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8125U - 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及使用其的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及使用其的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8125U
CN219248125U CN202320133194.7U CN202320133194U CN219248125U CN 219248125 U CN219248125 U CN 219248125U CN 202320133194 U CN202320133194 U CN 202320133194U CN 219248125 U CN219248125 U CN 219248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modul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apacitor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31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耀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erbao House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erbao House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erbao House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erbao House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331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8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8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8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及使用其的底座,其中控制电路包括充电管理模块、控制管理模块、无感升压模块、过压保护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充电保护模块和LED控制模块;所述充电保护模块用于当所述工作电压不在预设电压范围内时,断开所述TYPE‑C8接口和充电电池DC81之间的电连接;所述过压保护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工作电流值,并当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工作电流值高于预设最大电流值时关断所述LED灯组和制停所述搅拌电机MOTO1。本实用新型不仅对电池和搅拌电机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发光搅拌杯的使用寿命。而且对LED灯组提供稳定电压,以保证LED灯组的正常发光,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及使用其的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搅拌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及使用其的底座。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提高,速溶颗粒冲剂饮品种类越来越多,可供人们选择的饮品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饮用速溶颗粒饮品需要搅拌处理,搅拌杯应运而生,同时为了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搅拌杯会增加光源组件,以增添视觉效果。
现有的发光搅拌杯存在以下问题:(1)发光搅拌杯在进行充电时,由于充电电压不稳定,容易损伤充电电池,导致使用寿命严重缩短。(2)搅拌电机在充电电池输出电压不稳定或搅拌叶被外界异物卡住时,出现搅拌叶转动频率和光源组件亮度的故障,搅拌电机和光源组件会一直运行消耗电量,不仅导致能源浪费,而且搅拌电机堵转后引起搅拌电机发热甚至烧毁,而且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及使用其的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中现有发光搅拌杯存在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包括充电管理模块、控制管理模块、无感升压模块、过压保护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充电保护模块和LED控制模块;
所述无感升压模块、LED控制模块均与搅拌杯的LED灯组电连接;
所述过压保护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均与搅拌杯的搅拌电机MOTO1电连接;
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分别与TYPE-C8接口和充电电池DC81电连接;
所述TYPE-C8接口和充电电池DC81均用于对所述控制管理模块、无感升压模块和搅拌电机MOTO1提供工作电压;
所述充电保护模块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充电保护模块用于当所述工作电压不在预设电压范围内时,断开所述TYPE-C8接口和充电电池DC81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控制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无感升压模块、LED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分别提供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和第三控制信号,所述无感升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工作电压进行升压至稳定电压,并对所述LED灯组提供稳定电压,所述LED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LED灯组发光或熄灭,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用于根据第三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搅拌电机MOTO1工作或停止工作;
所述过压保护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工作电流值,并当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工作电流值高于预设最大电流值时关断所述LED灯组和制停所述搅拌电机MOTO1。
优选的,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包括充电管理芯片U81、电阻R61、电阻R81、电容C62、电阻R83和电阻R82;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型号为TP4056A;所述TYPE-C8接口的型号为TYPE-C6pin;所述充电电池DC81的型号为2P2.0,所述充电电池DC81的输出电池电压为BAT_3V7;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TEMP端和GND端均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PROG端与所述电阻R6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VCC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管理模块、电阻R81的一端、电容C6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8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TYPE-C8接口的VBUS端、充电保护模块和无感升压模块电连接,所述电容C6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CE端与所述充电保护模块电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STDBY端与所述控制管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BAT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63的一端、充电电池DC81的第1端、控制管理模块、无感升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搅拌电机MOTO1电连接,所述电容C63的另一端和充电电池DC81的第2端均接地;
