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70814U -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70814U
CN219270814U CN202223605046.5U CN202223605046U CN219270814U CN 219270814 U CN219270814 U CN 219270814U CN 202223605046 U CN202223605046 U CN 202223605046U CN 219270814 U CN219270814 U CN 219270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water storage
storage box
base station
deter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50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鹏飞
戚欢
向维成
王裕庆
黄栋
陈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50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70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70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70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基站用于清洁机器人,清洁基站包括基座、洗涤剂盒组件、储水盒、第一卡接件和转换件,基座的内部设有一端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洗涤剂盒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洗涤剂盒,洗涤剂盒组件通过开口插接于容纳腔,储水盒设于基座,并与至少一个洗涤剂盒相连通,第一卡接件设于基座或储水盒,并与洗涤剂盒组件相卡接,转换件设于基座或储水盒,并用于定位第一卡接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基站,能够保证对清洁部件的清洁效果,同时,转换件用于定位第一卡接件,从而保证第一卡接件在清洁基站内的位置固定,以保证洗涤剂盒组件与第一卡接件的准确卡接。

Description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清洁机器人由于其能够自动地完成对地面的清洁而较大程度的减轻人们的卫生清洁负担,使其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而为了实现对清洁机器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的清洁,通常还会对清洁机器人配置有基站,该基站上设置有清水供应系统,在清洁机器人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停靠在基站处对清洁部件进行清洗或进行补水处理,以便使清洁机器人继续进行有效的清洁工作。
现有的清洁基站还设有洗涤剂盒组件,洗涤剂盒组件用于向清洁部件提供洗涤剂,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对清洁部件的清洁效果。其中,洗涤剂盒组件一般固定设于基站内,从而不便于进行拆卸,并导致添加洗涤剂过程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至少解决洗涤剂添加过程复杂的技术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清洁基站,用于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基站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设有一端具有开口的容纳腔;
洗涤剂盒组件,所述洗涤剂盒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洗涤剂盒,所述洗涤剂盒组件通过所述开口插接于所述容纳腔;
储水盒,所述储水盒设于所述基座;
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设于所述基座或所述储水盒,并与所述洗涤剂盒组件相卡接;
转换件,设于所述基座或所述储水盒,并用于定位所述第一卡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基站,通过将洗涤剂盒组件与第一卡接件相卡接,使洗涤剂盒组件以便于拆卸的方式与基座相连,当需要添加洗涤剂时,沿与插接方向相反的方向抽出洗涤剂盒组件,从而将洗涤剂盒退出容纳腔,进而便于对洗涤剂盒进行拆装或添加洗涤剂,降低洗涤剂添加过程的复杂度,从而保证对清洁部件的清洁效果,同时,清洁基站还设有转换件,转换件用于定位第一卡接件,从而保证第一卡接件在清洁基站内的位置固定,以保证洗涤剂盒组件与第一卡接件的准确卡接。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基站,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件上间隔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转换件的底部间隔设有两个第二定位柱,所述两个第二定位柱插接于所述两个第一安装孔内,并用于对所述第一卡接件进行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水盒上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槽内间隔设有两个第一定位柱,所述两个第一定位柱和所述两个第二定位柱分别从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两侧插接于所述两个第一安装孔内,并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卡接件进行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水盒包括第一储水盒、第二储水盒和过水板,所述过水板的内部设有过水腔,所述过水板设于所述储水盒的底部,并设于所述第一储水盒和所述第二储水盒之间,且所述过水腔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水盒和所述第二储水盒相连通,所述过水板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卡接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换件包括第一伸出端、第二伸出端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一伸出端和所述第二伸出端之间,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所述两个第二定位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伸出端以及所述第二伸出端间形成安装槽,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卡接