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2075U - 高压控制盒 - Google Patents

高压控制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2075U
CN219352075U CN202223477695.1U CN202223477695U CN219352075U CN 219352075 U CN219352075 U CN 219352075U CN 202223477695 U CN202223477695 U CN 202223477695U CN 219352075 U CN219352075 U CN 219352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box
detection
control device
box according
pressur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776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华
葛苏兵
杨万义
叶明军
林镭
钟诚
李斌
肖宁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vast Power Systems H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vast Power Systems H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vast Power Systems H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vast Power Systems H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776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2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2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2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控制盒。该高压控制盒包括壳体、隔板、控制器件和盖板,壳体具有安装开口,控制器件设置在壳体内,盖板和隔板均安装于安装开口处,隔板位于盖板的内侧,隔板至少覆盖部分安装开口,隔板为透明绝缘板。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控制盒能够隔离检测人员和高压控制盒内的控制器件,从而保证人员安全,且能够便于检测人员准确、便利地进行电气检测。

Description

高压控制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压控制盒。
背景技术
高压控制盒内部过电流的控制器件在高压控制盒工作时会持续发热,在断开高压控制盒的电源后,部分控制器件可能存在余温过高的情况,开盖检修时不慎会与高热源控制器件直接接触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损伤;同时,部分控制器件需要在带电状态进行检测,稍有不慎,检测工具或人体可能会误触大于60伏的B级电压回路,从而造成设备短路甚至人员触电。所以需要提供一种高压控制盒结构,能够隔离检测人员和高压控制盒内的控制器件,从而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并便于检测人员准确、便利地进行电气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控制盒,能够隔离检测人员和高压控制盒内的控制器件,从而保证人员安全,且能够便于检测人员准确、便利地进行电气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压控制盒,包括壳体、隔板、控制器件和盖板,壳体具有安装开口,控制器件设置在壳体内,盖板和隔板均安装于安装开口处,隔板位于盖板的内侧,隔板至少覆盖部分安装开口,隔板为透明绝缘板。
进一步地,隔板上开设有被构造为供检测工具通过以对控制器件进行检测的检测孔。
进一步地,隔板为隔热板。
进一步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部,隔板安装在支撑部上。
进一步地,支撑部为多个,多个支撑部沿安装开口的外周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支撑座和设置在支撑座上的螺钉,隔板通过螺钉安装在支撑座上。
进一步地,控制器件包括多个元器件,检测孔的数量与元器件的数量一致,各检测孔的位置与各元器件的位置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隔板表面设置有标识部,标识部被构造为指示各检测孔对应的元器件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盖板覆盖全部安装开口。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控制盒,检测人员在打开盖板以进一步检修时,壳体内部的控制器件被透明绝缘的隔板遮盖,隔板能够隔离检测人员和高压的控制器件,检测人员能够在检测前通过隔板先观测壳体内部的控制器件再决定是否以及如何进行下一步检测,有利于使得电气检测更加准确、便利,并保证人员安全,避免误触而导致设备短路和人员触电。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高压控制盒的分解图;以及
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高压控制盒内部的俯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壳体;2、隔板;3、控制器件;4、安装开口;5、检测孔;6、支撑座;7、螺钉;8、标识部;9、盖板;10、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控制盒,包括壳体1、隔板2、控制器件3和盖板9,壳体1具有安装开口4,控制器件3设置在壳体1内,盖板9和隔板2均安装于安装开口4处,隔板2位于盖板9的内侧,隔板2至少覆盖部分安装开口4处,隔板2为透明绝缘板。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为长方体结构,控制器件3为用于连接电池箱内模组等组件的高压控制用电气设备。安装开口4可以开设在壳体1的顶面,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的其他面,安装开口4可以占壳体1的一整个面,也可以占壳体1一个面的部分,安装开口4的形状可以为不规则形状。隔板2为透明绝缘板,提供绝缘的安全检测环境,便于检测人员目视观察壳体1内部控制器件3的状态。
