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4470U - 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54470U CN219354470U CN202320850492.8U CN202320850492U CN219354470U CN 219354470 U CN219354470 U CN 219354470U CN 202320850492 U CN202320850492 U CN 202320850492U CN 219354470 U CN219354470 U CN 2193544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bag
- gas
- pressure
- tub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身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包括外壳体、控制器、至少一个气囊、多个压力传感器和注气组件;所述外壳体内形成有内腔,所述气囊包裹于所述外壳体的所述内腔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气囊的作用面上;所述注气组件与所述气囊相连通,所述注气组件用于朝所述气囊内注入气体或者将所述气囊内的气体排出。家属或护理人员可通过控制器实时的观测压力情况,以提示患者及家属皮肤的受压情况,而且控制器根据压力情况自动的对受压情况严重的气囊进行放气操作,减小受压严重处的气囊的气量,以缓解受压部位的受压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身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
背景技术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定时翻身是预防压疮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翻身枕作为护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执行翻身操作时会在病人身后放置翻身枕,以达到支持左右侧卧体位和使患者舒适的目的。减少压疮的发生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感,还能改善生存质量。
在预防压疮过程中,需要家属往往一直陪伴在患者身边并定时的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家属的时间和精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现有的翻身枕并不能提示患者及家属皮肤受压情况,无法自动的根据受压情况缓解受压部位的受压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翻身枕并不能提示患者及家属皮肤受压情况,无法自动的根据受压情况缓解受压部位的受压情况。
(二)技术方案
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包括外壳体、控制器、至少一个气囊、多个压力传感器和注气组件;
所述外壳体内形成有内腔,所述气囊包裹于所述外壳体的所述内腔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气囊的作用面上;
所述注气组件与所述气囊相连通,所述注气组件用于朝所述气囊内注入气体或者将所述气囊内的气体排出;
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注气组件注气或抽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分隔带,多个所述分隔带将所述内腔分隔成多个容纳腔,所述气囊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容纳腔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气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体呈直三棱柱状,所述分隔带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体作用面相连接,所述分隔带的第二端与所述外壳体的放置面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气囊的作用面上沿着所述气囊的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压力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注气组件包括气泵、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多个支管和多个电动阀;
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管的侧面相连通,多个所述支管沿着所述第二气管的长度方向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管上,每个所述支管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气囊相连通,每个所述支管上均安装有一个电动阀,所述气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气囊的侧端面上均安装有一个泄气阀芯,所述泄气阀芯用于排出所述气囊内的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泄气阀芯包括外管体、内管体、阀杆、弹性件和密封塞;