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件为象鼻锁扣,所述象鼻锁扣包括座体和与所述座体转动连接的摆臂,所述摆臂具有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所述摆臂的端部与所述洗涤剂盒组件相卡接,所述座体上设有所述两个第一安装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洗涤剂盒组件沿插接方向的前端设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与所述摆臂的端部相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基站还包括抽液泵,所述转换件的内部设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抽液泵的进液端通过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至少一个洗涤剂盒相连通,所述抽液泵的出液端通过所述出液通道与所述储水盒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基站,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设有容纳仓,所述清洁基站用于对进入所述容纳仓的清洁机器人的清洁部件进行清洗,和/或,所述清洁基站用于对进入所述容纳仓的清洁机器人的水盒进行补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筒体,所述清洁基站设于所述筒体的下方,且所述基座设于所述容纳仓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清洁系统,所述清洁系统包括配置有清洁部件的清洁机器人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所述清洁机器人能够进出所述容纳仓。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它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它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清洁基站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清洁基站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清洁基站去除转换件和抽液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洗涤剂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洗涤剂盒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清洁基站去除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清洁基站沿垂直于高度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第一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第一卡接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9中清洁基站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9中清洁基站去除抽液泵后的俯视图;
图17为图16中F-F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G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3中H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2中加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加热组件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0中第二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0中第二安装座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中转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4中转换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4中转换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4中转换件的另一角度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具有图1中清洁基站的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
1:清洁基站;
10:基座、11:盖板、111:第二滑槽、112:转动件、113:防护罩、12:底座、121:第一滑轨、122:支撑凸起;
20:洗涤剂盒组件、21:分配器盒、211:分配器盒本体、2111:第一安装槽、2112:第二安装槽、2113:第一豁口、2114:第二豁口、2115:第一滑槽、2116:第二卡接件、212:第一支撑腿、213:第二支撑腿、214:第二滑轨、221:第一洗涤剂盒、2211:第一连接端、222:第二洗涤剂盒、2221:第二连接端;
30:储水盒、31:第一储水盒、311:第一开口、312:插接凸起、32:第二储水盒、33:过水板、331:连通口、332:安装柱、333:第一卡接槽、334:卡扣、335:第一定位柱、34:第二固定支架、35:第一固定支架;
40:转换件、41:第一壳体、411:主板部、412:第一伸出端、4121:第一进液口、413:第二伸出端、4131:第二进液口、414:连接板、4141:第二定位柱、415:第一凸起部、416:第二凸起部、417:第三凸起部、42:第二壳体、421:第一出液口、422:第二出液口、423:第一回液口、424:第二回液口、425:插接端、426:第四凸起部、427:第五凸起部、428:第六凸起部、43:第一进液通道、44:第二进液通道、45:出液通道、46:安装凸起;
50:抽液泵;
60:加热组件、61:加热件、611:安装部、612:加热部、62:第一安装座、621:敞开口、622:第一连接孔、623:第二连接柱、63:第二安装座、631:第二开口、632:第一连接柱、633:第二连接孔、634:凸筋、635:插接凹槽、64:密封件;
70:第一卡接件、71:座体、72:摆臂、73:滚轴、74:第一安装孔;
80:电磁泵、81:电磁泵安装板、82:电磁泵安装架、83:转接件、831:第一入口、832:第二入口、833:第一出口、84:电磁换向阀;
90:温度传感器;
100:衣物处理设备、101:容纳仓;
200:清洁机器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为解决洗涤剂添加过程复杂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通过将洗涤剂盒组件与第一卡接件相卡接,使洗涤剂盒组件以便于拆卸的方式与基座相连,当需要添加洗涤剂时,沿与插接方向相反的方向抽出洗涤剂盒组件,从而将洗涤剂盒退出容纳腔,进而便于对洗涤剂盒进行拆装或添加洗涤剂,降低洗涤剂添加过程的复杂度,从而保证对清洁部件的清洁效果,同时,清洁基站还设有转换件,转换件用于定位第一卡接件,从而保证第一卡接件在清洁基站内的位置固定,以保证洗涤剂盒组件与第一卡接件的准确卡接。