所述TYPE-C8接口的GND端接地;所述TYPE-C8接口的CC2端与所述电阻R8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TYPE-C8接口的CC1端与所述电阻R8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83的另一端和电阻R82的另一端均接地。
优选的,所述控制管理模块包括控制管理芯片U82、电容C81、电阻R73、电阻R97、电阻R96和电容C82;
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VDD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81的一端、充电管理芯片U81的BAT端、无感升压模块和搅拌电机MOTO1电连接,所述电容C8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06端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STDBY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07端与所述无感升压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13/PWM1端与所述电阻R7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10端分别与电阻R97的一端、电阻R9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7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VCC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VSS端接地;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AIN/P04端与所述过压保护模块4电连接;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03端与搅拌杯的开关按键K8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开关按键K8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02端与所述电容C8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82的另一端与所述LED灯组电连接;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14端与所述LED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感升压模块包括无感升压芯片U51、电容C52、电容C51、二极管D81和电容C53;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型号为3120A;
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C+端与所述电容C5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52的另一端与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C-端电连接;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VIN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1的一端、充电管理芯片U81的BAT端和控制管理芯片U82的VDD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5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VOUT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81的负极、LED灯组和电容C5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81的正极与所述TYPE-C8接口电连接,所述电容C5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EN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07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压保护模块包括电阻R100、电阻R101、电阻R71和电阻R72;
所述电阻R100的一端、电阻R101的一端均与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AIN/PO4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0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0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1的一端、电阻R72的一端和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71的另一端和电阻R72的另一端均接地。
优选的,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电机驱动芯片U71、二极管D71、电热C71、电容C72和电阻R74;所述电机驱动芯片U71的型号为8205L;
所述电机驱动芯片U71的S1端和S2端均与所述过压保护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机驱动芯片U71的D12端和D21端均与所述二极管D71的正极、二极管C71的一端、搅拌电机MOTO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71的负极、二极管C71的另一端、搅拌电机MOTO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控制管理模块、无感升压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机驱动芯片U71的G1端和G2端均与所述电容C72的一端、电阻R7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72的另一端和电阻R74的另一端均接地。
优选的,所述充电保护模块包括三极管Q81、电阻R85、电阻R84、稳压二极管Z81和电阻R86;
所述三极管Q8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85和充电管理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85的另一端和电阻R84的一端均与所述TYPE-C8接口、充电管理模块和无感升压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84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8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81的正极和电阻R86的一端均与所述三极管Q81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86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81的发射极均接地。
优选的,所述LED控制模块包括MOS管Q82、电阻R98和电阻R99;
所述MOS管Q82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98的一端和电阻R9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82的漏极与所述LED灯组电连接,所述MOS管Q82的源极和所述电阻R9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98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14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LED灯组包括8个LED灯和8个限流电阻;所述LED灯的型号为RGB+IC;
8个所述LED灯通过相邻的所述LED灯的DO端和DI端串联,位于首位的所述LED灯的DI端与所述控制管理模块电连接;每一所述LED灯的VDD端均与任一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无感升压模块电连接;每一所述LED灯的VSS端均与所述MOS管的漏极电连接。
