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0259U - 一种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0259U
CN219280259U CN202223255055.6U CN202223255055U CN219280259U CN 219280259 U CN219280259 U CN 219280259U CN 202223255055 U CN202223255055 U CN 202223255055U CN 219280259 U CN219280259 U CN 2192802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carbon fiber
assembly
fiber tow
treat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550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振
雷妍
张子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eng Langf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eng Langf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eng Langf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eng Langf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550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02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02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02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包括:多根丝束,多根丝束沿第一方向分布排列,其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两根相邻的丝束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一间隙内挂有上浆剂;吹丝组件,吹丝组件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吹丝组件内具有第一通道;其上沿第二方向分布排列有多个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且各第一通孔与第一间隙对应设置;供气组件,供气组件与第一通道连通,用于向吹丝组件供气,气体通过第一通道将第一间隙内的上浆剂吹掉;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多根丝束沿第二方向同步移动;本方案,可防止丝束在上浆干燥后发生粘连,提高成型良品率,且方案简单,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碳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3%以上的新型非金属材料,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在碳纤维后处理生产的现有装置中,纤维经过上浆槽及热棍,会发生相连丝束粘连在一起,导致产品毛丝量增加及卷绕质量下降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改善上浆槽的上浆情况上采取措施,所花费成本相比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包括:
多根丝束,多根所述丝束沿第一方向分布排列,其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两根相邻的丝束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内挂有上浆剂;
吹丝组件,所述吹丝组件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吹丝组件内具有第一通道;其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排列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
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用于向所述吹丝组件供气,气体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将所述第一间隙内的上浆剂吹掉;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多根丝束沿所述第二方向同步移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供气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远离所述吹丝组件侧设有提供压缩空气的空气压缩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吹丝组件为中空圆柱形管,其材质为碳钢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流量检测组件,所述流量检测组件用于监测流入所述第一通道内的压缩空气流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流入所述第一通道内的压缩空气的气流大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压缩空气的开关。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丝束一侧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轴线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丝束设于所述第一滚轮靠近所述吹丝组件侧,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滚轮带动所述丝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滚轮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多根所述丝束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的宽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一种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包括多根丝束,丝束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多根丝束之间存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上挂有上浆剂,丝束上方设有吹丝组件,和吹丝组件相连的供气组件,以及驱动丝束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使用时,第一驱动组件组件驱动丝束沿第二方向移动,供气组件为吹丝组件提供压缩空气,吹丝组件将丝束间隙上的上浆剂吹掉;本方案可防止丝束在上浆干燥后发生粘连,提高成型良品率,且方案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吹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
1、丝束;11、第一间隙;2、吹丝组件;21、第一通道;22、第一通孔;3、第一管道;4、流量检测组件;5、第一调节组件;6、第二调节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诚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多根丝束1,多根所述丝束1沿第一方向分布排列,其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两根相邻的丝束1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1,所述第一间隙11内挂有上浆剂;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具体的,所述丝束经1过上浆槽,所述上浆槽内盛放有所述上浆剂,所述丝束1经过所述上浆槽后通过所述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最后进入所述热棍定型装置,完成上浆、干燥定型。
吹丝组件2,所述吹丝组件2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吹丝组件2内具有第一通道21;其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排列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通道21连通的第一通孔22;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各所述第一通孔22之间的间距为100毫米;可选的,所述吹丝组件2的轴线可垂直于丝束1延长线方向,亦可与丝束1的延长线形成夹角,夹角为锐角;其中,所述丝束1数量远大于所述第一通孔22的数量;所述丝束1经过所述上浆槽后,所述丝束1上与所述第一间隙11上挂有所述上浆剂,所述上浆剂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所述吹丝组件2用于将所述水膜吹破;具体的,所述水膜吹破后,位于所述丝束1上的上浆剂附着于所述丝束1,位于所述第一间隙11内的上浆剂水膜吹破后掉落。
