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0613U - 一种肢体约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肢体约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50613U
CN219250613U CN202320818562.1U CN202320818562U CN219250613U CN 219250613 U CN219250613 U CN 219250613U CN 202320818562 U CN202320818562 U CN 202320818562U CN 219250613 U CN219250613 U CN 219250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nut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plate
dead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185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贤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8185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50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50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50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肢体约束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当通过绑带对患者进行固定时,需要将绑带紧紧贴合到患者的体表容易造成不适的问题,包括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上活动连接有往复机构,往复机构与主体结构上分别活动连接有限位结构,主体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限位结构包括:连接杆、固定架、螺母A、导向杆B、限位板C、弹性件A,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螺母A,连接杆与导向杆B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架的顶部,且导向杆B的顶部同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C,导向杆B上同时活动连接有弹性件A,夹板A可以自动向底部进行滑动,使夹板A贴合到患者肢体上,之后通过螺母A可以对顶板进行限位,防止顶板与夹板A向顶部进行滑动。

Description

一种肢体约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肢体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同时当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护理时,还需要约束装置辅助治疗。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肢体约束装置在使用时,大部分约束装置通过绑带对患者进行固定,当通过绑带进行固定时,需要将绑带紧紧贴合到患者的体表,容易造成患者约束时的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肢体约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当通过绑带对患者进行固定时,需要将绑带紧紧贴合到患者的体表容易造成不适的问题。
本实用肢体约束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肢体约束装置,包括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上活动连接有往复机构,往复机构与主体结构上分别活动连接有限位结构,主体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限位结构包括:连接杆、固定架、螺母A、导向杆B、限位板C、弹性件A,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螺母A,连接杆与导向杆B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架的顶部,且导向杆B的顶部同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C,导向杆B上同时活动连接有弹性件A。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连接板A、镂空槽、限位槽、通孔、枕具,连接板A上设有两组镂空槽,镂空槽的两侧同时设有限位槽,通孔设置在连接板A的尾部,枕具安装在连接板A的一侧,针具的表面设有坡度,其作用为,通过枕具可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衬托,同时提高患者固定后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导向杆A、驱动轴、限位板A,导向杆A与限位板A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A的底部,且限位板A上转动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采用螺杆,且驱动轴上的螺纹呈双向设置,其作用为,当驱动轴进行转动时,可以通过驱动轴控制滑动板同时向内或向外进行滑动,同时当驱动轴停止转动后,还可以通过驱动轴对滑动板进行限位与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滑动板、垫块、支撑柱、预留孔、限位板B、连接板B、螺纹槽,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B,限位板B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B,连接板B与滑动板上分别设有预留孔与螺纹槽,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滑动板上,且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垫块,垫块的顶部呈弧形设置,其作用为,通过弧形设置的垫块,可以使垫块良好的贴合在患者肢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顶板与夹板A,顶板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顶部,且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板A,夹板A与垫块垂直设置,弹性件A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架、连接板A相贴合,螺母A贴合在连接板A的底部,夹板A的底部呈弧形设置,其作用为,通过弧形设置的夹板A,可以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同时螺母贴合到连接板A的底部后,还可以通过螺母对夹板A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板B、连接块、固定杆A、弹性件B、固定杆B、螺母B,固定杆A固定连接在连接板A上,且固定杆A与固定杆B分别设置在枕具,固定杆A上活动连接有弹性件B,固定杆A、固定杆B同时与连接块滑动连接,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夹板B的两侧,且夹板B设置在枕具的顶部,弹性件B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板A、连接块相贴合,固定杆B上转动连接有螺母B,螺母B贴合在连接块的顶部,固定杆B上设有螺纹,其作用为,当螺母B进行转动时,可以对螺母B在固定杆B上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弹性件B采用弹簧,其作用为,通过弹性件B可以控制夹板B自动向顶部进行滑动。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的设置,通过驱动轴可以分别对两组滑动板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通过连接板B还可以对垫块进行调节,可以有效的提高垫块的适用性,避免不同的使用者无法起到良好的约束效果的情况发生。