通过上述设置,在不露出控制器件3的情况下,检测人员就能够通过透明的隔板2观测到壳体1内部的控制器件3,使得观测更加方便,进而使得电气检测能够准确、便利。另外,绝缘的隔板2能够隔离检测人员和高压的控制器件3,保证人员安全,避免设备短路和人员触电。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隔板2上开设有被构造为供检测工具通过以对控制器件3进行检测的检测孔5。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孔5为多个,检测孔5的孔径可以供测电笔等检测工具穿过,并将检测工具限制在孔径范围内。
通过上述设置,检测人员能够将检测工具穿过检测孔5后检测对应的控制器件3,由于隔板2为透明绝缘板,因此在利用检测工具对控制器件3进行检测时,可以边通过透明绝缘的隔板2进行观察,边对检测工具进行操作,可以实现可视化操作,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便利性,并避免检测人员与控制器件3直接接触的情况发生,也防止检测人员的误操作。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隔板2为隔热板。
通过上述设置,隔板2的隔热功能用于隔绝控制器件3与外部环境的温度,一方面,防止外部环境温度影响控制器件3的温度;另一方面,隔板2的隔热功能能够阻挡控制器件3的高温影响检测人员,防止检测人员在检测时误触高温的控制器件3而被烫伤,透明、绝缘且隔热的隔板2使得检测人员能够安全快速地进行检测工作,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具体的,隔板2可以为PC材质制成的透明绝缘隔热板。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部10,隔板2安装在支撑部10上。
通过上述设置,支撑部10用于支撑和安装隔板2,起到连接隔板2与壳体1以及限定隔板2位置的作用。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10为多个,多个支撑部10沿安装开口4的外周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0为凸台结构,支撑部10位于隔板2的下方,由下向上支撑隔板2。
通过上述设置,多个支撑部10共同支撑隔板2,增加隔板2的稳定性,以及增加隔板2与壳体1连接的稳固性。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10包括支撑座6和设置在支撑座6上的螺钉7,隔板2通过螺钉7安装在支撑座6上。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6用于与壳体1内壁连接,螺钉7用于将隔板2与支撑座6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螺钉7连接的方式方便快捷;另一方面,螺钉7连接的方式便于拆卸,在隔板2需要维修、更换或调整位置时,通过旋拧螺钉7的方式就能够将隔板2从壳体1上拆卸下来,十分方便。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件3包括多个元器件,检测孔5的数量与元器件的数量一致,各检测孔5的位置与各元器件的位置一一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元器件为铜排等部件。
通过上述设置,一个检测孔5对应一个元器件,在需要检测某个元器件时,检测人员只需要将检测工具穿过对应的检测孔5,就能够触碰到对应的元器件,对该元器件进行检测,并且通过对检测孔5的孔径进行设计,可以避免进入检测孔5的检测工具触碰到其他元器件和其他电气回路,从而避免误操作,防止检测工具误触多个电气回路造成短路,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隔板2表面设置有标识部8,标识部8被构造为指示各检测孔5对应的元器件的位置信息,标识部8还可以用于指示检测孔5对应的元器件的名称、电气参数等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标识部8设置在隔板2的表面,标识部8上的指示信息通过蚀刻、烫印等方式加工而成。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检测人员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找到需要检测的元器件对应的检测孔5,提高检测效率。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高压控制盒还包括盖板9,盖板9盖设在安装开口4处,隔板2位于盖板9内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隔板2仅覆盖安装开口4的一部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隔板2覆盖安装开口4的全部。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盖板9覆盖全部安装开口4。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通过盖板9封闭安装开口4,以将壳体1内部的控制器件3、隔板2与外部环境隔离,保证壳体1的密闭安全性。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隔板2的边缘轮廓与安装开口4的轮廓相适配。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隔板2的边缘能够贴合壳体1的内壁,方便安装,也有利于提高隔板2的隔热绝缘效果。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隔板绝缘透明,检修人员在带电状态或者刚断电状态下打开盖板后,隔板能够有效地阻断检修人员与壳体内部的控制器件的直接接触,进而避免误触导致设备短路或人员触电;并且,检修人员能够透过隔板观察到壳体内部的控制器件的排布及工作状态;隔板上开设有检测孔,检测孔能够使测电笔等检测工具穿过以检测对应的控制器件。