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的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开关按键、TYPE-C8接口和电路板;
所述底座本体的顶部安装有LED灯罩,所述LED灯罩的下方安装有所述LED灯组,所述LED灯组包括8个LED灯;
所述底座本体的侧面开设有所述开关按键,所述底座本体的侧面远离所述开关按键的一侧开设有所述TYPE-C8接口;
所述底座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充电电池DC81、搅拌电机MOTO1和电路板;
所述LED灯组、开关按键、TYPE-C8接口、充电电池DC81和搅拌电机MOTO1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采用如上述所述的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充电保护模块获取所述工作电压,并将所述工作电压与预设电压范围进行比较,其中当充电电池DC的充电电压不在预设电压范围时,说明充电电压不稳定,此时充电保护模块会断开所述TYPE-C8接口和充电电池DC之间的电连接,以停止TYPE-C8接口的充电电源对充电电池DC的充电,起到电池保护作用,延长发光搅拌杯的使用寿命。(2)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过压保护模块获取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电流,并将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电流与预设电流范围进行比较,其中当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电流低于预设最小电流时,所述无感升压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工作电压进行升压以及对所述LED灯组提供稳定电压,以保证LED灯组的正常发光,使得LED灯组的亮度不随充电电池DC电压的高低变化而变化,保证LED灯组的亮度在充电电池DC电压低时也有足够的亮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3)当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电流高于预设最大电流值时,所述LED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LED灯组熄灭,所述电机驱动模块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搅拌电机MOTO1停止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发光稳定的搅拌杯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充电管理模块1、控制管理模块2、无感升压模块3、过压保护模块4、电机驱动模块5、充电保护模块6、LED驱动模块7、LED灯组8、底座本体9、开关按键10、TYPE-C8接口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包括充电管理模块1、控制管理模块2、无感升压模块3、过压保护模块4、电机驱动模块5、充电保护模块6和LED控制模块7;
所述无感升压模块3、LED控制模块7均与搅拌杯的LED灯组8电连接;
所述过压保护模块4、电机驱动模块5均与搅拌杯的搅拌电机MOTO1电连接;
所述充电管理模块1分别与TYPE-C8接口和充电电池DC81电连接;
所述TYPE-C8接口和充电电池DC81均用于对所述控制管理模块2、无感升压模块3和搅拌电机MOTO1提供工作电压;
所述充电保护模块6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1电连接,所述充电保护模块6用于当所述工作电压不在预设电压范围内时,断开所述TYPE-C8接口和充电电池DC81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控制管理模块2用于对所述无感升压模块3、LED控制模块7和电机驱动模块5分别提供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和第三控制信号,所述无感升压模块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工作电压进行升压至稳定电压,并对所述LED灯组8提供稳定电压,所述LED控制模块7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LED灯组8发光或熄灭,所述电机驱动模块5用于根据第三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搅拌电机MOTO1工作或停止工作;
所述过压保护模块4用于获取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工作电流值,并当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工作电流值高于预设最大电流值时关断所述LED灯组8和制停所述搅拌电机MOTO1。
综上,本技术方案能够实现:(1)所述充电保护模块6获取所述工作电压,并将所述工作电压与预设电压范围进行比较,其中当充电电池DC81的充电电压不在预设电压范围时,说明充电电压不稳定,此时充电保护模块6会断开所述TYPE-C8接口和充电电池DC81之间的电连接,以停止TYPE-C8接口的充电电源对充电电池DC81的充电,起到电池保护作用,延长发光搅拌杯的使用寿命。(2)所述控制管理模块2还用于通过所述过压保护模块4获取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电流,并将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电流与预设电流范围进行比较,其中当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电流低于预设最小电流时,所述无感升压模块3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工作电压进行升压以及对所述LED灯组8提供稳定电压,以保证LED灯组8的正常发光,使得LED灯组8的亮度不随充电电池DC81电压的高低变化而变化,保证LED灯组8的亮度在充电电池DC81电压低时也有足够的亮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3)当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电流高于预设最大电流值时,所述LED控制模块7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LED灯组8熄灭,所述电机驱动模块5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搅拌电机MOTO1停止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电压范围是指通过TYPE-C8接口对充电电池DC81正常充电时流经充电电池DC81的正常电压范围,可根据充电电池DC81的实际正常充电电压进行设置;预设最小电流值是指搅拌电机MOTO1正常工作时流经搅拌电机MOTO1的最小正常电流值,预设最大电流值是指搅拌电机MOTO1正常工作时流经搅拌电机MOTO1的最大正常电流值,预设最小电流值和预设最大电流值均可根据搅拌电机MOTO1的实际正常工作电流进行设置。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1包括充电管理芯片U81、电阻R61、电阻R81、电容C62、电阻R83和电阻R82;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型号为TP4056A;所述TYPE-C8接口的型号为TYPE-C6pin;所述充电电池DC81的型号为2P2.0,所述充电电池DC81的输出电池电压为BAT_3V7;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TEMP端和GND端均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PROG端与所述电阻R6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VCC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管理模块2、电阻R81的一端、电容C6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8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TYPE-C8接口的VBUS端、充电保护模块6和无感升压模块3电连接,所述电容C6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CE端与所述充电保护模块6电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STDBY端与所述控制管理模块2电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BAT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63的一端、充电电池DC81的第1端、控制管理模块2、无感升压模块3、电机驱动模块5、搅拌电机MOTO1电连接,所述电容C63的另一端和充电电池DC81的第2端均接地;
