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7241U - 一种唤醒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唤醒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7241U
CN219227241U CN202223310325.9U CN202223310325U CN219227241U CN 219227241 U CN219227241 U CN 219227241U CN 202223310325 U CN202223310325 U CN 202223310325U CN 219227241 U CN219227241 U CN 219227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ircuit
power
control module
mai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103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
刘楚柱
沈高松
孙中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llo Tech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llo Tech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llo Tech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llo Tech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103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7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7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7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唤醒电路,包括电池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和低功耗起机电路;低功耗起机电路包括开关电路、储能电路和分压检测电路;电池控制模块包括供电管理单元、供电控制单元和供电单元;供电单元向低功耗起机电路和主控制模块供电;供电控制单元控制供电单元关断或导通供电;供电管理单元监控供电单元电量状态以及控制供电控制单元关断或导通;开关电路在第一静态功耗时,导通低功耗起机电路,唤醒主控制模块,以及,在第二静态功耗时,导通低功耗起机电路,向主控制模块输送控制供电控制单元关断的信号;储能电路储存开关电路传输电能;分压检测电路检测低功耗起机电路两端电压,进而减小产品静态功耗,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唤醒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唤醒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便携储能等产品各功能模块的扩充,静态功耗也随之会增大。当静态功耗增大后,产品电量存储的时间会缩短,需要充电才能使用。导致能源的浪费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目前主流方案设计为,MCU进入到低功耗模式,此时的功耗一般在200μA-1mA不等,直到电池电压低于保护点后(例如电池电压低于2.5V)硬件关断放电MOS管。然而,电池长时间的进入欠压保护点,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唤醒电路,解决了传统放电MOS管关断方案待机功耗过高且电池长时间处于低电压保护,影响电池使用寿命,且静态功耗过高导致电量储存时间缩短,需充电才能使用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唤醒电路,其中,包括电池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和低功耗起机电路;
所述电池控制模块包括供电管理单元、供电控制单元和供电单元;
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包括开关电路、储能电路和分压检测电路;
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池控制模块通信连接,与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池控制模块与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电连接;
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与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和所述供电管理单元连接,所述供电控制单元与所述供电管理单元通信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所述供电管理单元通信连接;所述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储能电路、所述分压检测电路和所述供电单元电连接;所述储能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模块、所述分压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分压检测电路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供电管理单元用于监控所述供电单元电量状态以及控制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关断或导通;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供电单元供电关断或导通;所述供电单元用于向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和所述主控制模块供电;
所述开关电路用于在第一静态功耗时,导通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唤醒所述主控制模块,进而所述主控制模块输送控制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开启的信号,以及,在第二静态功耗时,导通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唤醒所述主控制模块,进而所述主控制模块输送控制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关断的信号;所述储能电路用于储存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传输电能;所述分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两端电压;
其中,所述第一静态功耗I1为所述主控制模块进入休眠状态,所述供电管理单元关闭以及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关断时的功耗对应电流值,10μA≤I1≤50μA;所述第二静态功耗I2为所述主控制模块休眠,所述供电管理单元未关闭以及所述供电控制单元未关断时的功耗对应电流值,20μA≤I2≤1mA。
可选的,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第一供电单元和第二供电单元;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还包括降压电路;
