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9722U -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9722U
CN219349722U CN202223418411.1U CN202223418411U CN219349722U CN 219349722 U CN219349722 U CN 219349722U CN 202223418411 U CN202223418411 U CN 202223418411U CN 219349722 U CN219349722 U CN 219349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frame
display panel
foldable display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84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其裕
吴易谦
高亮
孙浩
杨恩建
曾乙伦
王永乐
曾国栋
黄允晖
黄小霞
都阿娟
杨虎飞
陈伟
姚孟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184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9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9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9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围绕所述显示面板边缘设置的边框;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弯折区被配置为可在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间切换;所述边框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被配置为可随所述显示面板在弯折状态和初始状态间切换,且所述连接件采用金属材质;其中,所述边框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为封闭的环形,可为柔性的显示面板提供足够的支撑以及保护,可避免发生显示面板的封装层分离或者褶皱等诸多缺陷,可提升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整体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但不限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简称QLED)为主动发光显示器件,具有自发光、广视角、高对比度、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轻薄、可弯曲和成本低等优点。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OLED或QLED为发光器件、由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TFT)进行信号控制的柔性显示装置(Flexible Display)已成为目前显示领域的主流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围绕所述显示面板边缘设置的边框;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弯折区被配置为可在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间切换;所述边框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被配置为可随所述显示面板在弯折状态和初始状态间切换,且所述连接件采用金属材质;其中,所述边框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为封闭的环形。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
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主体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端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边框插接配合,所述第二端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边框插接配合。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包括一个以上的插接齿;所述第一边框包括一个以上的导向槽;
所述插接齿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导向槽过渡配合。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齿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以上的第一插接齿和一个以上的第二插接齿;
所述第一插接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插接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且所述第二插接齿相比所述第一插接齿靠近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的中心;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且所构成的平面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相平行。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处于所述展平状态的结构中,所述弯折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为L,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为L2,其中,1.5L≤L2≤2.0L;所述主体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为L1,其中,L1<L<L2。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连接件的所述主体部分穿设于所述支撑件。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沿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厚度方向相互面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主体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的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面相对所述第二面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且所述第一面设置为向着所述第二面凸起的弧面。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呈沿第二方向的一字型;所述第二面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呈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字型;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且所构成的平面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相平行。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配合面,所述配合面被配置为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显示的一侧接触配合,且所述配合面位于所述第二面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侧;
所述第二面与所述配合面沿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厚度方向的落差大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两个所述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设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方向的两侧;
