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9094U - 一种偏振调节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偏振调节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9094U
CN219369094U CN202320652022.0U CN202320652022U CN219369094U CN 219369094 U CN219369094 U CN 219369094U CN 202320652022 U CN202320652022 U CN 202320652022U CN 219369094 U CN219369094 U CN 219369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adjusting
outer cylinder
inner cylinder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520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棋梅
严晨
危志杰
檀烽
杨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 Las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 Las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 Las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 Las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520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9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9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9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振调节环,包括内筒体和调节柱,内筒体外部连接有外筒体,外筒体与内筒体同轴;外筒体外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列第一调节孔,第一调节孔为螺纹孔,内筒体上相对应设置有第二调节孔,调节柱依次穿过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用于调节和固定激光输出头,保证激光输出头的同轴度;外筒体保证调节柱行进的直线度,起到定位作用;外筒体通过若干连接部连接内筒体,外筒体、内筒体之间由连接部间隔出若干轨道槽,每个轨道槽内安装固定螺丝用于固定调节完成后的调节环;外筒体和内筒体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用于保证调节柱的调节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偏振调节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振调节环。
背景技术
光纤倍频激光是一种光学激光器,它通过使用光纤放大器和倍频晶体将激光器的波长转换为更短的波长。光纤倍频激光的光源主要使用的是保偏光纤结构,保偏光纤输出的偏振方向有垂直和水平方向,当将输出头装入倍频结构中时需要调节保偏光纤的输出方向,对应倍频的晶体的偏振方向,在激光器测试过程中,需要对同轴激光器的偏振方向和同轴位置进行调整;而现有技术中,如专利CN202122765928.7,公开了一种同轴激光器用调节环,通过筒体上对称设置的调节孔和调节杆,能对安装在筒体内的同轴激光器进行位置调节,但仅依靠筒体上的调节孔来螺纹连接调节杆,难以保证调节杆行进的直线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调节杆容易产生松动,从而影响同轴激光器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同时通过调节杆调节后缺乏装置固定结构,不利于保证机械光学结构的精度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偏振调节环,在激光器测试过程中,对同轴激光器的偏振方向和同轴位置进行调整并固定。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偏振调节环,包括内筒体和调节柱,内筒体外部连接有外筒体,外筒体与内筒体同轴;外筒体外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列第一调节孔,第一调节孔为螺纹孔,内筒体上相对应设置有第二调节孔,调节柱依次穿过相对应的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用于调节和固定激光输出头。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通过若干个连接部连接内筒体。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内筒体之间由连接部间隔出若干个轨道槽,每个轨道槽内安装有固定螺丝用于调节后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设置在外筒体内侧上部,外筒体内侧上部的壁厚大于外筒体内侧下部的壁厚用于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节省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列数为4列,每列第一调节孔的孔数为2个,相邻两列第一调节孔的间隔角度为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孔与相对应设置的第二调节孔同轴,第一调节孔的轴线与内筒体的轴线相交并且互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体的厚度大于外筒体、内筒体之间的间距用于保证激光输出头的稳定性;所述内筒体的厚度大于外筒体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采用薄壁结构用于对调节柱行起到辅助定位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和内筒体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用于保证调节柱的调节精度。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在使用同轴激光器进行瞄准测量时,能对同轴激光器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同轴激光器在转圈运动后的激光光束光斑指向保持在最小的误差范围内,并设置调节后固定结构,实现并保证了机械光学结构的精度,保证了机器的稳定性,提高了测试过程中的生产效率。
2、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保偏光纤的输出方向,对应倍频的晶体的偏振方向,使得在激光器测试过程中,同轴激光器的偏振方向和同轴位置保持在最小的误差范围内。
3、通过外筒体和内筒体对调节柱起到双重固定的作用,保证激光输出头的同轴度,有效避免调节柱在使用过程中松动,保证在长期使用时同轴激光器的稳定性及精确性;外筒体、连接部和内筒体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用于保证调节柱的调节精度。
4、外筒体用于保证调节柱行进的直线度,起到辅助定位作用,外筒体采用重量轻的薄壁结构,重量轻,同时节省材料;内筒体采用较厚的内筒体用于保证激光输出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内筒体,10、第二调节孔,2、外筒体,20、第一调节孔,3、连接部,30、轨道槽,4、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实施例1,参见图1-3:
一种偏振调节环,包括内筒体1,内筒体1外部连接有外筒体2,外筒体2与内筒体1同轴,用于保证激光输出头的同轴度和偏振方向;
所述外筒体2通过3个连接部3连接内筒体1,所述连接部3设置在外筒体2内侧上部,外筒体2内侧上部的壁厚大于外筒体2内侧下部的壁厚,用于保证结构强度,同时节省材料,减轻重量。
所述外筒体2、内筒体1之间由连接部3间隔出3个轨道槽30,每个轨道槽30内安装有固定螺丝4,固定螺丝4能够在轨道槽30内任意位置安装,便于适应不同的同轴激光器装置;固定螺丝4用于在调节激光输出头的同轴度和偏振方向之后,将偏振调节环固定在同轴激光器装置上,保证机械光学结构的精度和稳定性。
优选的,内筒体1外侧上部的壁厚大于内筒体1外侧下部的壁厚,便于安装固定螺丝4。
所述外筒体2外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4列第一调节孔20,内筒体1上相对应设置有第二调节孔10,调节柱依次穿过相对应的第一调节孔20、第二调节孔10用于调节和固定激光输出头,通过外筒体2和内筒体1对调节柱起到双重固定的作用,有效避免调节柱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松动而影响激光输出头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存在一列第一调节孔20与第二调节孔10之间为连接部3,该列第一调节孔20贯通该连接部3,从而连接第二调节孔10。