所述第一供电单元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与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与所述开关电路电连接,所述降压电路分别与所述开关电路、所述储能电路、所述分压检测电路和所述主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用于在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导通时,向所述主控制模块供电;
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静态功耗时,向所述主控制模块供电,唤醒所述主控制模块,进而所述主控制模块向所述供电管理单元发送用于开启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的信号,以及,在所述第二静态功耗时,向所述主控制模块供电,唤醒所述主控制模块,进而所述主控制模块向所述供电管理单元发送用于关断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的信号;所述降压电路用于调整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和所述储能电路向所述主控制模块输出电压。
可选的,所述开关电路包括起机按键、第一开关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包括多串电池;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至少一串电池;所述分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开关;所述储能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起机按键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正极或负极连接,所述起机按键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正极或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负极或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负极或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并与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负极或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模块、所述供电管理单元以及所述第一供电单元连接。
可选的,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还包括防反二极管;
所述防反二极管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防反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防反二极管用于控制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向所述主控制模块输送供电单向导通。
可选的,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还包括电阻丝和保护电路;
所述电阻丝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正极或负极连接,所述电阻丝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起机按键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正极和负极、所述起机按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电阻丝和所述保护电路用于防止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电压过大击穿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包括MOS管。
可选的,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主控MCU;所述供电管理单元包括BMS。
可选的,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池控制模块的所述通信连接包括12C协议通信。
可选的,所述降压电路包括LOD稳压芯片。
可选的,所述防反二极管包括整流二极管或雪崩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唤醒电路,在主控制模块休眠,且供电管理单元以及供电控制单元均关闭时,通过开关电路导通低功耗起机电路为主控制模块供电,进而唤醒主控制模块向供电管理单元发送开启供电控制单元的信号,使得供电控制单元导通供电单元与主控制模块间的送电电路,为主控制模块正常供电,并通过储能电路存储电能。在主控制模块休眠,供电管理单元以及供电控制单元均关闭,且长时间不使用时,通过开关电路导通低功耗起机电路,使得供电单元电压输送至分压检测电路两端,进而主控制模块获取到分压检测电路的高电平后,向供电管理单元发送关断供电控制单元以及关闭供电管理单元的信号,储能电路所储存的电能完成主控制模块的工作供电,并在电能耗尽时,整个产品进入超低功耗模式,解决了传统放电MOS管关断方案待机功耗过高且电池长时间处于低电压保护,影响电池使用寿命,且静态功耗过高导致电量储存时间缩短,需充电才能使用的问题。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唤醒电路包括电池控制模块100、主控制模块200和低功耗起机电路300。电池控制模块100包括供电管理单元110、供电控制单元120、供电单元130;低功耗起机电路300包括开关电路310、储能电路320和分压检测电路330;主控制模块200与电池控制模块100通信连接,与低功耗起机电路300电连接;电池控制模块100与低功耗起机电路300电连接。
继续参考图1,供电单元130分别与供电控制单元120和供电管理单元110连接,供电控制单元120与供电管理单元110通信连接。主控制模块200与供电管理单元110通信连接;开关电路310分别与储能电路320、分压检测电路330和供电单元130电连接;储能电路320分别与主控制模块200、分压检测电路330电连接;分压检测电路330与主控制模块200电连接。供电管理单元110用于监控供电单元130电量状态以及控制供电控制单元120关断或导通;供电控制单元120用于控制供电单元130供电关断或导通;供电单元130用于向低功耗起机电路300和主控制模块200供电。开关电路310用于在第一静态功耗时,导通低功耗起机电路300,唤醒主控制模块200,进而主控制模块200输送控制供电控制单元120开启的信号,以及,在第二静态功耗时,导通低功耗起机电路300,唤醒主控制模块200,进而主控制模块200输送控制供电控制单元120关断的信号。储能电路320用于储存低功耗起机电路300传输电能;分压检测电路330用于检测低功耗起机电路300两端电压。其中,第一静态功耗I1为主控制模块200进入休眠状态,供电管理单元110关闭以及供电控制单元120关断时的功耗对应电流值,10μA≤I1≤50μA;第二静态功耗I2为主控制模块200休眠,供电管理单元110未关闭以及供电控制单元120未关断时的功耗对应电流值,20μA≤I2≤1mA。
