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9585U - 油洗塔以及油品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油洗塔以及油品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39585U
CN219239585U CN202223319045.4U CN202223319045U CN219239585U CN 219239585 U CN219239585 U CN 219239585U CN 202223319045 U CN202223319045 U CN 202223319045U CN 219239585 U CN219239585 U CN 219239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as
circulating
raw gas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190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浩强
田兆伟
张正旺
刘泽龙
王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190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39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39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39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油洗塔以及油品回收系统,该油洗塔至少包括鼓泡段;鼓泡段具有可供粗煤气进入的粗煤气入口以及可供循环油进入的循环油入口,粗煤气与鼓泡段内的循环油接触换热,并对粗煤气进行洗涤分离形成初级洗涤粗煤气以及初级洗涤油品。粗煤气与循环油进行传热传质,实现粗煤气的换热,即油洗塔本身可以作为对粗煤气进行换热的换热器;油洗塔内的循环油与粗煤气进行接触洗涤,从而可以将粗煤气中的重组分油品洗涤分离出来后形成初级洗涤粗煤气,与初级洗涤粗煤气分离的初级洗涤油品经初级洗涤油品出口排出,降低了初级洗涤粗煤气中的重组分油品的含量,从而可以有效避免重组分油品夹带在初级洗涤粗煤气中堵塞油洗塔,继而确保油洗塔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油洗塔以及油品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煤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洗塔以及油品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煤加氢气化系统产出的粗煤气在180℃的温度条件下产出粗芘油后,需要采用换热器进行冷却,从而产出粗苯油。
由于粗煤气中夹带粗芘油等重组分油品,同时粗煤气在冷凝过程中,沸点高的重组分油品的率先冷凝出来,因此在粗煤气冷凝产出粗苯油之前,重组分油品在换热器内冷凝析出,从而沉积在换热器的内壁上造成换热器堵塞,影响系统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油洗塔以及油品回收系统。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油洗塔,所述油洗塔至少包括鼓泡段;
所述鼓泡段具有可供粗煤气进入的粗煤气入口以及可供循环油进入的循环油入口,以使经所述粗煤气入口进入的粗煤气与所述鼓泡段内的循环油接触换热,并对所述粗煤气进行洗涤分离形成初级洗涤粗煤气以及初级洗涤油品;
所述鼓泡段具有可供所述初级洗涤油品排出的初级洗涤油品出口以及可供所述初级洗涤粗煤气排出的初级洗涤粗煤气出口。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鼓泡段内设置有与所述粗煤气入口连通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布气板,所述布气板上设置有多个布气孔。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布气板沿所述进料管的周向环绕设置,且沿所述油洗塔的顶部至所述油洗塔的底部的方向,所述布气板朝向远离所述进料管的方向倾斜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进料管的中轴线与所述鼓泡段的中轴线重合;
和/或,所述布气板与所述鼓泡段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和/或,所述布气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50°;
