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0474U - 一种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30474U
CN219230474U CN202222963828.XU CN202222963828U CN219230474U CN 219230474 U CN219230474 U CN 219230474U CN 202222963828 U CN202222963828 U CN 202222963828U CN 219230474 U CN219230474 U CN 219230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turning
prone position
cushion
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638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会
徐秀莲
邱春兰
郭富胜
姚志茹
李建娣
林晓红
郭红梅
李业园
贾建华
孙秀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29638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30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30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304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该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包括身垫,所述身垫的两侧设有从顶中部向侧下部延伸的弧形坡面,所述身垫的顶部从前到后依次设有胸凹部和腹凹部,所述胸凹部和腹凹部分别从左到右贯通所述身垫设置,所述身垫靠近腹凹部的后端还设有从前顶部向后下部延伸的后坡面;所述身垫包括左垫和右垫,所述左垫和右垫的前后能够分别通过一第一插扣组件相连,以拼接固定成所述身垫。该通气翻身垫,不仅利于俯卧位患者进行通气治疗,增加其俯卧位时的舒适度,还便于医护人员利用其对患者翻身,大大降低了翻身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
背景技术
俯卧位通气治疗是临床治疗中的常用手段,采用俯卧位治疗虽然利于患者靠近背部的肺进行血气交换,改善氧合,但也会对其胸腹产生一定压迫,使得患者比较难受,不利于其呼吸。目前,通过俯卧位通气垫来改善这种情况,现有的通气垫结构多样,但多数只能用于俯卧位通气,不能协助其翻身或难以利用其翻身,而对患者来说,长时间处于俯卧位容易产生压疮,需要患者频繁进行翻身操作,对于病情较重、昏迷等不好自己翻身的特殊患者,鉴于连接管道较多,常需要4-6个医护人员合力操作才能帮患者完成翻身,且翻身过程比较费力,例如现有的双层床单三明治翻身法,需要6人翻身,因此需要一款既能够方便俯卧位通气、又能辅助医护人员方便对特殊患者翻身的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不仅利于俯卧位患者进行通气治疗,还便于医护人员利用其对患者翻身,大大降低了翻身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包括身垫,所述身垫的两侧设有从顶中部向侧下部延伸的弧形坡面,所述身垫的顶部从前到后依次设有胸凹部和腹凹部,所述胸凹部和腹凹部分别从左到右贯通所述身垫设置,所述身垫靠近腹凹部的后端还设有从前顶部向后下部延伸的后坡面;
所述身垫包括左垫和右垫,所述左垫和右垫的前后能够分别通过一第一插扣组件相连,以拼接固定成所述身垫。
其中,第一插扣组件包括固设于左垫端侧的第一插扣件,和固设于右垫端侧的第二插扣件,所述第一插扣件和第二插扣件能够配合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扣件和第二插扣件于靠近左垫的外边侧或靠近右垫的外边侧处连接,便于俯卧位时从侧方固定或解开左垫和右垫。
进一步的,所述身垫可以设置气孔,以便于通气,降低褥疮生发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左垫与所述右垫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左垫包括从胸凹部和腹凹部的中间为界划分的左前垫和左后垫,所述左前垫与所述左后垫之间插接固定,在左前垫和左后垫相对的端侧中,其中一端侧设有插接柱,另一端侧设有与插接柱插紧配合的插接孔。上述结构的设置,在生产时做出多个不同规格的左前垫或左后垫,以调整胸凹部和腹凹部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身高人群。
进一步的,还包括头垫,所述头垫的中部设有贯通其上下的脸孔,所述头垫与所述身垫之间通过第二插扣组件相连,具体的,第二插扣组件包括设于头垫上的第一插扣件,和设于身垫前端的第二插扣件,所述第一插扣件和第二插扣件能够插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头垫的耳侧设有豁口,便于侧脸呼吸。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优点是:
1、本申请通气翻身垫,其身垫中胸凹部的设计,可以解放患者胸部,尤其是女性患者,降低胸部受压程度,利于呼吸;其身垫中腹凹部的设置,可以解放俯卧患者的腹部以利于呼吸,上述结构的设置,不仅有利于患者呼吸,且使其俯卧状态较为舒服;身垫分为左垫和右垫设计,结合其独特形状,不仅可以灵活帮助俯卧患者翻身,还利于患者两侧手臂舒服放置及灵活活动;身垫后端后坡面设计,会使得患者身体从前到后舒服过渡,俯卧位更加舒服。