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经由两个所述连接件相连接,且共同组合成封闭的环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封闭环形的边框,以及边框的部分采用金属材质,可为柔性的显示面板提供足够的支撑以及保护,可避免发生显示面板的封装层分离或者褶皱等诸多缺陷,可提升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整体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4A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B为图4A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标识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A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B为图5A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标识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A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B为图6A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标识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A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7B为图7A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标识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A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8B为图8A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标识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连接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1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第一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B为图11A所示第一边框标识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B为图12A所示支撑件标识P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可折叠显示装置;
101-铰链,102-中框,103-边框,104-显示面板;
200-可折叠显示装置;
201-显示面板,300-第一非折叠区,301-第一显示区,302-第一周边区;400-弯折区,401-第一中心轴线,402-第二中心轴线;500-第二非折叠区,501-第二显示区,502-第二周边区;
202-第一边框,202a-第一导向槽,202b-第二导向槽;203-第二边框;
204-连接件,204a-第一端,204b-第二端,204c-主体部分,204d-第一插接齿,204e-第二插接齿,204f-第三插接齿,204g-第四插接齿,210-中心轴线;
205-支撑件,206-插接槽,206a-第一面,206b-第二面,206c-第三面,209-配合面;
207-第一中框,208-第二中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
本实用新型包括并设想了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征和元件的组合。本实用新型已经公开的实施例、特征和元件也可以与任何常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发明方案。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也可以与来自其它发明方案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另一个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发明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示出和/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来实现。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做的限制以外,实施例不受其它限制。此外,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此外,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和/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所述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不应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针对该方法和/或过程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按照所写顺序执行它们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顺序可以变化,并且仍然保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件间接相连,或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含义。其中,“电连接”包括构成要素通过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连接在一起的情况。“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只要可以进行连接的构成要素间的电信号的传输,就对其没有特别的限制。“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的例子不仅包括电极和布线,而且还包括晶体管等开关元件、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其它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的元件等。
在附图中,有时为了明确起见,夸大表示了构成要素的大小、层的厚度或区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并不一定限定于该尺寸,附图中每个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此外,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理想的例子,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形状或数值等。
本说明书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是为了避免构成要素的混同而设置,而不是为了在数量方面上进行限定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个”表示两个及以上的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中部”、“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对于本公开中的光学元件,在描述位置关系时,元件A位于元件B靠近元件C的一侧的含义,根据光路的实际构造,可以按以下理解方式之一理解:其一,在光路中,主要光线从元件C到元件B的过程中,先经过元件A再经过元件B;其二,在光路中,主要光线从元件B到元件C的过程中,先经过元件A再经过元件C。
对于本公开中的光学元件,在描述位置关系时,元件A位于元件B远离元件C的一侧的含义,根据光路的实际构造,可以按以下理解方式之一理解:其一,在光路中,主要光线从元件C到元件A的过程中,先经过元件B再经过元件A;其二,在光路中,主要光线从元件A到元件C的过程中,先经过元件B再经过元件C。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部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装置可以通过缠绕、折叠和弯曲等方式来改变屏幕尺寸,形成可卷曲显示装置、可弯曲显示装置、可折叠显示装置、可滑动显示装置等。柔性显示装置不仅可以应用于诸如智能电话和平板个人计算机等移动装置,而且可以应用于电视、车辆显示装置和可穿戴装置,柔性显示装置的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扩大。其中,可折叠显示装置由于具有可弯曲、可折叠的特性,可使显示装置更加轻薄和便携,已经逐渐应用到折叠手机等诸多电子设备中。
图1为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如图1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包括铰链101,由于铰链101的存在将中框102和边框103均分割为两部分,使得中框102以及边框103均无法形成一体式结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在实际弯折过程中,铰链101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显示面板104的部分可相对铰链101进行弯折。显示面板104发生弯折的该部分可称为弯折区,其余部分可统称为非弯折区。中框102和边框103均与显示面板104的非弯折区贴合。也就是说,在显示面板104的弯折区不存在刚性的中框102和边框103。
