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3619U - 一种烟气加热机构及锅炉节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气加热机构及锅炉节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3619U
CN219243619U CN202223388533.0U CN202223388533U CN219243619U CN 219243619 U CN219243619 U CN 219243619U CN 202223388533 U CN202223388533 U CN 202223388533U CN 219243619 U CN219243619 U CN 219243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piece
shell
flu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885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金平
冯云山
李可崴
任艳慧
武瑞恩
贾文杰
麻勇
沈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tou No1 Thermal Power Plant Of North United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tou No1 Thermal Power Plant Of North United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tou No1 Thermal Power Plant Of North United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tou No1 Thermal Power Plant Of North United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885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3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3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3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加热机构及锅炉节能装置,包括隔挡组件、加热组件、存储组件,隔挡组件,包括壳体、空腔件,所述空腔件设置于壳体内部;加热组件,包括进气管、排气件、输水件,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排气件设置于所述空腔件内部,所述输水件贯穿设置于所述壳体一端侧面,存储组件,包括出水件、保温箱、出水管、出水阀门,所述出水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侧面一端,使得锅炉烟气产生水蒸气、使用完成后再对水进行加热,产生热水供使用者使用实现对烟气的余热充分回收利用,提高锅炉烟气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烟气加热机构及锅炉节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加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加热机构及锅炉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火电厂在进行发电时,大多以燃料进行发电,但燃料发电的过程中通常会有大量的热量被损失掉,导致发电成本较高,若我们不能提高其利用效率会对煤炭浪费,所以需要一种火电厂锅炉烟气余热节能装置,目前火电厂锅炉烟气余热节能装置节能效率较低,还存在一定的热量损失,不能够对火电厂锅炉烟气的余热进行充分回收再利用,提高了发电成本,使得节能效率较低。
目前锅炉烟气在使用后,烟气中夹杂杂质颗粒和有毒气体,现有的方式一般将其直接排放至空气中,这种方式不仅造成了空气污染,还浪费了大量可回收的燃料颗粒,造成了煤炭浪费,企业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治理周遭的空气,使得企业使用锅炉的成本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锅炉加热系统形成水蒸气后输出的烟气热量白白浪费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加热机构,其用于解决锅炉烟气热量在蒸发水蒸气后剩余热量被白白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烟气加热机构包括隔挡组件,包括壳体、空腔件,所述空腔件设置于壳体内部,加热组件,包括进气管、排气件、输水件,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排气件设置于所述空腔件内部,所述输水件贯穿设置于所述壳体一端侧面,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排气件与所述空腔件固定连接,所述输水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存储组件,包括出水件、保温箱、出水管、出水阀门,所述出水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侧面一端,所述保温箱设置于所述出水件另一端,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另一端侧面,所述出水阀门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端,所述出水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箱与所述出水件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保温箱另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阀门与所述出水管转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烟气加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