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4829U - 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4829U
CN219364829U CN202320249627.5U CN202320249627U CN219364829U CN 219364829 U CN219364829 U CN 219364829U CN 202320249627 U CN202320249627 U CN 202320249627U CN 219364829 U CN219364829 U CN 219364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
filtrate
collecting
tailing
fl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96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长淼
王文超
王黎
高久洪
王胜军
刘术民
赵声运
倪发爽
刘景忠
李东雨
李永静
周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Bailong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Bailong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Bailong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Bailong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496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4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4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4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涉及尾矿回收的技术领域,包括渗滤液收集系统和排洪系统,其中,渗滤液收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滤液收集管、滤液收集支管、滤液收集总管以及滤液收集池,滤液收集管埋入尾矿斜坡坝面中,用以收集尾矿滤液;排洪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洪沟、排洪截沟、排洪环沟以及排洪池,排洪沟分布在尾矿坝的马道表面上,用以收集尾矿坝表面的雨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尾矿坝的坝面渗滤液排水管与坝坡排水沟均为同一排水系统,堆积坝面渗滤液借道排洪系统进入渗滤液回收池,导致存在较大暴雨时间和雨污混合外排的隐患,以及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矿回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
背景技术
尾矿库是针对选矿厂产生的大量细颗粒、含有多种药剂对周围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尾矿,由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防止尾矿或尾矿渗滤液向江、河、湖、海、沙漠以及草原等处任意排放,用以堆存金属或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按照筑坝方式主要分为上游式尾矿筑坝法、中线式尾矿筑坝法和下游式尾矿筑坝法。
上游式尾矿坝主要由初期坝和子坝(堆积坝)组成,因工艺简单、管理方便、浸润线高和费用低等特点,被大量应用于金属和非金属矿山的开采尾矿回收中。
现有技术中,采用上游式筑坝工艺的尾矿坝原始设计坝面渗滤液排水管与坝坡排水沟多为同一排水系统,堆积坝面渗滤液借道坝面排洪系统进入渗滤液回收池,存在较大暴雨时间和雨污混合外排的隐患,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采用上游式筑坝工艺的尾矿坝的坝面渗滤液排水管与坝坡排水沟均为同一排水系统,堆积坝面渗滤液借道排洪系统进入渗滤液回收池,导致存在较大暴雨时间和雨污混合外排的隐患,以及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包括渗滤液收集系统和排洪系统:
其中,所述渗滤液收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滤液收集管4、滤液收集支管5、滤液收集总管6以及滤液收集池16;
所述滤液收集管4埋入尾矿斜坡坝面2中,用以收集尾矿坝中的尾矿滤液;
所述排洪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洪沟7、排洪截沟8、排洪环沟9以及排洪池17;
所述排洪沟7分布于马道3的表面上,用以收集尾矿坝表面的雨水。
进一步的,所述滤液收集支管5的设置方式包括埋入尾矿中;
所述滤液收集总管6的设置方式包括埋入土中。
进一步的,所述滤液收集池16上安装有水位预警系统,用以监管水位。
进一步的,所述滤液收集池16上安装有输送设备和净化设备,用以对收集到的尾矿滤液进行净化和二次回收。
进一步的,所述滤液收集池16通过输送管道28与事故池18连通,用以分流;
所述输送管道28上设有电动控制阀门25。
进一步的,所述排洪截沟8设置在坝体表面;
所述排洪环沟9围绕在坝体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排洪池17通过输送管道29与事故池18连通,用以分流;
所述输送管道29上设有电动控制阀门26。
进一步的,所述事故池18的旁边安装有输送设备和净化设备,用以净化水并输送至厂区。
进一步的,所述滤液收集池16和所述排洪池17均独立地建立有监测点以组成水质监测系统;
所述水质监测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监管平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滤液收集池16和所述排洪池17均独立地安装有视频监控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在暴雨天气时,雨水通过排洪系统流入自然生态,尾矿坝渗滤液通过渗滤液收集系统流回生产线,净化后二次利用,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而且更利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坝坡渗滤液与排水沟分流,确保了渗滤液单独输送回收,在雨季等特殊时段执行应急程序时,能够确保受纳水体的水质满足功能区水质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的结构图。
图标:1-尾矿坝主体(初期坝+子坝);2-尾矿斜坡坝面;3-马道;4-滤液收集管;5-滤液收集支管;6-滤液收集总管;7-排洪沟;8-排洪截沟;9-排洪环沟;10-1-水质监测探测仪;10-2-水质监测探测仪;10-3-水质监测探测仪;11-液位监测报警仪;12-监测控制反馈线路;13-监测控制报警系统;14-1-水质处理系统;14-2-水质处理系统;15-1-泵类输送设备;15-2-泵类输送设备;16-滤液收集池;17-排洪池;18-事故池;19-输送管道;20-输送管道;21-输送管道;22-输送管道;23-输送管道;24-电动控制阀门;25-电动控制阀门;26-电动控制阀门;27-电动控制阀门;28-输送管道;29-输送管道;30-输送管道;31-输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渗滤液收集系统和排洪系统:
其中,渗滤液收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滤液收集管4、滤液收集支管5、滤液收集总管6以及滤液收集池16;
滤液收集管4埋入尾矿斜坡坝面2中,用以收集尾矿坝中的尾矿滤液;
排洪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洪沟7、排洪截沟8、排洪环沟9以及排洪池17;
排洪沟7分布于马道3的表面上,用以收集尾矿坝表面的雨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在暴雨天气时,雨水通过排洪系统流入自然生态,尾矿坝渗滤液通过渗滤液收集系统流回生产线,净化后二次利用,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而且更利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坝坡渗滤液与排水沟分流,确保了渗滤液单独输送回收,在雨季等特殊时段执行应急程序时,能够确保受纳水体的水质满足功能区水质要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滤液收集支管5的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埋入尾矿中;滤液收集总管6的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埋入土中。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排洪截沟8设置在坝体表面,排洪环沟9围绕在坝体两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滤液收集池16上安装有水位预警系统,用以监管水位;滤液收集池16和排洪池17均独立地安装有视频监控系统。
滤液收集池16和排洪池17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含应急排放口),在滤液收集池16上安装水位预警系统,采用该优选方案后,对于渗滤液和雨水,能够满足常态化监管需求,发现问题后能及时处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滤液收集池16和排洪池17均独立地建立有监测点以组成水质监测系统,接入生态环境系统监管平台。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在雨季等特殊时段执行应急程序时,能够确保受纳水体实现水质动态监测,满足功能区水质要求。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采用电动阀门,由水质监测系统在线控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滤液收集池16通过输送管道28与事故池18连通,用以分流;其中,输送管道28上设有电动控制阀门25。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排洪池17通过输送管道29与事故池18连通,用以分流;其中,输送管道29上设有电动控制阀门26。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发现排洪池17中的水质受到污染或滤液收集池16中的水位过高,电动控制阀门会自动开启,将雨水或滤液导入事故池18中,分流系统实现半自动控制,节约了人力,降低了人工成本。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滤液收集池16上安装有输送设备和净化设备,用以对收集到的尾矿滤液进行净化和二次回收。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对滤液进行净化和二次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事故池18的旁边安装有输送设备和净化设备,用以净化水并输送至厂区。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当滤液收集池16中的水位过高预警或排洪池17中的水质受到污染时,启用事故池18以净化水源并输送至厂区进行二次利用,对尾矿坝周边的生态起到了保护作用。
实施例1
一种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包括渗滤液收集系统和排洪系统:
其中,渗滤液收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滤液收集管4、滤液收集支管5、滤液收集总管6以及滤液收集池16;
若干个滤液收集管4埋入尾矿斜坡坝面2中,用以收集尾矿坝中的尾矿滤液;滤液收集管4与若干根埋入尾矿中滤液收集支管5连接,滤液收集支管5由两根埋入土中滤液收集总管6串联起来,两根滤液收集总管6通过输送管道19连接滤液收集池16,滤液收集池16通过输送管道28连接事故池18;
排洪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洪沟7、排洪截沟8、排洪环沟9以及排洪池17;
若干个排洪沟7分布于马道3的表面上,用以收集尾矿坝表面的雨水;排洪沟7与若干根坝体表面的排洪截沟8连接,排洪截沟8与围绕坝体两侧的两根排洪环沟9相连,排洪环沟9通过输送管道20连接排洪池17,排洪池17通过输送管道29连接事故池18;
输送管道20、输送管道22、输送管道23以及输送管道30上安装有水质监测仪,输送管道21中设置电动控制阀门24,输送管道28中设置电动控制阀门25,输送管道29中设置电动控制阀门26,输送管道23中设置电动控制阀门27;
滤液收集池16安装有液位监测报警仪11,电动控制阀门24、电动控制阀门25、电动控制阀门26、电动控制阀门27和液位监测报警仪11均通过监测控制反馈线路12反馈到监测控制报警系统13中;
滤液收集池16连接水质处理系统14-2,水质处理系统14-2连接泵类输送设备15-2;事故池18连接水质处理系统14-1,水质处理系统14-1连接泵类输送设备15-1。
以下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的工作原理:
情景一:未下雨时,尾矿渗滤水通过埋在尾矿斜坡坝面2的滤液收集管4导出,再通过滤液收集支管5、滤液收集总管6以及输送管道19流入滤液收集池16中,此时,电动控制阀门24开启,水质处理系统14-2和泵类输送设备15-2开始工作,净化后的滤液通过水质监测探测仪10-1经过监测控制反馈线路12反馈到监测控制报警系统13中,确认达标后,再由输送管道30流回厂区重复利用;
当滤液收集池16液位过高或经水质处理系统14-2处理的水质不达标时,液位监测报警仪11和水质监测探测仪10-1通过监测控制反馈线路12反馈到监测控制报警系统13中,监测控制报警系统13收到反馈立即发出警报通知岗位人员,同时关闭电动控制阀门24,开启电动控制阀门25,将滤液收集池16中的尾矿渗滤水通过输送管道28导入事故池18中,由岗位人员关闭水质处理系统14-2和泵类输送设备15-2,开启水质处理系统14-1和泵类输送设备15-1,渗滤水通过水质监测探测仪10-2确认达标后由输送管道22流回厂区重复利用;