相关技术的边框103为了保证显示面板104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常采用橡胶材质,这也就牺牲了边框103在保护显示面板104方面的性能。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特性决定了显示面板104的弯折区为薄弱区域,而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使用场景决定了显示面板104折叠角度的自由化,通常折叠角度范围在0度至180度。
以可折叠显示装置100折叠90度为例,处于弯折状态下的显示面板104与铰链101之间存在间隙,如图1中虚线框所示,当使用者手指碰触到显示面板104弯折区边缘时,由于显示面板104的背面(即图1中虚线框所在的一侧,也就是与显示面板104显示的一侧相对的面)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撑,而相关技术中的边框103又存在刚性支撑不足的缺陷,造成显示面板104发生封装层等结构分离、褶皱或者损坏等诸多缺陷。
如果显示面板104的封装层出现封装失效,如封装层产生缝隙或者发生断裂,大气中的水汽会沿着缝隙进入显示面板104中的发光器件,使发光器件中的有机材料氧化失效,形成无法发光的失效区域。随着水汽沿着缝隙不断入侵发光器件,失效区域逐渐扩大,导致显示装置出现显示不良,称之为不断扩大的暗点,简称GDS(Growing Dark Spo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围绕所述显示面板边缘设置的边框;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弯折区被配置为可在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间切换;所述边框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被配置为可随所述显示面板在弯折状态和初始状态间切换,且所述连接件采用金属材质;其中,所述边框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为封闭的环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封闭环形的边框,且构成边框的连接件采用金属材质,可使得边框获得较好的刚性,可为柔性的显示面板提供足够的支撑以及保护,可避免发生显示面板的封装层分离或者褶皱问题,以及可避免出现GDS问题等诸多缺陷,可提升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整体品质以及可靠性。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定义三个方向以便进行技术方案的阐述,且将第一方向标识为X,第二方向标识为Y,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相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其中,第三方向也就是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厚度方向。
如图2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可包括显示面板201。示例的,显示面板201在XY构成的平面内的正投影可呈矩形等。显示面板201所在平面与XY构成的平面相平行。
显示面板201可至少包括沿着第一方向(X)依次设置的第一非折叠区300、弯折区400和第二非折叠区50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弯折区是指显示面板弯折时需要弯曲的区域,非折叠区是指显示面板弯折时不发生弯曲或者弯曲程度较小的区域。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弯折区400可设置为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的条形,第一非折叠区300和第二非折叠区500可均设置为矩形。弯折区400设有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中心轴线401,以及沿着第二方向的第二中心轴线402。第一非折叠区300和第二非折叠区500可设置为沿着第一中心轴线401以及第二中心轴线402均对称的结构。显示面板201可设置为沿着第一中心轴线401以及第二中心轴线402对称的结构。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非折叠区300可包括第一显示区301和位于第一显示区301至少一侧的第一周边区302。第二非折叠区500可包括第二显示区501和位于第二显示区501至少一侧的第二周边区502。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301可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衬底上的显示结构层。衬底可以是柔性基底。柔性基底可以包括叠设的第一柔性材料层、第一无机材料层、半导体层、第二柔性材料层和第二无机材料层。其中,第一柔性材料层和第二柔性材料层的材料可以采用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经表面处理的聚合物软膜等材料,第一无机材料层和第二无机材料层的材料可以采用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等,用于提高衬底的抗水氧能力,半导体层的材料可以采用非晶硅(a-si),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第二显示区501可参考第一显示区301进行设计,在此不再展开赘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结构层可以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多条栅线以及多条数据线。多条数据线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多条栅线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可以交叉形成多个子像素区域。一个子像素设置在一个子像素区域内。多条数据线与多个子像素电连接,多条数据线配置为向多个子像素提供数据信号。多条栅线与多个子像素电连接,多条栅线配置为向多个子像素提供栅极驱动信号。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像素单元可至少包括三个子像素,三个子像素分别为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三个子像素可以采用水平并列、竖直并列或品字方式排列,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示例的,一个像素单元可包括四个子像素,四个子像素分别为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四个子像素可以采用水平并列、竖直并列或正方形方式排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子像素可以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像素电路可以配置为驱动所连接的发光元件。例如,像素电路可包括多个晶体管和至少一个电容。例如,像素电路可以是3T1C、4T1C、5T1C、5T2C、6T1C、7T1C或8T1C结构。其中,上述电路结构中的T指的是薄膜晶体管,C指的是电容,T前面的数字代表电路中薄膜晶体管的数量,C前面的数字代表电路中电容的数量。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电路中的多个晶体管可以是P型晶体管,或者可以是N型晶体管。像素电路中采用相同类型的晶体管可以简化工艺流程,减少显示面板的工艺难度,提高产品的良率。在另一些示例中,像素电路中的多个晶体管可包括P型晶体管和N型晶体管。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电路中的多个晶体管可采用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或者可采用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或者可采用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采用低温多晶硅(LTPS,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采用氧化物半导体(Oxide)。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具有迁移率高、充电快等优点,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具有漏电流低等优点,将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集成在一个显示面板上,即LTPS+Oxide(简称LTPO)显示面板,可以利用两者的优势,可以实现低频驱动,可以降低功耗,可以提高显示品质。