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8933U - 一种自清洁养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清洁养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8933U
CN219248933U CN202220546097.6U CN202220546097U CN219248933U CN 219248933 U CN219248933 U CN 219248933U CN 202220546097 U CN202220546097 U CN 202220546097U CN 219248933 U CN219248933 U CN 219248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barrel body
siphon
cul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460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宁
张本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5460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8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8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8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清洁养殖装置,目的在于解决在水产养殖中,水产品产生的粪便等污染物会严重影响水产品的生长环境,需要对污染进行有效、高效处理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养殖桶体、集污增氧单元、排污单元、启动单元;所述集污增氧单元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一水泵、第一出水管、第一增氧器,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与养殖桶体相连,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水泵的进水端相连且养殖桶体内的水流能依次经第一进水管、第一水泵流出。本申请以水力作为自清洁启动的开关,采用双虹吸配合、水位压差排污设计,采用集污组件提升集污效果,使得在能耗相同的前提下,水质得到大幅改善。

Description

一种自清洁养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是高密度水产养殖领域,具体为一种自清洁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中,需要按时对养殖池内鱼类排出的粪便、残饵等杂质进行处理,以保持水质干净,保障水产品的正常生长。同时,提升养殖环境水质,有利于降低其发病的可能性,提升水产品的品质。
目前,在常见的观赏鱼养殖室内中,通常采用过滤的方式,对养殖环境的污染物进行去除,过滤后的水返回鱼缸内继续使用。当鱼缸内的水通过过滤介质时,粪便等污染物会残留在过滤介质上;当水流再次通过过滤介质时,粪便等污染物中的水溶性物质会进入水流中,从而使污染物再次返回鱼缸内。因此,采用过滤的方式去除水产养殖产生的粪便等污染物效果并不理想。室内鱼缸采用过滤方式进行养殖,其也能生长较长时间,本质上是因为鱼缸内鱼的数量相对较少,产生的粪便等污染物不多。当养殖环境内的水产品数量达到一定密度时,去除养殖环境内的粪便等污染物,才是保持水质干净的有效措施。
高位池养殖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在高位池养殖过程中,由于投饵量大,鱼类残饵和粪便产生过多,导致水体污染严重。尤其在养殖后期,大量的残饵和粪便排入水中,导致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倍增,极易导致鱼类发生疾病。为此,人们进行了研发。
中国专利申请CN110810319A公开了一种高位池循环水养殖的自过滤排污系统,其包括高位池养殖单元和过滤单元;所述的高位池养殖单元为养殖池,呈正方形或长方形,一侧设有进水口;池壁和池底以弧形角相连接,池底呈碗状;池底中央设有排污口,排污口面积从上往下依次递减,至最低处与排污管相连接通向池外,排污管在池外设有排污阀门;排污口上方设有尼龙网做成的防逃装置;池底放置有可移动的纳米增氧盘,纳米增氧盘与池底留有间隙;高位池养殖单元四周安放有多台水车式增氧机;所述的过滤单元呈长方形,高度和高位池养殖单元池壁一致,底部铺设有钢丝网支架,钢丝网支架与池底留有空间;过滤单元包含过滤区,过滤区两侧分别为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三个区之间用钢丝网隔开,第一缓冲区内设有水质实时监测装置;第一缓冲区与高位池养殖单元连通处设置有进水滤网,第二缓冲区与高位池养殖单元连通处设置有出水滤网;过滤单元中,钢丝网支架与高位池养殖单元底部相通,对过滤单元的底部增氧。
中国专利申请CN108739627A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自动吸污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污盒、吸污管、虹吸弯管、空气管、空气弯管、排水管、排水口弯头和排水口;所述的吸污盒位于养殖池底部上方,所述的吸污管位于所述吸污盒的上方;所述的空气管靠近所述虹吸弯管的端部设有止排窗。
