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8355U - 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8355U
CN219268355U CN202320338130.0U CN202320338130U CN219268355U CN 219268355 U CN219268355 U CN 219268355U CN 202320338130 U CN202320338130 U CN 202320338130U CN 219268355 U CN219268355 U CN 219268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res
directions according
openings
included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381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全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oj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oj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oj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oj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381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8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8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8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包括线扣。所述线扣设有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连接于所述下壳,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设有收线腔,所述线扣设有连接所述收线腔的若干束线口,且若干所述束线口的开口朝向不同方向,以增大若干线材之间的间距,避免用户操作任一线材时误触到其他线材,提高安全性。此外,若干线材从所述束线口延伸至对应设备的方向各异,用户可根据若干线材的延伸方向连接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以使所述线扣的束线口对应设备的放置位置,避免因所述束线口的出口方向与线材的延伸方向不同,使线材在所述束线口处弯曲导致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医疗等涉及电气设备的领域,常需要使用多条数据线实现不同设备间的电连接,而为了合并设备上的插线口以及简化数据线的数量,一般使用SR线扣将多条数据线进行整合。SR全称Strain Relief,连接在线材出口或折弯处以防止线材使用过程中的疲劳损坏,常见SR为类螺旋结构。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5498046U公开了一种防露的线材SR结构,包括外模和内模,所述外模与内膜套接,所述内膜一端设有第一线扣,所述内膜在远离第一线扣的一端设有第二线扣,所述第一线扣和第二线扣与外模抵接,通过设置第一线扣和第二线扣与外模抵接可以实现第一线扣和第二线扣对外模两端的支撑作用,由此可以减少露模带来的良品率下降。
但该实用新型专利存在以下技术性问题:若干第二线扣的出线方向一致,使多条连接在第二线扣上的线材之间并列排布,线材间距过近使用户作业不便,容易产生安全隐患。此外,线扣在并列方向上的数量增多使SR结构的宽度变长,占用的空间增大,不利于线材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SR线扣中,线扣排布紧密,使线材之间距离较近不便于作业、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且不利于节约空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包括线扣。所述线扣设有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连接于所述下壳,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设有收线腔,所述线扣设有连接所述收线腔的若干束线口,且若干所述束线口的开口朝向不同方向。
可选地,所述束线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束线口中相邻两所述束线口之间的夹角分别是α、β、γ,所述夹角α、所述夹角β、所述夹角γ均大于0°。
可选地,所述夹角α为180°,所述夹角β和所述夹角γ均为90°,所述线扣呈“T”字型;或者,所述夹角α、所述夹角β和所述夹角γ均为120°,所述线扣呈“Y”字型。
可选地,相邻两所述束线口之间设有防损结构;所述防损结构为圆弧形。
可选地,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相对一侧的腔口周缘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所述第一连接位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位和所述第二连接位之间设有凹槽和适配所述凹槽的凸起,以使所述上壳限位所述下壳。
可选地,所述下壳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位处设有内外贯穿的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位向所述上壳开口方向延伸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适配卡接所述限位槽。
可选地,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的内壁均向所述收线腔延伸有隔板,所述隔板分隔所述收线腔为若干束线区。
可选地,所述束线口套接有线套,所述线套与所述束线口过盈连接。
可选地,所述束线口外壁凹设有安装位,所述线套贯穿设有适配所述安装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孔径小于所述安装位的孔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所述线扣设有若干束线口,若干所述束线口的开口朝向不同方向,以增大若干线材之间的间距,避免用户操作任一线材时误触到其他线材,提高安全性。此外,若干线材从所述束线口延伸至对应设备的方向各异,用户可根据若干线材的延伸方向连接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以使所述线扣的束线口对应设备的放置位置,避免因所述束线口的出口方向与线材的延伸方向不同,使线材在所述束线口处弯曲导致磨损。
