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4784U -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4784U
CN219314784U CN202320924610.5U CN202320924610U CN219314784U CN 219314784 U CN219314784 U CN 219314784U CN 202320924610 U CN202320924610 U CN 202320924610U CN 219314784 U CN219314784 U CN 219314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unit
groove
height
over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46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龙彬
蔡莎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9246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4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4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4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包括模块单元,所述模块单元设置有多个,所述模块单元为混凝土浇筑结构,所述模块单元的上部设置有凹槽,在所述模块单元的上部,位于所述凹槽的后方设置有污水流道,在所述模块单元的上方,位于所述污水流道和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净化仓,所述净化仓与所述污水流道之间设置有溢水槽,所述净化仓与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水槽的高度,在所述净化仓内设置有过滤棉,在所述凹槽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细砂层、第一碎石层、填料层、第二碎石层和土层;本装置可以在地面上进行搭建,无需开挖基坑,避免水下渗至地下。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湿地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专门针对土地进行开发,开挖基坑,然后布置防水层,再搭建填料,最后再种植植物,污水排入人工湿地后再流出,利用填料和植物的根系吸附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这种人工湿地的搭建对场地要求较高,且需要在开挖的基坑的底部搭建足够稳定的防水层,避免污水向下渗透后进入至地下水。因此这类人工湿地的施工成本也相对较高。其次,由于是在地面下,因此在进行填料更换等操作时,由于湿地的体量较大,需要大型设备进行开挖,造成了较高的维护费用。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在地面上进行搭建,无需开挖基坑,避免水下渗至地下的模块化人工湿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地面上进行搭建,无需开挖基坑,避免水下渗至地下的模块化人工湿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包括模块单元,所述模块单元设置有多个,所述模块单元为混凝土浇筑结构,所述模块单元的上部设置有凹槽,在所述模块单元的上部,位于所述凹槽的后方设置有污水流道,在所述模块单元的上方,位于所述污水流道和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净化仓,所述净化仓与所述污水流道之间设置有溢水槽,所述净化仓与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水槽的高度,在所述净化仓内设置有过滤棉,在所述凹槽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细砂层、第一碎石层、填料层、第二碎石层和土层,通过土层种植挺水植物,在所述模块单元的前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水孔的高度。
优选地,在所述凹槽的两侧槽壁处设置有滑槽,在两侧所述滑槽之间安插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槽口,所述隔板的上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进水孔的高度。
优选地,在所述模块单元顶部的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半槽,两个所述模块单元贴合安装时,两个半槽组合形成溢流槽,所述半槽与所述净化仓之间设置有第一溢水槽,所述第一溢水槽的溢水高度高于所述溢水槽的溢水高度,当净化仓内的过滤棉的渗透能力不足时,水位上升后从第一溢水槽处溢出,在所述模块单元的前端浇筑形成有回流槽,从所述溢流槽处溢流出的水经由所述回流槽后回流。
优选地,所述填料为活性炭颗粒。
优选地,所述模块单元的底部四角处浇筑形成支脚,在支脚的支撑下,所述模块单元的底部脱离地面。
优选地,所述隔板的上沿高度低于所述模块单元的上沿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优点一,本装置采用地面进行搭建,无需开挖基坑,相较于传统的基坑湿地而言,维护更加简单。
优点二,本装置采用模块化拼装结构,可以根据场地来合理的调整组合的数量,也方便后续进行扩容。
优点三,每个模块单元独立对污水进行处理,每个模块单元可独立进行维护,维护更加的方便
优点四,模块单元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成型成本较低,且可使用时间持久,相对的使用成本也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模块单元内的填料分层示意图;
图3为模块单元的立体图;
图4为图3在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包括模块单元1,所述模块单元1设置有多个,所述模块单元1为混凝土浇筑结构,所述模块单元1的上部设置有凹槽11,在所述模块单元1的上部,位于所述凹槽11的后方设置有污水流道12,在所述模块单元1的上方,位于所述污水流道12和所述凹槽11之间设置有净化仓13,所述净化仓13与所述污水流道12之间设置有溢水槽14,所述净化仓13与所述凹槽11之间设置有进水孔15,所述进水孔15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水槽14的高度,在所述净化仓13内设置有过滤棉16,在所述凹槽11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细砂层2、第一碎石层3、填料层4、第二碎石层5和土层6,通过土层6种植挺水植物,土层6的局部融入至第二碎石层5内,在所述模块单元1的前端设置有出水管17,所述出水管17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水孔15的高度。
在细砂层2、第一碎石层3、填料层4、第二碎石层5和土层6铺设完成后,土层6的高度需要低于进水孔15的高度,通过土层6种植挺水植物,污水通过逐层向下渗透后被过滤,吸附掉其中的有机磷等有害物质。
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凹槽11的两侧槽壁处设置有滑槽121,在两侧所述滑槽121之间安插有隔板131,所述隔板131的底部设置有槽口141,所述隔板131的上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进水孔15的高度。