此外,上述结构的通气翻身垫,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的优势。
2、左垫和右垫通过第一插扣组件相连,且第一插扣组件于身垫一侧设置,可以比较快速方便的完成左垫和右垫固定及解开。
3、左垫、右垫分段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连接不同规格段,以调整胸凹部和腹凹部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灵活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
左垫和右垫采用柱孔插接结构,连接比较稳固,且不会影响其帮助患者翻身过程。
4、头垫设计,利于俯卧位患者呼吸。
5、通气翻身垫应用范围较广,不仅可用于肺部需要通气的患者,还可以用于背部手术的患者,例如可以根据背部刀口位置,选择由俯卧位翻身至倾斜俯卧位或至倾斜仰卧位,来缓解患者长时间俯卧的不适,若刀口偏左侧,则向右侧翻身,上述操作利于其背部、腰骶部刀口的愈合和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左前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身垫,11、弧形坡面,12、胸凹部,13、腹凹部,14、后坡面,15、左垫,16、右垫,17、第一插扣组件,151、左前垫,152、左后垫;
2、头垫,21、脸孔,22、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该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包括身垫1,所述身垫1的两侧设有从顶中部向侧下部延伸的弧形坡面11,所述身垫1的顶部从前到后依次设有胸凹部12和腹凹部13,所述胸凹部12和腹凹部13分别从左到右贯通所述身垫1设置,所述身垫1靠近腹凹部13的后端还设有从前顶部向后下部延伸的后坡面14;
所述身垫1包括左垫15和右垫16,所述左垫15和右垫16的前后能够分别通过一第一插扣组件17相连,以拼接固定成所述身垫1,其中第一插扣组件17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具体包括固设于左垫端侧的第一插扣件和固设于右垫端侧的第二插扣件,所述第一插扣件和第二插扣件能够配合插接,第一插扣组件采用市面现有结构即可。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从侧方固定或解开左垫15、右垫16,将第一插扣件和第二插扣件于靠近左垫15的外边侧或靠近右垫16的外边侧处连接,即连接第一插扣件、第二插扣件的布带一个设置较长,一个设置较短。
上述通气翻身垫,俯卧位使用时,患者直接趴在其上,身垫中胸凹部12的设计,可以解放患者胸部,尤其是女性患者,降低胸部受压程度,利于呼吸;身垫中腹凹部13的设置,可以解放俯卧患者的腹部以利于呼吸,上述结构的设置,不仅有利于患者呼吸,且使其俯卧状态较为舒服。身垫两侧弧形坡面11设计会便于俯卧位患者手臂灵活动作,且放置也舒服。身垫后端后坡面设计,会使得患者身体从前到后舒服过渡,俯卧位更加舒服。
通气治疗中,在需要对俯卧位患者翻身操作时,可将身垫推至床一侧或原先靠床一侧(设为左侧)设置,以带留置针的手臂侧为患者左侧,从俯卧位翻身至仰卧时采用以下几步:(1)位于右侧的医护人员先将患者右臂从身侧位调整至耳侧位;(2)位于患者左侧的医护人员轻轻推动患者身体向右侧移动,直至右半身体滑下身垫、左半身体仍搭于右垫上为止,由于身垫两侧为弧形坡面11,会使患者身体比较容易在推力作用下右滑,而由于胸凹部12和腹凹部13设计,在无推力作用下又不容易使俯卧位患者从身垫1上自动滑下;(3)在患者滑至倾斜趴卧位后,医护人员可将左垫15拿开放于患者右方,之后两个医护人员共同作用于患者前后,将其翻身至倾斜仰卧位(靠于左垫上),如需将患者调整至仰卧位,抽走左垫15即可,以上过程因为分阶段翻身操作,也可通过单个医护人员完成。
如需从仰卧位患者调整至俯卧位,需要一人抬起患者右侧身体,另一人垫入左垫,左垫弧形坡面设计可以使其更加容易垫入患者身下,之后在患者左侧放置右垫16,此时左垫15和右垫16的弧形坡面均朝向患者,之后两人合力将倾斜仰卧位患者翻身至倾斜俯卧位,之后拿起左垫15放于右垫16左侧与其拼接,最后两人合力将患者移动至身垫上即可,具体的可一人站于左侧,双手把住患者右侧,另一人站于右侧,双手把住左垫,同时使劲将患者移动至身垫上。以上过程在两个医护人员操作下即可完成。
上述翻身操作在两个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下即可完成,且患者翻身过程中,与患者身体接触的左垫和右垫都是比较舒服的弧形坡面,利于减少患者翻身痛苦,此外,翻身过程不同角度的停靠也便于医护人员随时调整所需用线,有效避免翻身过程中线被拉扯。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可以将身垫进行如下结构设计,具体的左垫15与所述右垫16设计为左右对称结构,具体的,左垫15包括从胸凹部12和腹凹部13的中间为界划分的左前垫151和左后垫152,两者之间采用插接固定,在左前垫151和左后垫152相对的端侧中,其中一端侧可设有插接柱,另一端侧可设与插接柱插紧配合的插接孔。