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与所述第一通道21连通,用于向所述吹丝组件2供气,气体通过所述第一通道21将所述第一间隙11内的上浆剂吹掉;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多根丝束1沿所述第二方向同步移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所述丝束1远离所述吹丝组件2侧;本方案可防止丝束在上浆干燥后发生粘连,提高成型良品率,且方案简单,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所述供气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通道21相连的第一管道3,所述第一管道3远离所述吹丝组件2侧设有提供压缩空气的空气压缩机;其中,所述供气组件提供的气体为压缩空气;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所述空气压缩机可提供6千克的压缩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吹丝组件2为中空圆柱形管,其材质为碳钢管;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所述中空柱形管为3.5米长的DN25碳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3上设有流量检测组件4,所述流量检测组件4用于监测流入所述第一通道21内的压缩空气流量;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所述第一管道3靠近所述空气压缩机侧设有所述流量检测组件4;可选的,所述流量检测组件4为流量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3上还设有第一调节组件5,所述第一调节组件5用于调节流入所述第一通道21内的压缩空气的气流大小;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所述第一调节件靠近所述空气压缩器侧设有所述空气检测组件;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5为压力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3上还设有第二调节组件6,所述第二调节组件6用于控制所述压缩空气的开关;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所述第一调节组件5远离所述空气压缩器侧设有第二调节组件6,所述第二调节组件6远离所述第一调节组件5侧设有所述吹丝组件2;可选的,所述第二调节组件6为截止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丝束1一侧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轴线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丝束1设于所述第一滚轮靠近所述吹丝组件侧,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滚轮带动所述丝束1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所述第一滚轮的数量为7个;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驱动所述第一滚轮沿所述第一轴线转动,7个所述第一滚轮转动通过摩擦力带动所述丝束1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轮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多根所述丝束1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的宽度;其中,所述丝束1全部分布在所述第一滚轮上,保证所述第一滚轮转动时无所述丝束1不移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根丝束(1),多根所述丝束(1)沿第一方向分布排列,其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两根相邻的丝束(1)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1),所述第一间隙(11)内挂有上浆剂;
吹丝组件(2),所述吹丝组件(2)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吹丝组件(2)内具有第一通道(21);其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排列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通道(21)连通的第一通孔(22);
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与所述第一通道(21)连通,用于向所述吹丝组件(2)供气,气体通过所述第一通道(21)将所述第一间隙(11)内的上浆剂吹掉;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多根丝束(1)沿所述第二方向同步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通道(21)相连的第一管道(3),所述第一管道(3)远离所述吹丝组件(2)侧设有提供压缩空气的空气压缩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丝组件(2)为中空圆柱形管,其材质为碳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3)上设有流量检测组件(4),所述流量检测组件(4)用于监测流入所述第一通道(21)内的压缩空气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3)上还设有第一调节组件(5),所述第一调节组件(5)用于调节流入所述第一通道(21)内的压缩空气的气流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3)上还设有第二调节组件(6),所述第二调节组件(6)用于控制所述压缩空气的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丝束(1)一侧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轴线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丝束(1)设于所述第一滚轮靠近所述吹丝组件侧,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滚轮带动所述丝束(1)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多根所述丝束(1)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的宽度。
CN202223255055.6U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 Active CN2192802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5055.6U CN219280259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5055.6U CN219280259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0259U true CN219280259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06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55055.6U Active CN219280259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02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739C (zh) 光纤输送装置
US20130193623A1 (en)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Reinforcing a Substance or an Object with Continuous Filaments
CN103981599A (zh) 喷气纺纱机的纺纱部位
CN219280259U (zh) 一种碳纤维丝束粘连处理装置
EP2002297A1 (en) Cable installation
CN110171125B (zh) 玻纤带自动引带装置
CN106917147A (zh) 一种静电纺丝装置
CN113638068A (zh) 一种产业用生物基聚酰胺纺丝牵伸卷绕联合机
WO2004015184A1 (ja) 集合繊維の開繊装置
CN1080335A (zh) 用于完成粗丝的纺纱装置
CA248210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fibers
CN201864807U (zh) 一种熔体直纺冷却加湿装置
CN208038605U (zh) 一种生产生物质聚酰胺56纤维的纺丝机
CN212800164U (zh) 一种光纤拉丝自动调整涂覆丝径装置
CN210309123U (zh) 玻纤带自动续带装置
CN216338452U (zh) 一种碳纤维生产线后处理用定型干燥系统
CN210309023U (zh) 玻纤带自动引带装置
CN110142942B (zh) 一种气吹微缆微套管超高速二次套塑生产设备及工艺
CN207915705U (zh) 一种管道缠绕自动碾压装置
CN216094498U (zh) 一种钙钛矿薄膜涂布设备
CN102121732B (zh) 熔体直纺纺丝加湿装置
CN113860723B (zh) 预烘干装置及具有其的玻璃纤维生产设备
CN219367098U (zh) 流量调节元件和并联负压蒸汽管道
CN115418806B (zh) 用于降低纱线毛羽量的浆纱吹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6663318U (zh) 一种产业用生物基聚酰胺纺丝牵伸卷绕联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