2.本实用新型限位结构的设置,夹板A可以自动向底部进行滑动,同时通过弹性件A还可以使夹板A良好的贴合到患者肢体的顶部,同时螺母A可以贴合到连接板A底部,之后通过螺母A对顶板进行限位,防止患者挣扎时顶板与夹板A向顶部进行滑动。
3.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的设置,通过螺母B可以控制夹板B自动向底部进行滑动,同时夹板B还可以通过弹性件B自动向顶部进行滑动,通过夹板B可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限位,防止医护人员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往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体结构;101、连接板A;102、镂空槽;103、限位槽;104、通孔;105、枕具;106、导向杆A;107、驱动轴;108、限位板A;
2、往复机构;201、滑动板;202、垫块;203、支撑柱;204、预留孔;205、限位板B;206、连接板B;207、螺纹槽;
3、限位结构;301、连接杆;302、固定架;303、螺母A;304、导向杆B;305、限位板C;306、弹性件A;307、顶板;308、夹板A;
4、夹持机构;401、夹板B;402、连接块;403、固定杆A;404、弹性件B;405、固定杆B;406、螺母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附图7,一种肢体约束装置,包括有主体结构1;所述主体结构1上活动连接有往复机构2,往复机构2与主体结构1上分别活动连接有限位结构3,主体结构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4,限位结构3包括:连接杆301、固定架302、螺母A303、导向杆B304、限位板C305、弹性件A306,连接杆301上转动连接有螺母A303,连接杆301与导向杆B304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架302的顶部,且导向杆B304的顶部同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C305,导向杆B304上同时活动连接有弹性件A306。
如图3与图4所示,其中,主体结构1包括:连接板A101、镂空槽102、限位槽103、通孔104、枕具105,连接板A101上设有两组镂空槽102,镂空槽102的两侧同时设有限位槽103,通孔104设置在连接板A101的尾部,枕具105安装在连接板A101的一侧。
如图3与图4所示,其中,主体结构1还包括:导向杆A106、驱动轴107、限位板A108,导向杆A106与限位板A108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A101的底部,且限位板A108上转动连接有驱动轴107,通过驱动轴107可以分别对两组滑动板201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通过连接板B206还可以对垫块202进行调节,可以有效的提高垫块202的适用性,避免不同的使用者无法起到良好的约束效果的情况发生。
如图5所示,其中,往复机构2包括:滑动板201、垫块202、支撑柱203、预留孔204、限位板B205、连接板B206、螺纹槽207,滑动板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B205,限位板B205滑动连接在限位槽103内,滑动板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B206,连接板B206与滑动板201上分别设有预留孔204与螺纹槽207,支撑柱203固定连接在滑动板201上,且支撑柱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垫块202。
如图6所示,其中,限位结构3还包括:顶板307与夹板A308,顶板307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杆301的顶部,且顶板30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板A308,夹板A308与垫块202垂直设置,弹性件A30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架302、连接板A101相贴合,螺母A303贴合在连接板A101的底部,夹板A308可以自动向底部进行滑动,同时通过弹性件A306还可以使夹板A308良好的贴合到患者肢体的顶部,同时螺母A303可以贴合到连接板A101底部,之后通过螺母A303对顶板307进行限位,防止患者挣扎时顶板307与夹板A308向顶部进行滑动。
如图7所示,其中,夹持机构4包括:夹板B401、连接块402、固定杆A403、弹性件B404、固定杆B405、螺母B406,固定杆A403固定连接在连接板A101上,且固定杆A403与固定杆B405分别设置在枕具105,固定杆A403上活动连接有弹性件B404,固定杆A403、固定杆B405同时与连接块402滑动连接,连接块402分别固定连接在夹板B401的两侧,且夹板B401设置在枕具105的顶部,弹性件B40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板A101、连接块402相贴合,固定杆B405上转动连接有螺母B406,螺母B406贴合在连接块402的顶部,通过螺母B406可以控制夹板B401自动向底部进行滑动,同时夹板B401还可以通过弹性件B404自动向顶部进行滑动,通过夹板B401可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限位,防止医护人员受到伤害。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连接板A101对患者进行承载,之后拉动顶板307并将患者的肢体套入到垫块202的顶部,然后松开顶板307,顶板307可以通过弹性件A306自动向底部进行滑动,并使夹板A308贴合到患者的肢体上,同时转动螺母A303,并使螺母A303贴合到连接板A101的底部,对顶板307与夹板A308进行限位,防止患者挣扎时顶板307与夹板A308自动向顶部进行滑动,固定完成后还可以转动驱动轴107,并通过驱动轴107对滑动板201与垫块202的位置进行调整,之后转动螺母B406,并通过螺母B406控制夹板B401贴合到患者的头部,同时通过夹板B401还可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限位与固定,防止患者咬伤医护人员。

Claims (6)