所述TYPE-C8接口的GND端接地;所述TYPE-C8接口的CC2端与所述电阻R8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TYPE-C8接口的CC1端与所述电阻R8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83的另一端和电阻R82的另一端均接地。
具体的,充电管理芯片U81通过各端口将TYPE-C8接口和充电电池DC81分别与控制管理模块2、无感升压模块3、搅拌电机MOTO1电连接,为相应模块和搅拌电机MOTO1提供工作电压。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控制管理模块2包括控制管理芯片U82、电容C81、电阻R73、电阻R97、电阻R96和电容C82;
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VDD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81的一端、充电管理芯片U81的BAT端、无感升压模块3和搅拌电机MOTO1电连接,所述电容C8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06端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STDBY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07端与所述无感升压模块3电连接;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13/PWM1端与所述电阻R7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5电连接;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10端分别与电阻R97的一端、电阻R9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7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VCC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VSS端接地;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AIN/P04端与所述过压保护模块4电连接;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03端与搅拌杯的开关按键K8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开关按键K8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02端与所述电容C8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82的另一端与所述LED灯组8电连接;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14端与所述LED控制模块7电连接。
具体的,控制管理芯片U82通过各端口分别与无感升压模块3、LED控制模块7和电机驱动模块5电连接,用于对所述无感升压模块3、LED控制模块7和电机驱动模块5分别提供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和第三控制信号,以实现整体电路的有序管理。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无感升压模块3包括无感升压芯片U51、电容C52、电容C51、二极管D81和电容C53;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型号为3120A;
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C+端与所述电容C5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52的另一端与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C-端电连接;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VIN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1的一端、充电管理芯片U81的BAT端和控制管理芯片U82的VDD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5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VOUT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81的负极、LED灯组8和电容C5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81的正极与所述TYPE-C8接口电连接,所述电容C5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EN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07端电连接。
具体的,无感升压芯片U51通过与搅拌电机MOTO1电连接的无感升压芯片U51的VIN端获取当搅拌电机MOTO1的电流低于预设电流范围时,搅拌电机MOTO1保持正常的运行,无感升压芯片U51会对工作电压进行升压至稳定电压,并通过与LED灯组8电连接的无感升压芯片U51的VOUT端对LED灯组8提供稳定电压,以保证LED灯组8的正常发光,使得LED灯组8的亮度不随充电电池DC81电压的高低变化而变化,保证LED灯组8的亮度在充电电池DC81电压低时也有足够的亮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过压保护模块4包括电阻R100、电阻R101、电阻R71和电阻R72;所述电阻R100的一端、电阻R101的一端均与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AIN/PO4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0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0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1的一端、电阻R72的一端和电机驱动模块5电连接,所述电阻R71的另一端和电阻R72的另一端均接地。
具体的,通过电阻R71和电阻R72对电机驱动模块5的输出进行分压,并采样获取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工作电流值,然后经电阻R100和电阻R101分压,输入至控制管理芯片U82的AIN/PO4端,对采集到的搅拌电机MOTO1的工作电流值进行比较,并当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工作电流值高于预设最大电流值时关断所述LED灯组8和制停所述搅拌电机MOTO1。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5包括电机驱动芯片U71、二极管D71、电热C71、电容C72和电阻R74;所述电机驱动芯片U71的型号为8205L;
所述电机驱动芯片U71的S1端和S2端均与所述过压保护模块4电连接;所述电机驱动芯片U71的D12端和D21端均与所述二极管D71的正极、二极管C71的一端、搅拌电机MOTO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71的负极、二极管C71的另一端、搅拌电机MOTO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1、控制管理模块2、无感升压模块3电连接;所述电机驱动芯片U71的G1端和G2端均与所述电容C72的一端、电阻R7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72的另一端和电阻R74的另一端均接地。