所述内管体置于所述外管体的内部,且所述内管体和所述外管体同轴设置,所述阀杆插入所述内管体的内腔中,且所述阀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内管体的外部,所述密封塞固定于所述阀杆的内端且位于所述内管体的外部,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内管体的内腔,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内管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密封塞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阀杆的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杆的外端设有按压头,所述按压头与所述阀杆同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翻身枕还包括气瓶,所述气瓶与所述气泵的进气口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包括外壳体、控制器、至少一个气囊、多个压力传感器和注气组件;外壳体内形成有内腔,气囊包裹于外壳体的内腔中,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气囊的作用面上;注气组件与气囊相连通,注气组件用于朝气囊内注入气体或者将气囊内的气体排出;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注气组件注气或抽气。
通过注气组件朝气囊内注气,气囊逐渐的充盈,然后家属或护理人员将翻身枕放置到病人身后,以支持病人的体位。气囊作用面上的压力传感器测得气囊作用面上的压力情况并实时的发送到控制器内,家属或护理人员可通过控制器实时的观测压力情况,以提示患者及家属皮肤的受压情况,而且控制器根据压力情况自动的对受压情况严重的气囊进行放气操作,减小受压严重处的气囊的气量,以缓解受压部位的受压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去除控制器和外壳体的侧板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气囊、注气组件和外壳体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外壳体去除侧板后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气囊和注气组件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泄气阀芯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泄气阀芯的剖视图。
图标:1-外壳体;101-分隔带;2-控制器;3-注气组件;301-气泵;302-第一气管;303-第二气管;304-电动阀;4-气囊;401-压力传感器;5-泄气阀芯;501-外管体;502-内管体;503-阀杆;504-按压头;505-弹性件;506-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包括外壳体1、控制器2、至少一个气囊4、多个压力传感器401和注气组件3;
外壳体1内形成有内腔,气囊4包裹于外壳体1的内腔中,压力传感器401安装于气囊4的作用面上;
注气组件3与气囊4相连通,注气组件3用于朝气囊4内注入气体或者将气囊4内的气体排出;
压力传感器401与控制器2电连接,控制器2控制注气组件3注气或抽气。
通过注气组件3朝气囊4内注气,气囊4逐渐的充盈,然后家属或护理人员将翻身枕放置到病人身后,以支持病人的体位。气囊4作用面上的压力传感器401测得气囊4作用面上的压力情况并实时的发送到控制器2内,家属或护理人员可通过控制器2实时的观测压力情况,以提示患者及家属皮肤的受压情况,而且控制器2根据压力情况自动的对受压情况严重的气囊4进行放气操作,减小受压严重处的气囊4的气量,以缓解受压部位的受压情况。
此外,由于气囊4的体积可以改变,在不适用翻转枕的情况下,可以排掉所有气囊4内的气体,以大大减少气囊4的体积,便于携带。
在本实施例中,气囊4设置有多个,多个气囊4依次排列设置,气囊4的上表面为作用面,在上表面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401,不同的气囊4分别作用于患者的不同部位,不同气囊4上的压力传感器401分别对不同部位的受压情况进行监测。
优选的,如图4所示,外壳体1呈直三棱柱状,外壳体1的斜面与患者的体位相接触,外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分隔带101,多个分隔带101将内腔分隔成多个容纳腔,气囊4设置有多个,每个容纳腔内均设置有一个气囊4,分隔带101的第一端与外壳体1作用面相连接,外壳体1作用面即外壳体1的斜面位置,分隔带101的第二端与外壳体1的放置面相连接,外壳体1的放置面即外壳体1的底面。
可选的,每个气囊4的作用面上沿着气囊4的长度方向均匀安装有多个压力传感器401。以便对不同体位采集多组压力信号,以提高控制器2对受压部位的判断准确率。
优选的,外壳体1相对的两侧面分别粘接有侧板,在朝容纳腔内安装好气囊4后再将侧板粘接到外壳体1的两个侧面上,使得外壳体1内部呈密封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外壳体1以及侧板均为橡胶材质,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以确保气囊4能够顺利的充盈。
可选的,外壳体1及其侧板均为皮革,侧板缝制在外壳体1的两侧面上。
优选的,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注气组件3包括气泵301、第一气管302、第二气管303、多个支管和多个电动阀304,支管和气囊4是一一对应的,每个支管上均安装有一个电动阀304,支管上的电动阀304用于打开或关闭支管的管腔。