1.一种肢体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1);所述主体结构(1)上活动连接有往复机构(2),往复机构(2)与主体结构(1)上分别活动连接有限位结构(3),主体结构(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4),限位结构(3)包括:连接杆(301)、固定架(302)、螺母A(303)、导向杆B(304)、限位板C(305)、弹性件A(306),连接杆(301)上转动连接有螺母A(303),连接杆(301)与导向杆B(304)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架(302)的顶部,且导向杆B(304)的顶部同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C(305),导向杆B(304)上同时活动连接有弹性件A(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连接板A(101)、镂空槽(102)、限位槽(103)、通孔(104)、枕具(105),连接板A(101)上设有两组镂空槽(102),镂空槽(102)的两侧同时设有限位槽(103),通孔(104)设置在连接板A(101)的尾部,枕具(105)安装在连接板A(10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肢体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还包括:导向杆A(106)、驱动轴(107)、限位板A(108),导向杆A(106)与限位板A(108)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A(101)的底部,且限位板A(108)上转动连接有驱动轴(10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肢体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机构(2)包括:滑动板(201)、垫块(202)、支撑柱(203)、预留孔(204)、限位板B(205)、连接板B(206)、螺纹槽(207),滑动板(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B(205),限位板B(205)滑动连接在限位槽(103)内,滑动板(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B(206),连接板B(206)与滑动板(201)上分别设有预留孔(204)与螺纹槽(207),支撑柱(203)固定连接在滑动板(201)上,且支撑柱(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垫块(20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肢体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3)还包括:顶板(307)与夹板A(308),顶板(307)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杆(301)的顶部,且顶板(30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板A(308),夹板A(308)与垫块(202)垂直设置,弹性件A(30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架(302)、连接板A(101)相贴合,螺母A(303)贴合在连接板A(101)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肢体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夹板B(401)、连接块(402)、固定杆A(403)、弹性件B(404)、固定杆B(405)、螺母B(406),固定杆A(403)固定连接在连接板A(101)上,且固定杆A(403)与固定杆B(405)分别设置在枕具(105),固定杆A(403)上活动连接有弹性件B(404),固定杆A(403)、固定杆B(405)同时与连接块(402)滑动连接,连接块(402)分别固定连接在夹板B(401)的两侧,且夹板B(401)设置在枕具(105)的顶部,弹性件B(40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板A(101)、连接块(402)相贴合,固定杆B(405)上转动连接有螺母B(406),螺母B(406)贴合在连接块(402)的顶部。
CN202320818562.1U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肢体约束装置 Active CN219250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8562.1U CN219250613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肢体约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8562.1U CN219250613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肢体约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50613U true CN219250613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59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18562.1U Active CN219250613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肢体约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50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72112U (zh) 一种外科手术头部固定装置
CN219250613U (zh) 一种肢体约束装置
CN201192389Y (zh) 足下垂预防护理固定架
CN211962322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上肢约束装置
CN204411220U (zh) 直腿抬高训练仪
CN207071104U (zh) 骨折牵引复位装置
CN102973322B (zh) 用于桡动脉穿刺的托手固定架
CN112451265B (zh)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组合式约束固定设备
CN219963358U (zh) 一种手臂正骨支架
CN214157535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医疗诊断用辅助设备
CN211023612U (zh) 一种精神科用医疗病床
CN208770582U (zh) 一种注射用手指及腕关节专用固定器
CN211050540U (zh) 一种精神科患者护理输液用手部固定装置
CN105920707A (zh) 一种医用可调控输液夹板
CN111329641A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腿部牵引矫正装置
CN214805639U (zh) 一种家兔颈动脉插管辅助装置
CN219290345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功能台架
CN205964634U (zh) 一种医用可调控输液夹板
CN216777476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体位可调控支架
CN210750033U (zh) 一种急诊护理用的捆绑支架
CN218852915U (zh) 一种用于骨科的牵引调节支架
CN211723601U (zh) 一种便于术后恢复的中医骨伤夹板
CN214318157U (zh) 一种眼科手术固定装置
CN219166941U (zh) 一种医用头枕调节组件
CN215606044U (zh) 一种可伸缩调整使用的股动脉压迫止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