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发光元件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微LED(包括:mini-LED或micro-LED)等中的任一者。例如,发光元件可以为OLED,发光元件在其对应的像素电路的驱动下可以发出红光、绿光、蓝光、或者白光等。发光元件发光的颜色可根据需要而定。在一些示例中,发光元件可以包括:阳极、阴极以及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发光元件的阳极可以与对应的像素电路电连接,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周边区302可包括将信号线连接至外部驱动装置的绑定电路。示例的,绑定电路可经由覆晶薄膜与外部驱动装置电连接。第一周边区302还可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和向多个子像素传输电压信号的第二电源线VSS。第二周边区502可参考第一周边区302进行设计,在此不再展开赘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1可包括多个弯折区400。弯折区与非折叠区的数量、划分方式以及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公开在此不作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以显示面板201包括三部分:弯折区400和分设于弯折区400两侧的第一非折叠区300和第二非折叠区500为例进行技术方案的阐述。
图3A和图3B为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可折叠显示装置200还可包括支撑件(支撑件如图4B所示),支撑件可沿着第二方向延伸,非折叠区可相对于支撑件偏转以实现折叠。示例的,如图3A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可实现向内折叠状态,折叠角度范围可在0度至180度。如图3B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可实现向外折叠状态,折叠角度范围可在180度至360度。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可实现向内折叠状态为例进行技术方案的阐述。
图4A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4A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200还可包括边框。边框可包括第一边框202、第二边框203以及连接件204。第一边框202和第二边框203沿着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第一边框202可与第一非折叠区300位于弯折区400的同一侧,第二边框203可与第二非折叠区500位于弯折区400的同一侧。边框可围绕显示面板201的边缘设置。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边框202可采用金属材质,金属材质例如钛合金或者不锈钢或者镍合金或者铝合金等。第二边框203的材质可参考第一边框202的材质进行选择。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200还可包括第一中框207和第二中框208。第一边框202、第二边框203、第一中框207以及第二中框208可共同为显示面板201提供足够的刚性支撑和保护。
第一中框207可位于第一非折叠区300的一侧。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处于展平状态,第一中框207在XY构成的平面的正投影可覆盖第一显示区301在XY构成的平面的正投影。第二中框208可位于第二非折叠区500的一侧,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处于展平状态,第二中框208在XY构成的平面的正投影可覆盖第二显示区501在XY构成的平面的正投影。示例的,第一中框207以及第二中框208的材质可参考第一边框202进行选择,不再展开赘述,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第一边框202和第一中框207为例,第一边框202、第一非折叠区300以及第一中框207可依次层叠设置。第一非折叠区300远离显示的一侧可与第一中框207接触配合。第一非折叠区300在XY构成的平面的正投影可与第一中框207在XY构成的平面的正投影重合。第一边框202在XY构成的平面的正投影可与第一周边区302在XY构成的平面的正投影重合。
图4B为图4A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标识A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4B所示,在XY构成的平面内,第一边框202的正投影可与第一周边区302的正投影重合。第二边框203的正投影可与第二周边区502的正投影重合。在XY构成的平面内,边框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301的正投影以及第二显示区501的正投影均不交叠,以免影响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显示效果。
图5A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B为图5A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标识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A、图5B为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相关结构描述请见关于图4A、图4B的描述,后续不再展开赘述。
图6A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图6B为图6A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标识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A、图6B为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相关结构描述请见关于图4A、图4B的描述,后续不再展开赘述。
如图4B所示,第一边框202和第二边框203可经由连接件204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折叠显示装置200所在的平面与XY构成的平面平行或者共面,某一部件在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正投影也就是在XY构成的平面内的正投影,也是在显示面板201的正投影。示例的,沿第一方向,弯折区400在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正投影边缘位于连接件204在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正投影边缘之内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连接件204可包括沿着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04a和第二端204b。其中,第一端204a可与第一边框202相连接,第二端204b可与第二边框203相连接。
沿第二方向,连接件204在XY构成的平面内的投影的边缘与第一周边区302在XY构成的平面内的投影的边缘平齐。或者,连接件204在XY构成的平面内的投影靠近第一显示区301一侧的边缘,相比第一周边区302在XY构成的平面内的投影靠近第一显示区301一侧的边缘远离第一显示区301。连接件204与第二周边区502间的设计关系,可参考连接件204与第一周边区302间的设计关系,在此不再展开赘述。如此设计,可避免连接件204对显示面板201的显示区造成遮挡,以免影响可折叠显示装置200整体的显示效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件204可包括弹性材质,连接件204被配置为可随显示面板201在弯折状态和初始状态间切换。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处于折叠状态中,连接件204可随着显示面板201发生弯折,连接件204处于弯折状态。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处于展平状态中,连接件204可由弯折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展平状态即第一非折叠区300与第二非折叠区500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显示面板201处于折叠状态即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处于折叠状态。