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7214U - 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7214U
CN219227214U CN202222870990.7U CN202222870990U CN219227214U CN 219227214 U CN219227214 U CN 219227214U CN 202222870990 U CN202222870990 U CN 202222870990U CN 219227214 U CN219227214 U CN 2192272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power
ethernet
coupled
single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709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颖武
李萌
冯中
邓文华
张改娜
董大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709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72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7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72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所述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包括:单对以太网线,第一电源控制器和第二电源控制器;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耦接于供电设备和第一数据传输接口;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耦接于受电器件和第二数据传输接口;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供电设备的供电或截止;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受电器件的受电或截止。本申请在单对以太网线两端分别实现供电过程的可控性和对受电器件的保护,提高了单对以太网线供电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整车电子架构采用以太网的通信方式,车辆中的受电器件如摄像头、传感器等,即需要进行数据通讯,也需要电源供电。
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单对以太网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和电力传输,但是单对以太网进行电力传输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及车辆,在单对以太网线进行电力传输时,提高电力传输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包括:
单对以太网线,第一电源控制器和第二电源控制器;
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耦接于供电设备和第一数据传输接口;
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耦接于受电器件和第二数据传输接口;
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供电设备的供电或截止;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受电器件的受电或截止。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还包括: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一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入端耦接于所述供电设备,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耦接于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耦接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控制端;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供电设备的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一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还包括:第一解耦单元;
所述第一解耦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组和第一电感组;
所述第一电容组分别耦接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接口和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电感组分别耦接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和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解耦单元用于将所述供电设备的电源信号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接口传输的数据信号解耦。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还包括:恒压源模块、窗口比较器模块和状态监测模块;
所述恒压源模块分别耦接于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一端和所述窗口比较器模块;所述恒压源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电源信号控制器发送协议信号,以及接受所述第二电源信号控制器发送的反馈协议信号;
所述窗口比较器模块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窗口比较器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反馈协议信号的电压值;
所述状态检测模块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反馈协议信号的电流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还包括:反馈电路模块;
所述反馈电路模块耦接于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所述反馈电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协议信号,以及向所述恒压源模块发送所述反馈协议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还包括:第一变压器模块;
所述第一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耦接于所述供电设备;
所述第一变压器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电源端;
所述第一变压器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耦接于所述恒压源模块的电源端;
所述第一变压器模块用于分别向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恒压源模块提供电源电压。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包括:第二电子开关和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耦接于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耦接于所述受电器件;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分别耦接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反馈电路模块;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协议信号控制所述反馈电路模块发送所述反馈协议信号;
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的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受电器件。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还包括:第二解耦单元;
所述第二解耦单元包括:第二电容组和第二电感组;
