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7490U - 光伏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伏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7490U
CN219227490U CN202223518252.2U CN202223518252U CN219227490U CN 219227490 U CN219227490 U CN 219227490U CN 202223518252 U CN202223518252 U CN 202223518252U CN 219227490 U CN219227490 U CN 219227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racket
power generation
photovoltaic module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182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彦君
孙中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llo Tech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llo Tech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llo Tech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llo Tech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182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7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7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7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装置。该光伏发电装置包括框架、双面光伏组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反光板,双面光伏组件嵌设于框架内,第一支架铰接于框架的两侧,用于调节双面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从而能够使太能光线尽量垂直入射到双面光伏组件的正面。反光板间隔设置于双面光伏组件的下方,第二支架设置于框架的底端,用于将双面光伏组件的底端撑起,配合反光板使用,能够提高到达反光板上的有效光通量,提升发电效率。反光板的两端分别高度可调地设置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使得反光面板能跟随双面光伏组件的转动而调整角度,从而能实时调整反射角度,提高双面光伏组件背面对于太阳光线的利用率,提升发电效率。

Description

光伏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光伏发电组件为单面光伏发电组件,只能在一面接收太阳光照射进行发电,光利用效率低,从而导致发电效率低。双面光伏组件可正背两面接收太阳光照射从而进行双面发电,使得双面光伏组件比普通的单面光伏组件发电能力得到提高。
现有技术中,双面光伏组件通常倾斜设置,其底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即使在双面光伏组件的前方或后方均设置反光板,到达反光板上的有效光通量也非常有限,太阳光照利用率较低。因此,受限于背光面光强弱的环境条件,使得双面光伏组件比单面光伏组件的实际发电量仅能提升7%左右,功率提升效果不佳。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光伏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装置,通过提高双面光伏组件底端距离底面的高度,提高太阳光线的利用率,从而提升发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光伏发电装置,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内嵌设有双面光伏组件;
第一支架,铰接于所述框架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架用于调节所述双面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
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底端,所述第二支架用于将所述双面光伏组件的底端撑起;
反光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双面光伏组件的下方,所述反光板的两端分别高度可调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上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反光板的两端能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至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的两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腿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的两个侧边,所述第一支撑腿内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框架的侧边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和/或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腿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的两个侧边,所述第二支撑腿内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框架的侧边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为U形的框状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架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的两个侧边,或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框架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能卡止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所述第二支架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的两个侧边,或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框架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卡槽,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能卡止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架滑动连接于所述框架的两个侧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腿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框架的两个侧边上,所述第二支撑腿内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框架的侧边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框架的侧边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撑腿和所述框架的侧边均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限位孔,限位件能穿设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反光板的表面覆盖有反光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发电装置,包括框架、双面光伏组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反光板,双面光伏组件嵌设于框架内,第一支架铰接于框架的两侧,用于调节双面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从而能够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将双面光伏组件调节到所需的倾斜角度,以使太能光线尽量垂直入射到双面光伏组件的正面,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反光板间隔设置于双面光伏组件的下方,反光板能够将太阳光线反射到双面光伏组件的背面,进而实现双面发电。第二支架设置于框架的底端,用于将双面光伏组件的底端支撑起一定高度,配合反光板使用,能够提高到达反光板上的有效光通量,进而提高双面光伏组件背面对于太阳光线的利用率,从而提升发电效率。反光板的两端分别高度可调地设置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使得反光面板能跟随双面光伏组件的转动而调整角度,从而能实时调整反射角度,使双面光伏组件的背面能接收到最佳的反照光线,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双面光伏组件背面对于太阳光线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明显易懂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光伏发电装置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光伏发电装置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光伏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框架;