显示面板201处于展平状态即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处于展平状态。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件204可采用弹性金属材质,弹性金属材质例如钛合金或者不锈钢或者镍合金或者铝合金等,以使得连接件204具备较优的弯折性能、较高的抗疲劳性能以及强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A、图4B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200还可包括支撑件205。支撑件205可位于第一边框202和第二边框203之间。支撑件205可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在XY构成平面内,支撑件205的正投影可为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条形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XY构成平面内,支撑件205的正投影可与弯折区400的正投影存在至少部分交叠。示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处于展平状态,支撑件205在XY构成平面的正投影可与弯折区400在XY构成平面的正投影重合。或者,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处于折叠状态,支撑件205在XY构成平面的正投影可覆盖弯折区400在XY构成平面的正投影等。支撑件205可为弯折区400提供保护。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连接件204可安装于支撑件205。连接件204的部分可穿设于支撑件205。连接件204还可包括连接第一端204a和第二端204b的主体部分204c,主体部分204c可穿设于支撑件205。
图7A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图7B为图7A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标识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A所示的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相比图4A所示的可折叠显示装置200未显示显示面板201。图8A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图8B为图8A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标识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A、图8B为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相关结构描述请见关于图7A、图7B的描述,后续不再展开赘述。
如图7B所示,支撑件205设有插接槽206。插接槽206沿着第一方向可贯穿支撑件205。连接件204的部分可位于插接槽206内。连接件204的第一端204a可与第一边框202插接配合。连接件204的第二端204b可与第二边框203插接配合。位于第一端204a和第二端204b之间的连接件204的部分可位于插接槽206内。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插接槽206包括沿着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面206a和第二面206b。第一面206a和第二面206b是相互面对设置的。连接件204的部分穿设于第一面206a和第二面206b之间的间隔。在XY构成的平面内,第一面206a的正投影可为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一字型。在XY构成的平面内,第二面206b的正投影可为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一字型。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第一面206a和第二面206b是相互面对设置的。第一面206a可设置为弧面,弧面的至少部分可与连接件204的弯折型面相贴合。示例的,第一面206a可设置为圆弧面。示例的,当连接件204处于初始状态,弧面的一条线可与连接件204相贴合。当连接件204处于弯折状态,弧面的部分弧面可与连接件204相贴合。连接件204处于弯折状态具有不同的弯折角度,弧面与连接件204相贴合的区域也随着弯折角度的不同而改变。将插接槽206的第一面206a设置为弧面,可保证连接件204的弯折形态与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折叠形态相一致,可提升可折叠显示装置200折叠状态的品质。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插接槽206还可包括第三面206c。第三面206c沿着第三方向的一端与第一面206a连接,第三面206c沿着第三方向的另一端与第二面206b连接。第一面206a、第三面206c以及第二面206b顺次连接,可构成凹槽。凹槽的开口沿着第二方向朝向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中心。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支撑件205还包括配合面209。配合面209位于第二面206b远离第一面206a的一侧。第二面206b与配合面209之间存在沿第三方向的落差H(且可参见图8B所示,图8B与图7B属于可折叠显示装置的不同视角)。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件204和支撑件205共同构成铰链机构。第一面206a所在的支撑件205的部分结构即作为铰链机构的转轴,连接件204的第一端204a即作为铰链机构的动铰链,连接件204的第二端204b即作为铰链机构的定铰链。动铰链和定铰链可互换。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面206b与配合面209之间构成沿着第三方向的台阶特征,该台阶特征可设置为与显示面板201的弯折区400的沿第二方向的端部相匹配。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1背离显示的一侧可与配合面209接触配合。落差H大于显示面板201的厚度(厚度为沿第三方向的尺寸)。沿着第三方向,落差H可大于显示面板201的厚度0.2毫米(mm)以上。通过在第二面206b与配合面209之间设置落差H,可保证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在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连接件204均不会碰触到显示面板201,以免影响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显示效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连接件204的第一端204a可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插接齿204d。两个以上的第一插接齿204d可沿着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插接齿204d被配置为与第一边框202插接配合。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个以上表示一个或者更多个,两个以上道理相同。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第一端204a还可包括沿着第二方向与第一插接齿204d间隔设置的一个以上的第二插接齿204e。如图7B所示,以第一端204a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插接齿204d和一个第二插接齿204e为例。沿着第二方向,第二插接齿204e、第一插接齿204d以及第一插接齿204d可依次排布。其中,第二插接齿204e相比第一插接齿204d靠近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中心。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连接件204的第二端204b可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三插接齿204f。两个以上的第三插接齿204f可沿着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三插接齿204f被配置为与第二边框203插接配合。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第二端204b还可包括沿着第二方向与第三插接齿204f间隔设置的一个以上的第四插接齿204g。如图7B所示,以第二端204b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三插接齿204f和一个第四插接齿204g为例。沿着第二方向,第四插接齿204g、第三插接齿204f以及第三插接齿204f可依次排布。其中,第四插接齿204g相比第三插接齿204f靠近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中心。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件204的第一端204a可包括一个以上的插接齿,第一边框202可包括一个以上的导向槽,插接齿的至少部分可与导向槽过渡配合。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连接件204整体可为片体。连接件204可设计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图9所示为连接件204处于弯折状态的示意图。根据可折叠显示装置200设计的不同,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可具有多个折叠角度,相对应的,连接件204也具有多个弯折角度,本公开对连接件204所具有的多个弯折角度不再一一展开阐述,仅以图9所示的其中一种弯折角度为例。
