、旁路开关单元、第一输出滤波、整流模块、储能装置、逆变模块以及第二输出滤波。
其中,控制模块根据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是否有交流电通过,进而控制不间断电源110中的第一输出滤波线路和第二输出滤波线路的通断,该第一输出滤波线路是由输入滤波单元、旁路开关单元、第一输出滤波以及第一交流输出接口构成或由输入滤波单元、整流模块、储能装置构成;第二输出滤波线路是由储能装置、逆变模块、第二输出滤波以及第二交流输出接口构成。
输入滤波单元是用于将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滤波,以便于不间断电源110内部使用。
若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有交流电输入时,则不间断电源110中的输入滤波单元将部分交流电通过旁路开关单元连接的第一输出滤波,从第一交流输出接口输出,同时,部分交流电通过整流模块转换成直流电,便于为不间断电源110内部的储能装置充电,即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有交流电输入时,控制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一输出滤波线路的导通,第二输出滤波线路的断开;若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没有交流电输入时,则不间断电源110内部的储能装置将直流电通过逆变模块转化为交流电输出,并通过第二输出滤波连接的第二交流输出接口向外输出,即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没有交流电输入时,控制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一输出滤波线路的断开,第二输出滤波线路的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还可直接连接预设交流电源,如交流电网,但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其它例子或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可根据本申请来选择,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地,若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输入交流电时,通过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连接的第一开关模块120的第一触点输出到储能柜外接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以为储能柜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供电;若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没有输入交流电时,通过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二交流输出接口连接的第一开关模块120的第二触点输出到储能柜内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以为储能柜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通过供电装置设置在储能柜中,供电装置包括:不间断电源、第一开关模块;其中,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用于连接储能柜中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不间断电源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和第二交流输出接口分别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其中,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状态不同;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并联后的接口为供电接口,供电接口用于为储能柜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供电。由此,本申请通过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第一交流输出接口和第二交流输出接口,判断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是否有交流电的输入,若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有交流电的输入,则通过不间断电源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触点,以给储能柜内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供电;若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没有交流电的输入,则通过不间断电源的第二交流输出接口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触点,以给供电接口连接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供电,避免由于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没有电源的输入,出现不间断电源的电量耗尽,无法及时启动储能柜的黑启动状态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为操作人员预留充足的准备时间,且实现原理简单,成本低。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中的第一开关模块示例进行详细说明。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中的第一开关模块结构示意图一。在图4的示例中,第一开关模块120中的第一触点为常闭触点,第二触点为常开触点。
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一开关模块120中的第一触点上端连接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第一开关模块120中的第一触点下端连接储能柜外接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由于第一开关模块120中的第一触点为常闭触点,若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有交流电输入时,可直接通过第一开关模块120中的第一触点连接储能柜外接的预设用电负载,以为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供电。即第一开关模块120中的第一触点工作在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有交流电的时候。
若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没有交流电输入时,可通过不间断电源110的内部结构中的第二输出滤波线路,连接第一开关模块120中的第二触点,再连接储能柜内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以为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供电,其中,第二触点为常开触点,由于第一开关模块120中的第一触点需要在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有交流电的时候,当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没有交流电时,会激发第一开关模块120中的第一触点关闭,即第一触点断开,闭合第一开关模块120中的第二触点,以为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不间断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开关模块120的第一触点为常闭触点,第二触点为常开触点为默认工作状态。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连接有预设旋钮;或者,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线圈连接第一交流输出接口。
可选地,若第一开关模块120为转换开关,例如SA自动转换开关,则如下图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中的第一开关模块结构示意图二。在图5的示例中,第一开关模块120还包括:预设旋钮R。
其中,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连接有预设旋钮R,以便于通过预设旋钮R来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0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通断状态,便于为储能柜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供电。
或者,若第一开关模块120为交流接触器,如下图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中的第一开关模块结构示意图三。如图6所示,第一开关模块120还包括:控制线圈A1。
其中,第一开关模块120中的控制线圈A1连接第一交流输出接口。
示例地,当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有电流通过,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也有电流通过,则交流接触器KM1的控制线圈A1得到电流,以激发交流接触器KM1进入工作状态,即第一开关模块120的第一触点(常闭触点)断开,第二触点(常开触点)闭合,并通过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给储能柜内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