空腔件包括第一空腔、第二空腔、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一空腔开设于所述壳体内壁与隔板之间,所述第二空腔开设于所述壳体另一侧内壁与隔板之间,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烟气加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件包括进烟口、排烟管、出烟口,所述进烟口贯穿设置于所述隔板,所述排烟管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出烟口贯穿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进烟口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所述排烟管一端与所述进烟口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出烟口与所述排烟管另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烟气加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排烟管内部,所述挡板与所述排烟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烟气加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水件包括第一水管、第一水泵、分散管,所述第一水管设置于所述壳体一侧外壁,所述第一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管上端,所述分散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管底端,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壳体侧面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与第一水管转动配合,所述分散管与第一水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烟气加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水件还包括圆筒、喷头,所述圆筒设置于所述分散管底端,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圆筒内侧,所述圆筒与分散管固定连接,所述喷头与所述圆筒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烟气加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出水件包括第二水泵、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侧底部,所述第二水管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外侧,所述第二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管上端,所述第二水管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管另一端与所述保温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第二水管转动配合。
本烟气加热机构的有益效果:通过启动第一水泵,使得水源通过分散管一部分直接进入到箱体右侧内,隔板防止水源流进箱体内部左侧,另一部分进入到圆筒中通过喷头喷出对排烟管外表面进行降温换热,同时挡板对烟气进行阻挡,减缓烟气流动的速度,使烟气的换热时间更长提高换热效果,进而实现了对烟气的余热充分回收利用,提高了利用率。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锅炉装置在使用后会夹杂杂质颗粒和有害气体,随之直接排入空气中的情况,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将杂质颗粒保存下来,以用于再次利用,同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节能装置包括过滤组件,包括框架件、过滤网、活性炭块,所述框架件设置于所述空腔件内部,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框架件内部,所述活性炭块设置于所述框架件内部,所述过滤网与所述框架件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块与所述框架件填充配合,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壁,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输水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终端还与所述出水件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锅炉节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框架件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内部填充所述活性炭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锅炉节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框架件还包括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下端,所述第二框架内部与所述过滤网固定连接。
本锅炉节能装置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框架内的过滤网,使得烟气中的杂质颗粒进入到收集箱中,进行回收再利用,烟气再通过第二框架内的活性炭进行吸附有害气体,最后通过拉动把手带动门板转动进而打开门板,对收集箱内的固体进行处理,进而实现了对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的同时也防止了环境受到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筒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气加热机构,包括隔挡组件100、加热组件200和存储组件300,通过隔挡组件100形成空腔,以用于安装加热组件200,加热组件200通过锅炉烟气使得水变热后存储在存储组件300内,以用于供给使用者使用。