其中,清洁机器人可以为具有洗地、扫地等清洁功能的机器人,或者是扫拖一体的机器人。当清洁机器人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机器人需要返回到清洁基站,然后清洁基站为机器人提供服务,对清洁机器人的清洁部件进行清洗。当然,清洁基站还可用于对清洁机器人进行用水补充或充电等服务。
其中,清洁机器人可包括第一通讯模块,清洁基站可包括第二通讯模块,清洁机器人和清洁基站之间可以通过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通讯连接。例如在清洁机器人对清洁部件进行清洗时,可以通过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进行无线通讯,控制清洁机器人返回至清洁基站处,从而对清洁部件进行清洗,以便清洁机器人继续后续的清洁工作。具体地,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蓝牙模块、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模块、第四代或第五代(4th Generation/5th Generation,4G/5G)通信模块或红外线模块等无线数据通信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清洁基站1包括基座10、洗涤剂盒组件20、储水盒30、转换件40和抽液泵50。清洁基站1还可以包括容纳仓(图中未示出),清洁机器人可进入至容纳仓内,从而对清洁机器人的清洁部件进行清洗,和/或,用于对清洁机器人的水盒进行补水。其中,基座10可设于容纳仓的上方,从而防止清洗后水液进入至基座10,影响基座10上其他器件的正常运行。
基座10用于安装储水盒30和洗涤剂盒组件20等部件,储水盒30的内部设有储水腔,从而用于向清洁机器人的清洁部件进行供水,并清洗清洁部件。同时,储水腔也可用于向清洁机器人的水盒进行供水,从而对清洁机器人的水盒进行补水,以保证清洁机器人完成洗地工作。洗涤剂盒组件20包括至少一个洗涤剂盒,洗涤剂盒内存放有洗涤剂,至少一个洗涤剂盒与储水盒30相连通,从而用于向储水盒30供给洗涤剂。当储水盒30内的水作用于清洁部件时,作用于清洁部件的供水中含有洗涤剂,进而提高对清洁部件的清洁效果,使清洁部件在清洁基站1内进行有效地清洗。当储水盒30内的水用于对清洁机器人的水盒进行补水时,能够保证向水盒内添加洗涤剂,以保证后续清洁机器人的清洁工作。其中,基座10的一端设有开口,洗涤剂盒组件20能够通过开口插接至基座10的容纳腔中。通过将洗涤剂盒组件20通过开口插接于基座10的容纳腔中,当需要添加洗涤剂时,沿与插接方向相反的方向抽出洗涤剂盒组件20,从而将洗涤剂盒组件20退出容纳腔,进而便于对洗涤剂盒进行拆装或添加洗涤剂,降低洗涤剂添加过程的复杂度,从而保证对清洁部件的清洁效果,和/或,保证向清洁机器人的水盒内添加洗涤剂。
其中,储水盒30与至少一个洗涤剂盒之间通过转换件40和抽液泵50相连通,转换件40的内部设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其中,抽液泵50的进液端通过进液通道与洗涤剂盒相连通,抽液泵50的出液端通过出液通道与储水盒30相连通,从而在抽液泵50的泵送作用下将洗涤剂盒内的洗涤剂泵送至储水盒30内。
通过设置抽液泵50和转换件40,将洗涤剂盒内的洗涤剂泵送至储水盒30内,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对清洁部件的清洁效果。同时,通过设置转换件40,能够减少连接管路的设置,便于清洁基站1内其他部件的设置。
结合图3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座10包括相互配合的盖板11和底座12,盖板11和底座12共同形成一端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洗涤剂盒组件20以可滑动的方式通过开口插接于容纳腔中,从而便于对洗涤剂盒组件20进行拆装或补充洗涤剂。其中,洗涤剂盒组件20的插接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或与水平方向呈夹角设置。洗涤剂盒组件20的底部沿插接方向设有第一滑槽2115,容纳腔的底面设有与第一滑槽2115相配合的第一滑轨121,即底座12的顶面沿插接方向设有第一滑轨121,第一滑轨121插接于第一滑槽2115内,从而保证洗涤剂盒组件20能够沿第一滑轨121插接于容纳腔中,进而保证洗涤剂盒组件20与基座10的滑动连接,便于对洗涤剂盒组件20进行拆卸,且能够保证洗涤剂盒组件20的插接方向。
再结合图2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洗涤剂盒组件20包括分配器盒21和至少一个洗涤剂盒。其中,分配器盒21包括分配器盒本体211、第一支撑腿212和第二支撑腿213,至少一个洗涤剂盒设于分配器盒本体211上,第一支撑腿212和第二支撑腿213分别沿插接方向凸出分配器盒本体211的前端面设置,并分别设于分配器盒本体2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从而用于延长分配器盒21与容纳腔间的配合长度。其中,分配器盒本体211的宽度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或与水平方向呈夹角设置,且与插接方向相垂直。当分配器盒本体211移出容纳腔时,由于第一支撑腿212和第二支撑腿213仍然设于基座10的容纳腔中,从而可有效地防止分配器盒21从基座10上掉落,进而在更换洗涤剂盒或添加洗涤剂时,无需将洗涤剂盒组件20完全退出容纳腔,仅需将分配器盒本体211退出容纳腔即可。
具体地,第一滑槽2115的数量为一个,且一个第一滑槽2115设于分配器盒本体211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即设于分配器盒21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从而可减小第一滑槽2115和第一滑轨121的设置数量,且能够保证分配器盒21插接过程的平稳运行。
分配器盒本体211上还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槽2111和第二安装槽2112,第一安装槽2111和第二安装槽2112分别设于第一滑槽2115的两侧。至少一个洗涤剂盒包括第一洗涤剂盒221和第二洗涤剂盒222,第一洗涤剂盒221设于第一安装槽2111内,第二洗涤剂盒222设于第二安装槽2112内,从而使第一洗涤剂盒221和第二洗涤剂盒222分别设于第一滑槽2115的两侧。其中,第一安装槽2111和第二安装槽2112之间的部分结构凹陷形成第一滑槽2115。第一安装槽2111沿插接方向的前端设有第一豁口2113,第一洗涤剂盒221上设有第一连接端2211,当第一洗涤剂盒221设于第一安装槽2111内后,第一连接端2211通过第一豁口2113伸出,从而用于与转换件40相连通。第二安装槽2112沿插接方向的前端设有第二豁口2114,第二洗涤剂盒222上设有第二连接端2221,当第二洗涤剂盒222设于第二安装槽2112内后,第二连接端2221通过第二豁口2114伸出,从而用于与转换件40相连通。