如上所述,在现有技术中,已有部分专利采用了虹吸方式,以去除养殖环境内的粪便等污染物。但如何进一步提升清理效果,则是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自清洁养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在水产养殖中,水产品产生的粪便等污染物会严重影响水产品的生长环境,需要对污染进行有效、高效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自清洁养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清洁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桶体、集污增氧单元、排污单元、启动单元;
所述集污增氧单元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一水泵、第一出水管、第一增氧器,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与养殖桶体相连,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水泵的进水端相连且养殖桶体内的水流能依次经第一进水管、第一水泵流出;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与第一出水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养殖桶体相连且水流能依次经第一水泵、第一出水管返回养殖桶体内;所述第一增氧器设置在第一出水管上且水流经第一增氧器与氧气混合后能通过第一出水管排出,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口朝向养殖桶体的筒壁且第一出水管喷出的水流能带动养殖桶体内的水流沿养殖桶体的筒壁转动以使养殖桶体内的污染物向养殖桶体的底端中心位置汇集;
所述排污单元包括集污组件、第二吸污管、第二虹吸管、第二隔离网;
所述集污组件包括第二挡板、用于设置在养殖桶体底板上的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第二环形板的顶端,所述第二挡板下端与第二环形板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集污腔体;所述第二挡板的外径大于第二环形板的外径,将第二挡板的半径与第二环形板的半径的差值记为A,将第二挡板的高度记为B,A≥B;第二挡板的下端与第二环形板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暂存空间;
所述第二环形板的侧壁上设置有污染物收集槽、第二吸污口,所述污染物收集槽为至少一个且第二暂存空间内的污染物能经污染物收集槽进入第二集污腔体内;所述第二吸污口与第二吸污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吸污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虹吸管的进水端相连且第二集污腔体内的污染物能在虹吸作用下依次通过第二吸污口、第二吸污管通过第二虹吸管排出;所述集污组件、第二吸污管均位于第二虹吸管的下方,所述第二虹吸管为倒U型弯管;
所述第二隔离网设置在养殖桶体内,所述第二隔离网位于第二挡板上方;
所述启动单元包括第三储水池、第三虹吸开关,所述第三储水池位于养殖桶体的上方;所述第三虹吸开关的进水端与第三储水池相连,所述第三虹吸开关的出水端与养殖桶体相连且第三储水池内的水能通过第三虹吸开关进入养殖桶体内;
所述第三虹吸开关的排水流量大于第二虹吸管的排水流量且通过第三虹吸开关的排水能引发第二虹吸管的虹吸现象发生,所述第三虹吸开关的排水口朝向养殖桶体的筒壁且第三虹吸开关喷出的水流能带动养殖桶体内的水流沿养殖桶体的筒壁转动以使养殖桶体内的污染物向养殖桶体的底端中心位置汇集。
所述养殖桶体的底壁呈平面形或倒锥形。
所述养殖桶体沿垂直于其轴向的剖面呈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养殖桶体沿垂直于其轴向的剖面呈圆形、椭圆形或矩形。
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方向为水平方向。
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方向不能朝向养殖桶体的底端中心位置,以避免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将养殖桶体底端中心的污染物向上翻起。
所述第二环形板呈圆管状、椭圆管状或多边形管状。
所述第二环形板沿垂直于其轴向的剖面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污染物收集槽为至少三个且均布于第二环形板的下端。
所述污染物收集槽呈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污染物收集槽呈矩形。
所述第二挡板呈圆片状,所述第二环形板呈圆环状,所述第二环形板沿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第二挡板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内侧;
所述第二环形板的高度为B,所述第二挡板的半径与第二环形板的半径的差值为A,A≥B。
所述第二隔离网与养殖桶体底壁之间的间距为10~25cm。
所述排污单元还包括第二排污管、第二出水开关,所述第二出水开关为G个,G为自然数且G≥1;
所述第二排污管与第二虹吸管的出水端相连,所述第二出水开关与第二排污管相连且第二虹吸管内的水流能依次经第二排污管、第二出水开关后排出。
所述排污单元还包括第四连接组件,所述第四连接组件H个,H为自然数且H≥1;
所述第四连接组件包括第四连接管、设置在第四连接管上的第四开关,所述第四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吸污管、第二排污管相连;
将第二虹吸管内壁顶端所在水平面记为水平面C,将第四连接管内壁顶端所在水平面记为水平面J,所述水平面J位于水平面C的下方。
还包括第五排污管,所述养殖桶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五排污口,所述第五排污管通过第五排污口与养殖桶体相连且养殖桶体内养殖水产产生的漂浮物能依次经第五排污口、第五排污管排出。