具体的,隔挡组件100,包括壳体101、空腔件102,空腔件102设置于壳体101内部,空腔件内放置加热组件200,使得加热过程在壳体101内进行,将加热集中化,便于工作人员处理。
优选的,加热组件200,包括进气管201、排气件202、输水件203,进气管201设置于壳体101底部,排气件202设置于空腔件102内部,输水件203贯穿设置于壳体101一端侧面,进气管201与壳体101固定连接,排气件202与空腔件102固定连接,输水件203与壳体101固定连接,进气管201对应着排气件202,烟气通过进气管201进入排气件202,在排气件202内流通时,输水件203开始向空腔件102内输水,对水进行加热,达到热水的效果。
优选的,存储组件300,包括出水件301、保温箱302、出水管303、出水阀门304,出水件301设置于壳体101侧面一端,保温箱302设置于出水件301另一端,出水管303设置于保温箱302另一端侧面,出水阀门304设置于出水管303上端,出水件301与壳体101固定连接,保温箱302与出水件301另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303与保温箱302另一端侧面固定连接,出水阀门304与出水管303转动配合,出水件301安装在壳体101侧面外壁,将空腔件102内的热水存储在保温箱302内在使用者需要使用热水时拧动出水阀门304,通过出水管303将热水放出供给使用者使用。
在使用时,将锅炉烟气通过进气管201输送至空腔件102内部安装的排气件202,烟气在排气件202内流通的同时输水件203向排气件202外表面输水,给排气件202降温的同时也达到热水的目的,在与排气件202接触后,水温达到使用者的要求,再通过出水件203将热水输入至保温箱203内,在使用者需要使用热水时通过拧动出水阀门304使得热水流出出水管303,以供使用者使用。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具体的,空腔件102包括第一空腔102a、第二空腔102b、隔板102c,隔板102c设置于壳体101内部,第一空腔102a开设于壳体101内壁与隔板102c之间,第二空腔102b开设于壳体101另一侧内壁与隔板102c之间,隔板102c与壳体101固定连接,隔板102c固定安装在壳体101内部,以用于将壳体101隔绝成两部分以形成第一空腔102a和第二空腔102b,排气件203设置于第二空腔102b内,同时隔板102c可以使得热水只流动在第二空腔102b内,不会流入第一空腔102a,避免对加热机构受到损坏。
优选的,排气件202包括进烟口202a、排烟管202b、出烟口202c,进烟口202a贯穿设置于隔板102c,排烟管202b设置于第二空腔102b内,出烟口202c贯穿设置于壳体101,进烟口202a与隔板102c固定连接,排烟管202b一端与进烟口202a底端固定连接,出烟口202c与排烟管202b另一端固定连接。烟气从进烟口202a进入排烟管202b,烟气流通在排烟管202b过程中使得排烟管202b受热温度极具增高,此时输水件将水排入第二空腔102b内,通过水接触排烟管202b,以此来对水进行加热,同时烟气从进烟口202a进入排烟管202b再流出出烟口202c实现烟气流通。
较佳的,排气件202还包括挡板202d,挡板202d设置于排烟管202b内部,挡板202d与排烟管202b固定连接,挡板202d设置有多个,设置在排气管从头到尾多个位置,以用于使得烟气流通缓慢下来,可以使得加热排烟管202b的时间变得更长,使得烟气加热机构具备更好的烟气加热效果。
较佳的,输水件203包括第一水管203a、第一水泵203b、分散管203c,第一水管203a设置于壳体101一侧外壁,第一水泵203b设置于第一水管203a上端,分散管203c设置于第一水管203a底端,第一水管203a与壳体101侧面外壁固定连接,第一水泵203b与第一水管203a转动配合,分散管203c与第一水管203a固定连接,输水件203还包括圆筒203d、喷头203e,圆筒203d设置于分散管203c底端,喷头203e设置于圆筒203d内侧,圆筒203d与分散管203c固定连接,喷头203e与圆筒203d固定连接,当需要进行水温加热时第一水泵开始工作向第二腔室102b内输水,一方面水通过分散管203c上的圆筒203d输入至第二空腔102b内,另一方面水通过喷头203e直接喷向排烟管202b,使得水与排烟管202b充分接触,更快的达到热水效果。
进一步的,出水件301包括第二水泵301a、第二水管301b,第二水管301b一端设置于壳体101外侧底部,第二水管301b另一端设置于保温箱302外侧,第二水泵301a设置于第二水管301b上端,第二水管301b与壳体101固定连接,第二水管301b另一端与保温箱302固定连接,第二水泵301a与第二水管301b转动配合,第二水泵301a用于完后热水后的储存,通过第二水管301b与第二水泵301a,热水被储存至保温箱302内。
在使用时,锅炉烟气通过进烟口202a进入排烟管202b内,排烟管202b设置为弯曲状,以便于烟气流至出烟口202c的时间变长,增加加热时间,同时排烟管202b内固定安装挡板202d,挡板202d也用于增长烟气在排烟管202b内流通时间,此时通过控制第一水泵203b打开第一水管203a,将水通过分散管203c分别输入至第二空腔102b内或喷洒至排烟管202b表面,以用于充分与排烟管接触202b,缩短热水时间,在热水效果达到后控制第二水泵301a将热水通过第二水管301b输入至保温箱302内以储存,待使用者需要使用热水时拧动出水阀门304将热水通过出水管303输送出来使用。
实施例3
参照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基于前两个实施例。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节能装置,包括过滤组件400和控制终端500,以用于收集锅炉烟气的固体杂质以回收利用和过滤有害气体。
具体的,过滤组件400,包括框架件401、过滤网402、活性炭块403,框架件401设置于空腔件102内部,过滤网402设置于框架件401内部,活性炭块403设置于框架件401内部,过滤网402与框架件401固定连接,活性炭块403与框架件401填充配合,控制终端500,控制终端500设置于壳体101外壁,控制终端500与输水件203电性连接,控制终端500还与出水件301电性连接,其中过滤网402用于过滤锅炉烟气中的杂质颗粒,使得杂质颗粒被拦截下来落入第一空腔102a底部,以便于工作人员收集,活性炭块403则用于过滤锅炉烟气中的有毒气体,减少其排入空气中,由于隔板102c隔绝第一空腔102a与第二空腔102b,第二空腔102b内的水不会流入第一空腔102a,不会破坏锅炉节能装置。
