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76858U - 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76858U
CN219276858U CN202223173955.6U CN202223173955U CN219276858U CN 219276858 U CN219276858 U CN 219276858U CN 202223173955 U CN202223173955 U CN 202223173955U CN 219276858 U CN219276858 U CN 219276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oven fabric
lower side
composite flame
flame retard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739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振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Runji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Fengrun New Composit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Fengrun New Composit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Fengrun New Composit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739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76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76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76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属于无纺布技术领域,该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包括无纺布芯;卡槽,卡槽的一体成型于无纺布芯的表面,卡槽内连接有弹性片;以及耐磨层,耐磨层固定连接于卡槽的上端,耐磨层的上端一体成型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吸湿球,通过弹性片的材质采用聚氨酯制成,利用聚氨酯制成的弹性片可进一步地提高无纺布整体弹性,使无纺布避免褶皱,从而进一步提高美观性同时满足有弹性布料需求的使用场景。

Description

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纺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简称:PET)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可用于不同的行业,比如隔音,隔热,电热片,口罩,服装,医用,填充材料等,应用范围广泛,市场需求旺盛。
现有技术中的无纺布由于工艺技术和设计理念的问题,往往没有关注其弹性和美观问题,现有的无纺布大多弹性一般,在使用时也往往因为内部太过柔软没有设计而导致其弹性差,且容易出现皱起褶皱,对布料弹性有需求的使用场景使用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纺布在使用时弹性差,容易出现褶皱问题,解决对布料弹性有需求的使用场景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包括:
无纺布芯;
卡槽,所述卡槽的一体成型于无纺布芯的表面,所述卡槽内连接有弹性片;
以及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固定连接于卡槽的上端,所述耐磨层的上端一体成型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吸湿球。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吸湿球的侧端固定连接有阻燃层,所述无纺布芯内粘接有第一隔水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隔水层的下侧粘接有第一透气层,所述第一透气层的下侧粘接有第一纤维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纤维层的下侧粘接有第一吸湿层,所述第一吸湿层的下侧粘接有第二吸湿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吸湿层的下侧粘接有第二纤维层,所述第二纤维层的下侧粘接有第二透气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透气层的下侧粘接有第二隔水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中,弹性片材质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利用聚氨酯制成的弹性片可进一步地提高无纺布整体弹性性能,使无纺布可避免容易皱起褶皱问题,还能进一步提高产品美观性。
本方案中,通过阻燃层的材质可采用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无机磷类和硼类阻燃材料其中的任一种,更好地增强无纺布的阻燃效果,安全性也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理解,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视角爆炸图。
图中:1、无纺布芯;101、第一隔水层;102、第一透气层;103、第一纤维层;104、第一吸湿层;105、第二吸湿层;106、第二纤维层;107、第二透气层;108、第二隔水层;2、卡槽;3、弹性片;4、耐磨层;5、通孔;6、吸湿球;7、阻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准确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包括:
无纺布芯1;卡槽2,卡槽2的一体成型于无纺布芯1的表面,卡槽2内连接有弹性片3;
以及耐磨层4,耐磨层4固定连接于卡槽2的上端,耐磨层4的上端一体成型开设有通孔5,通孔5内固定连接有吸湿球6。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卡槽2起到实现将弹性片3进行固定作用,且卡槽2具体如何进行开设对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均为现有技术本文中不做过多叙述,其中弹性片3由聚氨酯制成,利用聚氨酯制成的弹性片3可进一步地提高无纺布整体弹性,使得无纺布在进行使用使避免褶皱,从而进一步提高美观性,耐磨层4起到实现将通孔5进行固定作用,从而使得耐磨层4能更好地进行固定,吸湿球6起到实现为高分子吸水树脂制成,通过粘胶纤维制成的吸湿球6,配合其吸收水分并存储,且高分子吸水树脂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少量水分可以有效吸收并保存,大大提高无纺布吸水效果,且不易起静电,使用效果好。
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4,吸湿球6的侧端固定连接有阻燃层7,无纺布芯1内粘接有第一隔水层101。
