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1796U - 一种急救护理包扎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急救护理包扎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1796U
CN219331796U CN202320865932.7U CN202320865932U CN219331796U CN 219331796 U CN219331796 U CN 219331796U CN 202320865932 U CN202320865932 U CN 202320865932U CN 219331796 U CN219331796 U CN 2193317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hemostatic
tape
belt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659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艺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08659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17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1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17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急救护理包扎带,包括气囊包、与气囊包连接的止血贴、与气囊包连接的固定带、以及与止血贴连接的调节带;止血贴可相对于气囊包翻转;气囊包上设有与调节带对应设置的通孔;当止血贴从气囊包的正面翻转至背面时,调节带穿过通孔后环绕气囊包与止血贴,并粘连在固定带上。本申请通过直接设置相连接的气囊包与止血贴,在使用时可将止血贴翻折后缠绕在患者的肢体上,随后通过调节带环绕,对气囊包施加压力,使得气囊包能够保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局部加压,并通过粘连在固定带上,能够避免包扎过程中因患者皮肤出汗而脱落,达到较好地止血效果,操作便利,患者也可以独自完成包扎。

Description

一种急救护理包扎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急救护理包扎带。
背景技术
当在户外受到外伤需要止血时,需要采用纱布按压住伤口以进行止血。传统的方式是在局部伤口处给予大量纱布局部填塞和覆盖,然后外绑绷带加压包扎,但这种方式需要借助他人协助,且容易出现局部加压力度过紧或过松的情况。
现有技术中,专利文献(中国专利CN204092097U)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外伤急救的伤口包扎装置,该装置通过将绷带缠绕在出血的肢体上,随后通过挤压充气气囊进行加压,但这种方式在包扎后气囊和加压阀无法取出,导致患者在行动时可能拉扯到管道进而拉扯绷带,使得伤口受到摩擦,影响止血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急救护理包扎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急救护理包扎带,包括气囊包、与所述气囊包连接的止血贴、与所述气囊包连接的固定带、以及与所述止血贴连接的调节带;所述止血贴可相对于所述气囊包翻转;所述气囊包上设有与所述调节带对应设置的通孔;当所述止血贴从所述气囊包的正面翻转至背面时,所述调节带穿过所述通孔后环绕所述气囊包与所述止血贴,并粘连在所述固定带上。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包由第一包裹布与气囊构成;所述第一包裹布中设有容腔,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容腔中且充满所述容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包裹布上。
进一步地,所述止血贴包括第二包裹布;所述第二包裹布与所述第一包裹布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包裹布与所述第二包裹布之间设有折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包裹布位于所述气囊外侧的部分通过热熔胶粘结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带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带的长度;所述调节带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带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背面设有第一胶贴,所述第一胶贴上设有第一防护纸。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带背面设有第二胶贴与第三胶贴;所述第二胶贴设置在所述调节带朝向所述止血贴的一端,所述第三胶贴设置在所述调节带背向所述止血贴的一端;所述第二胶贴与所述第三胶贴上均设有第二防护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通过直接设置相连接的气囊包与止血贴,在使用时可将止血贴翻折后缠绕在患者的肢体上,随后通过调节带环绕,对气囊包施加压力,使得气囊包能够保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局部加压,并通过粘连在固定带上,能够避免包扎过程中因患者皮肤出汗而脱落,达到较好地止血效果,操作便利,患者也可以独自完成包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急救护理包扎带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急救护理包扎带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囊包;2、止血贴;3、固定带;4、调节带;5、折痕;6、第一胶贴;7、第二胶贴;8、第三胶贴;11、第一包裹布;12、气囊;13、通孔;21、第二包裹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提供一种急救护理包扎带,包括气囊包1、与气囊包1连接的止血贴2、与气囊包1连接的固定带3、以及与止血贴2连接的调节带4;止血贴2可相对于气囊包1翻转;气囊包1上设有与调节带4对应设置的通孔13;当止血贴2从气囊包1的正面翻转至背面时,调节带4穿过通孔13后环绕气囊包1与止血贴2,并粘连在固定带3上。
已充气的气囊包1与止血贴2一体设置,调节带4可穿过通孔13。在包扎时,利用固定带3先固定,调节带4调节包扎的松紧程度后粘连在固定带3上,能够避免调节带4因患者皮肤出汗而失去粘性,保证包扎牢固。固定带3穿过通孔13后会绕过气囊包1,压住气囊包1,对气囊包1进行挤压固定,使得气囊包1能够对患者伤口进行局部加压,以实现止血。其中,固定带3与调节带4的数量均为三条。
本申请通过直接设置相连接的气囊包与止血贴,在使用时可将止血贴翻折后缠绕在患者的肢体上,随后通过调节带环绕,对气囊包施加压力,使得气囊包能够保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局部加压,并通过粘连在固定带上,能够避免包扎过程中因患者皮肤出汗而脱落,达到较好地止血效果,操作便利,患者也可以独自完成包扎。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气囊包1由第一包裹布11与气囊12构成;第一包裹布11中设有容腔(图中未显示),气囊12设置在容腔中且充满容腔;通孔13设置在第一包裹布11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包裹布11位于气囊12外侧的部分通过热熔胶粘结封闭。
气囊12为已充气的气囊。气囊12装入容腔后,通过热熔胶将容腔周围的开口进行封闭,避免气囊12从容腔中脱离。气囊12充满整个容腔,使得包扎带包扎在患者的肢体上时,能够更全面地对伤口进行覆盖与挤压,避免挤压不对位的情况出现。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止血贴2包括第二包裹布21;第二包裹布21与第一包裹布11一体成型;第一包裹布11与第二包裹布21之间设有折痕5。