2.若干所述束线口的数量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满足用户需要连接多条线材的需求,便于整理线材,保持收纳空间的整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壳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壳的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线扣100、
上壳110、第一连接位111、限位部112、
下壳120、第二连接位121、限位槽122、
收线腔130、束线区131、束线口140、安装位141、防损结构142、线套150、安装槽151、凹槽160、凸起170、隔板1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提供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包括用于连接线材的线扣100。所述线扣100设有上壳110和下壳120,所述上壳110连接于所述下壳120,所述上壳110和所述下壳120之间设有收线腔130,所述线扣100设有连接所述收线腔130的若干束线口140,线材通过所述束线口140设于所述收线腔130内。若干所述束线口140的开口朝向不同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所述线扣100设有若干束线口140,若干所述束线口140的开口朝向不同方向,以增大若干线材之间的间距,避免用户操作任一线材时误触到其他线材,提高安全性。此外,若干线材从所述束线口140延伸至对应设备的方向各异,用户可根据若干线材的延伸方向连接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以使所述线扣100的束线口140对应设备的放置位置,避免因所述束线口140的出口方向与线材的延伸方向不同,使线材在所述束线口140处弯曲导致磨损。
2.若干所述束线口140的数量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满足用户需要连接多条线材的需求,便于整理线材,保持收纳空间的整洁。
进一步地,所述束线口14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束线口140中相邻两所述束线口140之间的夹角分别是α、β、γ,所述夹角α、所述夹角β、所述夹角γ均大于0°,使三个所述束线口140的开口朝向不同方向,以增大若干线材之间的间距,避免多条线材之间的并列连接,提高安全性能,此外,有利于所述束线口140连接外径较大的线材,以满足流通大电流的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夹角α为180°,所述夹角β和所述夹角γ均为90°,使所述线扣100呈“T”字型,以使两所述束线口140的开口朝向位于一直线上,连接该两个所述束线口140的线材可直通连接,避免线材折弯造成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夹角α、所述夹角β和所述夹角γ均为120°,使所述线扣100呈“Y”字型。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相邻两所述束线口140之间设有防损结构142,当相邻两所述束线口140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时,所述防损结构142可减少线材在移动时与所述线扣100产生的摩擦力,避免线材受磨损而断裂。较佳地,所述防损结构142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上壳110和所述下壳120相对一侧的腔口周缘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位111和第二连接位121,所述第一连接位111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位121,使所述上壳110连接于所述下壳120。与一体式注塑线扣相比,用户在所述下壳120中布置线材后,固定所述上壳110和下壳120即可固定线材,使用灵活,且操作方便。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位111与所述第二连接位121通过粘接、焊接或扣接固定连接,连接紧密,避免所述上壳110与所述下壳120脱落,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位111和所述第二连接位121之间设有凹槽160和适配所述凹槽160的凸起170,使所述上壳110限位所述下壳120,用户可通过密封胶等方式进一步对所述第一连接位111和所述第二连接位121进行密封连接,结构简单,适合工厂加工和生产。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下壳120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位121处设有内外贯穿的限位槽122,所述第一连接位111向所述上壳110开口方向延伸有限位部112,所述限位部112适配卡接所述限位槽122。所述上壳110连接所述下壳120后,用户可通过按压所述限位部112,使所述限位部112与所述限位槽122解除卡接,以使所述上壳110脱离所述下壳120。连接和拆卸方便,使用灵活。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所述上壳110和所述下壳120的内壁均向所述收线腔130延伸有隔板180,所述隔板180分隔所述收线腔130为若干束线区131,便于引导线材在所述收线腔130内的排布方向,使线材在所述收线腔130内排列整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束线口140套接有线套150,所述线套150使所述上壳110连接所述下壳120,并加固所述束线口131对线材的限位。较佳地,所述线套150与所述束线口140过盈连接,使两者连接紧密,避免线材的松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束线口140外壁凹设有安装位141,所述线套150贯穿设有适配所述安装位141的安装槽151,所述安装槽151的孔径小于所述安装位141的孔径,使所述线扣100过盈连接所述束线口140,且所述上壳110紧密连接于所述下壳120。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线套150与所述束线口140通过卡接或螺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此不进行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扣100的材质为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具有较高电阻率,在交流电压作用下不导电或导电极微,避免线材通电后所述线扣100带电,降低安全隐患,此外,绝缘材料具有耐热性,可在线材因通电或长期工作而发热时继续正常使用。