还包括第五二通弯管,所述第五二通弯管位于养殖桶体内,所述第五二通弯管与第五排污口相连且第五二通弯管能对养殖桶体内养殖水产产生的漂浮物进行截流并依次通过第五排污口、第五排污管排出。
还包括第六过滤单元;
所述第六过滤单元包括第六进水管、第六水泵、第六出水管、第六过滤装置、第六回水管,所述第六回水管的出水口朝向养殖桶体的筒壁且第六回水管喷出的水流能带动养殖桶体内的水流沿养殖桶体的筒壁转动;
所述养殖桶体、第六进水管、第六水泵、第六出水管、第六过滤装置依次相连且养殖桶体内的水流能依次经第六进水管、第六水泵、第六出水管进入第六过滤装置中进行过滤,所述第六过滤装置通过第六回水管与养殖桶体相连且第六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流能通过第六回水管返回养殖桶体内;
或所述第六过滤单元包括第六出水管、第六过滤装置、第六回水管,所述第六出水管的一端与第一出水管相连,所述第六出水管的另一端与第六过滤装置相连且养殖桶体内的水流部分能依次经第一进水管、第一水泵、第六出水管进入第六过滤装置中进行过滤,所述第六过滤装置通过第六回水管与养殖桶体相连且第六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流能通过第六回水管返回养殖桶体内。
针对前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自清洁养殖装置。本申请以水力作为自清洁启动的开关,采用双虹吸配合、水位压差排污设计,采用集污组件提升集污效果,使得在能耗相同的前提下,水质得到大幅改善。同时,由于本申请采用水力驱动,能够通过控制第三储水池的进水流量,实现定时排污,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无需人工干预,具有低成本、低劳力、可控制、可靠性高的特点。本申请对于改善水产养殖环境,增加养殖密度,降低养殖成本,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为实施例1中自清洁养殖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集污组件、第二吸污管、第二虹吸管、第二排污管、第二出水开关与第四连接组件结合的原理图。
图3为集污组件与第二吸污管结合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标记:1、养殖桶体,2、集污组件,3、第二吸污管,4、第二虹吸管,5、第三储水池,6、第六过滤装置,7、第二环形板,8、第二挡板,9、污染物收集槽,10、第二吸污口,20、第二排污管,21、第二出水开关,22、第四连接管,23、第四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清洁养殖装置,其包括养殖桶体、集污增氧单元、排污单元、启动单元。本实施例中,养殖桶体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沿垂直于其轴向的剖面呈圆形,其底壁呈平板状。
本实施例中,集污增氧单元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一水泵、第一出水管、第一增氧器。其中,第一进水管的一端与养殖桶体相连,第一进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水泵的进水端相连;第一水泵的出水端与第一出水管的一端相连,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养殖桶体相连;第一增氧器设置在第一出水管上。采用该方式,养殖桶体内的水流能依次经第一进水管、第一水泵、第一出水管返回养殖桶体内,实现水流的循环;在此过程中,当水流经过第一增氧器时,水流与氧气混合,而后通过第一出水管排出,起到增氧的作用。同时,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口朝向养殖桶体的筒壁,且第一出水管喷出的水流能带动养殖桶体内的水流沿养殖桶体的筒壁转动,以使养殖桶体内的污染物向养殖桶体的底端中心位置汇集。优选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一出水管的出水方向不能朝向养殖桶体的底端中心位置,以避免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将养殖桶体底端中心的污染物向上翻起,进而降低对水产品粪便等污染物的收集。
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五二通弯管、第五排污管。其中,养殖桶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五排污口,第五二通弯管位于养殖桶体内,第五二通弯管、第五排污管分别与第五排污口相连,第五二通弯管能对养殖桶体内养殖水产产生的漂浮物(如漂浮在水面的鱼蛋白)进行截流,并依次经第五二通弯管、第五排污口、第五排污管排出。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六过滤单元;第六过滤单元包括第六出水管、第六过滤装置、第六回水管。其中,第六出水管的一端与第一出水管相连,第六出水管的另一端与第六过滤装置相连。采用该结构,养殖桶体内的水流一部分能依次经第一进水管、第一水泵、第六出水管进入第六过滤装置中进行过滤,另一部分能通过第一增氧器进行增氧。第六过滤装置通过第六回水管与养殖桶体相连,且第六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流能通过第六回水管返回养殖桶体内。同时,第六回水管的出水口朝向养殖桶体的筒壁,且第六回水管喷出的水流能带动养殖桶体内的水流沿养殖桶体的筒壁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对养殖桶体内养殖水体的增氧、水面悬浮物过滤,以及粪便等污染物向养殖桶体底壁的汇集。