具体的,搅拌电机MOTO1通过TYPE-C8接口和充电电池DC81进行供电,在搅拌电机MOTO的两端并联二极管D71防止反向电流,再并联电容C71能够吸收过高的方向电压,防止二极管D71因过高的电压被击穿;随后经过搅拌电机MOTO1的电压经过电机驱动芯片U71的D12端和D21端,再通过电机驱动芯片U71的S1端和S2端输出至电阻R71和电阻R72进行采样电流,并将采样电流反馈至控制管理芯片U82的AIN/PO4端。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充电保护模块6包括三极管Q81、电阻R85、电阻R84、稳压二极管Z81和电阻R86;所述三极管Q8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85和充电管理模块1电连接,所述电阻R85的另一端和电阻R84的一端均与所述TYPE-C8接口、充电管理模块1和无感升压模块3电连接,所述电阻R84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8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81的正极和电阻R86的一端均与所述三极管Q81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86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81的发射极均接地。
具体的,当TYPE-C8接口输出的充电电压过高时,三极管Q81的基极电位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使三极管Q81导通而接地,并通过充电管理模块1停止TYPE-C8接口的充电电压对充电电池DC81充电工作。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LED控制模块7包括MOS管Q82、电阻R98和电阻R99;所述MOS管Q82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98的一端和电阻R9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82的漏极与所述LED灯组8电连接,所述MOS管Q82的源极和所述电阻R9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98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14端电连接。
具体的,控制管理芯片U82通过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14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MOS管Q82导通或断开来控制LED灯组8发光或熄灭。其中,第二控制信号包括高电平和低电平,当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MOS管Q82导通,从而可以控制LED灯组8发光,当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MOS管Q82断开,从而可以控制LED灯组8熄灭,达到降低待机功耗的目的。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LED灯组8包括8个LED灯和8个限流电阻;所述LED灯的型号为RGB+IC;
8个所述LED灯通过相邻的所述LED灯的DO端和DI端串联,位于首位的所述LED灯的DI端与所述控制管理模块2电连接;每一所述LED灯的VDD端均与任一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无感升压模块3电连接;每一所述LED灯的VSS端均与所述MOS管的漏极电连接。
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LED灯包括LED81、LED82、LED83、LED84、LED85、LED86、LED87和LED88,限流电阻包括R94、R93、R92、R91、R90、R89、R88和R87。控制管理芯片U82根据开关按键K81的操作,输出发光模式的不同控制信号,LED灯组根据控制信号不断变色,从而提高搅拌杯的视觉效果。
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的底座,包括底座本体9、开关按键10、TYPE-C8接口11和电路板;
所述底座本体9的顶部安装有LED灯罩,所述LED灯罩的下方安装有所述LED灯组8,所述LED灯组8包括8个LED灯;
所述底座本体9的侧面开设有所述开关按键10,所述底座本体9的侧面远离所述开关按键10的一侧开设有所述TYPE-C8接口11;
所述底座本体9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充电电池DC81、搅拌电机MOTO1和电路板;
所述LED灯组8、开关按键10、TYPE-C8接口11、充电电池DC81和搅拌电机MOTO1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采用如上述所述的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
如图5所示,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从而底座本体9与搅拌杯连接后,通过启动搅拌电机驱动搅拌叶对搅拌杯内的速溶颗粒饮品进行搅拌处理,同时LED灯组在搅拌处理的过程中根据发光模式不断变色,从而提高搅拌杯的视觉效果。
更进一步的,所述LED灯组、开关按键、TYPE-C8接口、充电电池和搅拌电机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采用如上述所述的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从而本发光稳定的搅拌杯的底座能够实现:(1)所述充电保护模块6获取所述工作电压,并将所述工作电压与预设电压范围进行比较,其中当充电电池DC81的充电电压不在预设电压范围时,说明充电电压不稳定,此时充电保护模块6会断开所述TYPE-C8接口和充电电池DC81之间的电连接,以停止TYPE-C8接口的充电电源对充电电池DC81的充电,起到电池保护作用,延长发光搅拌杯的使用寿命。(2)所述控制管理模块2还用于通过所述过压保护模块4获取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电流,并将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电流与预设电流范围进行比较,其中当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电流低于预设最小电流时,所述无感升压模块3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工作电压进行升压以及对所述LED灯组8提供稳定电压,以保证LED灯组8的正常发光,使得LED灯组8的亮度不随充电电池DC81电压的高低变化而变化,保证LED灯组8的亮度在充电电池DC81电压低时也有足够的亮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3)当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电流高于预设最大电流值时,所述LED控制模块7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LED灯组8熄灭,所述电机驱动模块5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搅拌电机MOTO1停止工作。
进一步的说明本发光稳定的搅拌杯的底座的工作原理:
(一)开关按键10及指示:
(1)短按开关按键一次:搅拌电机和LED灯同时工作40秒;
(2)连续短按开关按键2次:搅拌电机和LED灯光同时工作80秒;
(3)长按开关按键10秒:查看剩余电量。
剩余5%电量:亮1个LED灯(闪亮)。
剩余10%电量:亮2个LED灯(第1号LED灯亮,第2号LED灯闪亮)。
剩余25%电量:亮3个LED灯(第1,2号LED灯亮,第3号LED灯闪亮)。
剩余40%电量:亮4个LED灯(第1,2,3号LED灯亮,第4号LED灯闪亮)。
剩余55%电量:亮5个LED灯(第1,2,3,4号LED灯亮,第5号LED灯闪亮)。
剩余70%电量:亮6个LED灯(第1,2,3,4,5号LED灯亮,第6号LED灯闪亮)。
剩余80%电量:亮7个LED灯(第1,2,3,4,5,6号LED灯亮,第7号LED灯闪亮)。
剩余90%~100%电量:亮8个LED灯(第1,2,3,4,5,6,7号LED灯亮,第8号LED灯闪亮)。
(注:剩余5%电量以下时电机会启动自动保护,开不了机,每次按开关按键后1号LED灯红色闪3次后熄灭。需要充电后才能再次使用机子)
电量指示时:1号、2号、3号LED灯红色,4号、5号、6号LED灯橙色,7号、8号LED灯绿色。
(4)充电:
充电电机充电时依照当前剩余电量的亮灯方式指示,接近充满时8个LED灯全亮,充满后全部灯光熄灭。
(5)自动保护:
当搅拌电机被卡死堵转后,所有LED灯变成红色,闪3次后熄灭。同时搅拌电机会启动自动保护,保护时LED灯组的灯光和搅拌电机同时停止,不会继续消耗电量。
清除堵转后,按开关按键可以重新正常工作。
(二)灯光效果:
(1)开机后,1至5号LED灯亮拖尾旋转,1号LED灯最亮,2号LED灯比1号LED灯暗,3号LED灯比2号LED灯暗,4号LED灯比3号LED灯暗,5号LED灯比4号LED灯暗,6、7、8号LED灯不亮,拖尾旋转。按照红、绿、蓝、黄、紫、白、6种颜色,每色转3圈,6个颜色共2个循环。转完这6个颜色后,接着是每种颜色呼吸闪.直到40秒结束。