具体的,气泵301的出气口与第一气管302的一端相连接,第一气管302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管303的侧面相连通,第二气管303设置在外壳体1的侧面处,多个支管沿着第二气管303的长度方向连接于第二气管303上,不同支管的一端分别与不同气囊4相连通,每个支管上均安装有一个电动阀304。
在本实施例中,气泵301设置在外部,第一气管302和第二气管303均为软管,且第一气管302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优选的第一气管302选择为2m,这样气泵301可放置在地面上或床头柜上,支管为塑料硬管。
具体的,气泵301为抽气泵或注气泵,抽气泵或注气泵两者搭配使用,一开始将第一气管302与注气泵相连接,通过注气泵朝气囊4内注气,然后拔掉第一气管302并将第一气管302连接在抽气泵上,当检测到某个气囊4处的压力过大时,抽气泵抽掉该气囊4内的部分气体。
可选的,气泵301为抽气打气两用泵,抽气打气两用泵即可用于抽气也可用于充气,具体的选择微型抽气打气两用泵。控制器2控制微型抽气打气两用泵先对气囊4进行打气,之后电动阀304关闭,气囊4内的气体不会回来到第二气管303中,当检测到某个气囊4上压力传感器401的压力值超过阈值时,控制器2控制此处的电动阀304开启,并控制微型抽气打气两用泵抽气少量的气体,而且根据压力传感器401的压力值变化,控制器2控制微型抽气打气两用泵关闭。
可选的,控制器2为PLC控制器,其上设有显示屏,通过显示屏实时的显示压力传感器401测得的数值。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气泵301仅为注气泵,此外,在每个气囊4的侧端面上均安装有一个泄气阀芯5,泄气阀芯5用于排出气囊4内的气体。
此时,控制器2与注气泵、电动阀304以及压力传感器401电性连接。
泄气阀芯5可手动的排掉气囊4内的气体,具体的,气囊4作用面上的压力传感器401测得气囊4作用面上的压力情况并实时的发送到控制器2内,家属或护理人员可通过控制器2实时的观测压力情况,以提示患者及家属皮肤的受压情况,家属、患者或护理人员根据压力情况手动的进行排气。
优选的,如图6和图7所示,泄气阀芯5包括外管体501、内管体502、阀杆503、弹性件505和密封塞506;
其中,内管体502置于外管体501的内部,外管体501的内端口与气囊4的侧端面相连通,内管体502和外管体501同轴设置,内管体502的内端口位于外管体501的内端口内部,阀杆503插入内管体502的内腔中,阀杆503从内管体502的外端口插入到内管体502内并从内管体502的内端口穿出,密封塞506固定于阀杆503的内端且位于内管体502的外部,密封塞506的直径大于内管体502内端口的直径,阀杆503的直径小于内管体502外端口的直径,弹性件505安装于内管体502的内腔,弹性件505的第一端与内管体502的内壁相连接,弹性件505的第二端与密封塞506相连接。
优选的,弹性件505为弹簧,弹簧的第一端与内管体502靠近外侧的内壁相固定,第二端与密封塞506相固定或者与阀杆503的侧面相固定。
当需要排气时,只需要朝内侧按压阀杆503,阀杆503带动密封塞506朝内侧移动,使得密封塞506与内管体502的内端口之间不再相接触,从而气囊4内的气体从内管体502的内端口处进入到内管体502中,最终从内管体502的外端口处流出,此时弹性件505呈被拉伸状态,当不再按压阀杆503后,弹性件505拉动阀杆503朝外侧移动,使得密封塞506堵塞住内管体502的内端口,气囊4内的气体不能进入到内管体502的内部。
可选的,泄气阀芯5也可替换为传统的自行车的气门芯。
优选的,阀杆503的外端设有按压头504,按压头504与阀杆503同轴设置,便于快速找到阀杆503的同时也便于按压阀杆503。
可选的,翻身枕还包括气瓶,气瓶与注气泵的进气口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注气泵抽取气瓶内的气体并将该气体注入到气囊4中。优选的,气瓶内为氧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控制器(2)、至少一个气囊(4)、多个压力传感器(401)和注气组件(3);
所述外壳体(1)内形成有内腔,所述气囊(4)包裹于所述外壳体(1)的所述内腔中,所述压力传感器(401)安装于所述气囊(4)的作用面上;
所述注气组件(3)与所述气囊(4)相连通,所述注气组件(3)用于朝所述气囊(4)内注入气体或者将所述气囊(4)内的气体排出;
所述压力传感器(401)与所述控制器(2)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控制所述注气组件(3)注气或抽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分隔带(101),多个所述分隔带(101)将所述内腔分隔成多个容纳腔,所述气囊(4)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容纳腔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气囊(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呈直三棱柱状,所述分隔带(101)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体(1)作用面相连接,所述分隔带(101)的第二端与所述外壳体(1)的放置面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气囊(4)的作用面上沿着所述气囊(4)的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压力传感器(4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组件(3)包括气泵(301)、第一气管(302)、第二气管(303)、多个支管和多个电动阀(304);