再结合图3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分配器盒本体211的顶部沿插接方向凸出设有第二滑轨214,容纳腔的顶面设有与第二滑轨214相配合的第二滑槽111,即盖板11的底面沿插接方向设有第二滑槽111,第二滑轨214插接于第二滑槽111内,从而进一步地保证洗涤剂盒组件20与基座10的滑动连接,且保证洗涤剂盒组件20的插接方向。其中,至少部分第二滑轨214沿插接方向凸出分配器盒本体211的前端面设置,当分配器盒本体211移出容纳腔时,通过第二滑轨214与第二滑槽111相配合,能够进一步地防止分配器盒21从基座10上掉落。
具体地,第二滑轨214的数量为一个,一个第一滑槽2115和一个第二滑轨214分别设于分配器盒本体211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即第一滑槽2115和第二滑轨214沿分配器盒本体211的高度方向上下正对设置,从而保证分配器盒21的抽插过程的顺畅性。其中,分配器盒本体211的高度方向与插接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垂直。
结合图3、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容纳腔设有开口的一端的底面凸出设有支撑凸起122,即底座12的顶面设有支撑凸起122,且沿插接方向,支撑凸起122与容纳腔的顶面间的间距尺寸逐渐增大。
通过设置支撑凸起122,能够通过支撑凸起122将分配器盒本体211设于容纳腔外的部分进行顶起,从而防止分配器盒本体211移出容纳腔后,由于重力作用掉落至容纳腔的外部,从而无需将洗涤剂盒组件20完全抽离容纳腔,即可对第一洗涤剂盒221和第二洗涤剂盒222进行更换或添加洗涤剂。
结合图1、图2和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容纳腔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转动件112,转动件112以可转动的方式与基座10相连,并与洗涤剂盒组件20的顶面相抵接,且转动件112能够在洗涤剂盒组件20抽插容纳腔的过程中转动。
具体地,转动件112与分配器盒21的顶面相抵接。通过在容纳腔的顶部设有转动件112,且转动件112与洗涤剂盒组件20的顶面相抵接,在洗涤剂盒组件20的抽插过程中,转动件112在洗涤剂盒组件20的作用下转动,洗涤剂盒组件20的顶面不会与容纳腔的顶面接触并摩擦,从而避免造成洗涤剂盒组件20的磨损,提高洗涤剂盒组件20的使用寿命。
再结合图1、图2和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洗涤剂盒组件2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转动件112,从而保证分配器盒21的受力均衡,防止造成分配器盒21晃动,同时,转动件112与分配器盒21的顶部的两侧相抵接,并未与第一洗涤剂盒221和第二洗涤剂盒222相抵接,在洗涤剂盒组件20的抽插过程中,转动件112不会因与第一洗涤剂盒221和第二洗涤剂盒222相接触而造成转动困难,保证转动件112的正常转动过程。
具体地,洗涤剂盒组件20的宽度方向的任一侧分别设有至少两个转动件112,且任一侧的至少两个转动件112沿插接方向间隔设置,从而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转动件112延长转动件112与分配器盒21的配合长度,保证洗涤剂盒组件20抽插过程的稳定性。其中,当洗涤剂盒组件20完全插接于容纳腔或大部分洗涤剂盒组件20插接于容纳腔后,分配器盒本体211、第一支撑腿212和第二支撑腿213分别与转动件112相抵接。
当分配器盒本体211完全抽离出容纳腔或大部分分配器盒本体211抽离出容纳腔后,分配器盒21在重力作用下,设于容纳腔中的分配器盒21容易出现上翘现象,从而容易与盖板11的底面刮蹭导致分配器盒21的磨损。由于设置转动件112,当分配器盒本体211完全抽离出容纳腔或大部分分配器盒本体211抽离出容纳腔后,分配器盒21两侧的第一支撑腿212和第二支撑腿213分别与转动件112相抵接,从而防止洗涤剂盒组件20由于重力作用从容纳腔中掉落,同时防止第一支撑腿212和第二支撑腿213与容纳腔的顶面接触并摩擦,从而避免造成洗涤剂盒组件20的磨损。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件112为滚轮。
再结合图1、图2和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部分滚轮凸出基座10的顶面设置,从而可以减小滚轮在容纳腔中占据的空间,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洗涤剂盒组件20在容纳腔中占据的空间,进而提升洗涤剂盒的容积,保证洗涤剂盒内具有足够的洗涤剂供给。
再结合图1、图2和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座10的顶面设有防护罩113,防护罩113罩设于至少部分滚轮的外部,从而通过防护罩113保护滚轮凸出基座10的顶面设置的部分,防止滚轮凸出基座10的顶面设置的部分受到撞击而导致损坏。
结合图1、图9、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清洁基站1还包括第一卡接件70,第一卡接件70设于基座10或储水盒30上。洗涤剂盒组件20设有第二卡接件2116,洗涤剂盒组件20插接于容纳腔后,通过第二卡接件2116与第一卡接件70相卡接,从而固定于基座10的容纳腔内。
通过第一卡接件70与第二卡接件2116相卡接,使洗涤剂盒组件20以便于拆卸的方式与基座10相连,当需要添加洗涤剂时,沿与插接方向相反的方向抽出洗涤剂盒组件20,从而将洗涤剂盒退出容纳腔,进而便于对洗涤剂盒进行更换或添加洗涤剂,保证对清洁部件的清洁效果。
其中,第二卡接件2116沿洗涤剂盒组件20的插接方向设于分配器盒本体211的前端,从而当洗涤剂盒组件20完全插接于基座10的容纳腔后,第二卡接件2116与第一卡接件70卡接配合,实现洗涤剂盒组件20的固定。
再结合图1和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卡接件2116设于分配器盒本体211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其中,分配器盒本体211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即为洗涤剂盒组件20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通过将第二卡接件2116设于洗涤剂盒组件20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能够仅通过一个第二卡接件2116与第一卡接件70相卡接,从而完成洗涤剂盒组件20的固定,同时防止由于受力不均导致洗涤剂盒组件20的晃动。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在洗涤剂盒组件2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卡接件2116,并在基座10或储水盒30上设置与之对应的第一卡接件70,从而实现洗涤剂盒组件20的卡接过程。
结合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件70为象鼻锁扣,象鼻锁扣包括座体71和与座体71转动连接的摆臂72,摆臂72具有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第二卡接件2116具有与摆臂72的端部相卡接的仿形面。
具体地,图12为摆臂72处于解锁状态,此时第二卡接件2116未与摆臂72卡接,图13为摆臂72处于锁紧状态,此时第二卡接件2116与摆臂72卡接,通过沿插接方向推压洗涤剂盒组件20,即可实现第二卡接件2116与第一卡接件70的解锁或锁紧,从而便于对洗涤剂盒组件20进行组装和拆卸。
