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2504U - 一种艾灸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艾灸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2504U
CN219332504U CN202223117838.8U CN202223117838U CN219332504U CN 219332504 U CN219332504 U CN 219332504U CN 202223117838 U CN202223117838 U CN 202223117838U CN 219332504 U CN219332504 U CN 219332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moxibustion box
magnetic block
separation net
a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78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云
胡聘婷
徐蓉
涂慧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u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yu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u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yu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78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2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2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2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盒;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包括:艾灸盒正面两侧均设置有通孔;通孔正面均转动连接有挡板;艾灸盒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盒盖;艾灸盒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磁块;盒盖右侧底部设置有第二磁块;盒盖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插针;艾灸盒内部内壁设置有隔热层;艾灸盒内部内壁设置有滑槽;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隔灰网可对艾灰进行承托,第二隔灰网可避免艾灰掉落,从而通过双层设置,可进一步避免艾灰掉落;且通过收纳盒边缘与滑槽为滑动结构,使收纳盒可在艾灸盒内部进行移动,可将收纳盒从端口处取出,从而便于对收纳盒进行拆装,同时便于对收纳盒上的第一隔灰网和第二隔灰网进行清洁。

Description

一种艾灸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灸盒。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医外治法中的特色疗法之一,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通过产生温热作用和药理作用来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并且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中医疗法;
公开号CN21121436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艾灸盒,其盒体内设置有与盒体底部具有一定高度差的防尘隔热铜网(即隔灰网),用于承接艾灰,避免艾灰掉落在人体皮肤上而造成烫伤。而艾柱在燃烧时会产生一些油烟,因此艾灸盒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盒体内以及隔灰网上会沾附有一定的油状物和艾灰,需要定期进行清洁;但上述艾灸盒其隔灰网是通过木片反压,再通过铁钉钉在艾灸盒体上的,因此难以进行拆卸,不便于对隔灰网进行清洁;同时上述艾灸盒盒盖体与艾灸盒盒体之间通过木榫连接固定,当艾灸盒多次使用后,挥发油沉积在艾灸盒上,盒盖与四周木质侧壁容易粘连,使盒盖难以打开;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艾灸盒,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艾灸盒,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艾灸盒,包括:艾灸盒、通孔、挡板、转轴、盒盖、第一磁块、第二磁块、插针、隔热层、滑槽、端口、第三磁块、收纳盒、第一隔灰网、第二隔灰网、第四磁块;所述艾灸盒正面两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正面均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艾灸盒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盒盖;所述艾灸盒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磁块;所述盒盖右侧底部设置有第二磁块;所述盒盖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插针;所述艾灸盒内部内壁设置有隔热层;所述艾灸盒内部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右侧贯穿设置有端口;所述端口一侧设置有第三磁块;艾灸盒内部设置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底部均设置有第一隔灰网和第二隔灰网,且所述第一隔灰网在第二隔灰网底部;所述收纳盒右侧一端设置有第四磁块。