如图9所示,连接件204还可包括主体部分204c。主体部分204c也就是连接件204弯折应力集中区域。如图9所示,连接件204可包括沿着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端204a、主体部分204c以及第二端204b。主体部分204c在XY构成的平面的正投影可为矩形等。连接件204可设置为沿着其自身的中心轴线210(如图10所示)对称的结构。连接件204的该中心轴线210与前面所述的第二中心轴线402在XY构成的平面内的正投影共线。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连接件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0所示,沿着第二方向,主体部分204c的尺寸(宽度)记为W(也就是连接件204的宽度)。W可根据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结构自由设置,通常不超过第一边框202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可参考图4B、图7B所示)。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一插接齿204d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宽度)记为W1,第二插接齿204e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宽度)记为W2,W2可大于W1。本公开对W1以及W2的数值范围不作限定,可根据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性能要求进行自由组合。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以上的第一插接齿204d和一个以上的第二插接齿204e可沿着第二方向自由排列等。一个以上的第一插接齿204d和一个以上的第二插接齿204e可沿着第二方向等间隔排列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三插接齿204f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宽度)记为W3,第四插接齿204g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宽度)记为W4,W4可大于W3。本公开对W3以及W4的数值范围不作限定,可根据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性能要求进行自由组合。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以上的第三插接齿204f和一个以上的第四插接齿204g可沿着第二方向自由排列等。一个以上的第三插接齿204f和一个以上的第四插接齿204g可沿着第二方向等间隔排列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连接件204沿第一方向的尺寸记为L2,L2可设置为:1.5L≤L2≤2.0L,L为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处于展平状态,弯折区400沿第一方向的尺寸,L请见图2所示。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主体部分204c沿第一方向的尺寸记为L1,其中L1<L<L2。连接件204可设置为沿着其自身的中心轴线210对称的结构,连接件204的该中心轴线210与第二中心轴线402在XY构成的平面内的正投影共线,则第一插接齿204d沿第一方向的尺寸L3为(L2-L1)/2,第三插接齿204f沿第一方向的尺寸L4为(L2-L1)/2。
图1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第一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11B为图11A所示第一边框标识F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1A所示,第一边框202可为类似U型的长条板状。第一边框202的端部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一导向槽202a。
如图11B所示,第一导向槽202a可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导向槽202a可设置为沿第一方向的沉头孔。沉头孔是由某一物体表面向物体内部所加工的盲孔。
第一导向槽202a可被配置为与第一插接齿204d过渡配合。过渡配合是指可能具有间隙配合或者过盈配合。第一插接齿204d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导向槽202a内(可参见图7B所示)。第一导向槽202a可为第一插接齿204d提供安装以及运动的导向,可使得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具有较好的折叠操作手感。利用设置第一导向槽202a可对第一插接齿204d进行限位,以免连接件204对显示面板201的第一显示区301造成遮挡。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1B所示,第一边框202的端部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二导向槽202b。第二导向槽202b可与第一导向槽202a沿着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导向槽202b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导向槽202b可被配置为与第二插接齿204e过渡配合。
第二导向槽202b朝向第二插接齿204e的端部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朝向第一方向。第二导向槽202b朝向第一边框202内部的一侧贯穿第一边框202的壁厚,即第二导向槽202b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朝向第二方向,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相连通(可参见图7B所示)。第二边框203可参考第一边框202进行设置,在此不再展开赘述。
图1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B为图12A所示支撑件标识P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2A所示,支撑件205可设置为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条状。
如图12B所示,支撑件205设有插接槽206。插接槽206可沿着第一方向贯穿支撑件205。连接件204可沿着插接槽206贯穿的方向穿设于该插接槽206。插接槽206可位于整个支撑件205沿第一方向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仅示意出一个连接件204。可折叠显示装置200沿着第二方向可间隔设置两个连接件204。两个连接件204以及第一边框202、第二边框203以共同组合成封闭环形的边框,可为显示面板201提供足够的支撑以及保护,提升可折叠显示装置200整体的品质。
本公开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公开在此不作限定。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围绕所述显示面板边缘设置的边框;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弯折区被配置为可在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间切换;所述边框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被配置为可随所述显示面板在弯折状态和初始状态间切换,且所述连接件采用金属材质;其中,所述边框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为封闭的环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