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做出多个不同规格的左前垫151和左后垫152,具体的可以通过其长度方向上胸凹部12位置和腹凹部13位置变化,来实现胸凹部12和腹凹部13之间的距离调整,从而方便构建不同身垫适应不同身高人群,以提高患者俯卧位舒适度。其中,左前垫151和左后垫152采用柱孔插接,使得构成的左垫15具有连续的弧形坡面11,从而能够保证其翻身作业顺利进行。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通气翻身垫除了身垫外,还包括头垫2,在头垫2的中部设有贯通其上下的脸孔21,头垫2与身垫1之间通过第二插扣组件3相连,具体的,第二插扣组件3包括设于头垫上的第一插扣件,和设于身垫前端的第二插扣件,所述第一插扣件和第二插扣件能够插接配合,其中第二插扣组件可采用市面现有插扣组件。头垫设计会使得患者在俯卧位更加舒服,且能够方便患者呼吸。需要注意的是,在解开左垫和右垫的连接需要拿起左垫或右垫时,也需要解开头垫与其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可在头垫的耳侧设有豁口22,便于侧脸状态呼吸。
进一步的,头垫和身垫可采用高密度海绵制作。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7)

1.一种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身垫,所述身垫的两侧设有从顶中部向侧下部延伸的弧形坡面,所述身垫的顶部从前到后依次设有胸凹部和腹凹部,所述胸凹部和腹凹部分别从左到右贯通所述身垫设置,所述身垫靠近腹凹部的后端还设有从前顶部向后下部延伸的后坡面;
所述身垫包括左垫和右垫,所述左垫和右垫的前后能够分别通过一第一插扣组件相连,以拼接固定成所述身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扣组件包括固设于左垫端侧的第一插扣件,和固设于右垫端侧的第二插扣件,所述第一插扣件和第二插扣件能够配合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扣件和第二插扣件于靠近左垫的外边侧或靠近右垫的外边侧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身垫上分布有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垫与所述右垫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左垫包括从胸凹部和腹凹部的中间为界划分的左前垫和左后垫,所述左前垫与所述左后垫之间插接固定,在左前垫和左后垫相对的端侧中,其中一端侧设有插接柱,另一端侧设有与插接柱插紧配合的插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头垫,所述头垫的中部设有贯通其上下的脸孔,所述头垫与所述身垫之间通过第二插扣组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垫的耳侧设有豁口。
CN202222963828.XU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 Active CN219230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3828.XU CN219230474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3828.XU CN219230474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30474U true CN219230474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5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63828.XU Active CN219230474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304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61860A (en) Eye surgery recovery apparatus
CN219230474U (zh) 一种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
CN210521342U (zh) 一种术前气道开放装置
CN210096166U (zh) 一种可调节的俯卧位通气枕
CN211271849U (zh) 脑部手术后康复用的记忆枕头
CN115645180A (zh) 一种俯卧位用通气翻身垫及其使用方法
CN210044209U (zh) 一种新型颈椎牵引体位垫
CN113208377A (zh) 一种可柔性调节的医疗康复用枕头
CN219048561U (zh) 头颅ct扫描头部定位装置
CN205758866U (zh) 一种简易病床
CN220069740U (zh) 可辅助调节心脏超声检查床
CN217548428U (zh) 一种俯卧位通气气垫
CN216136247U (zh) 一种肥胖患者无痛胃肠镜后复苏侧卧体位垫
CN217907189U (zh) 一种俯卧位患者用枕头
CN215915393U (zh) 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可拆卸枕头
CN216962925U (zh) 一种颈内静脉穿刺固定枕
CN219983267U (zh) 一种卧床人员护理充气垫
CN217310912U (zh) 充气式卧位辅助用具
CN216536000U (zh) 一种俯卧位手术支撑垫
CN219439785U (zh) 辅助俯卧位通气可变形垫
CN215385614U (zh) 一种气管插管枕
CN219439790U (zh) 俯卧位通气垫
CN212416697U (zh) 一种直肠癌放射性皮炎预防和治疗中的多功能体位垫
CN220513039U (zh) 一种俯卧位通气垫
CN218979587U (zh) 一种无痛胃肠镜体位固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