优选的,所述收纳盒边缘与滑槽内部为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收纳盒右侧与端口相对应,且所述第三磁块与第四磁块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灰网为粗网,第二隔灰网为加密细网。
优选的,所述盒盖通过转轴最大范围可旋转90°。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为铁皮材料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隔灰网可对艾灰进行承托,第二隔灰网可避免艾灰掉落,从而通过双层设置,可进一步避免艾灰掉落;且通过收纳盒边缘与滑槽为滑动结构,使收纳盒可在艾灸盒内部进行移动,可将收纳盒从端口处取出,从而便于对收纳盒进行拆装,同时便于对收纳盒上的第一隔灰网和第二隔灰网进行清洁。
(2)通过转轴可将盒盖向外旋转打开,使盒盖便于打开,从而解决了艾灸盒和盒盖粘连后不容易打开的问题,且通过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对应,使盒盖关闭时,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可相互吸附,可保证盒盖关闭后的稳定性。
(3)通过艾灸盒内壁设置有隔热层,且隔热层为为铁皮材料制成,利用铁皮的导热性能和保温性能,可使艾灸盒内部受热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收纳盒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艾灸盒;2、通孔;3、挡板;4、转轴;5、盒盖;6、第一磁块;7、第二磁块;8、插针;9、隔热层;10、滑槽;11、端口;12、第三磁块;13、收纳盒;14、第一隔灰网;15、第二隔灰网;16、第四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艾灸盒,包括:艾灸盒1、通孔2、挡板3、转轴4、盒盖5、第一磁块6、第二磁块7、插针8、隔热层9、滑槽10、端口11、第三磁块12、收纳盒13、第一隔灰网14、第二隔灰网15、第四磁块16;艾灸盒1正面两侧均设置有通孔2;通孔2正面均转动连接有挡板3;艾灸盒1顶部通过转轴4转动连接有盒盖5;艾灸盒1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磁块6;盒盖5右侧底部设置有第二磁块7;盒盖5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插针8;艾灸盒1内部内壁设置有隔热层9;艾灸盒1内部内壁设置有滑槽10;滑槽10右侧贯穿设置有端口11;端口11一侧设置有第三磁块12;艾灸盒1内部设置有收纳盒13;收纳盒13底部均设置有第一隔灰网14和第二隔灰网15,且第一隔灰网14在第二隔灰网15底部;收纳盒13右侧一端设置有第四磁块16。
具体使用时,通过插针8,可将艾柱插在插针8上;
通过通孔2可将艾灸盒1内部的热其排出,同时通过挡板3可对通孔2进行遮挡,且挡板3对通孔2的遮盖面积皆为盒体内的热气可排出量,从而通孔2遮挡越大,艾灸盒1内部温度越低,通孔2遮挡越小,艾灸盒1内部温度越高;从而可实现对艾灸盒1内部的温度调节。
本实施例中,收纳盒13边缘与滑槽10内部为滑动结构。
具体使用时,通过收纳盒13边缘与滑槽10为滑动结构,使收纳盒13可在艾灸盒1内部进行移动,可将收纳盒13从端口11处取出,从而便于对收纳盒13进行拆装,同时便于对收纳盒13上的第一隔灰网14和第二隔灰网15进行清洁。
本实施例中,收纳盒13右侧与端口11相对应,且第三磁块12与第四磁块16相对应。
具体使用时,当收纳盒13右侧与端口11相对应时,第三磁块12与第四磁块16对应吸附,使收纳盒13可稳定的固定在艾灸盒1内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灰网14为粗网,第二隔灰网15为加密细网。
具体使用时,通过第一隔灰网14可对艾灰进行承托,第二隔灰网15可避免艾灰掉落,从而通过双层设置,可进一步避免艾灰掉落。
本实施例中,盒盖5通过转轴4最大范围可旋转90°。
具体使用时,通过转轴4可将盒盖5向外旋转打开,使盒盖5便于打开,从而解决了艾灸盒1和盒盖5粘连后不容易打开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块6与第二磁块7相对应。
具体使用时,通过第一磁块6与第二磁块7相对应,使盒盖5关闭时,第一磁块6与第二磁块7可相互吸附,可保证盒盖5关闭后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隔热层9为铁皮材料制成。
具体使用时,通过隔热层9为铁皮材料制成,利用铁皮的导热性能和保温性能,可使艾灸盒1内部受热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艾灸盒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通过转轴4可将盒盖5向外旋转打开,然后将艾柱插在插针8上,然后对艾柱进行点燃,然后关闭盒盖5,通过第一磁块6与第二磁块7可相互吸附,可保证盒盖5关闭后的稳定性;然后将艾灸盒1放置人体上进行工作;
当艾柱燃烧产生的艾灰可掉落至第一隔灰网14上,通过第一隔灰网14可对艾灰进行承托,第二隔灰网15可避免艾灰掉落,通过双层设置,可进一步避免艾灰掉落。