连续短按开关按键2次工作模式80秒的亮灯按照40秒的一样,后面的时间都是呼吸闪直到工作结束。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管理模块、控制管理模块、无感升压模块、过压保护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充电保护模块和LED控制模块;
所述无感升压模块、LED控制模块均与搅拌杯的LED灯组电连接;
所述过压保护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均与搅拌杯的搅拌电机MOTO1电连接;
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分别与TYPE-C8接口和充电电池DC81电连接;
所述TYPE-C8接口和充电电池DC81均用于对所述控制管理模块、无感升压模块和搅拌电机MOTO1提供工作电压;
所述充电保护模块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充电保护模块用于当所述工作电压不在预设电压范围内时,断开所述TYPE-C8接口和充电电池DC81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控制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无感升压模块、LED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分别提供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和第三控制信号,所述无感升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工作电压进行升压至稳定电压,并对所述LED灯组提供稳定电压,所述LED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LED灯组发光或熄灭,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用于根据第三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搅拌电机MOTO1工作或停止工作;
所述过压保护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工作电流值,并当所述搅拌电机MOTO1的工作电流值高于预设最大电流值时关断所述LED灯组和制停所述搅拌电机MOTO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包括充电管理芯片U81、电阻R61、电阻R81、电容C62、电阻R83和电阻R82;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型号为TP4056A;
所述TYPE-C8接口的型号为TYPE-C6pin;
所述充电电池DC81的型号为2P2.0,所述充电电池DC81的输出电池电压为BAT_3V7;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TEMP端和GND端均接地;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PROG端与所述电阻R6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VCC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管理模块、电阻R81的一端、电容C6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8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TYPE-C8接口的VBUS端、充电保护模块和无感升压模块电连接,所述电容C6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CE端与所述充电保护模块电连接;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STDBY端与所述控制管理模块电连接;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BAT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63的一端、充电电池DC81的第1端、控制管理模块、无感升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搅拌电机MOTO1电连接,所述电容C63的另一端和充电电池DC81的第2端均接地;
所述TYPE-C8接口的GND端接地;所述TYPE-C8接口的CC2端与所述电阻R8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TYPE-C8接口的CC1端与所述电阻R8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83的另一端和电阻R82的另一端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管理模块包括控制管理芯片U82、电容C81、电阻R73、电阻R97、电阻R96和电容C82;
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VDD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81的一端、充电管理芯片U81的BAT端、无感升压模块和搅拌电机MOTO1电连接,所述电容C8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06端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STDBY端电连接;
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07端与所述无感升压模块电连接;
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13/PWM1端与所述电阻R7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
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10端分别与电阻R97的一端、电阻R9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7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81的VCC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6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VSS端接地;
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AIN/P04端与所述过压保护模块4电连接;
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03端与搅拌杯的开关按键K8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开关按键K8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02端与所述电容C8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82的另一端与所述LED灯组电连接;
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14端与所述LED控制模块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感升压模块包括无感升压芯片U51、电容C52、电容C51、二极管D81和电容C53;
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型号为3120A;
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C+端与所述电容C5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52的另一端与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C-端电连接;
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VIN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1的一端、充电管理芯片U81的BAT端和控制管理芯片U82的VDD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5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VOUT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81的负极、LED灯组和电容C5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81的正极与所述TYPE-C8接口电连接,所述电容C53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无感升压芯片U51的EN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07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模块包括电阻R100、电阻R101、电阻R71和电阻R72;