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主体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端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边框插接配合,所述第二端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边框插接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包括一个以上的插接齿;所述第一边框包括一个以上的导向槽;
所述插接齿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导向槽过渡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齿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以上的第一插接齿和一个以上的第二插接齿;
所述第一插接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插接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且所述第二插接齿相比所述第一插接齿靠近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的中心;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且所构成的平面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相平行。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处于所述展平状态的结构中,所述弯折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为L,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为L2,其中,1.5L≤L2≤2.0L;所述主体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为L1,其中,L1<L<L2。
6.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连接件的所述主体部分穿设于所述支撑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沿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厚度方向相互面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主体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的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面相对所述第二面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且所述第一面设置为向着所述第二面凸起的弧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呈沿第二方向的一字型;所述第二面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呈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字型;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且所构成的平面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相平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配合面,所述配合面被配置为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显示的一侧接触配合,且所述配合面位于所述第二面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侧;
所述第二面与所述配合面沿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厚度方向的落差大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两个所述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设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方向的两侧;
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经由两个所述连接件相连接,且共同组合成封闭的环形。
CN202223418411.1U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Active CN219349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8411.1U CN219349722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8411.1U CN219349722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9722U true CN219349722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7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8411.1U Active CN219349722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9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9709B (zh) 微型led显示面板
JP2017054112A (ja)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240029647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70071659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735602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140120585A (ko) 접이식 표시 장치
US20200060028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343405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6546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328608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220096169A (ko) 표시패널 및 표시장치
CN113780179B (zh) 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US20240138189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3517327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219349722U (zh)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US11551610B2 (en)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US2022028485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009882B1 (ko) 곡면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19269473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930664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transistors oriented in directions intersecting direction of driving transis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23017362A1 (ja) 表示装置の補正方法
EP4301116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7809521A (zh)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6913927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7119836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