排污单元、启动单元是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突出贡献。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单个虹吸进行排污的方式,但均未包含本申请的双虹吸、水位压差排污设计,也未公开本申请的集污组件,这是本申请排污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质的突破的关键。
本实例中,排污单元包括集污组件、第二吸污管、第二虹吸管、第二隔离网。集污组件包括用于设置在养殖桶体底板上的第二环形板、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呈圆片状,第二环形板呈两端平行的圆管状且沿垂直于其轴向的剖面呈圆形。第二挡板设置在第二环形板的顶端,第二挡板下端与第二环形板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集污腔体。本实施例中,第二环形板的中心线位于第二挡板的中心线重合,第二挡板的半径大于第二环形板的半径,第二环形板的高度为B,第二挡板的半径与第二环形板的半径的差值为A,A≥B;第二挡板的下端与第二环形板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暂存空间。
采用该结构,粪便等污染物向养殖桶体底壁的汇集后,大部分会集中在第二暂存空间内。同时,由于第二挡板与第二环形板的半径差,第二挡板在第二暂存空间的上方起到类似屋檐的作用,使得汇集在第二暂存空间内的污染物不会轻易向上翻起。
第二环形板的侧壁上设置有污染物收集槽、第二吸污口。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若干个污染物收集槽,污染物收集槽呈矩形,且污染物收集槽沿第二环形板的下端周向均布。如图3所示,污染物收集槽位于第二吸污口的下方;第二吸污口与第二吸污管的一端相连,第二吸污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虹吸管的进水端相连。集污组件、第二吸污管均位于第二虹吸管的下方,第二虹吸管为倒U型弯管。同时,第二隔离网设置在养殖桶体内,第二隔离网位于第二挡板上方;第二隔离网与养殖桶体底壁之间的间距为10~25cm。
同时,启动单元包括第三储水池、第三虹吸开关,第三储水池位于养殖桶体的上方。第三虹吸开关的进水端与第三储水池相连,第三虹吸开关的出水端与养殖桶体相连,且第三储水池内的水能通过第三虹吸开关进入养殖桶体内。
第三虹吸开关的排水流量大于第二虹吸管的排水流量,且通过第三虹吸开关的排水量能引发第二虹吸管的虹吸现象发生。同时,第三虹吸开关的排水口朝向养殖桶体的筒壁,且第三虹吸开关喷出的水流能带动养殖桶体内的水流沿养殖桶体的筒壁转动,以使养殖桶体内的污染物向养殖桶体的底端中心位置汇集。本实施例中,第三虹吸开关的排水口不能朝向养殖桶体的筒底,否则会导致污染物被翻起,使污染物去除效果下降。
采用前述结构,通过自来水管等装置向第三储水池注入水流;通常情况下,第三虹吸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当第三储水池内的水流达到设定高度时,第三虹吸开关打开,第三储水池内的水瞬间通过第三虹吸开关进入养殖桶体内。此时,由于第三虹吸开关的排水流量大于第二虹吸管的排水流量,在养殖桶体内形成一定的高度差,进而引发第二虹吸管的虹吸现象发生。基于养殖桶体内高度差的存在,使第二吸污口处形成负压。当不采用集污组件时,第二吸污口处的负压会带动其周围的污染物和上部的清水通过第二吸污管排出;采用该方式,只能将第二吸污口附近的污染物排出,距离第二吸污口稍远处的污染物无法排出,单次排出的污染物量极为有限。而采用本申请的集污组件后,由于第二隔离网的采用,沉积在养殖桶体底部的粪便类污染物保存较为完整,对水体的污染相对其他集污方式更小;当第二虹吸管发生虹吸作用时,在负压作用下,第二暂存空间内的粪便等污染物能较为完整的经污染物收集槽进入第二集污腔体内,并依次通过第二吸污口、第二吸污管后通过第二虹吸管排出,其能将水体污染降至最低程度。
同时,排污单元还包括第二排污管、第二出水开关。本实施例中,第二出水开关为三个。第二排污管与第二虹吸管的出水端相连,第二出水开关与第二排污管相连,第二出水开关沿第二排污管的轴向依次设置。采用该方式,第二虹吸管的高度设置用于触发二次虹吸作用,第二出水开关用于控制养殖桶体内的出水高度。
进一步,排污单元还包括第四连接组件,第四连接组件H个,H为自然数且H≥1。第四连接组件包括第四连接管、设置在第四连接管上的第四开关,第四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吸污管、第二排污管相连。将第二虹吸管内壁顶端所在水平面记为水平面C,将第四连接管内壁顶端所在水平面记为水平面J,水平面J位于水平面C的下方。采用该方式,能够对养殖桶体内的排水进行方便的调节。
为了验证本申请的可靠性,发明人进行了实物验证,分别进行了小试测试和中试测试。
(一)小试测试
小试测试用养殖桶体(圆形桶体)的直径为50cm,通常情况下养殖桶体内的水位高为40cm左右;启动单元打开瞬间,养殖桶体内的水位上升高度约为5cm;第三虹吸开关的单次出水时间约为2s~3s,第二虹吸管的单次出水时间约为40~45s。排水后,养殖桶体底壁附近的粪便、残饵等污染物已基本被清除,水体变清(由于投喂饲料,导致水体呈浅绿色,但水体肉眼可见水质变得清澈)。
采用该方式,饲养鲫鱼15条,鲫鱼初始总重量为7.62kg,养殖七个半月,鲫鱼取食正常,活力较强。
为了验证本申请的效果,发明人进行了破坏性试验。发明人保留集污增氧单元,并将第六过滤单元、排污单元、启动单元停止过程;停止工作24h后,测定当时的室温为26℃左右,观测结果表明:养殖桶体内所有鲫鱼漂浮在水体表面,呈现翻肚白现象,呼吸微弱,处于随水漂浮状态。在此情况下,发明人启动集污增氧单元、第六过滤单元、排污单元、启动单元,开启正常自清洁流程;10h后,13条鲫鱼恢复正常状态,不再漂浮于水面,翻肚白现象消失,且进食正常。
实验结果表明,本申请能为鱼类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能够满足高密度、工业化养殖的需求。
(二)中试测试
发明人进行了扩大试验,中试测试用养殖桶体(圆形桶体)的直径为180cm,养殖桶体的高度为100cm,通常情况下养殖桶体内的水位高为90cm;启动单元打开瞬间,养殖桶体内的水位上升高度约为7~8cm。
