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5760U - 一种尾气排水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尾气排水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5760U
CN219355760U CN202320186778.0U CN202320186778U CN219355760U CN 219355760 U CN219355760 U CN 219355760U CN 202320186778 U CN202320186778 U CN 202320186778U CN 219355760 U CN219355760 U CN 219355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drain
exhaust gas
tail gas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867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明飞
黄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hong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hong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hong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hong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867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5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5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5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排水回收装置,其包括:第一挡板、外壳、多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外壳内并将所述外壳内部分隔形成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第二挡板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尾气进口、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尾气出口以及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的第一排水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提高尾气中的高温蒸汽会凝结分离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尾气排水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排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氢燃料电池作为固定发电时因氢气和氧气电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高温水,同时尾排会排放过量的反应气体,因为高位尾排混合物存在气液两种状态,而目前该领域常采用的直接向大气排放,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尾气中的高温蒸汽会凝结分离的尾气排水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气排水回收装置,其包括:第一挡板、外壳、多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外壳内并将所述外壳内部分隔形成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第二挡板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尾气进口、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尾气出口以及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的第一排水口。
可选的,在所述尾气进口朝向所述尾气出口的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二挡板间隔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排水管和水泵;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第一排水口相连通;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管上。
可选的,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水位;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水泵电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水位到达预设高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打开。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位于所述外壳的底部。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排水管和手动球阀;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的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手动球阀的入口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二排水管位于所述外壳的底部。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第二腔体液体高度的液位计;所述液位计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挡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表面涂覆有防水涂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尾气排水回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提高尾气中的高温蒸汽会凝结分离的效率,另外,本申请既减小经过装置时的尾排阻力从而减少对氢燃料电池背压的影响,又能满足固定发电大流量尾排的需求,气液分离效率高;装置能实现分离的水自动存储至中央存水罐,模块化可适用多个电站场景;解决了当前技术条件下氢燃料电池固定发电尾气液分离效率低,分离流量小,分离后的水无法自动集中回收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挡板;11、排水孔;2、外壳;21、第一腔体;22、第二腔体;23、尾气进口;24、尾气出口;25、第一排水口;26、第二排水口;3、第二挡板;31、通气孔;4、第一排水管;5、水泵;6、液位传感器;7、第二排水管;8、手动球阀;9、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根据其所处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实用状态而改变。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于理解为限制性用语。
应注意,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要素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复数。
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能够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
另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组件。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尾气排水回收装置,其包括:第一挡板1、外壳2、多个第二挡板3。所述第一挡板1设置在外壳2内并将所述外壳2内部分隔形成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22,其中,第一腔体21位于第二腔体22的上方。所述第一挡板1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11。所述第二挡板3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31。所述外壳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21相连通的尾气进口23、与所述第一腔体21相连通的尾气出口24以及与所述第二腔体22相连通的第一排水口25。
基于上述结构,氢燃料固定发电站产生的尾气通过连接管从尾气进口23进入第一腔体21中,经过多个第二挡板3的格挡,尾气中的高温蒸汽会凝结分离,尾气的液体附在第二挡板3上,并且尾气不断通过第二挡板3上的通气孔31朝向尾气出口24的方向排出,并且第二挡板3上附着的液体顺着第二挡板3落到第一挡板1上,并经排水孔11落入到第二腔体22中,第二腔体22中的液体经过第一排水口25排出至外部的中央存水罐中。本申请的第二挡板3能够阻止分离后的液体重新蒸发进入尾气中,能够提高尾气中的高温蒸汽会凝结分离的效率,另外,本申请既减小经过装置时的尾排阻力从而减少对氢燃料电池背压的影响,又能满足固定发电大流量尾排的需求,气液分离效率高;装置能实现分离的水自动存储至中央存水罐,模块化可适用多个电站场景;解决了当前技术条件下氢燃料电池固定发电尾气液分离效率低,分离流量小,分离后的水无法自动集中回收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难题。
进一步地,参见图2,在所述尾气进口23朝向所述尾气出口24的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二挡板3间隔设置,以增加尾气与第二挡板3的接触面积和对尾气的阻力,以增长尾气在第一腔体21中的逗留时间。
具体地,参见图2,在所述尾气进口23朝向所述尾气出口24的方向上,多个第二挡板3上的通气孔31错位设置,从而增加尾气在第一腔体21内的移动距离,从而增加尾气在第一腔体21内逗留时间,提高尾排中的高温蒸汽会凝结分离的效率。
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排水管4和水泵5。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第一排水口25相连通,所述水泵5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管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通过打开水泵5控制液体从第一排水口25排出。