同时,通过收纳盒13边缘与滑槽10为滑动结构,使收纳盒13可在艾灸盒1内部进行移动,可将收纳盒13从端口11处取出,从而便于对收纳盒13进行拆装,同时便于对第一隔灰网14和第二隔灰网15上的艾灰进行清洁;
同时,通过第三磁块12与第四磁块16对应吸附,使收纳盒13可稳定的固定在艾灸盒1内部;
同时,通过隔热层9为铁皮材料制成,利用铁皮的导热性能和保温性能,可使艾灸盒1内部受热更均匀。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7)

1.一种艾灸盒,包括:艾灸盒(1)、通孔(2)、挡板(3)、转轴(4)、盒盖(5)、第一磁块(6)、第二磁块(7)、插针(8)、隔热层(9)、滑槽(10)、端口(11)、第三磁块(12)、收纳盒(13)、第一隔灰网(14)、第二隔灰网(15)、第四磁块(16);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盒(1)正面两侧均设置有通孔(2);所述通孔(2)正面均转动连接有挡板(3);所述艾灸盒(1)顶部通过转轴(4)转动连接有盒盖(5);所述艾灸盒(1)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磁块(6);所述盒盖(5)右侧底部设置有第二磁块(7);所述盒盖(5)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插针(8);所述艾灸盒(1)内部内壁设置有隔热层(9);所述艾灸盒(1)内部内壁设置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右侧贯穿设置有端口(11);所述端口(11)一侧设置有第三磁块(12);艾灸盒(1)内部设置有收纳盒(13);所述收纳盒(13)底部均设置有第一隔灰网(14)和第二隔灰网(15),且所述第一隔灰网(14)在第二隔灰网(15)底部;所述收纳盒(13)右侧一端设置有第四磁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13)边缘与滑槽(10)内部为滑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13)右侧与端口(11)相对应,且所述第三磁块(12)与第四磁块(16)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灰网(14)为粗网,第二隔灰网(15)为加密细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5)通过转轴(4)最大范围可旋转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块(6)与第二磁块(7)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9)为铁皮材料制成。
CN202223117838.8U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艾灸盒 Active CN219332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7838.8U CN219332504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艾灸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7838.8U CN219332504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艾灸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2504U true CN219332504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1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7838.8U Active CN219332504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艾灸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25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25232U (zh) 磁灸装置
CN107149555A (zh) 一种聚热型艾灸器结构
CN103371910A (zh) 微烟磁灸装置
CN219332504U (zh) 一种艾灸盒
CN206391187U (zh) 一种中医内科理疗用无烟无火背部艾灸装置
CN207886435U (zh) 立式多功能艾灸盒
CN108379063A (zh) 一种隔物艾灸系统
CN206443912U (zh) 一种艾灸罐
CN201861949U (zh) 灸炙用盒子
CN208611332U (zh) 一种可螺旋旋转的艾灸治疗盒
CN201832122U (zh) 一种艾灸盒
CN208677915U (zh) 一种便捷式艾灸盒
CN213851991U (zh) 一种灸疗给药器
CN209751647U (zh) 一种单穴多功能艾灸器
CN219595223U (zh) 一种温度可调艾灸器具
CN207370880U (zh) 紫砂温控艾灸盒
CN209301718U (zh) 艾灸器
CN205198433U (zh) 一种温灸盒
CN219423300U (zh) 一种简易的药包艾灸盒
CN213851992U (zh) 一种可调温的灸疗给药器
CN205698494U (zh) 艾灸盒
CN215652595U (zh) 一种新型艾灸用拔罐灸
CN218793050U (zh) 一种可调节通气性的随身艾灸盒
CN208448130U (zh) 一种新型艾灸刮痧治疗盒
CN209253579U (zh) 一种新型艾灸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