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0219U - 双极板 - Google Patents

双极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0219U
CN219260219U CN202223604745.8U CN202223604745U CN219260219U CN 219260219 U CN219260219 U CN 219260219U CN 202223604745 U CN202223604745 U CN 202223604745U CN 219260219 U CN219260219 U CN 219260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polar plate
concave
recessed region
area
concav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47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张加加
周振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n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n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n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n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47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0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0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02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极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在厚度方向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凹陷设置有第一凹陷区域,所述第二表面上凹陷设置有第二凹陷区域,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和第二凹陷区域内设置有两条汇流流道,两条汇流流道之间连通有支流流道。本方案中将第一凹陷区域和第二凹陷区域设置在本体的不同面,以便于实现第一凹陷区域和第二凹陷区域之间的分隔。由于支流流道的设置,以便于实现电解液的均匀扩散,由于汇流流道的设置,以便于电解液的流入流出,同时便于气体的进出。

Description

双极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氢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极板。
背景技术
双极式电解槽由若干电解小室以串联的方式构成一个整体,每两个极板间为一个电解小室,电解小室由端板、阳极板、阴极板、双极板、隔膜等部件构成。在水电解过程中,阴、阳极板和双极板上会不断产生气体,若双极板结构设置不合理,将不利于电解液的均匀扩散和产物的顺利输出。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极板,以实现电解液的均匀扩散。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极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在厚度方向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凹陷设置有第一凹陷区域,所述第二表面上凹陷设置有第二凹陷区域,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和第二凹陷区域内设置有两条汇流流道,两条汇流流道之间连通有支流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支流流道平行设置有若干条,所述支流流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汇流流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和第二凹陷区域呈平行四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陷区域的锐角和第二凹陷区域的锐角之间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呈长方形,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和第二凹陷区域的两条对边沿着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陷区域的两个锐角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第一凹陷区域中对应的汇流流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陷区域的两个锐角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第二凹陷区域中对应的汇流流道连通。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和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分布在所述本体的直角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陷区域中的两条汇流流道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凹陷区域中的两条汇流流道之间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内的汇流流道沿着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内的两条对边设置,所述第二凹陷区域内的汇流流道沿着所述第二凹陷区域内的两条对边设置。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双极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将第一凹陷区域和第二凹陷区域设置在本体的不同面,以便于实现第一凹陷区域和第二凹陷区域之间的分隔。由于支流流道的设置,以便于实现电解液的均匀扩散,由于汇流流道的设置,以便于电解液的流入流出,同时便于气体的进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极板的轴测图。
图2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极板的第一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B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极板的第二表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本体1、第一凹陷区域2、第一汇流流道201、第一支流流道202、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第二凹陷区域5、第二汇流流道501、第二支流流道502。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双极板结构如图1至图6所示。
于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双极板包括本体1,本体1在厚度方向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凹陷设置有第一凹陷区域2,第二表面上凹陷设置有第二凹陷区域5,第一凹陷区域2和第二凹陷区域5内均设置有两条汇流流道,两条汇流流道之间连通有支流流道。
示例性的,第一表面为阴极面时,第二表面为阳极面;第一表面为阳极面时,第二表面为阴极面。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表面为阳极面,第二表面为阴极面为例。在双极板与密封板、隔膜等组成电解槽后,第一凹陷区域2与其他部件组成阳极腔,第二凹陷区域5与其他部件组成阴极腔,电极液进入阴极腔或阳极腔内时,经一条汇流流道流入支流流道,然后从另一汇流流道流出,实现电解液的均匀扩散。
示例性的,凸出于第一凹陷区域2内表面和第二凹陷区域5内表面设置若干凸条,使得凸条之间形成支流流道。
示例性的,称第一凹陷区域2内的汇流流道为第一汇流流道201,称第一凹陷区域2内的支流流道为第一支流流道202。称第二凹陷区域5内的汇流流道为第二汇流流道501,称第二凹陷区域5内的支流流道为第二支流流道502。
于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流流道平行设置有若干条,支流流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汇流流道连通。
值得说明的是,支流流道的数量设置越多,电解液的扩散越均匀。
还需说明的是,支流流道可以设置为直线,也可以为均匀设置在第一凹陷区域2或第二凹陷区域5内的弯曲线条,只要能实现电解液的均匀扩散即可。
于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凹陷区域2和第二凹陷区域5呈平行四边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陷区域2和第二凹陷区域5设置为平行四边形,以便于实现第一凹陷区域2和第二凹陷区域5之间的分隔。
示例性的,第一凹陷区域2和第二凹陷区域5呈菱形。
于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凹陷区域2的锐角和第二凹陷区域5的锐角之间错位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陷区域2和第二凹陷区域5的锐角错位设置,即实现了第一凹陷区域2和第二凹陷区域5的错位。避免第一凹陷区域2进液和第二凹陷区域5进液重合,也避免了第一凹陷区域2进出气体和第二凹陷区域5进出气体位置重合。