200、双面光伏组件;
300、第一支架;310、第一支撑腿;311、第一凹槽;
400、第二支架;410、第二支撑腿;411、第二凹槽;
500、反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发电装置,包括框架100、双面光伏组件200、第一支架300、第二支架400和反光板500,双面光伏组件200嵌设于框架100内,框架100可以为四边形结构,也可以为安装于双面光伏组件200两个侧边上的两条边框结构,第一支架300的一端铰接于框架100的两侧,另一端放置于地面上,第一支架300用于调节双面光伏组件200的倾斜角度;第二支架400设置于框架100的底端并放置于地面上,第二支架400用于将双面光伏组件200的底端支撑起一定高度;反光板500为方形的板状机构,其间隔设置于双面光伏组件200的下方,反光板500的两端分别高度可调地设置于第一支架300和第二支架400上。其中,双面光伏组件200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双面太阳能板,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架300铰接于框架100的两侧,用于调节双面光伏组件200的倾斜角度,从而能够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将双面光伏组件200调节到所需的倾斜角度,以使太能光线尽量垂直入射到双面光伏组件200的正面,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反光板500能够将太阳光线反射到双面光伏组件200的背面,进而实现双面发电。第二支架400设置于框架100的底端,用于将双面光伏组件200的底端支撑起一定高度,使得双面光伏组件200的底端能脱离地面一定高度,再配合反光板500使用,能够提高到达反光板500上的有效光通量,进而提高双面光伏组件200背面对太阳光线的利用率,从而提升发电效率。反光板500的两端分别高度可调地设置于第一支架300和第二支架400上,使得反光面板能够随着双面光伏组件200的转动而调整高度和倾斜角度,从而能实时调整反射角度,使双面光伏组件200的背面能接收到更多的反射光线,极大程度提高了双面光伏组件200背面对太阳光线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发电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300通过转轴绕水平轴线转动连接于框架100的两侧,同样地,第二支架400也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框架100的底端,不仅能够方便调节,还能使第一支架300和第二支架400方便收纳。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第一支架300包括两个第一支撑腿310,两个第一支撑腿310分别绕水平轴线转动连接于框架100的两个边框上,第一支撑腿310内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311,框架100的侧边能够容置于第一凹槽311内;和/或第二支架400包括两个第二支撑腿410,两个第二支撑腿410分别绕水平轴线转动连接于框架100的两个边框上,第二支撑腿410内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411,框架100的侧边能够容置于第二凹槽411内。
示例性地,参考图1,当双面光伏组件200在使用时,需要将两条第一支撑腿310和两条第二支撑腿410打开,第一支撑腿310打开后与框架100的边框呈夹角设置,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太阳光线的照射角度将双面光伏组件200的倾斜角度调节至与入射光线大致垂直的位置,以使太能光线尽量垂直入射到双面光伏组件200的正面。与此同时,第二支撑腿410打开后位于框架100的边框的延长线上,从而将双面光伏组件200的底端支撑起一定高度。当双面光伏组件200不工作时,将两条第一支撑腿310转动至框架100的下方,使得框架100的侧边能够容置于第一凹槽311内,从而使第一支撑腿310与框架100的侧边重叠。同时,将两条第二支撑腿410转动至框架100的上方,避免与第一支撑腿310干涉,框架100的侧边容置于第二凹槽411内,从而使第二支撑腿410与框架100的侧边重叠。由此实现了第一支架300和第二支架400的收纳,如图2所示,为第一支架300和第二支架400收纳后的状态,收纳后结构紧凑,整体体积变小,减少了空间的占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进行收纳时,也可以将第一支撑腿310转动至框架100的上方,第二支撑腿410转动至框架100的下方,同样能够实现上述效果。
优选地,第一支撑腿310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于框架100上,从而能够将第一支撑腿310的位置进行固定,以限制第一支撑腿310和框架100的相对转动,实现即转即停的效果。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腿310的顶端和框架100在相对转动的过程中始终具有重叠的部分,在该重叠的部分上,第一支撑腿310和框架100的其中一个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卡扣,当第一支撑腿310转动到合适的位置时,第一卡扣卡止于对应的第一卡槽内即可。
同样地,第二支撑腿410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于框架100上,从而能够将第二支撑腿410的位置进行固定,实现即转即停的效果。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撑腿410的顶端和框架100在相对转动的过程中始终具有重叠的部分,在该重叠的部分上,第二支撑腿410和框架100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槽,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卡扣,当第二支撑腿410转动到合适的位置时,第二卡扣卡止于对应的第二卡槽内即可。
优选地,第一支撑腿310和/或第二支撑腿410上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孔,反光板500的四个边角能分别通过连接件例如挂钩连接至对应的安装孔内,从而可以实现反光板500高度以及倾斜角度的调整,操作简单。
优选地,第一支架300、第二支架400和框架100均由金属或者高硬度塑胶材料制成,从而提高了第一支架300、第二支架400和框架100的机械强度,使得该光伏发电装置更加稳定牢固,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方案,反光板500的上表面覆盖有反光材料,从而提高反光板500的反光效果。其中,反光材料优选为市面上常见的反光膜、反光布等具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效果的材料,反光效果好且生产成本低。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装置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光伏发电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第二支架400滑动连接于框架100的两个侧边。具体而言,第二支架400包括两个第二支撑腿410,两个第二支撑腿410分别滑动连接于框架100的两个侧边上,第二支撑腿410内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411,框架100的侧边能够容置于第二凹槽411内,框架100的侧边上开设有滑槽,第二凹槽411内设置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与滑槽滑动配合。当需要将第二支撑腿410打开时,只需将第二支撑腿410沿着框架100的侧边抽拉出来即可,通过调节第二支撑腿410的抽拉长度,能够调节双面光伏组件200底端距离底面的高度。当需要将第二支撑腿410收纳起来时,只需将第二支撑腿410沿着框架100的侧边推回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腿410和框架100的侧边均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限位孔,当第二支撑腿410被抽拉至合适位置时,第二支撑腿410上对应的限位孔与框架100侧边上对应的限位孔对齐,限位件能穿设于这两个限位孔内,从而将第二支撑腿410的位置进行固定,以限制第二支撑腿410和框架100的相对滑动。其中,限位件可以是插销、弹簧、螺栓或者其他具有锁紧功能的限位件,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装置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供的光伏发电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300和/或第二支架400为U形的框状结构,该框状结构由一体成型工艺制成。其中,第二支架400与框架100的侧边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该转轴为阻尼转轴,以限制第二支架400和框架100的相对转动,实现第二支架400打开和闭合时的位置锁定。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100),所述框架(100)内嵌设有双面光伏组件(200);