和/或,所述布气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布气孔在所述布气板上呈阵列分布;
和/或,所述布气孔的孔径范围为5mm-10mm。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油洗塔还包括气液分离段,所述气液分离段位于所述鼓泡段上方且与所述初级洗涤粗煤气出口连通,以使经所述初级洗涤粗煤气出口进入至所述气液分离段内的所述初级洗涤粗煤气气液分离形成分离粗煤气以及分离油品;所述气液分离段具有可供所述分离粗煤气排出的分离粗煤气出口。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气液分离段内设置有至少两组具有过滤孔的气液分离板组件,所述气液分离板组件倾斜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段内,且相邻的两组所述气液分离板组件的倾斜方向相反。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每一组所述气液分离板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具有所述过滤孔的分离板,且每一组所述气液分离板组件的所有所述分离板平行间隔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同一组所述气液分离板组件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分离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气液分离段的内径的比值范围为1/8-1/4;
和/或,所述过滤孔的孔径范围为5mm-10mm;
和/或,所述分离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油洗塔还包括填料段,所述填料段位于所述气液分离段上方且与所述分离粗煤气出口连通;
所述填料段具有可供循环溶剂进入的循环溶剂入口,以使经所述分离粗煤气出口进入至所述填料段内的所述分离粗煤气与所述填料段内的循环溶剂接触洗涤,以去除所述分离粗煤气内的苯组分并形成二级洗涤粗煤气;
所述填料段具有可供所述二级洗涤粗煤气排出的二级洗涤粗煤气出口。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油品回收系统,包括洗氨塔、原料气冷却器、甲醇洗涤塔以及油洗塔;
所述洗氨塔的洗氨入口与所述油洗塔连通,所述洗氨塔的洗氨出口与所述原料气冷却器的原料气冷却入口连通,所述原料气冷却器的原料气冷却出口与所述甲醇洗涤塔连通。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油品回收系统还包括油品冷却器、油水分离罐以及循环油泵;
所述油品冷却器的油品冷却入口与所述初级洗涤油品出口连通;
所述油水分离罐的分离入口与所述油品冷却器的油品冷却出口连通,以使所述初级洗涤油品在所述油水分离罐内分离形成循环油和水,所述油水分离罐具有可供所述循环油排出的分离出口;
所述循环油泵的循环油泵入口与所述分离出口连通,所述循环油泵的循环油泵出口与所述循环油入口连通。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油品回收系统还包括再生塔、循环溶剂冷却器以及循环溶剂泵;
所述再生塔的再生塔入口与所述循环油泵出口连通,以使所述循环油在所述再生塔内分离形成循环溶剂、重组分油品以及苯水混合物,所述再生塔具有可供所述循环溶剂排出的再生塔出口;
所述循环溶剂冷却器的循环溶剂冷却入口与所述再生塔出口连通,所述循环溶剂冷却器的循环溶剂冷却出口与所述循环溶剂泵的循环溶剂泵入口连通;
所述循环溶剂泵的循环溶剂泵出口与所述油洗塔的循环溶剂入口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油洗塔以及油品回收系统,该油洗塔至少包括鼓泡段;鼓泡段具有可供粗煤气进入的粗煤气入口以及可供循环油进入的循环油入口,以使经粗煤气入口进入的粗煤气与鼓泡段内的循环油接触换热,并对粗煤气进行洗涤分离形成初级洗涤粗煤气以及初级洗涤油品;鼓泡段具有可供初级洗涤油品排出的初级洗涤油品出口,鼓泡段具有可供初级洗涤粗煤气排出的初级洗涤粗煤气出口。也就是说,本公开提供的油洗塔,用于使得粗煤气与循环油进行传热传质,实现粗煤气的换热,即油洗塔本身可以作为对粗煤气进行换热的换热器;与此同时,油洗塔内的循环油与粗煤气进行接触洗涤,从而可以将粗煤气中的重组分油品洗涤分离出来后形成初级洗涤粗煤气,与初级洗涤粗煤气分离的初级洗涤油品经初级洗涤油品出口排出,从而大大降低了初级洗涤粗煤气中的重组分油品的含量,从而可以有效避免重组分油品夹带在初级洗涤粗煤气中堵塞油洗塔,继而确保油洗塔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油品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油品