其中,电池控制模块100为产品储能、供电以及电量管理的功能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多串电池及其控制IC、BMS(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放电MOS,也可以包括高边驱动及其控制MOS、二次保护芯片及其控制MOS、置于向主控制模块200供电前端的保护电阻丝,以及用于检测电池控制模块100输出电流的器件,例如电阻。主控制模块200为产品各个功能模块的主控制芯片,用于输出控制指令,管理电池控制模块100等功能模块,可以为主控MCU,也可以包括置于电池控制模块100向主控制模块200送电前端的降压电路。低功耗起机电路300为主控制模块休眠时唤醒主控制模块200,进而主控制模块200输出执行例如关闭供电或开启供电的操作的电路;低功耗起机电路300包括但不限于开关电路310、储能电路320以及分压检测电路330,也可以设置用于控制向低功耗起机电路300单向送电的二极管以及置于送电前端的保护电阻丝。主控制模块200与供电管理单元110通信连接包括但不限于12C协议通信连接,也可以根据实际传输信号需求设置其他通信方式,在此不做限定。电池控制模块100、主控制模块200和低功耗起机电路300的实际组成可以在保证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供电管理单元110可以为BMS(电池管理系统)。供电控制单元120包括但不限于放电MOS,也可以包括高边驱动等组件。供电单元130包括但不限于多串电池。
具体而言,在产品实际工作过程中,主控制模块200进入休眠,供电管理单元关闭110,供电控制单元120关断,供电单元130不再供电时,产品进入超低功耗(例如电流值为30μA)模式,进而通过开关电路310导通供电单元130为主控制模块200供电,同时储能电路320储存电能,在主控制模块200供电正常后,向供电管理单元110发送导通供电控制单元120的信号,供电管理单元120接收信号,控制供电控制单元120导通,进而供电单元130为主控制模块200以及其余功能模块供电,产品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主控制模块200进入休眠,供电管理单元110未关闭,供电控制单元120未关断,供电单元130持续为其余各功能模块供电,进而产生静态功耗,产品处于第一静态功耗,如长时间不使用需使产品进入第二静态功耗。通过开关电路310导通供电单元130为主控制模块200供电,分压检测电路330出现高电平,主控制模块200检测到高电平信号时,向供电管理单元110发送关断供电控制单元120的信号,供电管理单元110接收信号,进而控制供电控制单元120关断,供电管理单元110同时关闭,储能电路320储存电能供主控制模块200完成操作,储能电路320储存电能耗尽时,产品进入超低功耗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主控制模块休眠,且供电管理单元以及供电控制单元均关闭时,通过开关电路导通低功耗起机电路为主控制模块供电,进而唤醒主控制模块向供电管理单元发送开启供电控制单元的信号,使得供电控制单元导通供电单元与主控制模块间的电路,为主控制模块正常供电,并通过储能电路存储电能。在主控制模块休眠,供电管理单元以及供电控制单元均关闭,且长时间不使用时,通过开关电路导通低功耗起机电路,使得供电单元电压输送至分压检测电路两端,主控制模块获取到分压检测电路的高电平后,向供电管理单元发送关断供电控制单元以及关闭供电管理单元的信号,储能电路所储存的电能完成主控制模块的工作,并在电能耗尽时,进入超低功耗模式,解决了传统放电MOS管关断方案待机功耗过高且电池长时间处于低电压保护,影响电池使用寿命,且静态功耗过高导致电量储存时间缩短,需充电才能使用的问题。
可选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电单元130包括第一供电单元131和第二供电单元132;低功耗起机电路300还包括降压电路340;第一供电单元131与第二供电单元132电连接;第一供电单元131与供电控制单元120电连接;第二供电单元132与开关电路310电连接,降压电路340分别与开关电路310、储能电路320、分压检测电路330和主控制模块200电连接;第一供电单元131用于在供电控制单元120导通时,向主控制模块200供电;第二供电单元132用于在第一静态功耗时,向主控制模块200供电,唤醒主控制模块200,进而主控制模块200向供电管理单元110发送用于开启供电控制单元120的信号,以及,在第二静态功耗时,向主控制模块200供电,唤醒主控制模块200,进而主控制模块200向供电管理单元110发送用于关断供电控制单元120的信号;降压电路340用于调整第二供电单元132和储能电路320向主控制模块200输出电压。
其中,第二供电单元131可以为供电单元130所包含的至少一串电池,降压电路340包括但不限于LOD稳压芯片。
具体而言,在产品实际工作过程中,第一供电单元131和第二供电单元132在产品正常工作模式下,均可为主控制模块200以及各个功能模块供电。在主控制模块200休眠,供电管理单元110和供电控制单元120均关闭时,第一供电单元131不再为产品供电,产品进入超低功耗模式(例如电流值为30μA),通过开关电路310导通第二供电单元132为主控制模块200供电,降压电路340调整第二供电单元132输送电压,将电能输送时主控制模块200,进而完成唤醒主控制模块200的操作,以及储能电路320储存电能的工作。在主控制模块200休眠,供电管理单元110和供电控制单元120均未关闭时,第一供电单元131持续为其余功能模块供电,进而产生静态功耗,此时产品处于第一静态功耗。通过开关电路310导通第二供电单元132为主控制模块200供电,主控制模块200检测到分压检测电路330输出高电平,向供电管理模块110发送关闭供电控制单元120的信号,进而供电管理模块110和供电控制单元120关闭,第一供电单元131不再为产品供电,在储能电路320储存电能耗尽时,产品进入超低功耗模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供电单元的一部分为唤醒主控制模块供电,实现唤醒以及整个产品休眠操作的供电需求与产品正常工作供电需求分离的技术效果。
可选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电路310包括起机按键311、第一开关312和第一电阻313;第一供电单元131包括多串电池;第二供电单元132包括至少一串电池;分压检测电路330包括第二电阻331和第三电阻332;供电控制单元120包括第二开关121;储能电路320包括第一电容321和第二电容322。
继续参考图3,起机按键311的第一端3111与第二供电单元132的正极(或负极)连接,起机按键311的第二端3112与第一开关312的第一端3121以及第一电阻313的第一端3131连接;第一电阻313的第二端3132与第一电容321的第一端3211以及降压电路340的输入端341连接;第一开关312的第二端3122与第二供电单元132的正极(或负极)连接,第一开关312的第三端3123与第一电容321的第一端3211以及降压电路340的输入端341连接;第一电容321的第二端3212与第二供电单元132的负极(或正极)连接;第二电容322的第一端3221与降压电路340的输出端342连接,第二电容322的第二端3222与第二供电单元132的负极(或正极)连接;第二电阻331的第一端3311与第二电容322的第一端3221以及降压电路340的输出端342连接,第二电阻331的第二端3312与第三电阻332的第一端3321连接,并与主控制模块200连接;第三电阻332的第二端3322与第二电容322的第二端3222、第一电容321的第二端3212以及第二供电单元132的负极(或正极)连接;第二开关121分别与主控制模块200、供电管理单元110以及第一供电单元131连接。
