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70370U - 吊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吊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70370U
CN219270370U CN202320195499.0U CN202320195499U CN219270370U CN 219270370 U CN219270370 U CN 219270370U CN 202320195499 U CN202320195499 U CN 202320195499U CN 219270370 U CN219270370 U CN 219270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loth
hole
end side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954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汝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Zeyu Leisure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Zeyu Leisure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Zeyu Leisure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Zeyu Leisure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954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70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70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70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床装置,包括两个端侧支杆组件、承托布及两个吊绳组件,每个端侧支杆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及连接件,两个支撑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两个支撑杆的另一端彼此远离。承托布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多个套环,多个套环沿承托布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承托布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各个套环套依次设在一个端侧支杆组件的两个支撑杆上,承托布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各个套环套依次设在另一个端侧支杆组件的两个支撑杆上。两个吊绳组件与两个端侧支杆组件一一对应,每个吊绳组件连接在对应的一个端侧支杆组件的支撑杆上。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床装置,质量可靠、使用寿命长、方便携带收纳。

Description

吊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休闲家具,尤其涉及一种吊床装置。
背景技术
吊床是一种休闲的卧具,常用于户外活动中,轻便且易于携带,使用时可以将吊床的两端悬挂在树上或者吊床支架上。
最常见的吊床,是由一个床布以及连接在床布两端的吊绳组成,这种吊床在使用中,由于床布两端的吊绳需要挂接至树上或者吊床支架上,所以,悬挂之后,床布呈现两端宽度窄,不能充分展开,导致躺卧面积小、舒适性差等问题。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改良的吊床,在床布两端增加支撑杆,支撑杆沿床布的宽度方向延伸,将各个吊绳穿过支撑杆上的各个通孔后直接连接至床布的端部。这种结构,可以利用支撑杆的支撑作用,将床布的两端撑开,使得床布保持足够的展开状态,提高躺卧面积和舒适性。
然而,发明人作为吊床的生产者发现,挂绳穿过支撑杆上的通孔后直接连接到床布的两端,支撑杆只起到了床布宽度方向的支撑展开作用,并不承受使用中的重力。而在使用中,由于床布承受的重量传递到挂绳,导致挂绳与床布连接处受力过大,导致连接处容易撕裂等,由此,导致该吊床的质量不可靠,其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此外,这种吊床也存在尺寸大,不方便收纳携带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吊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床装置,包括:
两个端侧支杆组件,每个所述端侧支杆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及连接件,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彼此远离;
承托布,所述承托布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多个套环,多个所述套环沿所述承托布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承托布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各个所述套环套依次设在一个所述端侧支杆组件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承托布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各个所述套环套依次设在另一个所述端侧支杆组件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上;
两个吊绳组件,两个所述吊绳组件与两个所述端侧支杆组件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吊绳组件连接在对应的一个所述端侧支杆组件的所述支撑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床装置,一方面,承托布的两端设置套环,利用套环直接套设在支撑杆上,而吊绳组件也连接至支撑杆上,如此,套环与支撑杆的套接结构,其连接强度更高,相对于吊绳直接连接至承托布,不容易在连接处出现撕裂等问题。另一方面,支撑杆既可以起到将承托布撑开的作用,也可以在使用中承受由承托布传递的重力,并且通过支撑杆的分散,可以使得承托布的端部均匀受力,减少承托布两端的局部位置受力,进一步提高承托布、支撑杆及吊绳组件之间连接的强度,提高质量及使用寿命。再一方面,端侧支杆组件由两个支撑杆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形成,拆卸之后尺寸可以缩小一倍,方便携带收纳。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吊床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金属夹片及多个锁紧螺钉,两个所述夹片分别夹持在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的上方和下方,多个所述锁紧螺钉将两个所述夹片与所述支撑杆锁紧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金属夹片的一个上设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金属夹片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锁紧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后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多个所述第三通孔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套环中至少部分套环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相对应的过绳孔;
