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9100U - 一种新型凉水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凉水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9100U
CN219319100U CN202320014149.XU CN202320014149U CN219319100U CN 219319100 U CN219319100 U CN 219319100U CN 202320014149 U CN202320014149 U CN 202320014149U CN 219319100 U CN219319100 U CN 219319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tower
water
hole
fan fram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141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友光
陈鑫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aojiu High Altitude Building Anticorro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aojiu High Altitude Building Anticorro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aojiu High Altitude Building Anticorro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aojiu High Altitude Building Anticorro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141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9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9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9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凉水塔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凉水塔,包括泵水结构,所述泵水结构右侧设置有凉水塔结构,所述凉水塔结构外表面设置有通风散热结构,所述通风散热结构包括有底部进风单元和顶部送风单元,所述底部进风单元包括有风扇框一,所述风扇框一内部设置有风扇架一,所述通孔内部连接有旋转轴一,所述旋转轴一外表面背面一端安装有套筒一,所述套筒一外表面安装有散热扇一。该新型凉水塔,凉水塔结构内部通过将散热水管改变成为螺旋散热管,通过螺旋管的方式,增加散热面积,使散热的速度更快,散热效率更高,当螺旋散热管内部热水的温度快速降低之后,则会避免水质发酸的问题,且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构筑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凉水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凉水塔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凉水塔。
背景技术
凉水塔在电厂、化工领域等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设备,是工厂循环用水和冷却用水的一种构筑物。
但是目前的凉水塔结构工艺一般是第一组晾水塔从容积约为2000m3的调节池中抽水降温,降温后的水从晾水塔出水口再回到调节池中,第二组晾水塔从调节池中抽水经晾水塔再次降温后进入酸化池中。此工艺的优点有因调节池有比较大的容积,在一定时间内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当进水量变小时晾水塔进水泵不容易抽空。但是,此工艺的缺点更为突出,可以降温效率低,由于工艺中热水和工艺中冷水混合后一起进入调节池,冷热混合水就降低了热水直接进入第一组晾水塔的水温,降温效率就比较低;在凉水过程中容易有异味产生,因有机废水在温度合适的情况下一定的时间内会产生酸化,而调节池里的混合水一直处于温水状态,容易产生酸化,酸化后的水再经过晾水塔降温会有酸性气体散发到空气中,产生很大的异味,这也成为工厂异味的一大来源,对工厂环境和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如中国专利CN204043437U中所公开提出的一种新型凉水塔结构,通过水池、抽水管道、第一凉水塔、第二凉水塔、第三凉水塔、调节池、酸化池、热水来源管道及冷水水源管,提高了降温的效率,减少了动力消耗。因有机废水水在70度以上时基本不会酸化,在40-50度左右时大约经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会有明显酸化气体产生。此工艺取消了调节池70度以上的高温废水通过缓冲池缓冲,在30分钟内完成整个降温过程。
但是此结构相对来说较为复杂,且在实际建设使用中较为消耗人力物力,为了节约建设成本,可以在建设凉水塔时通过减少需要构筑结构,用以达到相同凉水效率,且同样减少水质酸化的问题。
为此我们亟需提供一种新型凉水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凉水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原有结构相对来说较为复杂,且在实际建设使用中较为消耗人力物力,为了节约建设成本,可以在建设凉水塔时通过减少需要构筑结构,用以达到相同凉水效率,且同样减少水质酸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凉水塔,包括泵水结构,所述泵水结构右侧设置有凉水塔结构,所述凉水塔结构外表面设置有通风散热结构。
所述通风散热结构包括有底部进风单元和顶部送风单元。
所述底部进风单元包括有风扇框一,所述风扇框一内部设置有风扇架一,所述风扇架一正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连接有旋转轴一,所述旋转轴一外表面背面一端安装有套筒一,所述套筒一外表面安装有散热扇一。
优选的,所述顶部送风单元包括有风扇框二,所述风扇框二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架二,所述风扇架二顶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滑动连接有旋转轴二,所述旋转轴二外表面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二,所述套筒二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扇二。
优选的,所述风扇架一固定安装于风扇框一内部,所述旋转轴一外表面与风扇架一正面开设通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套筒一固定安装于旋转轴一外表面,所述散热扇一固定安装于套筒一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凉水塔结构包括有凉水塔底座,所述凉水塔底座顶面固定安装有凉水塔身,所述凉水塔身顶面固定安装有凉水塔顶,所述凉水塔身外表面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固定安装有凉水塔进水管,所述凉水塔进水管右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散热管,所述螺旋散热管远离凉水塔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凉水塔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泵水结构包括有总进水管,所述总进水管外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泵箱左侧板,所述泵箱左侧板右侧固定安装有泵箱本体,所述泵箱本体右侧固定安装有泵箱右侧板,所述泵箱本体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左侧安装有水泵进水口,所述水泵外表面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