本实施例中:通过阻燃层7的材质可采用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无机磷类和硼类阻燃材料其中的一种,使得无纺布在进行使用时能更好地增强阻燃效果,对于阻燃层7然后进行制作,以及实现其阻燃对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均为现有技术本文中不做过多叙述,第一隔水层101起到更好地保障无纺布在进行使用使的防水效果,其中第一隔水层101然后进行防水对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来说为现有技术。
具体的请参阅图2和图3,第一隔水层101的下侧粘接有第一透气层102,第一透气层102的下侧粘接有第一纤维层103。
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气层102起到实现当无纺布在进行使用时能更好地保障其透气效果,第一纤维层103起到实现更好的保障无纺布在进行使用时的抗拉扯能力,使得无纺布的使用效果进一步提升。
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纤维层103的下侧粘接有第一吸湿层104,第一吸湿层104的下侧粘接有第二吸湿层105。
本实施例中:第一吸湿层104和第二吸湿层105均起到实现更好地进行对无纺布表面进行微量水分进行吸收作用。
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2,第二吸湿层105的下侧粘接有第二纤维层106,第二纤维层106的下侧粘接有第二透气层107。
本实施例中:第二纤维层106和第一纤维层103起到相同功能实现其抗拉扯能力使得无纺布的使用效果进一步提升,第二透气层107和第一透气层102相同使得无纺布在进行使用时能更加的透气舒适。
具体的请参阅图2,第二透气层107的下侧粘接有第二隔水层108。
本实施例中:第二隔水层108进一步地提升无纺布在进行使用时的防水功能,使得无纺布的使用效果能更好地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卡槽2内粘接弹性片3,然后再依次将耐磨层4和阻燃层7进行粘接,且通孔5的内粘接吸湿球6使得无纺布在进行使用时能够更好地提升对水分的吸收,通过阻燃层7的材质可采用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无机磷类和硼类阻燃材料其中的一种,使得无纺布在进行使用时能更好地增强阻燃效果,通过弹性片3的材质采用聚氨酯制成,利用聚氨酯制成的弹性片3可进一步地提高无纺布整体弹性,使得无纺布在进行使用使避免褶皱,从而进一步提高美观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纺布芯(1);
卡槽(2),所述卡槽(2)的一体成型于无纺布芯(1)的表面,所述卡槽(2)内连接有弹性片(3);
以及耐磨层(4),所述耐磨层(4)固定连接于卡槽(2)的上端,所述耐磨层(4)的上端一体成型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内固定连接有吸湿球(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球(6)的侧端固定连接有阻燃层(7),所述无纺布芯(1)内粘接有第一隔水层(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水层(101)的下侧粘接有第一透气层(102),所述第一透气层(102)的下侧粘接有第一纤维层(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层(103)的下侧粘接有第一吸湿层(104),所述第一吸湿层(104)的下侧粘接有第二吸湿层(1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湿层(105)的下侧粘接有第二纤维层(106),所述第二纤维层(106)的下侧粘接有第二透气层(1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气层(107)的下侧粘接有第二隔水层(108)。
CN202223173955.6U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 Active CN219276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3955.6U CN219276858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3955.6U CN219276858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76858U true CN219276858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7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73955.6U Active CN219276858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768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54576U (zh) 一种具有防静电阻燃的高透气性涤纶布料
CN219276858U (zh) 一种高弹性多层复合阻燃无纺布
CN213618761U (zh) 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抗菌涤纶布
CN214056695U (zh) 一种防霉透气墙布面料
CN209409494U (zh) 一种环保型的复合面料
CN216001688U (zh) 一种抗拉性能好的复合无纺布
CN215041002U (zh) 涤塔夫和蜂窝结构纤维复合面料
CN215551620U (zh) 一种耐磨型无纺布
CN215152797U (zh) 一种由纤维网构成的双层无纺布结构
CN216100851U (zh) 一种新型防水防风透气复合面料
CN219446369U (zh) 一种基于芳纶纤维的防护面料
CN217892111U (zh) 一种医用抑菌吸水无纺布
CN214137663U (zh) 一种防褶皱的面料
CN220219975U (zh) 透气无纺布
CN216100756U (zh) 一种阻燃效果好的无纺布
CN210617520U (zh) 一种阻燃的超细纤维擦拭布
CN216033030U (zh) 一种防跑绒的聚酯纤维面料
CN216360852U (zh) 一种新型隔音式环保型墙布
CN216330537U (zh) 一种抗菌阻燃的春亚纺面料
CN217917155U (zh) 一种高强度无纺布
CN215704671U (zh) 一种防潮透气的农业复合无纺布
CN213227913U (zh) 一种具有防翘边功能的墙布
CN210501763U (zh) 一种吸湿防霉涤纶面料
CN219544196U (zh) 基于环保型抗菌阻燃无纺布
CN217346995U (zh) 一种pvc商标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3

Address after: No. 24, Chenhui Road, Lancun Town, Jim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266000

Patentee after: Qingdao Runji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4, Chenhui Road, Lancun Town, Jim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266000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Fengrun New Composit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