优选的,框架件401包括第一框架401a,第一框架401a内部填充活性炭块403,由于活性炭块403具备良好的吸附效果,活性炭内部有发达的空隙结构和丰富的微孔组织,这些微孔组织具有强大的吸附力场,当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与活性炭接触时,活性炭微孔强大的吸附力场,能将有毒气有害体的分子吸附到微孔内,经过活性炭块403,锅炉烟气中的大部分有害气体会被吸附,从而达到净化锅炉烟气的目的。
优选的,框架件401还包括第二框架401b,第二框架401b设置于第一框架401a下端,第二框架401b内部与过滤网402固定连接,由于锅炉烟气从下而上的经过第一空腔102a内,过滤网402过滤下来的杂质颗粒,在被过滤时被自然的落入第一空腔102a底部和少量粘在过滤网上,使得工作人员便于收集清理。
进一步的,控制终端采用上海云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IBS PCI SC/I-T-2725260控制终端,其支持windows 2000,venturcom RTX多种操作系统,工作电压5V,功耗最大3.5w,具备9位USB接口,支持PIC、I/O口等多种,具备功耗小、工作持久,支持液晶屏工作,为一款支持实时操作系统的嵌入式控制终端,满足控制终端控制第一水泵203b和第二水泵301a的需求。
在使用时,将第一框架401a设置在第二框架401b上,第一框架401a内设置活性炭块403,第二框架401b上设置过滤网402,当锅炉烟气进入第一空腔102a内时,过滤网402首先将烟气中的杂质颗粒过滤下来,杂质颗粒脱落在第一空腔102a底部,经过第一次过滤的锅炉烟气再到达第一框架401a从而进行更细密的过滤,从而再将过滤后的锅炉烟气输送至排烟管202b,以进行水加热,待加热过程完成后操作控制终端500,停止锅炉烟气热水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烟气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挡组件(100),包括壳体(101)、空腔件(102),所述空腔件(102)设置于所述壳体(101)内部;
加热组件(200),包括进气管(201)、排气件(202)、输水件(203),所述进气管(201)设置于所述壳体(101)底部,所述排气件(202)设置于所述空腔件(102)内部,所述输水件(203)贯穿设置于所述壳体(101)一端侧面,所述进气管(201)与所述壳体(101)固定连接,所述排气件(202)与所述空腔件(102)固定连接,所述输水件(203)与所述壳体(101)固定连接;以及,
存储组件(300),包括出水件(301)、保温箱(302)、出水管(303)、出水阀门(304),所述出水件(301)设置于所述壳体(101)侧面一端,所述保温箱(302)设置于所述出水件(301)另一端,所述出水管(303)设置于所述保温箱(302)另一端侧面,所述出水阀门(304)设置于所述出水管(303)上端,所述出水件(301)与所述壳体(101)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箱(302)与所述出水件(301)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303)与所述保温箱(302)另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阀门(304)与所述出水管(303)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件(102)包括第一空腔(102a)、第二空腔(102b)、隔板(102c),所述隔板(102c)设置于所述壳体(101)内部,所述第一空腔(102a)开设于所述壳体(101)内壁与所述隔板(102c)之间,所述第二空腔(102b)开设于所述壳体(101)另一侧内壁与所述隔板(102c)之间,所述隔板(102c)与所述壳体(10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件(202)包括进烟口(202a)、排烟管(202b)、出烟口(202c),所述进烟口(202a)贯穿设置于所述隔板(102c),所述排烟管(202b)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102b)内,所述出烟口(202c)贯穿设置于所述壳体(101),所述进烟口(202a)与所述隔板(102c)固定连接,所述排烟管(202b)一端与所述进烟口(202a)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出烟口(202c)与所述排烟管(202b)另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件(202)还包括挡板(202d),所述挡板(202d)设置于所述排烟管(202b)内部,所述挡板(202d)与所述排烟管(202b)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烟气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件(203)包括第一水管(203a)、第一水泵(203b)、分散管(203c),所述第一水管(203a)设置于所述壳体(101)一侧外壁,所述第一水泵(203b)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管(203a)上端,所述分散管(203c)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管(203a)底端,所述第一水管(203a)与所述壳体(101)侧面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03b)与所述第一水管(203a)转动配合,所述分散管(203c)与所述第一水管(203a)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件(203)还包括圆筒(203d)、喷头(203e),所述圆筒(203d)设置于所述分散管(203c)底端,所述喷头(203e)设置于所述圆筒(203d)内侧,所述圆筒(203d)与所述分散管(203c)固定连接,所述喷头(203e)与所述圆筒(203d)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烟气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件(301)包括第二水泵(301a)、第二水管(301b),所述第二水管(301b)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101)外侧底部,所述第二水管(301b)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保温箱(302)外侧,所述第二水泵(301a)设置于所述第二水管(301b)上端,所述第二水管(301b)与所述壳体(1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管(301b)另一端与所述保温箱(3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泵(301a)与所述第二水管(301b)转动配合。