采用该装置,混养鲫鱼、草鱼、鲤鱼等鱼类,试验养殖初始密度为37.8kg/m3;在测试期间,鱼类生长状态良好,重量稳步增加。这表明,采用本申请,能够有效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具有较好的效果。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10)

1.一种自清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桶体、集污增氧单元、排污单元、启动单元;
所述集污增氧单元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一水泵、第一出水管、第一增氧器,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与养殖桶体相连,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水泵的进水端相连且养殖桶体内的水流能依次经第一进水管、第一水泵流出;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与第一出水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养殖桶体相连且水流能依次经第一水泵、第一出水管返回养殖桶体内;所述第一增氧器设置在第一出水管上且水流经第一增氧器与氧气混合后能通过第一出水管排出,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口朝向养殖桶体的筒壁且第一出水管喷出的水流能带动养殖桶体内的水流沿养殖桶体的筒壁转动以使养殖桶体内的污染物向养殖桶体的底端中心位置汇集;
所述排污单元包括集污组件、第二吸污管、第二虹吸管、第二隔离网;
所述集污组件包括第二挡板、用于设置在养殖桶体底板上的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第二环形板的顶端,所述第二挡板下端与第二环形板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集污腔体;所述第二挡板的外径大于第二环形板的外径,所述第二环形板的高度为B,所述第二挡板的半径与第二环形板的半径的差值为A,A≥B;第二挡板的下端与第二环形板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暂存空间;
所述第二环形板的侧壁上设置有污染物收集槽、第二吸污口,所述污染物收集槽为至少一个且第二暂存空间内的污染物能经污染物收集槽进入第二集污腔体内;所述第二吸污口与第二吸污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吸污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虹吸管的进水端相连且第二集污腔体内的污染物能在虹吸作用下依次通过第二吸污口、第二吸污管通过第二虹吸管排出;所述集污组件、第二吸污管均位于第二虹吸管的下方,所述第二虹吸管为倒U型弯管;
所述第二隔离网设置在养殖桶体内,所述第二隔离网位于第二挡板上方;
所述启动单元包括第三储水池、第三虹吸开关,所述第三储水池位于养殖桶体的上方;所述第三虹吸开关的进水端与第三储水池相连,所述第三虹吸开关的出水端与养殖桶体相连且第三储水池内的水能通过第三虹吸开关进入养殖桶体内;
所述第三虹吸开关的排水流量大于第二虹吸管的排水流量且通过第三虹吸开关的排水能引发第二虹吸管的虹吸现象发生,所述第三虹吸开关的排水口朝向养殖桶体的筒壁且第三虹吸开关喷出的水流能带动养殖桶体内的水流沿养殖桶体的筒壁转动以使养殖桶体内的污染物向养殖桶体的底端中心位置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清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板呈圆管状、椭圆管状或多边形管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清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物收集槽呈圆形或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清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呈圆片状,所述第二环形板呈圆环状,所述第二环形板沿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第二挡板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清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网与养殖桶体底壁之间的间距为10~2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清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单元还包括第二排污管、第二出水开关,所述第二出水开关为G个,G为自然数且G≥1;
所述第二排污管与第二虹吸管的出水端相连,所述第二出水开关与第二排污管相连且第二虹吸管内的水流能依次经第二排污管、第二出水开关后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自清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单元还包括第四连接组件,所述第四连接组件H个,H为自然数且H≥1;
所述第四连接组件包括第四连接管、设置在第四连接管上的第四开关,所述第四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吸污管、第二排污管相连;