再结合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摆臂72与第二卡接件2116相卡接的端部设有滚轴73,滚轴73具有第一圆柱面,第二卡接件2116具有第二圆柱面,且第二圆柱面的直径尺寸大于等于第一圆柱面的直径尺寸。
具体地,滚轴73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当第二卡接件2116朝向第一卡接件70挤压时,滚轴73朝向座体71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二卡接件2116与第一卡接件70的卡接,同时滚轴73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防止反复摩擦造成滚轴73表面的磨损,从而保证第二卡接件2116与滚轴73卡接的可靠性。将第二圆柱面的直径尺寸大于等于第一圆柱面的直径尺寸设置,便于将第二卡接件2116套设于滚轴73的外部,从而便于卡接。
结合图2、图14和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储水盒30上设有第一卡接槽333,第一卡接件70卡接于第一卡接槽333内。
具体地,第一卡接槽333的侧壁设有卡扣334,当第一卡接件70设于第一卡接槽333内时,通过卡扣334将第一卡接件70固定于第一卡接槽333内。
再结合图11、图12和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座体71上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安装孔74,第一卡接槽333内间隔设有两个第一定位柱335,两个第一定位柱335分别从第一卡接件70的底部插接至两个第一安装孔74内。通过将两个第一定位柱335分别插接至两个第一安装孔74内,能够进一步地起到对第一卡接件70的限位作用,防止第一卡接件70在第一卡接槽333内窜动。
结合图16至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转换件40设于第一卡接件70的上方,转换件40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二定位柱4141,两个第二定位柱4141分别从第一卡接件70的顶部插接至两个第一安装孔74内,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对第一卡接件70的定位效果,防止第一卡接件70在第一卡接槽333内窜动。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储水盒30包括相互连通或不连通的第一储水盒31和第二储水盒32,第一储水盒31和第二储水盒32分别与基座10相连。清洁基站1还包括转接件83,转接件83包括第一入口831、第二入口832和第一出口833,第一入口831与第一储水盒31的出水口相连通,第二入口832与第二储水盒32的出水口相连通,转接件83的第一出口833与供水单元相连通,供水单元用于向清洁机器人供水。其中,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供水单元为电磁泵80。
具体地,第一储水盒31和第二储水盒32沿基座10的表面间隔设置,转换件40和抽液泵50可设于第一储水盒31和第二储水盒32之间,从而可降低清洁基站1的整体高度尺寸,同时,转换件40可设于抽液泵50和洗涤剂盒组件20之间,从而便于抽液泵50的进液端通过转换件40与第一洗涤剂盒221和第二洗涤剂盒222相连通。同时,抽液泵50可通过转换件40将洗涤剂同时泵送至第一储水盒31和第二储水盒32内,提高对清洁机器人的清洁部件的清洗效果。其中,第一储水盒31和第二储水盒32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可用于连通外部供水单元,从而向第一储水盒31和第二储水盒32的内部补水。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转接件83包括两位三通电磁阀或三通中的一种。为描述方便,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仅以转接件83为三通为例进行距离说明。三通的两个入口分别与第一储水盒31和第二储水盒32的出水口相连通,三通的出口与电磁泵80相连通。电磁泵80用于将第一储水盒31和第二储水盒32中的水泵送至清洁机器人的清洁部件处,从而用于对清洁部件进行清洗,和/或,电磁泵80用于将第一储水盒31和第二储水盒32中的水泵送至清洁机器人的水盒处,从而用于对水盒进行补水。通过电磁泵80同时对第一储水盒31和第二储水盒32进行泵水,将第一储水盒31和第二储水盒32的水进行混合,从而用于调节电磁泵80的出水温度,以便更好地保证对清洁部件的清洁效果,和/或保证水盒内的水温。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电磁泵80固定于电磁泵安装板81上,再将电磁泵安装板81与电磁泵安装架82相连,从而将电磁泵80固定于基座10上。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清洁基站1还包括电磁换向阀84,电磁泵80的出口与电磁换向阀84相连通,通过调节电磁换向阀84,可以选择性的将电磁泵80的出水输送至清洁部件处,从而用于对清洁部件进行清洗,或者将电磁泵80的出水输送至清洁机器人的水盒中,从而用于对水盒进行补水。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清洁基站1还包括加热组件60,加热组件60包括至少一个加热件61,加热件61的至少部分结构设于第一储水盒31和/或第二储水盒32中,从而用于加热第一储水盒31和/或第二储水盒32中的水。
通过设置加热件61,从而用于对储水盒30内的水进行加热,提高储水盒30内的水温,进而提高作用于清洁机器人的清洁部件的供水水温,提高对清洁部件的清洁效果,使清洁部件在清洁基站1内进行有效地清洗,和/或,提高补充至水盒内的供水水温,以保证后续清洁机器人的清洁工作。
结合图2、图19至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储水盒30设有第一开口311,加热件61的至少部分结构通过第一开口311插接至储水盒30的内部。
具体地,储水盒30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311,加热件61通过顶部的第一开口311插接至储水盒30的内部,从而对储水盒30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以提高供水温度。将第一开口311设于储水盒30的顶部,能够便于加热件61的插接过程,同时防止通过第一开口311发生漏水现象。
再结合图2、图19至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60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与储水盒30相连,固定组件设有与第一开口311相对应的第二开口631,至少部分加热件61插接于固定组件的内部,并依次穿过第二开口631和第一开口311。
具体地,固定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安装座62和第二安装座63,第二安装座63与储水盒30相连并设有所述第二开口631,至少部分加热件61夹设于第一安装座62和第二安装座63之间。