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油洗塔;11、鼓泡段;111、粗煤气入口;112、循环油入口;113、初级洗涤油品出口;114、进料管;115、布气板;12、气液分离段;121、气液分离板组件;13、填料段;131、循环溶剂入口;132、二级洗涤粗煤气出口;2、洗氨塔;21、洗氨入口;22、洗氨出口;3、原料气冷却器;31、原料气冷却入口;32、原料气冷却出口;4、甲醇洗涤塔;5、油品冷却器;51、油品冷却入口;52、油品冷却出口;6、油水分离罐;61、分离入口;62、分离出口;7、循环油泵;71、循环油泵入口;72、循环油泵出口;81、再生塔;811、再生塔入口;812、再生塔出口;82、循环溶剂冷却器;821、循环溶剂冷却入口;822、循环溶剂冷却出口;83、循环溶剂泵;831、循环溶剂泵入口;832、循环溶剂泵出口;91、一级换热器;92、二级换热器;93、气液分离罐;94、油水分离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粗煤气需要经过一级换热器91和二级换热器92冷却至40℃产出粗苯油,冷却后的粗煤气经过气液分离罐93进行分离,其中粗煤气中的液体经气液分离罐93分离出来后进入油水分离罐94内,而粗煤气中的气体经气液分离罐93分离出来后进入低温甲醇洗工段的洗氨塔2,采用锅炉水吸收粗煤气中的氨,洗氨后的粗煤气进入原料气冷却器3,与甲醇洗涤塔4出口的净化煤气换热,随后进入甲醇洗涤塔4脱硫、脱碳、脱苯。
然而,粗煤气在经一级换热器91和二级换热器92进行冷凝产出粗苯油的过程中,存在换热器堵塞的现象,原因是换热器入口的粗煤气不可避免地夹带部分粗芘油液滴等重组分油品,同时粗煤气在冷凝过程中,沸点高的重组分油品率先冷凝下来,这些重组分油品包括芘、菲、芴、萘,上述重组分油品的熔点同样较高,在苯组分冷凝下来之前,上述重组分油品已经开始冷凝析出,在换热器管壁逐渐积累造成换热器堵塞。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油洗塔1,该油洗塔1至少包括鼓泡段11。
其中,鼓泡段11具有可供粗煤气进入的粗煤气入口111以及可供循环油进入的循环油入口112,以使经粗煤气入口111进入的粗煤气与鼓泡段11内的循环油接触换热,并对粗煤气进行洗涤分离形成初级洗涤粗煤气以及初级洗涤油品。
鼓泡段11具有可供所述初级洗涤油品排出的初级洗涤油品出口113,鼓泡段11具有可供初级洗涤粗煤气排出的初级洗涤粗煤气出口。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油洗塔1仅包括鼓泡段11时,此时鼓泡段11的初级洗涤粗煤气出口即为整个油洗塔1的出口,该出口具体可以设置在油洗塔1的顶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油洗塔1,用于使得粗煤气与循环油进行传热传质,实现粗煤气的换热冷凝,以便于后续冷凝析出苯,即本实施例的油洗塔1本身可以作为对粗煤气进行换热的换热器使用,即油洗塔1的一个主要作用在于充当换热器使用。
与此同时,油洗塔1内的循环油与粗煤气进行接触洗涤,从而可以将粗煤气中的重组分油品洗涤分离出来后形成初级洗涤粗煤气,与初级洗涤粗煤气分离的初级洗涤油品经初级洗涤油品出口113排出,从而大大降低了初级洗涤粗煤气中的重组分油品的含量,从而可以有效避免重组分油品夹带在初级洗涤粗煤气中堵塞油洗塔1,继而确保油洗塔1的正常运行。
参照图2所示,具体实现时,在一些实施例中,鼓泡段11内设置有与粗煤气入口111连通的进料管114,进料管114上设置有布气板115,布气板115上设置有多个布气孔。进料管114具体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垂直的进料管114,粗煤气经粗煤气入口111进入至进料管114内,并沿着进料管114一直流向鼓泡段11内,当粗煤气从进料管114流出后,由于粗煤气的体积较轻从而向上运动,粗煤气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与布气板115接触,并被布气板115分散形成多个气泡并分散地分布在循环油中,以此可以提高粗煤气与循环油的接触面积,粗煤气与循环油接触后可以通过循环油洗涤出粗煤气中的重组分油品并形成初级洗涤粗煤气,此时初级洗涤粗煤气中的重组分油品的含量较低,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初级洗涤粗煤气不会堵塞油洗塔1,以便于油洗塔1的正常运行。
参照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布气板115沿进料管114的周向环绕设置,且沿油洗塔1的顶部至油洗塔1的底部的方向,布气板115朝向远离进料管114的方向倾斜设置,通过将布气板115倾斜设置,使得布气板115的展开面积相对较大,进而使得布气板115与粗煤气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粗煤气向上运动并冲击在展开面积较大的布气板115上后可以分布地更为分散均匀,以提高粗煤气与循环油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实现循环油对粗煤气的洗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料管114的中轴线与鼓泡段11的中轴线重合。
