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2279U - 一种Brown-in电路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Brown-in电路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2279U
CN219322279U CN202222655994.3U CN202222655994U CN219322279U CN 219322279 U CN219322279 U CN 219322279U CN 202222655994 U CN202222655994 U CN 202222655994U CN 219322279 U CN219322279 U CN 219322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voltage
pin
control chip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59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达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k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k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k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59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2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2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2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Brown‑in电路及电子设备,包括功率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稳压限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均用于接入电源火线,功率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和稳压限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均用于接入电源零线;稳压限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模块的高压启动引脚连接,稳压限流模块用于通过改变等效阻值输出稳定的启动电压;控制芯片模块内置Brown‑in电路,高压启动引脚与Brown‑in电路连接,Brown‑in电路用于在高压启动引脚处的启动电压达到预设阈值时,输出启动信号控制控制芯片模块工作;控制芯片模块的电源引脚与辅助绕组模块连接,辅助绕组模块为控制芯片模块供电;控制芯片模块的驱动引脚与功率电路模块驱动输入端连接,能够解决器件成本高的问题,降低器件的成本投入。

Description

一种Brown-in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rown-in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电力技术领域,往往需要对交流电进行电能变化,从而产生了交流转直流的电源模块以及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由于交流供电电网存在波动或者跌落的情况,在模块的实际使用中,当交流输入电压波动到模块设计范围工作电作以外时,模块为了维持输出功率,这时输入有效值电流将会增加,势必增大了输入线路上相关器件工作时的电流应力与热应力,影响电源模块的可靠性工作,带来安全隐患。为了不让模块在交流输入电压过低时启动,造成器件电流应力过大而损坏,因此,产生了Brown-in保护电路,即当输入电压达到模块最低安全工作电压以上时,Brown-in电路动作,开启电源模块。
相关技术的交流电路中,将Brown-in功能电路完全内置于电源芯片内,如图2所示,电源芯片外置的高压启动引脚VH,高压启动脚引VH与内置Brown-in功能电路连接。通过二极管和电阻将交流电输入(AC输入)电压信号传输至电源芯片外置的高压启动引脚VH,由高压启动引脚VH分配电压信号给内置Brown-in功能电路,当电压信号达到内置Brown-in功能电路的固定阈值时,内置Brown-in功能电路工作,启动电源芯片,电源模块启动。在电源模块启动,辅助VCC供电正常后,由电源芯片控制关断外置的高压启动引脚VH。这种交流电路中,由于Brown-in功能电路完全集成于电源芯片内,开启电源模块对应的交流电输入电压也被固定,无法进行交流电输入电压的调整。当针对输入电压范围如176Vac-264Vac等非110V/120V的低压电网的应用时,电源模块也需要按照低压的规格来设计,导致增加了器件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rown-in电路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器件成本高的问题,降低器件的成本投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rown-in电路,包括:功率电路模块、控制芯片模块、稳压限流模块和辅助绕组模块;
所述功率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稳压限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均用于接入电源火线,所述功率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稳压限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均用于接入电源零线;
所述稳压限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模块的高压启动引脚连接,所述稳压限流模块用于通过改变等效阻值输出稳定的启动电压;
所述控制芯片模块内置Brown-in电路,所述高压启动引脚与所述Brown-in电路连接,所述Brown-in电路用于在所述高压启动引脚处的启动电压达到预设阈值时,输出启动信号控制所述控制芯片模块工作;
所述控制芯片模块的电源引脚与所述辅助绕组模块连接,所述辅助绕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启动信号为所述控制芯片模块供电;
所述控制芯片模块的驱动引脚与所述功率电路模块驱动输入端连接,以驱动所述功率电路模块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Brown-in电路。
通过稳压限流模块的等效阻值的改变使得输出稳定的启动电压以供Brown-in电路启动控制芯片模块工作,从而能够适应电源零线和电源火线输入的不同电压值,在输入电压值提高时,功率电路模块对应的电流应力降低,进而使得功率电路模块可以使用规格更小的器件,降低购买器件的成本投入。此外,在启动控制芯片模块工作后通过辅助绕组模块为控制芯片模块进行供电,高压启动引脚内部断开,稳压限流模块没有功率损耗,起到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Brown-in电路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另一种Brown-in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rown-in电路的第一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稳压限流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电路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rown-in电路的第二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目前,很多模块都有Brown-in功能,且大多都是集成在电源控制芯片内部,相关技术中常规有两种做法,其中一种如图1所示,第一二极管D1与第二二极管D2分别接至交流电输入(AC输入)的火线与零线,对AC输入电压进行整流,通过第三电阻R3限流,接至控制芯片模块的VH引脚,作为控制芯片模块的高压启动。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分压,接至控制芯片模块的BO引脚,与BO引脚内部的Brown-in比较器内部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大于基准电压时,启动Brown-in电路。通过调整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分压比,可以调整Brown-in电路启动对应的AC输入电压。电容C1为滤波电容,使AC输入通过第一二极管D1或第二二极管D2整流后的波形更加纯净,提高抗干扰能力。AC输入电压采样第一电阻R1或第二电阻R2始终接于AC输入上,造成了固定的功率损耗。