其中,起机按键311的按键种类可以为长按导通式按键,第一开关312可以为控制MOS,第一电阻313用于防止第一开关312被击穿。第二供电单元132包括的电池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为一串或多串,在此不做限定。第二开关121可以为放电MOS。第二电阻331和第三电阻332的电阻数值,第一电容321和第二电容322的实际规格,可以根据实际唤醒电路其他组件的规格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而言,在产品进入第二静态功耗时,长按起机按键311,导通第二供电单元132输送电流至第一开关312,第一开关312导通,第二供电单元132经过第一开关312,将电能输送至第一电容321和降压电路340,第一电容321储存电能,降压电路340对第二供电单元132供电降至主控制模块200所需电压范围,经降压电路340降压,电流输送至主控制模块200以及第二电容322,进而主控制模块200发出控制指令,完成开启供电管理单元110以及供电控制单元120的操作,同时第二电容322完成储能工作,使得产品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具体而言,在产品进入第一静态功耗时,长按起机按键311,导通第一开关312,第二供电单元132将电压输送至第二电阻331和第三电阻332两端,此时,第二电阻331和第三电阻332之间电压为高电平,主控制模块200检测到高电平,进而输出控制指令,完成关闭供电管理单元110以及供电控制单元120的操作,第一电容321和第二电容322储存电能供主控制模块200完成操作。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低功耗起机电路300还包括防反二极管350;防反二极管350的输入端351分别与降压电路340的输出端342、第二电阻331的第一端3311以及第二电容322的第一端3221连接;防反二极管350的输出端352与主控制模块200连接;防反二极管350用于控制低功耗起机电路300向主控制模块200输送供电单向导通。
其中,防反二极管350包括但不限于整流二极管或雪崩二极管,具体规格及种类可以根据唤醒电路的实际参数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而言,防反二极管350控制降压电路340和储能电路320输送电流单向导通,避免由于低功耗起机电路300组件损坏造成主控制模块200烧损。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低功耗起机电路300还包括电阻丝360和保护电路370;电阻丝360的第一端361与第二供电单元132的正极(或负极)连接,电阻丝360的第二端362分别与起机按键311的第一端3111以及第一开关312的第二端3122连接;保护电路370分别与第二供电单元132的正极和负极、起机按键311的第二端3112、第一电容321的第二端3212、第二电容322的第二端3222以及第三电阻332的第二端3322连接。电阻丝360和保护电路370用于防止第二供电单元132电压过大击穿低功耗起机电路300。
其中,电阻丝360和保护电路370的实际规格,可以根据唤醒电路的实际参数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而言,电阻丝360和保护电路370设置于低功耗起机电路300与第二供电单元132连接处的前端,避免由于第二供电单元132输送电流或电压过大击穿低功耗起机电路300,烧损主控制模块200。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和低功耗起机电路;
所述电池控制模块包括供电管理单元、供电控制单元和供电单元;
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包括开关电路、储能电路和分压检测电路;
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池控制模块通信连接,与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池控制模块与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电连接;
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与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和所述供电管理单元连接,所述供电控制单元与所述供电管理单元通信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所述供电管理单元通信连接;所述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储能电路、所述分压检测电路和所述供电单元电连接;所述储能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模块、所述分压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分压检测电路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供电管理单元用于监控所述供电单元电量状态以及控制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关断或导通;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供电单元供电关断或导通;所述供电单元用于向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和所述主控制模块供电;
所述开关电路用于在第一静态功耗时,导通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唤醒所述主控制模块,进而所述主控制模块输送控制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开启的信号,以及,在第二静态功耗时,导通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唤醒所述主控制模块,进而所述主控制模块输送控制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关断的信号;所述储能电路用于储存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传输电能;所述分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两端电压;
其中,所述第一静态功耗I1为所述主控制模块进入休眠状态,所述供电管理单元关闭以及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关断时的功耗对应电流值,10μA≤I1≤50μA;所述第二静态功耗I2为所述主控制模块休眠,所述供电管理单元未关闭以及所述供电控制单元未关断时的功耗对应电流值,20μA≤I2≤1m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第一供电单元和第二供电单元;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还包括降压电路;
所述第一供电单元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与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与所述开关电路电连接,所述降压电路分别与所述开关电路、所述储能电路、所述分压检测电路和所述主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用于在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导通时,向所述主控制模块供电;
