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3844U -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3844U
CN219263844U CN202222942650.0U CN202222942650U CN219263844U CN 219263844 U CN219263844 U CN 219263844U CN 202222942650 U CN202222942650 U CN 202222942650U CN 219263844 U CN219263844 U CN 219263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ixed
installation pole
wal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426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宇雄
杨琦
陈唯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Boxua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oxua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oxua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oxua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426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3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3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38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水土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上表面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有检测仪,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共同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电机、气缸以及检测仪电连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底板的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土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挖掘,造成自然环境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水土流失就是人类活动形成的问题之一,为了应对水土流失带来的自然灾害,需要通过各种设备长时间监测水土,包括气象因子的监测设备、植被因子监测设备、土壤因子监测设备等等,通过这些设备监测水土流失规律,大大提高了人工监测的效率。
在公告号为CN21638340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角度调节监测角度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涉及水土保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立柱,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板和空心地钉,安装板的底部中心位置焊接有空心地钉,安装板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通过铰链与支脚连接,支脚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底板连接,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板和电机,旋转座的内部安装有半圆台。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中的检测装置通过固定组件以及限位组件与地面进行连接,当工作人员需对其进行拆除时,工作人员需使用蛮力对其进行拆除,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从而不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上表面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有检测仪,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共同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电机、气缸以及检测仪电连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底板的固定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对水土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需启动固定组件,进而使底板与地面相互固定,从而工作人员需启动电机,进而使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从而使转动板在电机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进而使气缸与检测仪在转动板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提高了检测仪的检测范围,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此外,当工作人员需对检测仪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需启动气缸,进而使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从而使检测仪在气缸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在此过程中,固定组件可拆卸,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拆卸底板的工作难度,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地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安装槽内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安置槽正对的固定槽,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安装槽与安置槽内的安置杆以及固定设置在安置杆远离安装杆侧壁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安置槽远离安装杆的内壁上,所述安装杆与地面相互固定,所述安置杆的底面与其靠近安装杆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一倾斜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使底板与地面相互固定时,工作人员需使安装杆与安装槽正对,进而工作人员向下移动底板,从而使安装杆与安装槽产生相对滑动,进而使安装杆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一倾斜面,从而使安置杆在安装杆的作用下向远离安装杆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安装杆的上表面抵紧安装槽的内顶壁。此时,安置杆与固定槽正对,安置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安装杆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安置杆的一端滑入固定槽内,从而降低了安装杆与安装槽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降低了底板与地面相互分离的概率。