如图1所示,控制芯片模块中内置Brown-in比较器,采样AC输入电压接入对应的控制芯片模块的VH引脚,与控制芯片模块内置的Brown-in比较器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外部采样电压(VH引脚处电压)大于内置基准电压时,Brown-in电路工作,开启电源模块,此种方法,可以由电源模块设计者来灵活设计启动电源模块时对应的AC输入电压。但由于此方法由外部电阻(R3)分压AC输入电压,分压电阻将会带来额外的功率损耗,影响电源模块的待机功耗性能与效率。
另一相关技术中常规做法如图2所示,第一二极管D1与第二二极管D2分别接至AC输入的火线与零线,对AC输入电压进行整流。通过电阻R1、R2、R3、R4和R5限流,接至控制芯片模块的VH引脚,作为控制芯片模块的高压启动,并将AC输入电压信号,分配给此引脚内置的Brown-in电路,当达到内置Brown-in电路内固定的阀值时,Brown-in电路工作,启动控制芯片模块,控制芯片模块工作。当控制芯片模块工作后,辅助绕组N2提供控制芯片模块所需的VCC电压,此时,VH引脚内部断开,电阻R1、R2、R3、R4和R5没有功率损耗。由于Brown-in电路完全集成于控制芯片模块内,外部电路无法适应Brown-in电路工作时所对应的不同电压值的AC输入电压。
如图2所示,将Brown-in功能完全内置控制芯片模块内,外置高压启动引脚VH,由二极管与电阻接入AC输入电压,在控制芯片模块启动时,辅助VCC供电正常后,由控制芯片模块关断VH引脚,这样可以完全忽略高压电阻的功率损耗,最优化待机功耗性能与效率。但由于此方法将Brown-in功能完全集成在控制芯片模块内部,其Brown-in电路动作时,开启电源模块对应的AC输入电压也被固定,设计者没有外部调整的余地,针对输入电压范围如176Vac-264Vac等非110V/120V的低压电网的应用时,电源模块也需要按照低压的规格来设计,增加了器件的成本,且限制了电源设计者的设计灵活性。
基于此,为解决将Brown-in功能完全内置在控制芯片模块内,无法通过外部适应Brown-in电路工作时所对应的不同电压值的AC输入电压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Brown-in电路。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rown-in电路的第一电路示意图,参照图3,该Brown-in电路包括功率电路模块11、控制芯片模块12、稳压限流模块13和辅助绕组模块14;功率电路模块11的第一输入端和稳压限流模块13的第一输入端均用于接入电源火线L,功率电路模块11的第二输入端和稳压限流模块13的第二输入端均用于接入电源零线N;稳压限流模块13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模块12的高压启动引脚VH连接,稳压限流模块13用于通过改变等效阻值输出稳定的启动电压;控制芯片模块12内置Brown-in电路121,高压启动引脚VH与Brown-in电路121连接,Brown-in电路121用于在高压启动引脚VH处的启动电压达到预设阈值时,输出启动信号控制控制芯片模块12工作;控制芯片模块12的电源引脚与辅助绕组模块14连接,辅助绕组模块14用于根据启动信号为控制芯片模块12供电;控制芯片模块12的驱动引脚与功率电路模块11驱动输入端连接,以驱动功率电路模块11工作。
通过稳压限流模块13的等效阻值的改变使得输出稳定的启动电压以供Brown-in电路121启动控制芯片模块12工作,从而能够适应电源零线N和电源火线L输入的不同电压值。在电源输入电压值超过该Brown-in电路的门限值时,通过稳压限流模块13的等效阻值的改变可以适应超过门限值的不同电压值的输入电压,在输入电压值提高时,功率电路模块11对应的电压值也提高,在功率不变的基础上,功率电路11对应的电流应力降低,进而使得功率电路模块11可以使用规格更小的器件,减少购买器件的成本投入。此外,在启动控制芯片模块12工作后通过辅助绕组模块14为控制芯片模块12进行供电,高压启动引脚VH内部断开,稳压限流模块13没有功率损耗,起到节能效果。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稳压限流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参照图4,稳压限流模块13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稳压二极管Z1和第二稳压二极管Z2;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用于接入电源火线L,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用于接入电源零线N;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均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以及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图中的3引脚)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第一正极(图中的1引脚)、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第二正极(图中的2引脚)、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稳压二极管Z2的负极(图中的3引脚)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二稳压二极管Z2的第一正极(图中的1引脚)、第二稳压二极管Z2的第二正极(图中的2引脚)以及控制芯片模块12的高压启动引脚VH连接。通过启动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两端并联的稳压二极管,当AC输入电压达到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与控制芯片模块12内部集成的固定阈值的叠加和值,Brown-in电路121工作,这样使得Brown-in电路121工作时可以适应更高电压值的AC输入电压,从而使得功率电路模块的AC输入电压也提高了,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对应的功率电路模块的电流则减少了,对应的功率电路中器件的电流应力也减少,从而可以配置电流应力更小和规格更小的器件给功率电路模块,从而减少成本投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稳压限流模块13包括还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均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通过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实现限流,以保护电路。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电路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功率电路模块11包括整流桥BD1和电压转换器112(DC-DC转换器);整流桥BD1的两个交流输入端用于接入电源火线L和电源零线N;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出端与电压转换器11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整流桥BD1的负极输出端与电压转换器11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压转换器112的第一驱动输入端与控制芯片模块12的第一驱动引脚HO,电压转换器112的第二驱动输入端与控制芯片模块12的第二驱动引脚LO连接。功率电路模块11还包括第一电解电容E1;第一电解电容E1的正极与电压转换器11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负极与电压转换器11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通过在控制芯片模块12启动后,经过第一驱动引脚HO和第二驱动引脚LO传输对应的驱动信号给电压转换器112中,以驱动电压转换器112工作,以输出电压为负载设备供电。