第一支架(300),铰接于所述框架(100)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架(300)用于调节所述双面光伏组件(200)的倾斜角度;
第二支架(400),设置于所述框架(100)的底端,所述第二支架(400)用于将所述双面光伏组件(200)的底端撑起;
反光板(500),间隔设置于所述双面光伏组件(200)的下方,所述反光板(500)的两端分别高度可调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300)和所述第二支架(4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00)和/或所述第二支架(400)上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反光板(500)的两端能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至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40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100)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00)包括两个第一支撑腿(310),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腿(310)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100)的两个侧边,所述第一支撑腿(310)内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311),所述框架(100)的侧边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311)内;和/或
所述第二支架(400)包括两个第二支撑腿(410),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腿(410)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100)的两个侧边,所述第二支撑腿(410)内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411),所述框架(100)的侧边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4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00)和/或所述第二支架(400)为U形的框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00)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100)的两个侧边,或所述第一支架(300)和所述框架(100)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能卡止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所述第二支架(400)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100)的两个侧边,或所述第二支架(400)和所述框架(100)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卡槽,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能卡止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400)滑动连接于所述框架(100)的两个侧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400)包括两个第二支撑腿(410),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腿(410)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框架(100)的两个侧边上,所述第二支撑腿(410)内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411),所述框架(100)的侧边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411)内,所述框架(100)的侧边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凹槽(411)内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腿(410)和所述框架(100)的侧边均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限位孔,限位件能穿设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500)的上表面覆盖有反光材料。
CN202223518252.2U 2022-12-28 2022-12-28 光伏发电装置 Active CN219227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18252.2U CN219227490U (zh) 2022-12-28 2022-12-28 光伏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18252.2U CN219227490U (zh) 2022-12-28 2022-12-28 光伏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7490U true CN219227490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0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18252.2U Active CN219227490U (zh) 2022-12-28 2022-12-28 光伏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74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8746A (zh) * 2024-01-09 2024-03-19 电投传古太阳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双玻光伏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8746A (zh) * 2024-01-09 2024-03-19 电投传古太阳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双玻光伏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27490U (zh) 光伏发电装置
CN218217249U (zh) 一种可折叠光伏组件
KR200462374Y1 (ko) 지붕가변형 태양광 모듈 지지장치
CN112104307A (zh) 一种光伏板调节架
CN214506929U (zh) 一种高效能的太阳能板安装载架
CN22034227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光伏板
CN217693184U (zh) 一种可调节光伏发电装置
CN211046828U (zh) 分体壁挂式太阳能板
CN22060581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板
CN221010040U (zh)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光伏板支架
CN217769986U (zh) 一种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17741661U (zh) 利用反射光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16625663U (zh) 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增效装置
CN218633781U (zh) 一种光伏发电板支撑架
CN211239747U (zh) 一种装配式折叠光伏支架
CN220342287U (zh) 伸缩式反射结构及垂直安装支架
CN216290792U (zh) 一种可调节受光角度的光伏发电板
CN217048287U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新能源汽车用光伏电板
CN21278523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太阳能支架
CN220964750U (zh) 一种基于电镀铜技术hjt光伏组件
CN218162298U (zh) 一种快速安装光伏板的光伏板载板
CN218976606U (zh) 一种光伏发电板安装支架
CN211151881U (zh) 一种新型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
CN215773008U (zh) 一种可折叠式光伏支架
CN216699913U (zh) 一种光伏发电用阳光跟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