较佳地,所述线扣100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橡胶或硅胶在设备连接领域使用广泛,具较佳加工和适配性能。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包括线扣(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扣(100)设有上壳(110)和下壳(120),所述上壳(110)连接于所述下壳(120),所述上壳(110)和所述下壳(120)之间设有收线腔(130),所述线扣(100)设有连接所述收线腔(130)的若干束线口(140),且若干所述束线口(140)的开口朝向不同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口(14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束线口(140)中相邻两所述束线口(140)之间的夹角分别是α、β、γ,所述夹角α、所述夹角β、所述夹角γ均大于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180°,所述夹角β和所述夹角γ均为90°,所述线扣(100)呈“T”字型;
或者,所述夹角α、所述夹角β和所述夹角γ均为120°,所述线扣(100)呈“Y”字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束线口(140)之间设有防损结构(142);所述防损结构(142)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10)和所述下壳(120)相对一侧的腔口周缘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位(111)和第二连接位(121),所述第一连接位(111)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位(1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位(111)和所述第二连接位(121)之间设有凹槽(160)和适配所述凹槽(160)的凸起(170),以使所述上壳(110)限位所述下壳(12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20)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位(121)处设有内外贯穿的限位槽(122),所述第一连接位(111)向所述上壳(110)开口方向延伸有限位部(112),所述限位部(112)适配卡接所述限位槽(12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10)和所述下壳(120)的内壁均向所述收线腔(130)延伸有隔板(180),所述隔板(180)分隔所述收线腔(130)为若干束线区(131)。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口(140)套接有线套(150),所述线套(150)与所述束线口(140)过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口(140)外壁凹设有安装位(141),所述线套(150)贯穿设有适配所述安装位(141)的安装槽(151),所述安装槽(151)的孔径小于所述安装位(141)的孔径。
CN202320338130.0U 2023-02-25 2023-02-25 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 Active CN219268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8130.0U CN219268355U (zh) 2023-02-25 2023-02-25 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8130.0U CN219268355U (zh) 2023-02-25 2023-02-25 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8355U true CN219268355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53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38130.0U Active CN219268355U (zh) 2023-02-25 2023-02-25 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83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68355U (zh) 一种具多出线方向的线材sr结构
CN209948182U (zh) 塔桥供电盒及塔桥
CN110690674B (zh) 一种方便布线的缆线槽
EP1052728A3 (en) Pressure contact connector
CN208078291U (zh) 一种电子器件的安装座和电子设备
CN210156860U (zh) 一种卡箍式接线盒
CN209786662U (zh) 一种电子电器束线器
CN210006648U (zh) 电开关底座及具有其的按动开关
CN209497040U (zh) 一种快装电源插头
CN2494045Y (zh) 快速电气接线头装置
CN217115039U (zh) 一种用于电缆线的接头
CN209561063U (zh) 一种c形线结构
CN207474715U (zh)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
CN111969540A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拐角结构
CN218182626U (zh) 一种线束通道数据信号连接器
US4172962A (en) Terminal box intended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a socket outlet or the like
CN213401630U (zh) 连接器
CN214100648U (zh) 一种组合式输电线桥架
CN221041819U (zh) 控制器
CN215418988U (zh) 一种便于走线的双电源配电柜
CN209963675U (zh) 一种组合式线槽
CN220631886U (zh) 一种电源线安装结构及其电火锅
CN213185354U (zh) 一种处理机柜线缆槽
CN218732044U (zh) 电子设备以及电器系统
CN209929229U (zh) 一种低压电器用螺钉接线座及接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