布气板115与鼓泡段1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有利于粗煤气经过该间隙向上运动并与循环油接触,循环油与粗煤气接触从而可对粗煤气进行洗涤,进而洗涤出粗煤气中的重组分油品,以避免堵塞油洗塔1。布气板115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50°,通过合理设置布气板115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使得布气板115倾斜设置时可以具有足够的展开面积以与粗煤气接触,使得粗煤气分散在循环油内进行充分洗涤。示例性的,布气板115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10°或者30°或者50°。
进一步地,布气孔包括多个,多个布气孔在布气板115上呈阵列分布。
布气孔的孔径范围为5mm-10mm。示例性的,布气孔的孔径可以为5mm或者8mm或者10mm。
综上,需要说明的是,在通入粗煤气(该粗煤气具体可以为回收粗芘油后的180℃、6.8MPaG的粗煤气)之前,鼓泡段11内预先放置一定液位的循环油,从而在粗煤气在经进料管114进入至鼓泡段11内后,形成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被布气板115分散均匀,布气板115与油洗塔1内壁有一定间隙,且布气孔在布气板115上均匀分布,以上设置有利于粗煤气从进料管114流出后继而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被布气板115分散成多个气泡,较为分散地分布在循环油中,提高气液接触面积。粗煤气与循环油在气泡表面进行传热传质,使粗煤气在冷却的同时,利用循环油将大部分粗煤气中的重组分油品洗涤下来。
参照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油洗塔1还包括气液分离段12,气液分离段12位于鼓泡段11上方且与初级洗涤粗煤气出口连通,以使经初级洗涤粗煤气出口进入至气液分离段12内的初级洗涤粗煤气气液分离形成分离粗煤气以及分离油品;气液分离段12具有可供分离粗煤气排出的分离粗煤气出口,通过设置气液分离段12,可以保证初级洗涤粗煤气(即为此处分离后的分离粗煤气)在此处顺利流通的同时,将其携带的大部分重组分油品(即为此处分离后的分离油品)阻挡拦截下来,阻挡拦截的重组分油品下落至鼓泡段11内继续进行洗涤分离,而分离后的分离粗煤气中的重组分油品的含量则进一步降低,从而提高了分离粗煤气的洁净度,以进一步确保其不会堵塞油洗塔1。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油洗塔1仅包括鼓泡段11和气液分离段12时,此时气液分离段12的分离粗煤气出口即为整个油洗塔1的出口,该出口具体可以设置在油洗塔1的顶部。
需要说明的是,从鼓泡段11出来的初级洗涤粗煤气的温度范围为60℃-80℃,即进入气液分离段12内的初级洗涤粗煤气的温度从最初的180℃经鼓泡段11后降低至60℃-80℃,完成了初步降温冷却以及初步的洗涤分离。
具体实现时,气液分离段12内设置有至少两组具有过滤孔的气液分离板组件121,气液分离板组件121倾斜设置在气液分离段12内,且相邻的两组气液分离板组件121的倾斜方向相反。
更为具体的,每一组气液分离板组件121包括至少两个具有过滤孔的分离板,且每一组气液分离板组件121的所有分离板平行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组气液分离板组件121的相邻的两个分离板的垂直距离与气液分离段12的内径的比值范围为1/8-1/4;
进一步地,过滤孔的孔径范围为5mm-10mm。过滤孔的孔径在5~10mm,通过合理设置过滤孔的孔径,即过滤孔的孔径既不会过大,避免过滤孔的孔径过大,导致初级洗涤粗煤气直接穿过过滤孔,从而影响初级洗涤粗煤气的气液分离效果;过滤孔的孔径也不会过小,避免孔径过小导致阻力较大,影响初级洗涤粗煤气中的气体向上运动。示例性的,过滤孔的孔径可以为5mm或者8mm或者10mm。
本实施例中的气液分离段12采用多片多孔的分离板组成,上下分离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从而使得上下分离板之间的夹角较为合理,以确保分离板的展开面积,使得初级洗涤粗煤气进入至气液分离段12内后并向上流动至分离板上后,初级洗涤粗煤气与分离板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得分离板能够很好分离出初级洗涤粗煤气中的液体。本实施例中,上下分离板的夹角可以优选为45°,平行的分离板之间的间距为油洗塔1的截面的1/8~1/4,优选可以为1/6,优选的角度和间距有利于将初步洗涤后的初级洗涤粗煤气中的大部分重组分油品拦截下来,防止重组分油品上升堵塞油洗塔1,同时不至于产生较大阻力。