所述气泵(301)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气管(30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气管(3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管(303)的侧面相连通,多个所述支管沿着所述第二气管(303)的长度方向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管(303)上,每个所述支管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气囊(4)相连通,每个所述支管上均安装有一个电动阀(304),所述气泵(301)与所述控制器(2)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气囊(4)的侧端面上均安装有一个泄气阀芯(5),所述泄气阀芯(5)用于排出所述气囊(4)内的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气阀芯(5)包括外管体(501)、内管体(502)、阀杆(503)、弹性件(505)和密封塞(506);
所述内管体(502)置于所述外管体(501)的内部,且所述内管体(502)和所述外管体(501)同轴设置,所述阀杆(503)插入所述内管体(502)的内腔中,且所述阀杆(503)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内管体(502)的外部,所述密封塞(506)固定于所述阀杆(503)的内端且位于所述内管体(502)的外部,所述弹性件(505)安装于所述内管体(502)的内腔,所述弹性件(505)的第一端与所述内管体(502)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弹性件(505)的第二端与所述密封塞(506)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05)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阀杆(503)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503)的外端设有按压头(504),所述按压头(504)与所述阀杆(503)同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枕还包括气瓶,所述气瓶与所述气泵(301)的进气口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50492.8U CN219354470U (zh) | 2023-04-17 | 2023-04-17 | 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50492.8U CN219354470U (zh) | 2023-04-17 | 2023-04-17 | 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54470U true CN219354470U (zh) | 2023-07-18 |
Family
ID=87145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850492.8U Active CN219354470U (zh) | 2023-04-17 | 2023-04-17 | 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54470U (zh) |
-
2023
- 2023-04-17 CN CN202320850492.8U patent/CN2193544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041076A1 (zh) | 气囊压力管理装置 | |
CN109731179B (zh) | 一种用于医疗急救输血、输液袋的稳定加压设备 | |
CN202128792U (zh) | 一种新型医用气管套管 | |
CN210250821U (zh) | 一种气管插管可自动充放气监测压力套囊装置 | |
CN219354470U (zh) | 一种携便式压力感应自动充气翻身枕 | |
CN220276085U (zh) | 一种带监测气囊压力和自动充气的气管插管 | |
CN210520955U (zh) | 诊脉仪 | |
CN217119108U (zh) | 测温测压导尿管 | |
CN215023654U (zh) | 一种保留灌肠用灌肠管 | |
CN211536095U (zh) | 调压式气管插管机构 | |
CN209751702U (zh) | 一种防止胃返流的胃管 | |
CN211068561U (zh) | 一种压力可视化人工气道插管 | |
CN112156306B (zh) | 一种实时监测套囊压力的气管插管 | |
CN209809242U (zh) | 改良型气管插管 | |
CN213432109U (zh) | 负压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 |
CN215652916U (zh) | 一种胃内积气负压引流收集装置 | |
CN220404059U (zh) | 一种止血排气装置 | |
CN213789531U (zh) | 一种医用扩肛器 | |
CN219110508U (zh) | 一种压力指示装置及气管插管 | |
CN214970708U (zh) | 一种防过充气囊监控装置 | |
CN217908533U (zh) | 一种改良氧气袋 | |
CN221206359U (zh) | 一种输液加压装置 | |
CN215022609U (zh) | 一种改进型鼻肠管 | |
CN201366160Y (zh) | 过压呼吸组 | |
CN221724064U (zh) | 一种可调节压力的便携式氧气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