(2)隔板的设置,使得在高压控制盒不断电的状态下,可更安全地进行盖板的拆解,并对内部控制器件进行检测,并保障检测人员的安全。
(3)长时间工作状态下,壳体内部的控制器件可能存在因过流而温度过高的情况,进行故障检测时,隔板的隔热效果使得高压控制盒内的控制器件无需断电及长时间静置降温便可进行电气回路检测,可以更安全快捷地在高压控制盒的使用状态下检测内部的控制器件。
(4)通过检测孔和标识部能够便利地指示检测点的位置,检测孔还能限制检测笔等部件在检测过程中触碰其他位置而导致短路等事故。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高压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隔板(2)、控制器件(3)和盖板(9),所述壳体(1)具有安装开口(4),所述控制器件(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盖板(9)和所述隔板(2)均安装于所述安装开口(4)处,所述隔板(2)位于所述盖板(9)的内侧,所述隔板(2)至少覆盖部分所述安装开口(4),所述隔板(2)为透明绝缘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上开设有被构造为供检测工具通过以对控制器件(3)进行检测的检测孔(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为隔热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部(10),所述隔板(2)安装在所述支撑部(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部(10)沿所述安装开口(4)的外周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包括支撑座(6)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座(6)上的螺钉(7),所述隔板(2)通过所述螺钉(7)安装在所述支撑座(6)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件(3)包括多个元器件,所述检测孔(5)的数量与所述元器件的数量一致,各所述检测孔(5)的位置与各所述元器件的位置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表面设置有标识部(8),所述标识部(8)被构造为指示各所述检测孔(5)对应的所述元器件的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9)覆盖全部所述安装开口(4)。
CN202223477695.1U 2022-12-26 2022-12-26 高压控制盒 Active CN219352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77695.1U CN219352075U (zh) 2022-12-26 2022-12-26 高压控制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77695.1U CN219352075U (zh) 2022-12-26 2022-12-26 高压控制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2075U true CN219352075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7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77695.1U Active CN219352075U (zh) 2022-12-26 2022-12-26 高压控制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20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29354B2 (ja) 交換可能モジュールを有する無線計測トランスミッタ
US20110291843A1 (en) Fire alarm
KR20180003978A (ko) 수배전반 내에서 스스로 정확한 동작 여부를 진단하고 및 동작이 부정확하면 경보를 울리는 자가진단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수배전반
CN219352075U (zh) 高压控制盒
KR101723217B1 (ko) 수배전반 내에서 스스로 정확한 동작 여부를 진단하고 및 동작이 부정확하면 경보를 울리는 자가진단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수배전반
US11899046B2 (en) Measuring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state
US20100246080A1 (en) Intelligent fuse-holder
CN209388970U (zh) 带防触电功能空开保护开关
CN103364100B (zh) 内嵌过热保护装置的触头盒
CN211877243U (zh) 一种多接口易安装的开关柜温湿度及局部放电监测装置
CN211046157U (zh) 一种恒温低压控制柜
CN113140938A (zh) 一种接插件
JP6979869B2 (ja) 電源装置
CN220754011U (zh) 一种电气控制柜接地检测保护装置
CN212989526U (zh) 一种智能pt在线测控装置
CN214673269U (zh) 一种接插件
CN106549316A (zh) 一种密闭式安全配电箱
CN208299232U (zh) 一种可检测故障异常的多功能配电柜
CN210866955U (zh) 一种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
CN214276091U (zh) 一种中央空调用智能维保装置
CN213403345U (zh) 一种多功能检测终端
CN219626547U (zh) 一种温控器保护壳
CN220233488U (zh) 一种非对称式接线端子及接线端子排
CN216250594U (zh) 一种电缆分接箱用漏电保护塑壳断路器
CN111354607A (zh) 断路器温度采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