当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没有电流通过,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也没有电流通过,交流接触器KM1的控制线圈A1没有得到电流,即交流接触器KM1进入默认工作状态,即第一触点(常闭触点)闭合,第二触点(常开触点)断开,此时,为不用影响储能柜外接的预设用电负载的供电,则需要启动储能柜的黑启动状态,在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没有电流通过时,此时的不间断电源110自动工作在逆变模式下,即通过其内部的储能装置输出供电,即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二输出滤波线路导通,第一输出滤波线路断开,以使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二交流输出接口有电流通过,实现对储能柜内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供电。
上述两种并行的第二开关模块120的方案,既实现了操作简单,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操作的错误率,提高了储能柜的运行可靠性以及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第一开关模块120的两种并行的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其它例子或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可根据本申请来选择,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下继续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的示例进行详细说明。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在图7的示例中,供电装置100还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130。
其中,供电接口连接交直流转换模块130的交流接口,以便于交直流转换模块130将从供电接口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而通过交直流转换模块130的直流接口为直流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供电。
该交直流(AC/DC)转换模块130是用于将交流(AC)电转换成直流(DC)电的模块,以便于为储能柜内的直流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供电。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交流输出接口为稳压输出接口,第二交流输出接口为不间断输出接口。
继续参考图3,可选地,由于第一交流输出接口在不间断电源110中的第一输出滤波线路上,则当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有交流电通过时,即可通过的交流输入接口输入的交流电,通过控制不间断电源110内部的第一输出滤波线路导通,进而直接对外输出电流,此时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则为稳压输出接口;第二交流输出接口在不间断电源110中的第二输出滤波线路上,则当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没有交流电通过时,即可通过不间断电源110内部的储能装置放电,以便于第二输出滤波线路对外输出电流,此时第二交流输出接口则为不间断输出接口。
在7的基础上,继续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的示例进行详细说明。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在图8的示例中,供电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开关模块140。
其中,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通过第二开关模块140的第三触点连接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以便于将储能变流器的交流电通过负载接口连接的第二开关模块140的第三触点,为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提供交流电的输入。
该第二开关模块140为一种交流接触器KM2,并通过第二开关模块140的第三触点控制交流接触器KM2的通断。其中,第二开关模块140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这里不做任何限制。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8的基础上,继续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的示例进行详细说明。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中的第二开关模块结构示意图一。
在图9的示例中,第二开关模块140的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分别连接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和预设交流电源,以通过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获取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三触点的工作电流,或通过直接连接预设交流电源获取第二开关模块的第四触点的工作电流。其中,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的状态不同。
通过第二开关模块140的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并联后连接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以为不间断电源110供电。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三触点为常开触点,第四触点为常闭触点。
继续参考图9,第二开关模块140中的第三触点为常开触点,第四触点为常闭触点,该第二开关模块140处于默认工作状态。
其中,第二开关模块140中的第三触点上端连接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已将通过储能变流器的交流电传输到第二开关模块140中,由于第二开关模块140中的第三触点为常开触点,则第二开关模块140中的第三触点无电流通过,第二开关模块140中的第四触点可直接连接预设交流电源,且由于第二开关模块140中的第四触点为常闭触点,则第二开关模块140中的第四触点有电流通过,且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并联后连接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即第二开关模块140在默认工作状态下,可为不间断电源110供电,并通过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输出电流,以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0中的第一触点(常闭触点),为储能柜内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不间断供电。
即第二开关模块140的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主要是为了控制为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供电。当第二开关模块140处于默认工作状态时,第三触点为常开触点,第四触点为常闭触点时,则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40的第四触点为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供电,即预设交流电源直接供电;当第三触点(常开触点)闭合,第四触点(常闭触点)断开时,则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40的第三触点为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供电,即通过储能变流器为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供电。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9的基础上,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中的第二开关模块结构示意图二。在图10的示例中,第一开关模块120还包括:控制线圈A2。