情景二:大雨和暴雨时,雨水通过尾矿斜坡坝面2和马道3上面的排洪沟7和排洪截沟8汇入排洪环沟9中,再通过输送管道20流入排洪池17中,通过水质监测探测仪10-3经过监测控制反馈线路12反馈到监测控制报警系统13中,确认达标后,汇集的雨水由输送管道23流入大自然。尾矿渗滤水依旧按照:“情景一”进行回收利用;
当雨水受到尾矿渗滤水污染时,水质监测探测仪10-3通过监测控制反馈线路12反馈到监测控制报警系统13中,监测控制报警系统13收到反馈立即发出警报通知岗位人员,同时关闭电动控制阀门27,开启电动控制阀门26,将排洪池17中受到污染的雨水通过输送管道29导入事故池18,由岗位人员开启水质处理系统14-1和泵类输送设备15-1,受污染的雨水通过水质监测探测仪10-2确认达标后再由输送管道22流回厂区重复利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在暴雨天气时,雨水通过排洪系统流入自然生态,尾矿坝渗滤液通过渗滤液收集系统流回生产线,净化后二次利用,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而且更利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坝坡渗滤液与排水沟分流,确保了渗滤液单独输送回收,在雨季等特殊时段执行应急程序时,能够确保受纳水体的水质满足功能区水质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滤液收集系统和排洪系统:
其中,所述渗滤液收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滤液收集管(4)、滤液收集支管(5)、滤液收集总管(6)以及滤液收集池(16);
所述滤液收集管(4)埋入尾矿斜坡坝面(2)中,用以收集尾矿坝中的尾矿滤液;
所述排洪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洪沟(7)、排洪截沟(8)、排洪环沟(9)以及排洪池(17);
所述排洪沟(7)分布于马道(3)的表面上,用以收集尾矿坝表面的雨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收集支管(5)的设置方式包括埋入尾矿中;
所述滤液收集总管(6)的设置方式包括埋入土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收集池(16)上安装有水位预警系统,用以监管水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收集池(16)上安装有输送设备和净化设备,用以对收集到的尾矿滤液进行净化和二次回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洪截沟(8)设置在坝体表面;
所述排洪环沟(9)围绕在坝体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收集池(16)和所述排洪池(17)均独立地建立有监测点以组成水质监测系统;
所述水质监测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监管平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收集池(16)和所述排洪池(17)均独立地安装有视频监控系统。
CN202320249627.5U 2023-02-18 2023-02-18 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 Active CN219364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9627.5U CN219364829U (zh) 2023-02-18 2023-02-18 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9627.5U CN219364829U (zh) 2023-02-18 2023-02-18 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4829U true CN219364829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8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9627.5U Active CN219364829U (zh) 2023-02-18 2023-02-18 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4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1340B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农田的治理方法
CN101905920B (zh) 一种利用导流明渠应急处理铁、锰超标水体的方法
CN106242239A (zh) 河湖泊涌污染底泥工业化处理与再生系统
CN103302088A (zh) 一种利用分层循环清洗治理土壤污染的方法
CN102352615B (zh) 一种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CN216614348U (zh) 一种废弃硫铁矿区酸性地下水修复系统
KR20130011268A (ko) 비점오염 여과형 침투도랑 정화장치
CN219364829U (zh) 上游式尾矿坝雨污分流系统
CN113233525A (zh) 一种基于地下水流场的硫铁矿山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方法
CN203613628U (zh) 基于lid理念的吹填港区煤堆场雨水处理系统
CN207672420U (zh) 公路桥面径流收集及生态处理净化系统
CN205313950U (zh)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生态边沟
CN210419496U (zh) 一种用于矿山废弃地污染防控系统
CN212248388U (zh) 一种原位阻隔结构、阻隔系统及排液系统
CN108004918A (zh) 公路桥面径流收集及生态处理净化系统
US2013003254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phosphorous in phosphorous-containing outflows
CN106385831A (zh) 一种防堵的排盐用管道
CN106065654B (zh) 一种农业面源污染削减与再生水农业灌溉的联合系统
CN210459373U (zh)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06046648U (zh) 以amd废水污染的地表水为灌溉水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装置
CN111847536A (zh) 一种分散式初雨净化系统和净化填料的制备方法
CN215855390U (zh) 一种快速渗滤系统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2979113B (zh) 一种河湖重金属污染底泥电助淋洗修复减量装置及方法
CN215161951U (zh) 一种用于初期雨水和混接污水净化处理的护岸系统
CN109336228A (zh) 一种快速消黑除臭的黑臭河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