通过第一安装座62和第二安装座63共同夹设加热件61,从而将至少部分加热件61设于储水盒30内,以用于加热储水盒30内的水,进而提高供水温度。同时,通过拆卸第一安装座62和第二安装座63即可完成对加热件61的拆卸工作,从而便于更换加热件61。
再结合图2、图19至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件61包括安装部611和加热部612,安装部611夹设于第一安装座62和第二安装座63之间,加热部612插接于储水盒30的内部。
具体地,加热部612可采用加热板,第一安装座62的顶部设有敞开口621,用于连接加热部612的导线通过敞开口621伸出至第一安装座62的外部,从而用于连接电源并用于向加热部612进行供电。安装部611可采用非导电材料制成,如塑料或橡胶。安装部611为板状结构,并夹设于配合后的第一安装座62和第二安装座63之间,从而用于安装固定加热部612。
结合图19至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座62和/或第二安装座63的内表面设有凸筋634,凸筋634朝向安装部611设置并与安装部611相抵接。
具体地,第二安装座63朝向第一安装座62的顶面设有凸筋634,从而当第一安装座62和第二安装座63相配合时,通过凸筋634抵接安装部611,从而将安装部611固定于第一安装座62和第二安装座63之间。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仅在第一安装座62朝向第二安装座63的表面设置凸筋634,或者,在第一安装座62和第二安装座63相对设置的表面上分别设置凸筋634,从而用于夹紧固定安装部611。
再结合图19至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组件还包括密封件64,密封件64套设于加热部612的外部,并与第二开口631的内壁面相抵接。
具体地,密封件64可以为橡胶件。通过将密封件64夹设于加热部612和第二开口631的内壁面之间,能够对加热部612和第二开口631之间进行有效地密封,防止储水盒30内的水漏出。同时,密封件64还能够提高加热部612的固定效果,防止加热部612在第二开口631内发生晃动。
再结合图2、图19至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座62和第二安装座63通过第一螺钉连接。
具体地,第二安装座63朝向第一安装座62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柱632,第一安装座62朝向第二安装座63的表面设有多个柱形凸起,柱形凸起的端面凹陷设置并形成第一连接孔622,第一连接柱632插接于第一连接孔622内,并通过第一螺钉穿过第一连接柱632和第一连接孔622,从而将第一安装座62和第二安装座63连接固定。
通过将第一安装座62和第二安装座63连接固定后,再将加热组件60整体安装于储水盒30上,能够保证加热组件60的密封效果,防止储水盒30内的水通过加热组件60漏出。
再结合图2、图19至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储水盒30的顶面设有插接凸起312,第二安装座63的底面设有插接凹槽635,插接凸起312插接于插接凹槽635内并卡接或通过第二螺钉连接。
将装配完成后的加热组件60通过插接凹槽635与储水盒30上的插接凸起312相连接,从而将加热组件60固定于储水盒30的上方。具体地,可以采用第二螺钉依次穿过加热组件60和插接凸起312,实现加热组件60与储水盒30的装配过程。其中,为保证第二螺钉的连接强度,第一安装座62朝向第二安装座63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柱623,第二安装座63朝向第一安装座62的表面设有多个柱形凸起,柱形凸起的端面凹陷设置并形成第二连接孔633,第二连接柱623、第二连接孔633和插接凹槽635同轴设置,第二连接柱623插接于第二连接孔633内,并通过第二螺钉依次穿过第二连接柱623、第二连接孔633和插接凸起312,从而将加热组件60固定于储水盒30。
再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清洁基站1还包括温度传感器90,温度传感器90插接于储水盒30中,从而用于检测储水盒30的水温,并根据需要控制加热件61的开启或关闭。具体地,温度传感器90插接于第一储水盒31内,从而用于检测经加热件61加热后的第一储水盒31内的水温。
再结合图3和图1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储水盒30还包括过水板33,过水板33的内部设有过水腔,过水板33设于储水盒30的底部,并设于第一储水盒31和第二储水盒32之间,且过水腔分别与第一储水盒31和第二储水盒32相连通,过水板33的顶部设有第一卡接槽333,第一卡接件70设于过水板33顶部的第一卡接槽333内。
具体地,第一储水盒31和第二储水盒32沿基座10的表面间隔设置,并通过过水板33相连通,过水板33的顶部设有第一卡接槽333,从而用于固定安装第一卡接件70。通过设置过水板33连通第一储水盒31和第二储水盒32,能够提高储水盒30的容积,同时使第一储水盒31和第二储水盒32内的洗涤剂相互混合,使洗涤剂得到充分的溶解,提高对清洁部件的清洁效果。
结合图2、图5、图24至图2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转换件40的内部设有第一进液通道43、第二进液通道44和出液通道45。第一进液通道43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液口4121,第一洗涤剂盒221的第一连接端2211插接于第一进液口4121内,第一进液通道43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出液口421,第一出液口421与抽液泵50的第一进液端相连通,从而通过第一进液通道43连通抽液泵50的第一进液端和第一洗涤剂盒221。其中,为了便于第一出液口421与抽液泵50的第一进液端相连通,第一出液口421朝向抽液泵50的外端面的周边凹陷设置并形成插接槽,抽液泵50的第一进液端插接于插接槽内。第二进液通道44的一端设有第二进液口4131,第二洗涤剂盒222的第二连接端2221插接于第二进液口4131内,第二进液通道44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出液口422,第二出液口422与抽液泵50的第二进液端相连通,从而通过第二进液通道44连通抽液泵50的第二进液端和第二洗涤剂盒222。其中,为了便于第二出液口422与抽液泵50的第二进液端相连通,第二出液口422朝向抽液泵50的外端面的周边凹陷设置并形成插接槽,抽液泵50的第二进液端插接于插接槽内。其中,第一出液口421和第二出液口422沿竖直方向错位设置,从而便于与抽液泵50的第一进液端和第二进液端相连接。
转换件40朝向抽液泵50的外表面还设有第一回液口423和第二回液口424,第一回液口423用于连通抽液泵50的第一出液端和出液通道45,第二回液口424用于连通抽液泵50的第二出液端和出液通道45。其中,为了便于第一回液口423与抽液泵50的第一出液端相连通,第一回液口423朝向抽液泵50的外端面的周边凹陷设置并形成插接槽,抽液泵50的第一出液端插接于插接槽内。为了便于第二回液口424与抽液泵50的第二出液端相连通,第二回液口424朝向抽液泵50的外端面的周边凹陷设置并形成插接槽,抽液泵50的第二出液端插接于插接槽内。其中,第一回液口423和第二回液口424沿竖直方向错位设置,从而便于与抽液泵50的第一出液端和第二出液端相连接。