参照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油洗塔1还包括填料段13,填料段13位于气液分离段12上方且与分离粗煤气出口连通。
其中,填料段13具有可供循环溶剂进入的循环溶剂入口131,以使经分离粗煤气出口进入至填料段13内的分离粗煤气与填料段13内的循环溶剂接触洗涤,以去除分离粗煤气内的苯组分并形成二级洗涤粗煤气;填料段13具有可供二级洗涤粗煤气排出的二级洗涤粗煤气出口132。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油洗塔1,通过设置填料段13,并通入循环溶剂与分离粗煤气接触洗涤,从而可以洗涤掉分离粗煤气中的苯组分,以使得分离粗煤气中的苯组分的含量降低,以避免分离粗煤气中的苯组分堵塞后续的油品回收系统的原料气冷却器3,造成原料气冷却器3堵塞。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分离板的设置方式也利于油洗塔1的填料段13洗涤后的循环溶剂顺利流下,并较为均匀地分散开来。
具体实现时,填料段13为多层规整填料,气液分离后的分离粗煤气自填料段13底部进入,循环溶剂从填料段13的顶部进入,两者逆流传热传质,循环溶剂将初步洗涤的分离粗煤气进行二次洗涤,由于循环溶剂不含苯,可去除分离粗煤气中的大部分苯,将分离粗煤气中的苯含量降至20-40ppm之间,可防止苯在油品回收系统的甲醇洗涤塔4前的原料气冷却器3中冷凝析出。由于经鼓泡段11初步洗涤后的初级洗涤粗煤气含有较少的重组分油品,且气液分离段12保证进入填料段13的初级洗涤粗煤气夹带较少的重组分油品液滴,避免了分离粗煤气在填料段13内冷却过程中油品析出堵塞填料的现象,使得填料可充分发挥气液接触面积大、传质效率高的优势。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循环溶剂可以是甲苯、混合二甲苯、粗二甲基乙苯、混合三甲苯中的任何一种。循环溶剂除初始开工阶段需要加入外,其余时间不需再额外加入,可循环利用,节省了溶剂成本。
综上,本实施例中的油洗塔1通过设置鼓泡段11和填料段13,从而实现两级洗涤,即先经过鼓泡段11对粗煤气进行第一级洗涤,去除大部分重组分油品,填料段13再对经气液分离段12对初级洗涤粗煤气进行分离后的分离粗煤气进行第二级洗涤,以去除大部分苯。如果仅采用循环油作为洗涤剂进行一级洗涤,采用循环油作为洗涤剂,则循环油从油洗塔1的顶部喷入,由于循环油中含有大量苯,则粗煤气中的苯并不能洗涤下来;如果采用循环溶剂作为洗涤剂进行一级洗涤,则循环溶剂用量大大增加,需补充大量新鲜的溶剂,造价过高,并不可行。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油洗塔1,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采用油洗塔1对粗煤气进行直接洗涤,避免了粗煤气采用现有技术的两级换热器进行间接冷凝至40℃的过程中重组分油品冷凝析出堵塞换热器的问题,保证了整个冷凝操作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其次,采用油洗塔1对粗煤气进行两级油洗,循环油在油洗塔1的鼓泡段11对粗煤气进行初步洗涤,去除粗煤气中的大部分重组分油品,在油洗塔1的填料段13采用不含苯的循环溶剂对粗煤气进行二次洗涤,将剩余的重组分油品去除,同时将苯含量降至20-40ppm以下,避免了苯在甲醇洗涤塔4前的原料气冷却器3中冷凝析出堵塞原料气冷却器3的问题。
再次,油洗塔1下部的鼓泡段11内的特殊的气体伞状多孔的布气板115,有利于提高粗煤气在循环油中的分散程度,增加气液接触面积;中部的气液分离段12采用特有的分离板,防止大部分重组分油品被初级洗涤粗煤气夹带的同时,由于分离板倾斜设置,使得填料段13内的洗涤后的循环溶剂可以顺利沿着分离板流下来,并较为均匀的分散开,以与粗煤气进行传热,进一步提高了洗涤效果。
实施例二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品回收系统,包括洗氨塔2、原料气冷却器3、甲醇洗涤塔4以及实施例一的油洗塔1。
本实施例的油洗塔1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油洗塔1的结构以及功能相同,且可以取得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其中,油洗塔1具有可供经油洗塔1洗涤后的二级洗涤粗煤气排出的二级洗涤粗煤气出口132,洗氨塔(2)的洗氨入口21直接与二级洗涤粗煤气出口132连通,从而实现与初级洗涤粗煤气出口的间接连通,洗氨塔2的洗氨出口22与原料气冷却器3的原料气冷却入口31连通,原料气冷却器3的原料气冷却出口32与甲醇洗涤塔4连通。