于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本体1呈长方形,第一凹陷区域2和第二凹陷区域5的两条对边沿着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
示例性的,本体1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五边形等形状,只需组成的电解槽各部件匹配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陷区域2和第二凹陷区域5的左右两侧边与本体1左右两侧边之间平行设置。
于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凹陷区域2的两个锐角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分别与第一凹陷区域2中对应的汇流流道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陷区域2中靠近上方的第一通孔3用于进出气体,第一凹陷区域2中靠近下方的第一通孔3用于进出液体。第一通孔3分布在第一凹陷区域2的两个锐角上,即实现了进出气体与进出液体之间的分隔。
于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凹陷区域5的两个锐角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4,第二通孔4分别与第二凹陷区域5中对应的汇流流道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凹陷区域5中靠顶部的第二通孔4用于进出气体,第二凹陷区域5中靠底部的第二通孔4用于进出液体,实现了同一凹陷区域内的气液分离。
同时,第一凹陷区域2和第二凹陷区域5的角错位设置,以便于第一凹陷区域2和第二凹陷区域5之间的分隔。
于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第一通孔3和两个第二通孔4分布在本体1的直角上。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通孔3、每个第二通孔4分别占用本体1的一个直角,便于开孔。
于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凹陷区域2中的两条汇流流道之间平行设置,第二凹陷区域5中的两条汇流流道之间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汇流流道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平行设置有若干条直线,以便于加工。
于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凹陷区域2内的汇流流道沿着第一凹陷区域2内的两条对边设置,第二凹陷区域5内的汇流流道沿着第二凹陷区域5内的两条对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陷区域2中的两条汇流流道呈上下分布,第二凹陷区域5中的两条汇流流道呈上下分布,即第一凹陷区域2中的两条汇流流道分别沿着第一凹陷区域2的上下两条边设置,第二凹陷区域5中的两条汇流流道分别沿着第二凹陷区域5中的上下两条边设置。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第一通孔3还与第一凹陷区域2中相邻的支流流道连通。第二通孔4还与第二凹陷区域5中相邻的直流流道连通。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双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在厚度方向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凹陷设置有第一凹陷区域,所述第二表面上凹陷设置有第二凹陷区域,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和第二凹陷区域内设置有两条汇流流道,两条汇流流道之间连通有支流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流道平行设置有若干条,所述支流流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汇流流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和第二凹陷区域呈平行四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的锐角和第二凹陷区域的锐角之间错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呈长方形,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和第二凹陷区域的两条对边沿着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的两个锐角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第一凹陷区域中对应的汇流流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陷区域的两个锐角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第二凹陷区域中对应的汇流流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和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分布在所述本体的直角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中的两条汇流流道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凹陷区域中的两条汇流流道之间平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内的汇流流道沿着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内的两条对边设置,所述第二凹陷区域内的汇流流道沿着所述第二凹陷区域内的两条对边设置。
CN202223604745.8U 2022-12-31 2022-12-31 双极板 Active CN219260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4745.8U CN219260219U (zh) 2022-12-31 2022-12-31 双极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4745.8U CN219260219U (zh) 2022-12-31 2022-12-31 双极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0219U true CN219260219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2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4745.8U Active CN219260219U (zh) 2022-12-31 2022-12-31 双极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02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36687A (zh) * 2023-06-30 2023-08-04 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解槽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36687A (zh) * 2023-06-30 2023-08-04 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解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2318B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
CN102074716B (zh) 燃料电池
CN103168382B (zh) 燃料电池
CN219260219U (zh) 双极板
CN101142342A (zh) 流场板布置
CN107507993B (zh)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
US10680255B2 (en) Flow-guiding plate for a fuel cell
CN115627492B (zh) 一种电解设备的电极板及电解设备
JPS5927461A (ja) 電解液循環型電池の枠付電極
US8221930B2 (en) Bipolar separators with improved fluid distribution
EP2054965B1 (en) Bipolar separators with improved fluid distribution
KR20090015711A (ko) 전해질막 없는 마이크로 연료 전지
TWI666818B (zh) 適於一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的模組化平板型連接裝置及含有其的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
CN217788456U (zh) 一种圆形双极板流道结构及电解池
EP3085814B1 (en) Ionic membrane electrolytic bath
CN115821299A (zh) 一种pem水电解槽用流道密封导流框
CN116031460A (zh) 提高电堆流体分布均匀性的歧管结构
KR102411386B1 (ko) 션트전류 해소를 위한 전해 셀프레임
US10396369B2 (en) Fuel cell stack
CN219260218U (zh) 双极板
CN113782763A (zh) 一种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新型气体流道结构
CN101807679B (zh) 燃料电池结构及在其中使用的分隔板
CN217202994U (zh) 一种pem水电解制氢的密封引流结构板
CN219260220U (zh) 双极板
CN114883592B (zh) 燃料电池的极板组件及阴极板和阳极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