此外,当工作人员需对底板拆除时,工作人员需向远离安装杆的方向滑动安置杆,进而使安置杆与固定槽相互分离,进而工作人员向上移动固定板即可使底板与地面相互分离,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杆与底板并固定设置在安置杆远离安装杆的侧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对底板拆除时,工作人员需转动螺纹杆,进而使固定绳的一端在转动杆的作用下缠绕在转动杆的侧壁上,从而使固定绳的另一端向远离安装杆方向移动,进而使安置杆在固定绳的作用下向远离安装杆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安置杆与固定槽相互分离,进而工作人员需向上移动底板,即可使底板与地面相互分离,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拆卸底板的难度,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开设有抵紧槽,所述抵紧槽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设置有限位块,抵紧槽内滑动设置有抵紧块,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螺纹贯穿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限位块转动连接,所述抵紧块远离转动槽的侧壁与其靠近限位块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二倾斜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安置杆与固定槽相互分离时,工作人员需转动螺纹杆,进而使螺纹杆向靠近抵紧块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限位块在螺纹杆的作用下向靠近抵紧块的方向滑动,进而使限位块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二倾斜面,从而使抵紧块在限位块的作用下向靠近转动槽内壁的方向滑动,进而使抵紧块抵紧转动槽的内壁,从而降低了转动杆受到外力时发生转动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抵紧槽的内底壁上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复位槽内滑动设置有复位块,所述复位块远离转动槽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复位槽远离转动槽的内壁上,所述复位块的上表面与抵紧槽的底面相互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块与第二倾斜面相互分离时,复位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远离转动槽的方向滑动,进而使抵紧块在复位块的作用下向远离转动槽的方向滑动,从而提高了第二倾斜面与限位块正对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转动设置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的内壁与转动杆的外壁相互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杆时,环形块在转动杆的作用下跟随转动杆转动。此外,环形块降低了转动杆受到外力时与转动槽相互分离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降低工作人员转动螺纹杆难度的把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把手降低了工作人员转动螺纹杆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抵紧块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提高装置稳定性的橡胶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采用橡胶制成的橡胶片提高了抵紧块与转动槽的最大静摩擦力上限,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对水土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需启动固定组件,进而使底板与地面相互固定,从而工作人员需启动电机,进而使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从而使转动板在电机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进而使气缸与检测仪在转动板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提高了检测仪的检测范围,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此外,当工作人员需对检测仪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需启动气缸,进而使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从而使检测仪在气缸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在此过程中,固定组件可拆卸,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拆卸底板的工作难度,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使底板与地面相互固定时,工作人员需使安装杆与安装槽正对,进而工作人员向下移动底板,从而使安装杆与安装槽产生相对滑动,进而使安装杆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一倾斜面,从而使安置杆在安装杆的作用下向远离安装杆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安装杆的上表面抵紧安装槽的内顶壁。此时,安置杆与固定槽正对,安置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安装杆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安置杆的一端滑入固定槽内,从而降低了安装杆与安装槽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降低了底板与地面相互分离的概率。此外,当工作人员需对底板拆除时,工作人员需向远离安装杆的方向滑动安置杆,进而使安置杆与固定槽相互分离,进而工作人员向上移动固定板即可使底板与地面相互分离,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3)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对底板拆除时,工作人员需转动螺纹杆,进而使固定绳的一端在转动杆的作用下缠绕在转动杆的侧壁上,从而使固定绳的另一端向远离安装杆方向移动,进而使安置杆在固定绳的作用下向远离安装杆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安置杆与固定槽相互分离,进而工作人员需向上移动底板,即可使底板与地面相互分离,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拆卸底板的难度,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2。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用于凸显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用于凸显转动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用于凸显复位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地面;11、底板;12、固定杆;13、电机;14、转动板;15、气缸;16、检测仪;17、支撑杆;18、太阳能板;2、安装槽;21、安置槽;22、固定槽;23、转动槽;24、抵紧槽;25、限位槽;26、复位槽;27、环形槽;3、固定组件;31、安装杆;32、安置杆;33、第一弹簧;34、第一倾斜面;4、转动杆;41、固定绳;5、抵紧块;51、限位块;52、螺纹杆;53、第二倾斜面;6、复位块;61、第二弹簧;7、环形块;8、把手;9、橡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请参阅图1-4,包括地面1、底板11、固定杆12、电机13、转动板14、气缸15、检测仪16、支撑杆17、太阳能板18、固定组件3、转动杆4、固定绳41、抵紧块5、限位块51、螺纹杆52、复位块6、第二弹簧61以及环形块7。地面1为长方体形结构,用于放置监测装置。底板1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底板11设置在地面1的上表面。固定杆12为长方形杆状结构,固定杆12固定设置在底板11的上表面。电机13固定设置在固定杆12的上表面,其输出轴的轴线竖直。转动板14为长方形板状结构,转动板14固定设置在电机13的输出轴端部。气缸15固定设置在转动板14的上表面,其活塞杆的轴线竖直。检测仪16固定设置在气缸15的活塞杆端部,用于监测水土。支撑杆17为长方形杆状结构,支撑杆17设有多个并等间距分布在转动板14的上表面。太阳能板18固定设置在多个支撑杆17的上表面,太阳能板18、电机13、气缸15以及检测仪16电连接。