第一包裹布11与第二包裹布21为多层独立的纱布堆叠而成,在第一包裹布11的位置留设有容腔,气囊12装入容腔后,通过热熔胶粘结封闭,第一包裹布11与第二包裹布21之间的折痕5也为热熔胶粘结形成。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包裹布11与第二包裹布21为一整张的纱布折叠而成。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调节带4的长度大于固定带3的长度;调节带4的宽度小于固定带3的宽度。
固定带3主要是用于先对包扎带进行定位,以便于患者后续的包扎步骤的进行,而调节带4在止血带翻转后,需要绕过气囊12与患者的肢体后,在将其背面粘连至固定带3的正面,因此调节带4的长度需要大于固定带3的长度。由于调节带4是粘连在固定带3上,又要避免与患者皮肤接触,因此调节带4的宽度小于固定带3的宽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固定带3背面设有第一胶贴6,第一胶贴6上设有第一防护纸(图中未显示)。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调节带4背面设有第二胶贴7与第三胶贴8;第二胶贴7设置在调节带4朝向止血贴2的一端,第三胶贴8设置在调节带4背向止血贴2的一端;第二胶贴7与第三胶贴8上均设有第二防护纸(图中未显示)。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胶贴6贴在患者的肢体的皮肤上,第二胶贴7是调节带4穿过通孔13后贴在第一包裹布11的正面,第三胶贴8是调节带4绕过第一包裹布11与患者的肢体后,粘连在固定带3的正面。
具体地,本申请的急救护理包扎带使用过程如下:先将止血贴2沿着折痕5折叠至气囊包1的背面,调节带4依次穿过通孔13。随后撕下第一防护纸,将止血贴2对准伤口后,将固定带3依次粘连在患者的肢体上。将第二胶贴7上的第二防护纸撕下,将调节带4拉直后沿着肢体的轮廓依次贴在第一包裹布11上,随后依次撕下第三胶贴8上的第二防护纸,调节带4剩余部分环绕患者的肢体后,拉紧并粘连在固定带3的正面,完成包扎。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急救护理包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包、与所述气囊包连接的止血贴、与所述气囊包连接的固定带、以及与所述止血贴连接的调节带;所述止血贴可相对于所述气囊包翻转;所述气囊包上设有与所述调节带对应设置的通孔;当所述止血贴从所述气囊包的正面翻转至背面时,所述调节带穿过所述通孔后环绕所述气囊包与所述止血贴,并粘连在所述固定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护理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由第一包裹布与气囊构成;所述第一包裹布中设有容腔,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容腔中且充满所述容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包裹布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救护理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贴包括第二包裹布;所述第二包裹布与所述第一包裹布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包裹布与所述第二包裹布之间设有折痕。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急救护理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裹布位于所述气囊外侧的部分通过热熔胶粘结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护理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带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带的长度;所述调节带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带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护理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背面设有第一胶贴,所述第一胶贴上设有第一防护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护理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带背面设有第二胶贴与第三胶贴;所述第二胶贴设置在所述调节带朝向所述止血贴的一端,所述第三胶贴设置在所述调节带背向所述止血贴的一端;所述第二胶贴与所述第三胶贴上均设有第二防护纸。
CN202320865932.7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急救护理包扎带 Active CN2193317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5932.7U CN219331796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急救护理包扎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5932.7U CN219331796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急救护理包扎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1796U true CN219331796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7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65932.7U Active CN219331796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急救护理包扎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17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6015987A1 (en) Improvements in tourniquets
JP2008509712A5 (zh)
CN210644114U (zh) 一种调节式压迫止血敷料
CN219331796U (zh) 一种急救护理包扎带
US3867930A (en) Traction band with integral fasteners
CN215273109U (zh) 一种主动加压式急救止血绷带
CN205458886U (zh) 一种患者四肢创伤止血装置
CN204671210U (zh) 一种医用加压止血敷料及三角巾
CN106880443A (zh) 一种医用阴囊敷贴
CN213697499U (zh) 一种可更换敷芯的手环式藻酸盐类敷料
CN219743116U (zh) 一种基于自粘性的弹力包扎敷料
CN217960514U (zh) 一种卷状急救绷带
CN210990559U (zh) 一种弹性压迫止血装置
CN215689085U (zh) 一种腋窝术后加压包扎固定装置
CN214342945U (zh) 一种甲状腺术后用防护颈带
CN213250406U (zh) 一种颅脑手术或创伤后切口的快速加压包扎固定带
CN219089501U (zh) 一种甲状腺术后防护装置
CN219700303U (zh) 一种消炎止血护理带
CN215131617U (zh) 一种用于脚趾手指的减压固定敷贴
CN219021926U (zh)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敷贴
CN213250378U (zh) 一种后颅窝手术或创伤后切口的快速加压包扎固定带
CN216570488U (zh) 一种用于肢体残端的快速包扎装置
CN217186760U (zh) 一种能固定引流装置的腹带
CN217339119U (zh) 一种加压止血敷料
CN218784488U (zh) 一种头颈部包扎固定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