将第二虹吸管内壁顶端所在水平面记为水平面C,将第四连接管内壁顶端所在水平面记为水平面J,所述水平面J位于水平面C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清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排污管,所述养殖桶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五排污口,所述第五排污管通过第五排污口与养殖桶体相连且养殖桶体内养殖水产产生的漂浮物能依次经第五排污口、第五排污管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自清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二通弯管,所述第五二通弯管位于养殖桶体内,所述第五二通弯管与第五排污口相连且第五二通弯管能对养殖桶体内养殖水产产生的漂浮物进行截流并依次通过第五排污口、第五排污管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自清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六过滤单元;
所述第六过滤单元包括第六进水管、第六水泵、第六出水管、第六过滤装置、第六回水管,所述第六回水管的出水口朝向养殖桶体的筒壁且第六回水管喷出的水流能带动养殖桶体内的水流沿养殖桶体的筒壁转动;
所述养殖桶体、第六进水管、第六水泵、第六出水管、第六过滤装置依次相连且养殖桶体内的水流能依次经第六进水管、第六水泵、第六出水管进入第六过滤装置中进行过滤,所述第六过滤装置通过第六回水管与养殖桶体相连且第六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流能通过第六回水管返回养殖桶体内;
或所述第六过滤单元包括第六出水管、第六过滤装置、第六回水管,所述第六出水管的一端与第一出水管相连,所述第六出水管的另一端与第六过滤装置相连且养殖桶体内的水流部分能依次经第一进水管、第一水泵、第六出水管进入第六过滤装置中进行过滤,所述第六过滤装置通过第六回水管与养殖桶体相连且第六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流能通过第六回水管返回养殖桶体内。
CN202220546097.6U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自清洁养殖装置 Active CN219248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46097.6U CN219248933U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自清洁养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46097.6U CN219248933U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自清洁养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8933U true CN219248933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72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46097.6U Active CN219248933U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自清洁养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8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07768U (zh) 循环水鱼类种苗培育系统
CN213756300U (zh) 一种池塘循环水高密度生态水产养殖系统
CN205071923U (zh)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装置
CN205390023U (zh) 养殖池底排污系统
CN212232708U (zh) 带有鱼厕所的健康养殖系统
CN211211042U (zh) 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
CN219248933U (zh) 一种自清洁养殖装置
CN208850458U (zh) 一种多用循环养殖系统
CN111869617A (zh) 一种养殖系统的水循环利用控制系统
CN215855653U (zh) 耦合生物处理和生态处理的污水净化一体化装置
CN214758650U (zh) 一种高密度水产生态养殖系统
CN104828952B (zh) 养殖尾水浮态处理装置
CN114568376A (zh) 一种自清洁养殖装置
CN210076366U (zh) 育苗用水过滤装置
CN213266141U (zh) 一种龟类养殖废水循环使用处理池
CN210352746U (zh) 一种水产养殖鱼苗标粗系统
CN210120854U (zh) 双鱼塘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
CN209931253U (zh) 一种循环水养殖用集污排污装置
CN113929216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生物浮岛水质净化装置
CN113179998A (zh) 一种陆基圆池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09583888U (zh) 一种海淡水工厂化养殖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
CN208509884U (zh) 平流跑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11357705A (zh) 带有鱼厕所的健康养殖系统
CN213939366U (zh) 微小型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CN218073061U (zh) 一种高效排污的鱼苗标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