底板11的地面1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的内壁上开设有安置槽21。固定组件3设置在底板11上,用于固定底板11,固定组件3包括安装杆31、安置杆32以及第一弹簧33。安装杆31为长方形杆状结构,安装杆31滑动设置在安装槽2内,安装杆31与地面1相互固定,且安装杆3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安置槽21正对的固定槽22。安置杆32为长方形杆状结构,安置杆32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安置槽21与固定槽22内,且安置杆32的底面与其靠近安装杆31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一倾斜面34。第一弹簧3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安置杆32远离安装杆31的侧壁上,第一弹簧3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安置槽21远离安装杆31的内壁上。
当工作人员需使底板11与地面1相互固定时,工作人员需使安装杆31与安装槽2正对,进而工作人员向下移动底板11,从而使安装杆31与安装槽2产生相对滑动,进而使安装杆31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一倾斜面34,从而使安置杆32在安装杆31的作用下向远离安装杆31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安装杆31的上表面抵紧安装槽2的内顶壁。此时,安置杆32与固定槽22正对,安置杆32在第一弹簧33的作用下向靠近安装杆31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安置杆32的一端滑入固定槽22内,从而降低了安装杆31与安装槽2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降低了底板11与地面1相互分离的概率。此外,当工作人员需对底板11拆除时,工作人员需向远离安装杆31的方向滑动安置杆32,进而使安置杆32与固定槽22相互分离,进而工作人员向上移动固定板即可使底板11与地面1相互分离,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固定杆12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23,转动杆4为圆杆状结构,其轴线水平,转动杆4转动设置在转动槽23内。固定绳4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转动杆4的侧壁上,固定绳41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杆12与底板11并固定设置在安置杆32远离安装杆31的侧壁上。
当工作人员需对底板11拆除时,工作人员需转动螺纹杆52,进而使固定绳41的一端在转动杆4的作用下缠绕在转动杆4的侧壁上,从而使固定绳41的另一端向远离安装杆31方向移动,进而使安置杆32在固定绳41的作用下向远离安装杆31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安置杆32与固定槽22相互分离,进而工作人员需向上移动底板11,即可使底板11与地面1相互分离,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拆卸底板11的难度,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转动杆4的侧壁上开设有抵紧槽24,所述抵紧槽24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25。限位块51为长方形块状结构,限位块51滑动设置在限位槽25内。抵紧块5为长方形块状结构,抵紧块5滑动设置在抵紧槽24内,且抵紧块5远离转动槽23的侧壁与其靠近限位块51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二倾斜面53。螺纹杆52螺纹贯穿设置在转动杆4的侧壁上,螺纹杆52与限位块51转动连接。
当安置杆32与固定槽22相互分离时,工作人员需转动螺纹杆52,进而使螺纹杆52向靠近抵紧块5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限位块51在螺纹杆52的作用下向靠近抵紧块5的方向滑动,进而使限位块51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二倾斜面53,从而使抵紧块5在限位块51的作用下向靠近转动槽23内壁的方向滑动,进而使抵紧块5抵紧转动槽23的内壁,从而降低了转动杆4受到外力时发生转动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抵紧槽24的内底壁上开设有复位槽26,复位块6为长方形块状结构,复位块6滑动设置在复位槽26内,且复位块6的上表面与抵紧槽24的底面相互固定。第二弹簧6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复位块6远离转动槽23的侧壁上,第二弹簧6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复位槽26远离转动槽23的内壁上。
当限位块51与第二倾斜面53相互分离时,复位块6在第二弹簧61的作用下向远离转动槽23的方向滑动,进而使抵紧块5在复位块6的作用下向远离转动槽23的方向滑动,从而提高了第二倾斜面53与限位块51正对的概率。
转动槽23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27,环形块7为圆环形块7状结构,环形块7转动设置在环形槽27内,且环形块7的内壁与转动杆4的外壁相互固定。
当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杆4时,环形块7在转动杆4的作用下跟随转动杆4转动。此外,环形块7降低了转动杆4受到外力时与转动槽23相互分离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螺纹杆52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把手8。把手8降低了工作人员转动螺纹杆52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为了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抵紧块5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橡胶片9。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采用橡胶制成的橡胶片9提高了抵紧块5与转动槽23的最大静摩擦力上限,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工作人员需对水土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需启动固定组件3,从而工作人员需使安装杆31与安装槽2正对,进而工作人员向下移动底板11,从而使安装杆31与安装槽2产生相对滑动,进而使安装杆31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一倾斜面34,从而使安置杆32在安装杆31的作用下向远离安装杆31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安装杆31的上表面抵紧安装槽2的内顶壁。