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液位传感器6和控制器。所述液位传感器6用于监测所述第二腔体22内的水位。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位传感器6和水泵5电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二腔体22内的水位到达预设高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5打开。本申请通过液体传感器检测的方式控制水泵5打开,能够避免水泵5需要一直打开的情况,能够有效提高水泵5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管4位于所述外壳2的底部,以使第一排水管4能够最大限度的排出第二腔体22的液体。
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第二排水管7和手动球阀8。所述外壳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22相连通的第二排水口26。所述第二排水管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水口26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7的另一端与所述手动球阀8的入口相连通,第二排水管7和手动球阀8的设置使本申请能够通过人工打开手动球阀8的方式手动排水,使当水泵5损坏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人工手动球阀8的方式手动排水,以避免液体灌满壳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水管7位于所述外壳2的底部,以使第二排水管7能够最大限度的排出第二腔体22的液体。
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第二腔体22液体高度的液位计9。所述液位计9设置在所述外壳2的侧壁上,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观察液位计9从而确定第二腔体22内液体的高度。
其中,液位计9采用的是可视化液位计9,以便于工作人员观察。
进一步地,参见图2,所述第一挡板1沿水平方向延伸,使液体不会积聚在第一挡板1和壳体内壁之间,所述第一腔体21位于所述第二腔体22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1和所述第二挡板3的表面涂覆有防水涂层,以避免液体长期附着在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3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尾气排水回收装置,其能够提高尾气中的高温蒸汽会凝结分离的效率,另外,本申请既减小经过装置时的尾排阻力从而减少对氢燃料电池背压的影响,又能满足固定发电大流量尾排的需求,气液分离效率高;装置能实现分离的水自动存储至中央存水罐,模块化可适用多个电站场景;解决了当前技术条件下氢燃料电池固定发电尾气液分离效率低,分离流量小,分离后的水无法自动集中回收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难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尾气排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板、外壳、多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外壳内并将所述外壳内部分隔形成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第二挡板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尾气进口、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尾气出口以及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的第一排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排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尾气进口朝向所述尾气出口的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二挡板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排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排水管和水泵;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第一排水口相连通;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排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水位;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水泵电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水位到达预设高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排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位于所述外壳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排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排水管和手动球阀;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的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手动球阀的入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排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管位于所述外壳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排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第二腔体液体高度的液位计;所述液位计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排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排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表面涂覆有防水涂层。
CN202320186778.0U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尾气排水回收装置 Active CN219355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6778.0U CN219355760U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尾气排水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6778.0U CN219355760U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尾气排水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5760U true CN219355760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16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86778.0U Active CN219355760U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尾气排水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5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16689B (zh) 一种水气分离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
CN210106027U (zh) 车用内燃机节能减排装置
CN111682242A (zh)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气水分离装置
CN210097295U (zh) 一种带有自动报警功能的气体干燥装置
CN210104093U (zh) 一种水电解极板防呆结构
US20100147231A1 (en) Electrolytic Cell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KR100897117B1 (ko) 자동차용 연료전지 스택의 응축수 배출장치
KR100974735B1 (ko) 연료전지용 응축수 배출장치
CN101346843A (zh) 对燃料电池冷却剂中气体吸入的响应
CN205488355U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高效分水器
CN219355760U (zh) 一种尾气排水回收装置
CN114465354A (zh) 海上风电五连筒基础智能在位纠倾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4551807U (zh) 折流式气液分离器和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
CN212575974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水气分离装置
CN213926540U (zh) 一种气压调节排水装置
CN212954393U (zh) 真空除氧器
CN219955075U (zh) 用于防止煤气泄漏的系统
CN218348007U (zh) 一种可靠密封的排气阀
CN218939742U (zh) 一种气液分离及自动排水一体化设计的氢燃料电池尾排装置
CN217507408U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尾排装置
CN117013021A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水分离器及排水控制方法
CN213177649U (zh) 一种高炉煤气安全排水装置
CN214662031U (zh) 一种发电机的氢侧密封油箱
CN114288826B (zh) 一种多级废气喷淋塔的高差溢流补水方法
CN214371834U (zh) 蒸发混合冷凝器的附属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