电压转换器112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一电感Lr、第一电容Cr、第一变压器N、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出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整流桥BD1的负极输出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以及第一电容Cr的第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控制芯片模块12的第一驱动引脚HO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以及第一电感Lr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控制芯片模块12的第二驱动引脚LO连接;第一电感Lr的第二端与第一变压器N的初级侧第一绕组N1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一电容Cr的第二端与第一变压器N的初级侧第一绕组N1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一变压器N的次级侧的第一引脚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一变压器N的次级侧的第二引脚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均与控制芯片模块12的反馈引脚FB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的输出电压Vout用于为负载供电。电压转换器112用于根据接收到控制芯片模块12的第一驱动引脚HO和第二驱动引脚LO的驱动信号实现导通,从而实现为负载供电,同时将输出给负载的电压值通过反馈引脚FB反馈给控制芯片模块12,以使控制芯片模块12根据反馈电压对电压转换器112输出电压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电压转换器112还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二电解电容E2;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控制芯片模块12的第一驱动引脚HO连接,第二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与控制芯片模块12的第二驱动引脚LO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第二电解电容E2的正极与第三二极管D3负极连接,第二电解电容E2的负极与第一变压器N的次级侧第三引脚连接并接地。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rown-in电路的第二电路示意图,参照图6,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用于接入电源火线L,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用于接入电源零线N,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均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还与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图中的3引脚)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第一正极(图中的1引脚)、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第二正极(图中的2引脚)、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稳压二极管Z2的负极(图中的3引脚)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二稳压二极管Z2的第一正极(图中的1引脚)、第二稳压二极管Z2的第二正极(图中的2引脚)以及控制芯片模块12的高压启动引脚VH连接。
控制芯片模块12包括高压启动引脚VH、第一驱动引脚HO、第二驱动引脚LO、电源引脚VCC和反馈引脚FB。控制芯片模块12内置Brown-in电路121,高压启动引脚VH与Brown-in电路121连接,Brown-in电路121用于在高压启动引脚VH处的启动电压达到预设阈值时,输出启动信号控制控制芯片模块12工作。控制芯片模块12的反馈引脚FB用于接收功率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整流桥BD1的两个交流输入端用于接入电源火线L和电源零线N,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出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整流桥BD1的负极输出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以及第一电容Cr的第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控制芯片模块12的第一驱动引脚HO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以及第一电感Lr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与控制芯片模块12的第二驱动引脚LO连接;第一电感Lr的第二端与第一变压器N的初级侧第一绕组N1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一电容Cr的第二端与第一变压器N的初级侧第一绕组N1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一变压器N的次级侧的第一引脚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一变压器N的次级侧的第二引脚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均与控制芯片模块12的反馈引脚FB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的输出电压Vout用于为负载供电。第二电解电容E2的正极与第三二极管D3负极连接,第二电解电容E2的负极与第一变压器N的次级侧第三引脚连接并接地。
控制芯片模块12的电源引脚VCC与辅助绕组模块14连接,辅助绕组模块14用于根据启动信号为控制芯片模块12供电。辅助绕组模块14包括第三电解电容E3、第五二极管D5和第二绕组N2,第二绕组N2设置于第一变压器N的初级侧;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与第二绕组N2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控制芯片模块12的电源引脚VCC以及第三电解电容E3的正极连接;第三电解电容E3和第二绕组N2的第二引脚均接地。在控制芯片模块12根据Brown-in电路121的启动信号启动工作后,通过辅助绕组模块14根据启动信号给控制芯片模块12提供电能,此时,控制芯片模块12的高压启动引脚VH断开,因此对应的第一电阻R1至第五电阻R5以及第一稳压二极管Z1和第二稳压二极管Z2均没有功率损耗,实现节能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电路设计时,当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两端并联的第一稳压二极管Z1和第二稳压二极管Z2,需要注意电阻值与稳压管值的选择匹配,既要使启动时的电流从稳压二极管流过,需要满足条件:
Figure BDA0003881099620000081
其中Vz代表稳压二极管的额定稳压值,Iz代表稳压二极管的额定稳定电流,R代表与稳压二极管并联的等效电阻阻值。
在一实施例中,内置的Brown-in电路的阀值为65.1Vac,在其启动电阻(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两端各并联一个额定稳压值为22V的稳压二极管,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阻值配置为20K,经测试验证,使得Brown-in电路可以适配的AC输入电压范围由65Vac扩展到65Vac~109Vac。
上述,可以解决控制芯片模块内置Brown-in功能且固定阀值不可适应不同电压值的AC输入电压的问题。一般控制芯片模块内置的Brown-in电路的固定阈值都较低,例如相关技术中其内置的阈值的典型值为65Vac,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rown-in电路可以适配的AC输入电压范围由65Vac扩展到65Vac至109Vac范围,可满足大多数的应用需求,提高电路设计的灵活性。
上述,通过稳压二极管并联的等效阻值的改变使得输出稳定的启动电压以供Brown-in电路121启动控制芯片模块12工作,从而能够适应电源零线N和电源火线L输入的不同电压值。在电源输入电压值超过该Brown-in电路的门限值时,通过稳压限流模块13的等效阻值的改变可以适应超过门限值的不同电压值的输入电压,在输入电压值提高时,功率电路模块11对应的电压值也提高,在功率不变的基础上,功率电路11对应的电流应力降低,进而使得功率电路模块11可以使用规格更小的器件,减少购买器件的成本投入。此外,在启动控制芯片模块12工作后通过辅助绕组模块14为控制芯片模块12进行供电,高压启动引脚VH内部断开,稳压限流模块13没有功率损耗,起到节能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假设生产线的备料间只有一种现有控制芯片模块,其中的Brown-in电路设计的AC输入电压门限值为65Vac。在某一生产任务中,假设在生产设计AC输入电压为70Vac、80Vac和100Vac的多种用电产品。如果按照现有的Brown-in电路,需要另外准备三种控制芯片模块,分别支持70Vac、80Vac和100Vac的AC输入电压,物料管理的种类更多,并且设计AC输入电压越高的控制芯片模块,成本越高。基于现有控制芯片模块(AC输入电压门限值为65Vac)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rown-in电路设置到这些用电产品中,采用这种方式实施的用电产品均可以在对应的AC输入电压下,基于稳压限流模块对应输出不受设计AC输入电压影响的稳定的启动电压,以供Brown-in电路启动控制芯片模块工作,从而实现了AC输入电压超过Brown-in电路的设计门限值时,提高AC输入电压同样可以实现Brown-in电路的启动,进而可以适配不同AC输入电压值需求的功率电路模块,提高了Brown-in电路的适配性,使得功率电路模块的器件可以选择电流应力更低、价格更便宜的器件,从而实现节约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Brown-in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Brown-in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电路模块、控制芯片模块、稳压限流模块和辅助绕组模块;
所述功率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稳压限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均用于接入电源火线,所述功率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稳压限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均用于接入电源零线;
所述稳压限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模块的高压启动引脚连接,所述稳压限流模块用于通过改变等效阻值输出稳定的启动电压;
所述控制芯片模块内置Brown-in电路,所述高压启动引脚与所述Brown-in电路连接,所述Brown-in电路用于在所述高压启动引脚处的启动电压达到预设阈值时,输出启动信号控制所述控制芯片模块工作;
所述控制芯片模块的电源引脚与所述辅助绕组模块连接,所述辅助绕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启动信号为所述控制芯片模块供电;
所述控制芯片模块的驱动引脚与所述功率电路模块驱动输入端连接,以驱动所述功率电路模块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rown-in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限流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稳压二极管;
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用于接入电源火线,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用于接入电源零线;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均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以及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第一正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第二正极、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第一正极、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第二正极以及所述控制芯片模块的高压启动引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rown-in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限流模块包括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rown-in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电路模块包括整流桥和电压转换器;
所述整流桥的两个交流输入端用于接入电源火线和电源零线;
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转换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转换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压转换器的第一驱动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芯片模块的第一驱动引脚,所述电压转换器的第二驱动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芯片模块的第二驱动引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rown-in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电路模块还包括第一电解电容;