所述第一调节孔20与相对应设置的第二调节孔10同轴,第一调节孔20的轴线与内筒体1的轴线相交并且互相垂直。
每列第一调节孔20的孔数为2个,相邻两列第一调节孔的间隔角度为90°,使得调节柱固定激光输出头时,激光输出头受力均匀。
所述内筒体1的厚度大于外筒体2、内筒体1之间的间距,内筒体1的厚度大于外筒体2的厚度,采用较厚的内筒体用于保证激光输出头的稳定性。
所述外筒体2采用重量轻的薄壁结构,外筒体2用于保证调节柱行进的直线度,起到辅助定位作用,采用薄壁结构重量轻,同时节省材料。
所述外筒体2、连接部3和内筒体1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用于保证调节柱的调节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孔20为螺纹孔,第二调节孔10为通孔,调节柱采用机米螺丝,第一调节孔20起到定位作用,保证调节柱行进的直线度;而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孔20、第二调节孔10都为螺纹孔,根据调节精度选择合适的螺纹螺距,所述第一调节孔20起到定位作用,同时起到固定调节柱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调节柱依次穿过相对应的第一调节孔20、第二调节孔10,外筒体2上的第一调节孔20用于保证调节柱行进的直线度,起到辅助定位作用,随后将激光输出头放置在内筒体1内,调节各调节柱,使得调节柱对激光输出头进行夹持的同时,调整激光输出头的同轴度,对光路进行调整,保证同轴激光器在转圈运动后的激光光束光斑指向保持在最小的误差范围内,同时由于外筒体2和内筒体1的双重固定作用下,调节柱在使用时不易松动,保证同轴激光器在长期使用时的稳定性及精确性。待激光输出头的方向调整完毕后,调节轨道槽上的固定螺丝4进行固定,保证了机械光学结构的精度,保证了机器的稳定性。
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偏振调节环,在使用同轴激光器进行瞄准测量时,能对同轴激光器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同轴激光器在转圈运动后的激光光束光斑指向保持在最小的误差范围内;同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保偏光纤的输出方向,使得在激光器测试过程中,同轴激光器的偏振方向和同轴位置保持在最小的误差范围内。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偏振调节环,包括内筒体(1)和调节柱,其特征在于:内筒体(1)外部连接有外筒体(2),外筒体(2)与内筒体(1)同轴;外筒体(2)外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列第一调节孔(20),第一调节孔(20)为螺纹孔,内筒体(1)上相对应设置有第二调节孔(10),调节柱依次穿过相对应的第一调节孔(20)、第二调节孔(10)用于调节和固定激光输出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振调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2)通过若干个连接部(3)连接内筒体(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偏振调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2)、内筒体(1)之间由连接部(3)间隔出若干个轨道槽(30),每个轨道槽(30)内安装有固定螺丝(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偏振调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设置在外筒体(2)内侧上部,外筒体(2)内侧上部的壁厚大于外筒体(2)内侧下部的壁厚用于保证结构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振调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孔(20)的列数为4列,每列第一调节孔(20)的孔数为2个,相邻两列第一调节孔(20)的间隔角度为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振调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孔(20)与相对应设置的第二调节孔(10)同轴,第一调节孔(20)的轴线与内筒体(1)的轴线相交并且互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振调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1)的厚度大于外筒体(2)、内筒体(1)之间的间距用于保证激光输出头的稳定性;所述内筒体(1)的厚度大于外筒体(2)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偏振调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2)采用薄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偏振调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2)和内筒体(1)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用于保证调节柱的调节精度。
CN202320652022.0U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偏振调节环 Active CN219369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2022.0U CN219369094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偏振调节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2022.0U CN219369094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偏振调节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9094U true CN219369094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52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52022.0U Active CN219369094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偏振调节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9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2829222A1 (de) Vorrichtung zur kontrolle der stellung eines beweglichen organs
DE3005520A1 (de) Zweistrahl-interferometer zur fourierspektroskopie
DE2434439A1 (de) Multiplex-interferometer
CN219369094U (zh) 一种偏振调节环
US3976379A (en) Interferometers
CN110426184A (zh) 一种高效便捷光纤宏弯损耗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TWI405057B (zh) Dynamic path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ve - axis machine
US3826576A (en) Laser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system
CN102062942B (zh) 偏摆光楔扫描装置
CN110695677A (zh) 船舶轴系艉管的校正装置及方法
EP0084144A2 (de) Dreidimensionale interferometrische Längenmesseinrichtung
CN211305462U (zh) 船舶轴系艉管的校正装置
CN210412699U (zh) 实现残余应力测量的高精度定位及钻孔装置
CN213318171U (zh) 一种锥度头垂直度调节机构
DE69000564T2 (de) Optisches system zum messen von linear- oder winkelaenderungen.
CN107283080A (zh) 一种激光加工焦距及入射角的测量标定装置
JPS5890109A (ja) 多次元測定機の組立方法
CN113953679A (zh) 汽车车灯透镜激光切割装置
CN210833439U (zh) 一种用于光学低相干间距测量的调焦装置及调焦镜头
CN208656155U (zh) 光学调节支架以及可调激光器
CN210014785U (zh) 调整平台及标线激光模组
CN110094614B (zh) 一种可以双向调节位置的传感器支撑架
CN107283051B (zh) 一种具有准直焦距可调机构的光纤头组件
CN107971776B (zh) 一种利用规则面传递定位基准的方法
CN217786504U (zh) 一种望远镜加工用的平行光管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