具体实现时,初级洗涤粗煤气在气液分离段12进行气液分离后形成的分离粗煤气上升进入填料段13,由于此时分离粗煤气中的大部分重组分油品已经去除,因此可用填料作为气液传质的接触面,有利于发挥填料气液接触面积大的优势,避免重组分油品在填料段13内冷凝发生堵塞。与此同时,40℃、7MpaG的循环溶剂从填料段13的侧上部的循环溶剂入口131进入,与分离粗煤气逆流接触,对分离粗煤气进行二次洗涤。由于循环溶剂不含苯,可保证出油洗塔1产出的二级洗涤粗煤气中的苯含量在20-40ppm之间,防止二级洗涤粗煤气在甲醇洗涤塔4前的原料气冷却器3中苯析出堵塞原料气冷却器3。
填料段13内的的循环溶剂对分离粗煤气进行二次洗涤后,温度升至50-60℃,向下流入气液分离段12。此时经二级洗涤后的二级洗涤粗煤气的温度40-42℃,经油洗塔1顶部的丝网除沫器去除大部分液滴后,从油洗塔1顶部的二级洗涤粗煤气出口132流出,进入低温甲醇洗工段的洗氨塔(2),利用锅炉给水除去二级洗涤粗煤气中的氨后,二级洗涤粗煤气进入原料气冷却器3,与净化后的煤气换热后进入甲醇洗涤塔4,利用甲醇脱除二级洗涤粗煤气中的酸性气及有机溶剂,最后净化后的粗煤气返回原料气冷却器3,与洗氨塔(2)后的粗煤气换热后排出界区。
参照图2所示,油品回收系统还包括油品冷却器5、油水分离罐6以及循环油泵7。
其中,油品冷却器5的油品冷却入口51与初级洗涤油品出口113连通;油水分离罐6的分离入口61与油品冷却器5的油品冷却出口52连通,以使初级洗涤油品在油水分离罐6内分离形成循环油和水,油水分离罐6具有可供循环油排出的分离出口62;循环油泵7的循环油泵入口71与分离出口62连通,循环油泵7的循环油泵出口72与循环油入口112连通。
具体实现时,经油洗塔1的鼓泡段11内的循环油对粗煤气进行洗涤后剩余的初级洗涤油品(油品中大部分是苯,少部分是重组分油品比如粗煤气夹带的芘、菲、芴等重组分)则经鼓泡段11底部的初级洗涤油品出口113排出后进入至油品冷却器5内进行冷却后进入至油水分离罐6内进行分离,从而将初级洗涤油品分离形成循环油和水,循环油则继续经循环油泵7进入至鼓泡段11的循环油入口,从而循环至鼓泡段11内,实现循环油的循环利用,以降低成本。
参照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油品回收系统还包括再生塔81、循环溶剂冷却器82以及循环溶剂泵83。
其中,再生塔81的再生塔入口811与循环油泵出口72连通,以使循环油在再生塔81内分离形成循环溶剂、重组分油品以及苯水混合物,再生塔81具有可供循环溶剂排出的再生塔出口812;循环溶剂冷却器82的循环溶剂冷却入口821与再生塔出口812连通,循环溶剂冷却器82的循环溶剂冷却出口822与循环溶剂泵83的循环溶剂泵入口831连通;循环溶剂泵83的循环溶剂泵出口832与油洗塔1的循环溶剂入口131连通。
具体实现时,经循环油泵7进入的循环油的一部分进入至再生塔81内进行再生,从而形成循环溶剂、重组分油品以及苯水混合物,苯水混合物以及重组分油品则可以排出,循环溶剂则继续进入至循环溶剂冷却器82内进行冷却降温后进入至循环溶剂泵83,在循环溶剂泵83的作用下回送至循环溶剂入口131内,实现循环溶剂的循环利用,以降低成本。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粗煤气经鼓泡段11洗涤后的初级洗涤油品(120-130℃)进入油品冷却器5,利用循环水冷却至40℃后,进入油水分离罐,依靠油品密度比水小的特性,将循环油和水分离,分离后的大部分循环油经循环油泵7送入鼓泡段11上部,少部分减压至常压后进入再生塔81进行再生,含油废水(比如为此处的苯水混合物)排入废水处理系统,油水分离罐分离出的少量的不凝气(主要是H2/CO/CH4)排入火炬系统。
进入再生塔81的40℃、常压的少部分循环油中含有粗煤气中的水分,在再生塔81顶部获得苯水混合物,塔顶温度69-71℃,在再生塔81上部侧线采出循环溶剂,循环溶剂的温度随循环溶剂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洗涤溶剂可以是甲苯、混合二甲苯、粗二甲基乙苯、混合三甲苯中的任何一种,循环溶剂采出后进入循环溶剂冷却器82冷却至40℃,经循环溶剂泵83增压至7MPaG后,进入油洗塔1的填料段13侧上部,连续对初步洗涤后的粗煤气进行二次洗涤。再生塔81塔底部采出重油,可作为产品外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油洗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洗塔(1)至少包括鼓泡段(11);