此时,安置杆32与固定槽22正对,安置杆32在第一弹簧33的作用下向靠近安装杆31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安置杆32的一端滑入固定槽22内,进而使底板11与地面1相互固定,从而工作人员需启动电机13,进而使电机13的输出轴转动,从而使转动板14在电机13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进而使气缸15与检测仪16在转动板14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提高了检测仪16的检测范围,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此外,当工作人员需对检测仪16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需启动气缸15,进而使气缸15的活塞杆向上移动,从而使检测仪16在气缸15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在此过程中,当工作人员需对底板11拆除时,工作人员需转动螺纹杆52,进而使固定绳41的一端在转动杆4的作用下缠绕在转动杆4的侧壁上,从而使固定绳41的另一端向远离安装杆31方向移动,进而使安置杆32在固定绳41的作用下向远离安装杆31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安置杆32与固定槽22相互分离,进而工作人员需向上移动底板11,即可使底板11与地面1相互分离,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拆卸底板11的难度,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1),所述地面(1)的上表面设置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转动板(14),所述转动板(14)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气缸(15),所述气缸(15)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有检测仪(16),所述转动板(14)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支撑杆(17),多个所述支撑杆(17)的上表面共同设置有太阳能板(18),所述太阳能板(18)、电机(13)、气缸(15)以及检测仪(16)电连接,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底板(11)的固定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地面(1)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的内壁上开设有安置槽(21),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滑动设置在安装槽(2)内的安装杆(31),所述安装杆(3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安置槽(21)正对的固定槽(22),所述固定组件(3)还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安装槽(2)与安置槽(21)内的安置杆(32)以及固定设置在安置杆(32)远离安装杆(31)侧壁上的第一弹簧(33),所述第一弹簧(3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安置槽(21)远离安装杆(31)的内壁上,所述安装杆(31)与地面(1)相互固定,所述安置杆(32)的底面与其靠近安装杆(31)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一倾斜面(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2)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23),所述转动槽(23)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绳(41),所述固定绳(41)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杆(12)与底板(11)并固定设置在安置杆(32)远离安装杆(31)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的侧壁上开设有抵紧槽(24),所述抵紧槽(24)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25),所述限位槽(25)内滑动设置有限位块(51),抵紧槽(24)内滑动设置有抵紧块(5),所述转动杆(4)的侧壁上螺纹贯穿设置有螺纹杆(52),所述螺纹杆(52)与限位块(51)转动连接,所述抵紧块(5)远离转动槽(23)的侧壁与其靠近限位块(51)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二倾斜面(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槽(24)的内底壁上开设有复位槽(26),所述复位槽(26)内滑动设置有复位块(6),所述复位块(6)远离转动槽(23)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61),所述第二弹簧(6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复位槽(26)远离转动槽(23)的内壁上,所述复位块(6)的上表面与抵紧槽(24)的底面相互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23)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27),所述环形槽(27)内转动设置有环形块(7),所述环形块(7)的内壁与转动杆(4)的外壁相互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2)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降低工作人员转动螺纹杆(52)难度的把手(8)。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块(5)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提高装置稳定性的橡胶片(9)。
CN202222942650.0U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 Active CN219263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2650.0U CN219263844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2650.0U CN219263844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3844U true CN219263844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5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42650.0U Active CN219263844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3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92726U (zh) 一种新型水平调节装置
CN219263844U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水土保持监测装置
WO2016115647A1 (zh) 剪式千斤顶多点支撑同步可调角度太阳能固定支架
CN104917448A (zh) 太阳能电池可调支撑底座
CN21200503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建筑设计专用测量装置
CN209743956U (zh) 一种测量用测绘仪支架
CN214785778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脚手架
CN205545098U (zh) 可调式太阳能面板支撑装置
CN20549036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撑装置
CN205049156U (zh) 一种用于陀螺经纬仪的可升降支撑平台
CN210202663U (zh) 一种可调节宽度的智能农业大棚
CN211313053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快装立柱
CN208401512U (zh) 一种野外可移动式防雷装置
CN215734150U (zh) 一种有效提高安装效率的光伏用支架
CN219329717U (zh) 一种高度可调式栅电池光伏板支撑架
CN206754743U (zh) 一种框型四脚气象支架
CN212689509U (zh) 一种工程建筑安装用支撑架
CN213626795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建筑钢架
CN210177996U (zh) 一种房建施工可调节式防护栏
CN214341198U (zh) 一种小区绿化带座椅
CN21292928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管理用智能测量装置
CN211974291U (zh) 一种可以调节方向的脚手架连接件
CN218387379U (zh) 可调节式太阳能板
CN217728494U (zh) 一种风机管道的安装固定装置
CN218150021U (zh) 一种建设用多功能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