其中,第二开关模块140的控制线圈A2还连接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以便于通过控制线圈A2来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40的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的通断状态,便于为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进行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该控制线圈A2位于第二开关模块140的第四触点上,但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其它例子或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可根据本申请来选择,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便于对上述供电装置及储能柜进行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继续参考图10,当储能柜并网运行时,预设交流电源直接通过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三触点为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供电,此时,第二开关模块140的第四触点不工作,则第二开关模块也处于默认工作状态,不动作,且由于不间断电源110由预设交流电源直接供电,则不间断电源110执行其内部的第一输出滤波线路,并通过第一交流输出接口向柜内预设用电负载的供电接口供电。
实施例二,继续参考图10,储能柜自动离网成功时,由与储能变流器连接的储能模块通过第二开关模块的第四触点为不间断电源110的交流输入接口供电,此时,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有电流通过,激发第二开关模块140动作,即第四触点(常开触点)闭合,第三触点(常闭触点)断开,不间断电源110由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供电,执行其内部的第一输出滤波线路,并通过第一交流输出接口向柜内预设用电负载的供电接口供电。
实施例三,继续参考图10,储能柜自动离网失败时,由于预设交流电源未连接,且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也未将储能变流器连接的储能模块的电流转化过来,则此时,第二开关模块140不动作,且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没有电流输入,需要储能柜启动黑启动操作,可由不间断电源110内部的储能装置通过逆变为柜内预设用电负载的供电接口供电,即通过不间断电源110的第二交流输出接口供电,执行其内部的第二输出滤波线路,并由操作人员手动旋转第一开关模块120的预设旋钮,使得第一开关模块120的第一触点(常闭触点)断开,第二触点(常开触点)闭合,实现储能柜黑启动操作,该操作既简单,又降低了人为操作的错误率,提高了储能柜的运行可靠性和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保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设置在储能柜中,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不间断电源、第一开关模块;
其中,所述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用于连接所述储能柜中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所述不间断电源的第一交流输出接口和第二交流输出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其中,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的状态不同;
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并联后的接口为供电接口,所述供电接口用于为所述储能柜的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为常闭触点,所述第二触点为常开触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连接有预设旋钮;或者,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线圈连接所述第一交流输出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所述供电接口连接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交流接口,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直流接口用于为所述柜内预设用电负载进行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流输出接口为稳压输出接口,所述第二交流输出接口为不间断输出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模块;
其中,所述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三触点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分别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和预设交流电源;所述第三触点和所述第四触点的状态不同;
所述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并联后连接所述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触点为常开触点,所述第四触点为常闭触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控制线圈还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
10.一种储能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变流器、储能模块和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供电装置;所述储能变流器的交流接口用于连接预设交流电源,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接口连接所述储能模块;
其中,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负载接口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中的不间断电源的交流输入接口。
CN202320816857.5U 2023-04-13 2023-04-13 供电装置及储能柜 Active CN219372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6857.5U CN219372091U (zh) 2023-04-13 2023-04-13 供电装置及储能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6857.5U CN219372091U (zh) 2023-04-13 2023-04-13 供电装置及储能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2091U true CN219372091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51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16857.5U Active CN219372091U (zh) 2023-04-13 2023-04-13 供电装置及储能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2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36162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of load power quality i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s
CN108075562B (zh) 大功率便携式用电设备及其电源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7579591B (zh) 一种交流电源供电的备电系统
JP2014027826A (ja) 電力変換装置、電源切替装置、住宅及び電力変換方法
CN111251930A (zh) 一种直流充电桩设备
US20210376578A1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power system
JP2014057384A (ja) 電気機器を含む電源システム
CN208589811U (zh) 一种工频架构的并联一体化结构ups电源
CN103683435A (zh) 移动式电源的稳压稳频ups与智能充电一体化方法
CN219372091U (zh) 供电装置及储能柜
CN205791773U (zh) 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
CN114825576A (zh) 一种高效交直流混合不间断供电系统
CN116316761A (zh) 一种储能柜和储能系统
CN115421064A (zh) 一种蓄电池在线式逆变核容系统及方法
CN210380253U (zh) 多功能在线式变电站直流母线防失压系统
EP3982512B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CN211579667U (zh) 一种直流充电电源系统
CN114825318A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的不间断供电系统
CN219576654U (zh) 共用电池的微电网电路系统及储能设备
CN217590357U (zh) 一种适用于户外的ups电源系统
CN111245021A (zh) 一种并离网混合型逆变器
CN212572188U (zh) 可逆变交直流电源屏柜
CN217486214U (zh)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厂用直流ups电源系统
CN215344075U (zh) 一种维修模式可选的模块化交流不间断电源
CN211790947U (zh) 一种起重机供电装置和一种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