所述鼓泡段(11)具有可供粗煤气进入的粗煤气入口(111)以及可供循环油进入的循环油入口(112),以使经所述粗煤气入口(111)进入的粗煤气与所述鼓泡段(11)内的循环油接触换热,并对所述粗煤气进行洗涤分离形成初级洗涤粗煤气以及初级洗涤油品;且所述鼓泡段(11)具有可供所述初级洗涤油品排出的初级洗涤油品出口(113)以及可供所述初级洗涤粗煤气排出的初级洗涤粗煤气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洗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鼓泡段(11)内设置有与所述粗煤气入口(111)连通的进料管(114),所述进料管(114)上设置有布气板(115),所述布气板(115)上设置有多个布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洗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板(115)沿所述进料管(114)的周向环绕设置,且沿所述油洗塔(1)的顶部至所述油洗塔(1)的底部的方向,所述布气板(115)朝向远离所述进料管(114)的方向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洗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14)的中轴线与所述鼓泡段(11)的中轴线重合;
和/或,所述布气板(115)与所述鼓泡段(1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和/或,所述布气板(115)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50°;
和/或,所述布气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布气孔在所述布气板(115)上呈阵列分布;
和/或,所述布气孔的孔径范围为5mm-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洗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洗塔(1)还包括气液分离段(12),所述气液分离段(12)位于所述鼓泡段(11)上方且与所述初级洗涤粗煤气出口连通,以使经所述初级洗涤粗煤气出口进入至所述气液分离段(12)内的所述初级洗涤粗煤气气液分离形成分离粗煤气以及分离油品;
所述气液分离段(12)具有可供所述分离粗煤气排出的分离粗煤气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洗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段(12)内设置有至少两组具有过滤孔的气液分离板组件(121),所述气液分离板组件(121)倾斜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段(12)内,且相邻的两组所述气液分离板组件(121)的倾斜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洗塔,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气液分离板组件(121)包括至少两个具有所述过滤孔的分离板,且每一组所述气液分离板组件(121)的所有所述分离板平行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洗塔,其特征在于,同一组所述气液分离板组件(121)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分离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气液分离段(12)的内径的比值范围为1/8-1/4;
和/或,所述过滤孔的孔径范围为5mm-10mm;
和/或,所述分离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洗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洗塔(1)还包括填料段(13),所述填料段(13)位于所述气液分离段(12)上方且与所述分离粗煤气出口连通;
所述填料段(13)具有可供循环溶剂进入的循环溶剂入口(131),以使经所述分离粗煤气出口进入至所述填料段(13)内的所述分离粗煤气与所述填料段(13)内的循环溶剂接触洗涤,以去除所述分离粗煤气内的苯组分并形成二级洗涤粗煤气;
所述填料段(13)具有可供所述二级洗涤粗煤气排出的二级洗涤粗煤气出口(132)。
10.一种油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洗氨塔(2)、原料气冷却器(3)、甲醇洗涤塔(4)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油洗塔(1);
所述洗氨塔(2)的洗氨入口(21)与所述油洗塔(1)连通,所述洗氨塔(2)的洗氨出口(22)与所述原料气冷却器(3)的原料气冷却入口(31)连通,所述原料气冷却器(3)的原料气冷却出口(32)与所述甲醇洗涤塔(4)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油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品回收系统还包括油品冷却器(5)、油水分离罐(6)以及循环油泵(7);
所述油品冷却器(5)的油品冷却入口(51)与所述初级洗涤油品出口(113)连通;