再结合图24至图2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转换件40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第一壳体41的内部和第二壳体42的内部中的至少一个凸出设有环状的多个凸起部,多个凸起部形成第一进液通道43、第二进液通道44和出液通道45。
具体地,第一壳体41朝向第二壳体42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凸起部415、第二凸起部416和第三凸起部417,第二壳体42朝向第一壳体41的内表面设有第四凸起部426、第五凸起部427和第六凸起部428。当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相配合时,第一凸起部415和第四凸起部426相配合并形成第一进液通道43,第二凸起部416和第五凸起部427相配合并形成第二进液通道44,第三凸起部417和第六凸起部428相配合并形成出液通道45。
再结合图24至图2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41包括主板部411、第一伸出端412和第二伸出端413,第一伸出端412和第二伸出端413分别朝向远离第二壳体41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一伸出端412和第二伸出端413分别贯穿设有第一进液口4121和第二进液口4131。通过设置第一伸出端412和第二伸出端413,便于与第一连接端2211和第二连接端2221进行插接。
结合图2、图9、图17、图25和图2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41还包括连接板414,连接板414设于第一伸出端412和第二伸出端413之间,并与第一伸出端412和第二伸出端413分别连接,从而提高第一壳体41整体的支撑强度。同时,连接板414设于第一卡接件70的上方,并与储水盒30共同固定第一卡接件70。其中,连接板414的底部设有第二定位柱4141。
结合图2、图9、图17、图25和图2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板414、第一伸出端412以及第二伸出端413间形成安装槽,至少部分第一卡接件70设于安装槽内,从而将转换件40罩设于第一卡接件70的上方,对第一卡接件70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
再结合图3、图19、图25、图26和2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过水板33的顶部设有连通口331,转换件40的底部设有插接端425,插接端425的一端与出液通道45相连通,将插接端425的另一端插接至连通口331内,从而实现出液通道45与过水腔间的连通。在抽液泵50的作用下,洗涤剂盒组件20内的洗涤剂可通过转换件40泵送至储水盒30内。
具体地,转换件40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安装凸起46,且多个安装凸起46的沿不同高度设置,过水板33的顶部还设有多个安装柱332,多个安装柱332沿不同高度设置,并与多个安装凸起46一一对应设置,通过螺钉穿过安装凸起46和安装柱332,将转换件40固定于过水板33的上方。
结合图2、图16和图19所示,过水板33远离洗涤剂盒组件20的一端还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35和第二固定支架34,第一固定支架35和第二固定支架34间隔设置,并共同用于固定抽液泵50。其中,第一固定支架35靠近第一储水盒31设置,第二固定支架34靠近第二储水盒32设置,至少部分抽液泵50设于第一固定支架35和第二固定支架34之间,从而进一步地降低抽液泵50沿清洁基站1的高度方向的占用空间。
结合图1至图2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100,该衣物处理设备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清洁基站1,该衣物处理设备100还设有容纳仓101,清洁基站1可用于对进入容纳仓101的清洁机器人200的清洁部件进行清洗,和/或,清洁基站1用于对进入容纳仓101的清洁机器人的水盒进行补水。
该衣物处理设备可包括多种形式,例如洗衣机、脱水机、烘干机和洗烘一体机等。衣物处理设备的具体应用场景并不对本实用新型中清洁基站1的结构产生限定。
通过将清洁基站1设于衣物处理设备100中,能够提高衣物处理设备的应用范围。其中,清洁基站1的储水盒30可与衣物处理设备100的进水管路相连通,从而通过进水管路对储水盒30进行供水。同时,容纳仓101可与衣物处理设备100的排水管路相连通,用于对清洁部件清洗后的污水可通过排水管路流出。其中,衣物处理设备100的容纳仓101可作为清洁基站1的容纳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衣物处理设备100还包括筒体(图中未示出),清洁基站1设于筒体的下方,且基座10设于容纳仓101的上方。
结合图1至图2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清洁系统,清洁系统包括配置有清洁部件的清洁机器人20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设备100,清洁机器人200能够进出容纳仓101,从而通过清洁基站1对清洁部件进行清洗,和/或,通过清洁基站1对进入容纳仓101的清洁机器人的水盒进行补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清洁基站,用于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设有一端具有开口的容纳腔;
洗涤剂盒组件,所述洗涤剂盒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洗涤剂盒,所述洗涤剂盒组件通过所述开口插接于所述容纳腔;
储水盒,所述储水盒设于所述基座;
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设于所述基座或所述储水盒,并与所述洗涤剂盒组件相卡接;
转换件,设于所述基座或所述储水盒,并用于定位所述第一卡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上间隔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转换件的底部间隔设有两个第二定位柱,所述两个第二定位柱插接于所述两个第一安装孔内,并用于对所述第一卡接件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盒上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间隔设有两个第一定位柱,所述两个第一定位柱和所述两个第二定位柱分别从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两侧插接于所述两个第一安装孔内,并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卡接件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盒包括第一储水盒、第二储水盒和过水板,所述过水板的内部设有过水腔,所述过水板设于所述储水盒的底部,并设于所述第一储水盒和所述第二储水盒之间,且所述过水腔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水盒和所述第二储水盒相连通,所述过水板