固定板,所述水泵固定板顶面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水泵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凉水塔身外表面正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框一,所述凉水塔顶顶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框二,所述凉水塔身外表面右侧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固定安装有凉水塔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泵箱左侧板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与总进水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泵固定板底面与泵箱本体内部底面抵接,所述水泵固定板与泵箱本体内部底面通过固定螺栓螺纹连接,所述泵箱右侧板右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与凉水塔进水管外表面左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型凉水塔,凉水塔结构内部通过将散热水管改变成为螺旋散热管,通过螺旋管的方式,增加散热面积,使散热的速度更快,散热效率更高,当螺旋散热管内部热水的温度快速降低之后,则会避免水质发酸的问题,且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构筑成本。
2.该新型凉水塔,通过通风散热结构的设置,可以通过设置在凉水塔身底部的散热扇一和凉水塔顶的散热扇二,与螺旋散热管底部中部和顶部之间形成空气流,辅之热气上升的原理,加快螺旋散热管散热速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7为图4中C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泵水结构;101、总进水管;102、泵箱左侧板;103、泵箱本体;104、泵箱右侧板;105、水泵;106、水泵进水口;107、水泵固定板;108、固定螺栓;109、水泵出水口;2、凉水塔结构;201、凉水塔底座;202、凉水塔身;203、凉水塔顶;204、凉水塔进水管;205、螺旋散热管;206、凉水塔出水管;3、通风散热结构;301、风扇框一;302、风扇架一;303、旋转轴一;304、套筒一;305、散热扇一;306、风扇框二;307、风扇架二;308、旋转轴二;309、套筒二;310、散热扇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凉水塔,包括泵水结构1,泵水结构1右侧设置有凉水塔结构2,凉水塔结构2外表面设置有通风散热结构3。
通风散热结构3包括有底部进风单元和顶部送风单元。底部进风单元包括有风扇框一301,风扇框一301内部设置有风扇架一302,风扇架一302正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连接有旋转轴一303,旋转轴一303外表面背面一端安装有套筒一304,套筒一304外表面安装有散热扇一305。顶部送风单元包括有风扇框二306,风扇框二306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架二307,风扇架二307顶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滑动连接有旋转轴二308,旋转轴二308外表面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二309,套筒二309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扇二310。风扇架一302固定安装于风扇框一301内部,旋转轴一303外表面与风扇架一302正面开设通孔内壁滑动连接,套筒一304固定安装于旋转轴一303外表面,散热扇一305固定安装于套筒一304外表面。通过通风散热结构3的设置,可以通过设置在凉水塔身202底部的散热扇一305和凉水塔顶203的散热扇二310,与螺旋散热管205底部中部和顶部之间形成空气流,辅之热气上升的原理,加快螺旋散热管205散热速度和效率。
凉水塔结构2包括有凉水塔底座201,凉水塔底座201顶面固定安装有凉水塔身202,凉水塔身202顶面固定安装有凉水塔顶203,凉水塔身202外表面左侧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固定安装有凉水塔进水管204,凉水塔进水管204右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散热管205,螺旋散热管205远离凉水塔进水管2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凉水塔出水管206。凉水塔身202外表面正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框一301,凉水塔顶203顶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框二306,凉水塔身202外表面右侧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固定安装有凉水塔出水管206。凉水塔结构2内部通过将散热水管改变成为螺旋散热管205,通过螺旋管的方式,增加散热面积,使散热的速度更快,散热效率更高,当螺旋散热管205内部热水的温度快速降低之后,则会避免水质发酸的问题,且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构筑成本。
泵水结构1包括有总进水管101,总进水管101外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泵箱左侧板102,泵箱左侧板102右侧固定安装有泵箱本体103,泵箱本体103右侧固定安装有泵箱右侧板104,泵箱本体103内部设置有水泵105,水泵105左侧安装有水泵进水口106,水泵105外表面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固定板107,水泵固定板107顶面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08,水泵105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出水口109。泵箱左侧板102左侧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壁与总进水管101外表面固定连接,水泵固定板107底面与泵箱本体103内部底面抵接,水泵固定板107与泵箱本体103内部底面通过固定螺栓108螺纹连接,泵箱右侧板104右侧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壁与凉水塔进水管204外表面左侧固定连接。
在使用时,开启水泵105,通过水泵105对总进水管101输送的热水进行加压,使其通过水泵进水口106进入到凉水塔进水管204内部,通过凉水塔进水管204进入到螺旋散热管205内部,于此同时开启散热扇一305和散热扇二310的转动,使凉水塔身202内部形成空气流,通过空气流动将螺旋散热管205产生的热量通过凉水塔顶203排放出去,可大大增加螺旋散热管205的散热效率,散热之后的凉水经由凉水塔出水管排出,此结构的设置,可以大大增加螺旋散热管205的散热效率,避免水质发酸,且在构筑过程中,结构简单,占地面积较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7)

1.一种新型凉水塔,包括泵水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水结构(1)右侧设置有凉水塔结构(2),所述凉水塔结构(2)外表面设置有通风散热结构(3);
所述通风散热结构(3)包括有底部进风单元和顶部送风单元;