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静态功耗时,向所述主控制模块供电,唤醒所述主控制模块,进而所述主控制模块向所述供电管理单元发送用于开启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的信号,以及,在所述第二静态功耗时,向所述主控制模块供电,唤醒所述主控制模块,进而所述主控制模块向所述供电管理单元发送用于关断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的信号;所述降压电路用于调整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和所述储能电路向所述主控制模块输出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起机按键、第一开关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包括多串电池;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至少一串电池;所述分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开关;所述储能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起机按键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正极或负极连接,所述起机按键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正极或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负极或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负极或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并与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负极或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模块、所述供电管理单元以及所述第一供电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还包括防反二极管;
所述防反二极管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防反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防反二极管用于控制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向所述主控制模块输送供电单向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还包括电阻丝和保护电路;
所述电阻丝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正极或负极连接,所述电阻丝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起机按键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正极和负极、所述起机按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电阻丝和所述保护电路用于防止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电压过大击穿所述低功耗起机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包括MOS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主控MCU;所述供电管理单元包括BM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池控制模块的所述通信连接包括12C协议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电路包括LOD稳压芯片。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二极管包括整流二极管或雪崩二极管。
CN202223310325.9U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唤醒电路 Active CN219227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0325.9U CN219227241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唤醒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0325.9U CN219227241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唤醒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7241U true CN219227241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33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10325.9U Active CN219227241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唤醒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72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42839B (zh) 无线耳机充电系统及系统中的无线耳机
US20020023235A1 (en) Electric power supply apparatus, electric device, computer, and electric power supply method
US11721986B2 (en) Battery pack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protection system
CN106972616A (zh) 智能pos机中刷卡终端电源脚的双路供电系统及方法
CN108215915A (zh) 一种电能传输电路及装置
CN110994769A (zh) 一种双电池系统及移动终端设备
CN219227241U (zh) 一种唤醒电路
WO2023104047A1 (zh) 电池管理电路及电池装置
CN113852147B (zh) 显示屏的供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276700B (zh) 充电机系统以及充电机唤醒休眠控制方法
CN215185914U (zh) 一种应用在电池供电设备中的待机零功耗电路
CN111525542B (zh) 一种智能电能表安全保存数据的供电方法
CN212366898U (zh)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及热敏打印机
CN209805473U (zh) 一种供电的控制电路及充电器
CN111987775A (zh)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及热敏打印机
CN220022372U (zh) Cp唤醒电路及可充电设备
CN214670476U (zh) 用于mcu的低功耗电路及储能设备
CN209982062U (zh) 电源拓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8767861U (zh) 一种单节锂电池供电低功耗控制电路
CN214626426U (zh) 一种锂电池组自动休眠保护控制装置
CN220628906U (zh) 一种电池放电唤醒电路
CN212726497U (zh) 一种电能表备用电源电路
US20240055879A1 (en) Battery management circuit, battery assembly and power tool system thereof
CN216526819U (zh) 多按键唤醒识别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7984579U (zh) 一种bms充电唤醒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