每个所述吊绳组件包括多根吊绳,多根所述吊绳与多个所述第三通孔一一对应,每根所述吊绳穿过对应的所述过绳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后与所述支撑杆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根所述吊绳在穿过对应的所述过绳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后彼此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形成预定角度,所述预定角度的范围为90°至180°之间,所述金属夹片形成为与所述预定角度适配的V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吊绳组件还包括挂环,各个所述吊绳的自由端连接至所述挂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套环为缝制在所述承托布上的布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绳孔设有孔环,所述吊绳自所述孔环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床装置中端侧支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床装置中端侧支杆组件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
10、端侧支杆组件;
101、支撑杆;
H10a、第二通孔;
H10d、第三通孔;
102、连接件;
102a、金属夹片;
H10b、第一通孔;
H10c、螺纹孔;
102b、锁紧螺钉;
20、承托布;
201、套环;
H201、过绳孔;
201a、孔环;
30、吊绳组件;
301、吊绳;
302、挂环。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床装置。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床装置,包括两个端侧支杆组件10、承托布20及两个吊绳组件30。
具体地,每个所述端侧支杆组件10包括两个支撑杆101及连接件102,两个所述支撑杆101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102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101的另一端彼此远离。支撑杆101可以采用木质材质或者金属材质等结构强度高的材质,连接件102用于将两个支撑杆101连接为一体且可以拆卸,方便根据需要将该端侧支架组件拆卸或组装。
承托布2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多个套环201,多个所述套环201沿所述承托布2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承托布20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各个所述套环201套依次设在一个所述端侧支杆组件10的两个所述支撑杆101上,所述承托布20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各个所述套环201套依次设在另一个所述端侧支杆组件10的两个所述支撑杆101上。
也就是说,承托布2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多个套环201套设在两个端侧支杆组件10的支撑杆101。较佳地,该套环201为缝制在所述承托布20上的布质件,这种利用布质材质缝制在承托布20端部的套环201,更方便与承托布20连接安装,并且缝制后与承托布20形成为一体,其结构强度更高,并且布质件与承托布20之间平面接触并缝制,缝制位置形成平面,可以分散受力,提高连接强度。
两个所述吊绳组件30与两个所述端侧支杆组件10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吊绳组件30连接在对应的一个所述端侧支杆组件10的所述支撑杆101上。也就是说,吊绳组件30的一端连接至支撑杆101,吊绳301的另一端在使用中可以固定至树木或吊椅支架上。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于相关技术中的吊床,本申请中的吊绳组件30并不直接连接至承托布20,而至连接至支撑杆10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床装置,一方面,承托布20的两端设置套环201,利用套环201直接套设在支撑杆101上,而吊绳组件30也连接至支撑杆101上,如此,套环201与支撑杆101的套接结构,其连接强度更高,相对于吊绳301直接连接至承托布20,不容易在连接处出现撕裂等问题。另一方面,支撑杆101既可以起到将承托布20撑开的作用,也可以在使用中承受由承托布20传递的重力,并且通过支撑杆101的分散,可以使得承托布20的端部均匀受力,减少承托布20两端的局部位置受力,进一步提高承托布20、支撑杆101及吊绳组件30之间连接的强度,提高质量及使用寿命。再一方面,端侧支杆组件10由两个支撑杆101通过连接件102可拆卸连接形成,拆卸之后尺寸可以缩小一倍,方便携带收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102包括两个金属夹片102a及多个锁紧螺钉102b,两个所述夹片分别夹持在两个所述支撑杆101的连接处的上方和下方,多个所述锁紧螺钉102b将两个所述夹片与所述支撑杆101锁紧固定。
本实施例中,利用两个金属夹片102a夹持在两个支撑杆101连接处的上方和下方,并通过锁紧螺钉102b穿过金属夹片102a和支撑杆101,实现将两个支撑杆101连接为一体,这种连接结构,利用金属夹片102a的结构强度,可以保证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此外,锁紧螺钉102b也方便拆卸安装。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102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将两个支撑杆101连接在一起,并方便拆卸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金属夹片102a的一个上设有第一通孔H10b,两个所述金属夹片102a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螺纹孔H10c,所述支撑杆101上设有第二通孔H10a,所述锁紧螺钉102b穿过所述第一通孔H10b、第二通孔H10a后与所述螺纹孔H10c螺纹配合。
在组装时,只需要将锁紧螺钉102b一次穿过一个金属夹片102a上的第一通孔H10b,支撑杆101上的第二通孔H10a后,即可与另一个金属片上的螺纹孔H10c螺纹连接,如此,方便两个支撑杆101之间的组装,且组装后的结构可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杆101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H10d,多个所述第三通孔H10d沿所述支撑杆10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套环201中至少部分套环201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H10d相对应的过绳孔H201。
每个所述吊绳组件30包括多根吊绳301,多根所述吊绳301与多个所述第三通孔H10d一一对应,每根所述吊绳301穿过对应的所述过绳孔H201和所述第三通孔H10d后与所述支撑杆101固定。
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杆101上设置第三通孔H10d,在套环201上设置过绳孔H201,吊绳301穿过支撑杆101上的第三通孔H10d及过绳孔H201,这种结构设计,一方面,确保吊绳301与支撑杆101之间连接可靠,连接位置准确,另一方面,吊绳301穿过套环201上的过绳孔H201,如此,利用吊绳301可以对于套环201进行定位,确保承托布20上的各个套环201分别通过各个吊绳301定位,保持间隔的套设在支撑杆101上,如此,可以保证承托布20的两端能够被充分展开。此外,在拆卸时,只需要拆卸连接件102即可,而挂绳、套环201和支撑杆101之间不需要拆卸,保持稳定可靠的连接关系不变,在需要组装时,只需要重新安装连接即可,进而可以实现快速组装。