所述底部进风单元包括有风扇框一(301),所述风扇框一(301)内部设置有风扇架一(302),所述风扇架一(302)正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连接有旋转轴一(303),所述旋转轴一(303)外表面背面一端安装有套筒一(304),所述套筒一(304)外表面安装有散热扇一(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凉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送风单元包括有风扇框二(306),所述风扇框二(306)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架二(307),所述风扇架二(307)顶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滑动连接有旋转轴二(308),所述旋转轴二(308)外表面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二(309),所述套筒二(309)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扇二(3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凉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架一(302)固定安装于风扇框一(301)内部,所述旋转轴一(303)外表面与风扇架一(302)正面开设通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套筒一(304)固定安装于旋转轴一(303)外表面,所述散热扇一(305)固定安装于套筒一(304)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凉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凉水塔结构(2)包括有凉水塔底座(201),所述凉水塔底座(201)顶面固定安装有凉水塔身(202),所述凉水塔身(202)顶面固定安装有凉水塔顶(203),所述凉水塔身(202)外表面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固定安装有凉水塔进水管(204),所述凉水塔进水管(204)右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散热管(205),所述螺旋散热管(205)远离凉水塔进水管(2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凉水塔出水管(2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凉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水结构(1)包括有总进水管(101),所述总进水管(101)外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泵箱左侧板(102),所述泵箱左侧板(102)右侧固定安装有泵箱本体(103),所述泵箱本体(103)右侧固定安装有泵箱右侧板(104),所述泵箱本体(103)内部设置有水泵(105),所述水泵(105)左侧安装有水泵进水口(106),所述水泵(105)外表面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固定板(107),所述水泵固定板(107)顶面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08),所述水泵(105)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出水口(10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凉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凉水塔身(202)外表面正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框一(301),所述凉水塔顶(203)顶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框二(306),所述凉水塔身(202)外表面右侧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固定安装有凉水塔出水管(20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凉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箱左侧板(102)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与总进水管(101)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泵固定板(107)底面与泵箱本体(103)内部底面抵接,所述水泵固定板(107)与泵箱本体(103)内部底面通过固定螺栓(108)螺纹连接,所述泵箱右侧板(104)右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与凉水塔进水管(204)外表面左侧固定连接。
CN202320014149.XU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新型凉水塔 Active CN219319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14149.XU CN219319100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新型凉水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14149.XU CN219319100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新型凉水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9100U true CN219319100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4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14149.XU Active CN219319100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新型凉水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9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4678A (zh) 一种机柜服务器用一次水环路热管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4555111U (zh) 节能型开式冷却塔供冷系统
CN104791925A (zh) 一种节能型开式冷却塔供冷系统
CN202232592U (zh) 一种恒温鱼池专用水机
CN219319100U (zh) 一种新型凉水塔
CN204157200U (zh) 一种热管循环式一次冷媒环路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CN204757443U (zh) 粘胶脱气冷却循环水降温系统
CN213639344U (zh) 水产养殖提供低温冷水装置
CN210512793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智能管理系统
CN104254232A (zh) 一种热管循环式一次冷媒环路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CN204928483U (zh) 一种电机冷却装置
CN210717915U (zh) 一种工业冷风机
CN207793098U (zh) 一种生物肥料发酵设备
CN207934114U (zh) 一种水循环系统
CN204240683U (zh) 一种循环水节能系统
CN208797412U (zh) 一种直流电源屏的耐用底座
CN202281412U (zh) 冬季零耗电防腐冷水机组
CN211451530U (zh) 一种水冷系统
CN112556303A (zh) 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
CN207881503U (zh) 一种白烟处理装置
CN206131311U (zh) 一种造纸用空压机房的散热系统
CN206817810U (zh) 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余热制取低温冷却水的装置
CN110248522A (zh) 服务器中心机房冷却水循环及热利用系统
CN219679352U (zh) 一种温室大棚用节能供暖装置
CN214330842U (zh) 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