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电压转换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负极与所述电压转换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rown-in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模块还包括反馈引脚;
所述反馈引脚与所述功率电路模块的反馈输出端连接,以反馈所述功率电路模块的输出电压值给所述控制芯片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Brown-in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器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一变压器、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
所述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以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并接地;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芯片模块的第一驱动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以及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芯片模块的第二驱动引脚连接;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侧第一绕组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侧第一绕组的第二引脚连接;
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均与所述控制芯片模块的反馈引脚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的输出电压用于为负载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Brown-in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器还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二电解电容;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模块的第一驱动引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模块的第二驱动引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侧第三引脚连接并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Brown-in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绕组模块包括第三电解电容、第五二极管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二绕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侧;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控制芯片模块的电源引脚以及第三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三电解电容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二引脚均接地。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Brown-in电路。
CN202222655994.3U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Brown-in电路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322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5994.3U CN219322279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Brown-in电路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5994.3U CN219322279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Brown-in电路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2279U true CN219322279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34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5994.3U Active CN219322279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Brown-in电路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22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25259B2 (en) Primary side regulated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 constant current output
US7400126B2 (en) DC regulated power supply having voltage correction
US20060209581A1 (en) Terminal for multiple functions in a power supply
KR20150003042A (ko) 대기전력소모를 감소시키는 전력변환장치
WO2003055047A2 (en) Dual input voltage adapter system and method
US20090097291A1 (en) Universal power supply for a laptop
Lee et al. No-load power reduction technique for ac/dc adapters
CN219322279U (zh) 一种Brown-in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5186451U (zh) 电源电路和电源设备
JP6513546B2 (ja) Led電源装置
KR100224122B1 (ko) 레귤레이터 회로 및 이 레귤레이터 회로를 사용한 다출력스위칭전원장치
KR200403819Y1 (ko) 대기전력 절감 전원제어회로
CN210807098U (zh) 一种中压自动转换开关控制器的电源电路
KR101409355B1 (ko) 고압 배전선로용 전원 공급 장치
EP3723259A1 (en) 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US11901820B2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with step-up and step-down conversion
CN216794870U (zh) 开关电源电路
CN218771755U (zh) 电源隔离电路
CN215420126U (zh) 一种低功耗多路输出供电电路
CN217307555U (zh) 电压转换电路与电压转换设备
CN114614444B (zh) 一种具有过流降压的大功率电源
CN219740203U (zh) 开关电源的供电电路及开关电源
CN211183800U (zh) Dc-dc电源电路和电源模块
US20240006989A1 (en) Resonance power supply circuit
CN210380686U (zh) 反激式电源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