8.一种锅炉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烟气加热机构,还包括,
过滤组件(400),包括框架件(401)、过滤网(402)、活性炭块(403),所述框架件(401)设置于所述空腔件(102)内部,所述过滤网(402)设置于所述框架件(401)内部,所述活性炭块(403)设置于所述框架件(401)内部,所述过滤网(402)与所述框架件(401)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块(403)与所述框架件(401)填充配合;以及,
控制终端(500),所述控制终端(5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1)外壁,所述控制终端(500)与所述输水件(20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终端(500)还与所述出水件(301)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炉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件(401)包括第一框架(401a),所述第一框架(401a)内部填充所述活性炭块(40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锅炉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件(401)还包括第二框架(401b),所述第二框架(401b)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401a)下端,所述第二框架(401b)内部与所述过滤网(402)固定连接。
CN202223388533.0U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烟气加热机构及锅炉节能装置 Active CN219243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88533.0U CN219243619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烟气加热机构及锅炉节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88533.0U CN219243619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烟气加热机构及锅炉节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3619U true CN219243619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3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88533.0U Active CN219243619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烟气加热机构及锅炉节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3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96585U (zh) 一种动物饲养与实验室节能净化装置
CN219243619U (zh) 一种烟气加热机构及锅炉节能装置
CN103406202A (zh) 废气湿法静电除尘器
CN112856373A (zh) 一种绿色生产用高效低排节能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8176179A (zh) 一种脱硫烟气处理方法
CN211976841U (zh) 一种内置闪蒸罐的凝结水回收装置
CN213348294U (zh) 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烟气处理分析一体机
CN213631736U (zh) 一种脱硫脱硝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15175121U (zh) 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0569218U (zh) 一种带有全冷回收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CN108211690A (zh) 一种脱硫烟气综合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09679801U (zh) 一种印染废气处理装置
CN111734640A (zh) 一种干式无油空气压缩机空气热负荷回收系统
CN215560487U (zh) 一种环保型热处理装置
CN219199230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结构
CN216714706U (zh) 一种工作效率高的螺杆空压机
CN217887541U (zh) 一种用于餐饮油烟净化除味的环保处理系统
CN214486109U (zh) 一种高功效节能型电炉废气热回收装置
CN219231916U (zh) 一种voc废气处理装置
CN216171066U (zh) 一种含粉尘废气的综合净化处理装置
CN214106442U (zh) 一种印染废气处理装置
CN217340733U (zh) 一种油气回收利用装置
CN214075704U (zh) 一种硬质聚氨酯夹芯板加工用除尘装置
CN218130646U (zh) 一种对高温的混合气体进行冷却的分离器
CN213146947U (zh) 一种高效环保供热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