较佳地,相邻两根所述吊绳301在穿过对应的所述过绳孔H201和所述第三通孔H10d后彼此连接在一起,如此,各个吊绳301即可连接在支撑杆101上,不需要将吊绳301独立绑固在支撑杆101上,连接方便,并且结构牢固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支撑杆101之间形成预定角度,所述预定角度的范围为90°至180°之间,金属夹片102a形成为与所述预定角度适配的V型,如此,承托布20在其宽度方向的中间即可形成凹陷的形态,方便使用者躺卧在其中,不容易从承托布20上滑落,提高了躺卧的附着性,同时,这种预定角度的范围不会形成较深的凹陷,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舒适性。
示例性地,每个所述吊绳组件30还包括挂环302,各个所述吊绳301的自由端连接至所述挂环302,如此,在使用中,可以即利用挂环302吊挂在吊椅支架上或者其他固定物上,使用更加方便。
有利地,过绳孔H201设有孔环201a,所述吊绳301自所述孔环201a穿过,如此,孔环201a可以增加过绳孔H201的强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吊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端侧支杆组件,每个所述端侧支杆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及连接件,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彼此远离;
承托布,所述承托布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多个套环,多个所述套环沿所述承托布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承托布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各个所述套环套依次设在一个所述端侧支杆组件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承托布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各个所述套环套依次设在另一个所述端侧支杆组件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上;
两个吊绳组件,两个所述吊绳组件与两个所述端侧支杆组件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吊绳组件连接在对应的一个所述端侧支杆组件的所述支撑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金属夹片及多个锁紧螺钉,两个所述夹片分别夹持在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的上方和下方,多个所述锁紧螺钉将两个所述夹片与所述支撑杆锁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床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金属夹片的一个上设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金属夹片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锁紧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后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多个所述第三通孔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套环中至少部分套环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相对应的过绳孔;
每个所述吊绳组件包括多根吊绳,多根所述吊绳与多个所述第三通孔一一对应,每根所述吊绳穿过对应的所述过绳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后与所述支撑杆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床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吊绳在穿过对应的所述过绳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后彼此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床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形成预定角度,所述预定角度的范围为90°至180°之间,所述金属夹片形成为与所述预定角度适配的V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吊绳组件还包括挂环,各个所述吊绳的自由端连接至所述挂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为缝制在所述承托布上的布质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绳孔设有孔环,所述吊绳自所述孔环穿过。
CN202320195499.0U 2023-02-02 2023-02-02 吊床装置 Active CN219270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5499.0U CN219270370U (zh) 2023-02-02 2023-02-02 吊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5499.0U CN219270370U (zh) 2023-02-02 2023-02-02 吊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70370U true CN219270370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12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95499.0U Active CN219270370U (zh) 2023-02-02 2023-02-02 吊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70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73857B1 (en) Trailer hitch chair hanger
US4934638A (en) Collapsible tripod stool
US20170013949A1 (en) Hanging chair
KR20060116210A (ko) 행잉 체어 스탠드
CN217243441U (zh) 一种吊床吊椅两用支架
JP7189999B2 (ja) 折り畳み可能な椅子
US20130033075A1 (en) Swing with a folding back that automatically locks the swing
CN219270370U (zh) 吊床装置
US8584276B1 (en) Collapsible motorcycle hammock
US6202907B1 (en) Backpack frame and cot
US4458782A (en) Tree stand seat
US3321780A (en) Hammocks
CN218246163U (zh) 一种快捷收搭的吊床支架
US5730488A (en) Portable folding chair
US3315281A (en) Hammocks
CN207679923U (zh) 蹦床和用于蹦床的安全网
US6665896B1 (en) Hammock assembly with foldable left and right frames
CN114145590A (zh) 一种折叠椅
CN108590325A (zh) 一种多功能帐篷
KR200467595Y1 (ko) 야전침대용 받침대
CN216316654U (zh) 吊床吊椅支架
US6173463B1 (en) Cot accessory
CN201187174Y (zh) 一种大型户外伞架结构
CN216651806U (zh) 一种折叠椅
CN219460680U (zh) 组合式吊椅支架及具有它的吊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