所述油水分离罐(6)的分离入口(61)与所述油品冷却器(5)的油品冷却出口(52)连通,以使所述初级洗涤油品在所述油水分离罐(6)内分离形成循环油和水,所述油水分离罐(6)具有可供所述循环油排出的分离出口(62);
所述循环油泵(7)的循环油泵入口(71)与所述分离出口(62)连通,所述循环油泵(7)的循环油泵出口(72)与所述循环油入口(112)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品回收系统还包括再生塔(81)、循环溶剂冷却器(82)以及循环溶剂泵(83);
所述再生塔(81)的再生塔入口(811)与所述循环油泵出口(72)连通,以使所述循环油在所述再生塔(81)内分离形成循环溶剂、重组分油品以及苯水混合物,所述再生塔(81)具有可供所述循环溶剂排出的再生塔出口(812);
所述循环溶剂冷却器(82)的循环溶剂冷却入口(821)与所述再生塔出口(812)连通,所述循环溶剂冷却器(82)的循环溶剂冷却出口(822)与所述循环溶剂泵(83)的循环溶剂泵入口(831)连通;
所述循环溶剂泵(83)的循环溶剂泵出口(832)与所述循环溶剂入口(131)连通。
CN202223319045.4U 2022-12-09 2022-12-09 油洗塔以及油品回收系统 Active CN219239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9045.4U CN219239585U (zh) 2022-12-09 2022-12-09 油洗塔以及油品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9045.4U CN219239585U (zh) 2022-12-09 2022-12-09 油洗塔以及油品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39585U true CN219239585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7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19045.4U Active CN219239585U (zh) 2022-12-09 2022-12-09 油洗塔以及油品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39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8651B (zh) 利用氨水从烟道气中回收二氧化碳的设备和方法
JPH08283757A (ja) 天然ガスを精製するための、溶媒による少なくとも一つの酸性ガスの除去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600388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hydrogen utilization rate of hydrogenation apparatus
KR101871443B1 (ko) 바이오가스 및 악취가스 습식 정제 설비
CN108654124B (zh) 一种脱除乳液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装置及方法
CN219239585U (zh) 油洗塔以及油品回收系统
CN102626558B (zh) 聚酰亚胺薄膜生产过程中的尾气回收装置
CN204932917U (zh) 一种粗苯加氢精制过程中的萃取蒸馏装置
CN107652208B (zh) 一种从光气化反应得到的异氰酸酯产物中脱除溶剂的方法和装置
CN202538412U (zh) 聚酰亚胺薄膜生产过程中的尾气回收装置
CN203648122U (zh) 一种浮阀塔的塔板气液传质改进结构
CN211659298U (zh) 一种脱酸蒸氨塔
CN102796571A (zh) 一种富油负压脱苯的轻苯采出系统
CN216738233U (zh) 一种组合式煤气冷却及苯化物洗涤装置
CN201304261Y (zh) 多孔立体气液接触元件
US2856171A (en) Benzol scrubbing apparatus
CN212141944U (zh) 一种丙烯腈电化学合成己二腈工艺中尾气分离装置
CN211963647U (zh) 一种油气洗涤脱氯装置
CN221601306U (zh) 一种用于甲醇制烯烃水洗塔的在线洗涤除油装置
CN209952579U (zh) 用于深度脱除焦炉荒煤气中硫化氢的脱硫塔
CN109954289B (zh) 脱硫富胺液旋流强化脱烃方法与装置
CN111228941A (zh) 一种丙烯腈电化学合成己二腈工艺中尾气分离装置和方法
CN216092971U (zh) 低温甲醇二氧化碳吸收装置
CN111349476A (zh) 一种提高粗苯洗苯塔清洗效果的方法
CN202754972U (zh) 一种配套低温甲醇洗使用的气体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