为了避免水从进水孔排入凹槽后,再从出水管17直接排走,我们设计了上述的隔板131,通过隔板131将凹槽分成两个腔室,进水孔处进入的污水首先需要渗透其中的一个腔室,再向上反渗透另一个腔室,最后采用从土层的表面渗出后再从出水管17排出。增加了污水与各层之间的接触时间,也延长了植物根系的吸收时间,提高对有害物质的吸附效果。
参阅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模块单元1顶部的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半槽122,两个所述模块单元1贴合安装时,两个半槽122组合形成溢流槽,所述半槽122与所述净化仓13之间设置有第一溢水槽123,所述第一溢水槽123的溢水高度高于所述溢水槽14的溢水高度,当净化仓13内的过滤棉的渗透能力不足时,水位上升后从第一溢水槽123处溢出,在所述模块单元1的前端浇筑形成有回流槽124,从所述溢流槽处溢流出的水经由所述回流槽124后回流。
该技术方案,主要是针对污水进入量较大的时候使用,通过将过量输入的污水重新回流至污水池,避免水从凹槽11、净化仓13处溢出。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填料4为活性炭颗粒。优选采用椰壳活性炭。
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模块单元1的底部四角处浇筑形成支脚199,在支脚的支撑下,所述模块单元的底部脱离地面。
采用支脚的设计,方便观察模块单元1的使用状态,确定其底部是否存在漏水,便于及时的检修。
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隔板131的上沿高度低于所述模块单元1的上沿高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单元,所述模块单元设置有多个,所述模块单元为混凝土浇筑结构,所述模块单元的上部设置有凹槽,在所述模块单元的上部,位于所述凹槽的后方设置有污水流道,在所述模块单元的上方,位于所述污水流道和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净化仓,所述净化仓与所述污水流道之间设置有溢水槽,所述净化仓与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水槽的高度,在所述净化仓内设置有过滤棉,在所述凹槽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细砂层、第一碎石层、填料层、第二碎石层和土层,通过土层种植挺水植物,在所述模块单元的前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水孔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槽的两侧槽壁处设置有滑槽,在两侧所述滑槽之间安插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槽口,所述隔板的上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进水孔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块单元顶部的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半槽,两个所述模块单元贴合安装时,两个半槽组合形成溢流槽,所述半槽与所述净化仓之间设置有第一溢水槽,所述第一溢水槽的溢水高度高于所述溢水槽的溢水高度,当净化仓内的过滤棉的渗透能力不足时,水位上升后从第一溢水槽处溢出,在所述模块单元的前端浇筑形成有回流槽,从所述溢流槽处溢流出的水经由所述回流槽后回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活性炭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单元的底部四角处浇筑形成支脚,在支脚的支撑下,所述模块单元的底部脱离地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上沿高度低于所述模块单元的上沿高度。
CN202320924610.5U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 Active CN219314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4610.5U CN219314784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4610.5U CN219314784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4784U true CN219314784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7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4610.5U Active CN219314784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4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4216B (zh) 波式潜流人工湿地景观水体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2047482A (zh) 一种垂直潜流湿地及配水方法
CN110790388A (zh) 基于功能填料结构的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
CN101880105A (zh) 复合流人工快渗生态田
CN204474503U (zh) 一种农村污水滴滤生态渠处理系统
CN201952328U (zh) 景观倒置生物快滤装置
CN207451863U (zh) 一种模块化分层生物滴滤污水处理系统
CN204865234U (zh) 雨水过滤器
CN204490614U (zh)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池
CN204661512U (zh) 一种农村污水微动力生态处理系统
CN109734254A (zh) 一种农村小型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回用一体化系统
CN218116356U (zh) 一种水平潜流式溢流堰
CN219314784U (zh)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
US20230159362A1 (en) Floating-island type artificial wetland treatment system based on lake center platform
CN212835238U (zh) 一种无动力源潮汐式水流人工湿地系统
CN104743674A (zh) 模块化人工湿地处理装置
CN207811513U (zh) 处理生活用水的人工湿地系统
CN209226788U (zh) 一种具有中水回用功能的地埋式人工湿地生态池
CN204529466U (zh) 模块化人工湿地处理装置
CN209872525U (zh) 一种装配式填料块及装配式阶梯型滨水湿地净化系统
CN210736361U (zh) 污水处理净化装置
CN210887511U (zh) 一种初期雨水的分流治污系统
CN104496110B (zh) 土壤渗滤装置
CN114560594A (zh) 一种模块化快装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CN201908003U (zh) 间歇进水土壤—植物脱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