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卡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件包括第一伸出端、第二伸出端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一伸出端和所述第二伸出端之间,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所述两个第二定位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伸出端以及所述第二伸出端间形成安装槽,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卡接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为象鼻锁扣,所述象鼻锁扣包括座体和与所述座体转动连接的摆臂,所述摆臂具有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所述摆臂的端部与所述洗涤剂盒组件相卡接,所述座体上设有所述两个第一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剂盒组件沿插接方向的前端设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与所述摆臂的端部相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基站还包括抽液泵,所述转换件的内部设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抽液泵的进液端通过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至少一个洗涤剂盒相连通,所述抽液泵的出液端通过所述出液通道与所述储水盒相连通。
1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基站,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设有容纳仓,所述清洁基站用于对进入所述容纳仓的清洁机器人的清洁部件进行清洗,和/或,所述清洁基站用于对进入所述容纳仓的清洁机器人的水盒进行补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筒体,所述清洁基站设于所述筒体的下方,且所述基座设于所述容纳仓的上方。
13.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有清洁部件的清洁机器人以及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所述清洁机器人能够进出所述容纳仓。
CN202223605046.5U 2022-12-30 2022-12-30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Active CN219270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5046.5U CN219270814U (zh) 2022-12-30 2022-12-30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5046.5U CN219270814U (zh) 2022-12-30 2022-12-30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70814U true CN219270814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5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5046.5U Active CN219270814U (zh) 2022-12-30 2022-12-30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70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01346B (zh) 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投放组件和投放装置
US11834771B2 (en) Washing machine
CN219070148U (zh)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CN113403817B (zh) 衣物处理设备的前封门和衣物处理设备
CN111270482B (zh) 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投放装置
CN111206398A (zh) 安装横梁、箱体组件和衣物处理设备
CN111118837A (zh) 衣物处理设备的前封门和衣物处理设备
US11898294B2 (en) Washing machine
CN219270814U (zh)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9183595U (zh)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9183592U (zh)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9183593U (zh)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9206779U (zh)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9206778U (zh)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9846382U (zh)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9270816U (zh)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9270817U (zh)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9846376U (zh)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9270815U (zh)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9183594U (zh)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CN117017140A (zh)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KR20220087538A (ko) 바닥 대걸레 기계 및 바닥 대걸레 기계를 위한 청소 도크
CN117017139A (zh)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CN117017137A (zh)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CN117017138A (zh) 清洁基站、衣物处理设备及清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