所述电阻R100的一端、电阻R101的一端均与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AIN/PO4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0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0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1的一端、电阻R72的一端和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71的另一端和电阻R72的另一端均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电机驱动芯片U71、二极管D71、电热C71、电容C72和电阻R74;
所述电机驱动芯片U71的型号为8205L;
所述电机驱动芯片U71的S1端和S2端均与所述过压保护模块电连接;
所述电机驱动芯片U71的D12端和D21端均与所述二极管D71的正极、二极管C71的一端、搅拌电机MOTO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71的负极、二极管C71的另一端、搅拌电机MOTO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控制管理模块、无感升压模块电连接;
所述电机驱动芯片U71的G1端和G2端均与所述电容C72的一端、电阻R7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72的另一端和电阻R74的另一端均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保护模块包括三极管Q81、电阻R85、电阻R84、稳压二极管Z81和电阻R86;
所述三极管Q8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85和充电管理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85的另一端和电阻R84的一端均与所述TYPE-C8接口、充电管理模块和无感升压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84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8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81的正极和电阻R86的一端均与所述三极管Q81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86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81的发射极均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控制模块包括MOS管Q82、电阻R98和电阻R99;
所述MOS管Q82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98的一端和电阻R9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82的漏极与所述LED灯组电连接,所述MOS管Q82的源极和所述电阻R9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98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管理芯片U82的P14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组包括8个LED灯和8个限流电阻;
所述LED灯的型号为RGB+IC;
8个所述LED灯通过相邻的所述LED灯的DO端和DI端串联,位于首位的所述LED灯的DI端与所述控制管理模块电连接;
每一所述LED灯的VDD端均与任一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无感升压模块电连接;
每一所述LED灯的VSS端均与所述MOS管的漏极电连接。
10.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本体、开关按键、TYPE-C8接口和电路板;
所述底座本体的顶部安装有LED灯罩,所述LED灯罩的下方安装有所述LED灯组,所述LED灯组包括8个LED灯;
所述底座本体的侧面开设有所述开关按键,所述底座本体的侧面远离所述开关按键的一侧开设有所述TYPE-C8接口;
所述底座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充电电池DC81、搅拌电机MOTO1和电路板;
所述LED灯组、开关按键、TYPE-C8接口、充电电池DC81和搅拌电机MOTO1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
CN202320133194.7U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及使用其的底座 Active CN219248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3194.7U CN219248125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及使用其的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3194.7U CN219248125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及使用其的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8125U true CN219248125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6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3194.7U Active CN219248125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及使用其的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8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2901B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CN219248125U (zh) 一种发光稳定的搅拌杯控制电路及使用其的底座
CN213991088U (zh) 一种不间断照明的太阳能路灯装置
CN101365283A (zh) Hid手电的电子镇流器
CN212435991U (zh) 一种手持式led频闪仪高压恒流驱动电路及频闪仪
CN202958028U (zh) 一种太阳能led灯串驱动电路
CN103025002B (zh) 一种太阳能led灯串驱动电路
CN109005619B (zh) 一种具有充放电管理功能的led驱动芯片
CN216625346U (zh) 充电指示电路、充电指示装置及锂电池充电系统
CN217335969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
CN201827696U (zh) 一种应急节能灯
CN220292215U (zh) 一种警示照明灯及其控制电路
CN209170025U (zh) 一种新型可重新激活应急灯的电池电路
CN206294391U (zh) 一种可充电的led照明电路
CN104797031B (zh) Led升压恒流驱动电路
CN210323851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的保护控制电路
CN219577301U (zh) 一种可延长寿命的rgbwy幻彩灯带
CN212519488U (zh) 一种高效率调光调色手提灯
CN217063316U (zh) 一种带阻容降压充电保护和led恒流驱动功能的铅酸蓄电池供电led照明灯具电路
CN205565863U (zh) 一种新简易版控制恒流一体机
CN220653007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蓄电池充电装置
CN201742594U (zh) 太阳能led照明灯
CN216775075U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
CN219740667U (zh) 一种太阳能led伞灯控制电路
CN103891414A (zh) Led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