所述第二电容组分别耦接于第二数据传输接口和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电感组分别耦接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和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第二解耦单元用于将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传输的电源信号和数据信号解耦。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还包括:第二变压器模块;
所述第二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耦接于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耦接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电源端;
所述第二变压器模块用于向第二控制单元提供电源电压。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该电路包括:单对以太网线,第一电源控制器和第二电源控制器;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耦接于供电设备和第一数据传输接口;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耦接于受电器件和第二数据传输接口;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供电设备的供电或截止;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受电器件的受电或截止。
通过在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一端设置第一电源控制器,在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设置第二电源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供电设备的供电或截止;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受电器件的受电或截止,在供电设备和受电器件两端分别实现供电过程的可控性和对受电器件的保护,提高了单对以太网线供电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源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电源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仅为了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术语“耦接”可以是指两个组件直接电连接,也可以是指两个组件之间经由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电连接。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以太网供电系统(Power over Ethernet,PoE)标准(例如IEEE802.3af标准)提供了以太网线缆上的输电架构。此标准规范的是以太网供电技术,可实现在同一连接器中以太网数据与电功率一同传送,从而省去了专用的输电线路和电源插座的安装,这对于不便于安装输电线路和电源插座的用电设备和系统尤其重要。
车辆中多种类型的设备可在以太网线缆上供电,示例的,设备包括传感器、摄像头和计算机等。
现有技术中,单对以太网供电系统通过一对以太网线缆实现同时传输数据信号和电源信号,但是在单对以太网线传输电源信号的过程中,缺少电源控制和保护功能,安全性较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参考图1所示,该电路包括:
单对以太网线1,第一电源控制器2和第二电源控制器3;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电源控制器2的输出端,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二电源控制器3的输入端;第一电源控制器2的输入端分别耦接于供电设备4和第一数据传输接口5;第二电源控制器3的输出端分别耦接于受电器件6和第二数据传输接口7;第一电源控制器1用于控制供电设备4的供电或截止;第二电源控制器3用于控制受电器件6的受电或截止。
本申请实施例中,单对以太网线1可以是一对以太网线缆,示例的,单对以太网线1可以是一个双绞线。双绞线是将两根单独的绝缘导线按照一种标准以互相缠绕的方式组成的一种配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受电器件6可以是车辆的传感器、摄像头和计算机等,受电器件6既可以通过单对以太网1传输数据信号,也可以通过单对以太网1接收电源信号。
第二数据传输接口7可以为受电器件6的数据传输接口,用于向单对以太网线1发送受电器件6产生的数据信号,或者接收通过单对以太网线1向受电器件6发送的数据信号。
供电设备4通过单对以太网线1为受电器件6提供电源,示例的,供电设备4可以是汽车电源系统,汽车电源系统的电压值为12V,供电设备4输出的电源信号的电压值为12V。
第一数据传输接口5通过单对以太网线1与第二数据传输接口7电连接;通过单对以太网线1,第一数据传输接口5用于向第二数据传输接口7传输数据信号,或者,第一数据传输接口5用于接收第二数据传输接口7传输的数据信号。示例的,第一数据传输接口5可以为整车控制器的数据传输接口,用于接收摄像头或者传感器的数据信号。
第一电源控制器2的输入端耦接于供电设备4,第一电源控制器2的输出端耦接于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一端;当第一电源控制器2导通时,供电设备4向单对以太网线供电,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有电源信号;当第一电源控制器2截止时,供电设备4停止向单对以太网线供电,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没有电源信号。
具体的,第一电源控制器2可以包括第一电子开关21(e-fuse),电子开关也可以称为电子保险丝,第一电子开关21在传输的电源信号的电压值超过安全范围时,会自动切断,避免受电器件6因电源信号的电压值过大而受到损伤,提高了电源信号传输的安全性。
另外,第一电源控制器2还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单元22(Micro Controller Unit,MCU),通过第一控制单元22控制第一电子开关21的导通或截止,进一步实现对供电设备4供电的控制。示例的,在受电器件6不符合单对以太网线供电协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单元22判断此次供电不安全,第一控制单元22可以控制第一电子开关21断开,供电设备4停止向受电器件6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供电设备4输出的电源信号和第一数据传输接口5传输的数据信号可能会产生相互干扰,需要在第一电源控制器2内设置第一解耦单元,示例的,第一解耦单元可以包括隔断电容器,在数据信号传输电路中设置隔断电容器,电源信号经过隔断电容器对数据信号影响较小;第一解耦单元还可以包括电感器,在电源信号传输电路中设置电感器,这样,可以避免数据信号干扰电源信号传输电路。
第二电源控制器3的输入端耦接于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二端,第二电源控制器3的输出端耦接于受电器件6;当第二电源控制器3导通时,受电器件6通过单对以太网线受电,受电器件6可以接收到电源信号;当第二电源控制器3截止时,单对以太网线停止向受电器件6供电,受电器件6不能接收到电源信号。
具体的,第二电源控制器3可以包括第二电子开关31,第二电子开关31在传输的电源信号的电压值超过安全范围时,会自动切断,避免受电器件6因电源信号的电压值过大而受到损伤,提高了电源信号传输的安全性。
另外,第二电源控制器3还可以包括第二控制单元32(Micro Controller Unit,MCU),通过第一控制单元32控制第二电子开关31的开合,进一步实现对受电器件6受电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单对以太网线1传输的电源信号和数据信号可能会产生相互干扰,需要在第二电源控制器3内设置第二解耦单元33,示例的,在数据信号传输电路中设置隔断电容器,电源信号经过隔断电容器对数据信号影响较小;在电源信号传输电路中设置电感器,可以避免数据信号干扰电源信号传输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该电路包括:单对以太网线1,第一电源控制器2和第二电源控制器3;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电源控制器2的输出端,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二电源控制器3的输入端;第一电源控制器2的输入端分别耦接于供电设备4和第一数据传输接口5;第二电源控制器3的输出端分别耦接于受电器件6和第二数据传输接口7;第一电源控制器1用于控制供电设备4的供电或截止;第二电源控制器3用于控制受电器件6的受电或截止。通过在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一端设置第一电源控制器2,在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二端设置第二电源控制器3,第一电源控制器2用于控制供电设备4的供电或截止;第二电源控制器用于控制受电器件6的受电或截止,在供电设备4和受电器件6两端分别实现供电过程的可控性和对受电器件6的保护,提高了单对以太网线1供电的安全性。
可选的,参照图2,第一电源控制器2包括:第一电子开关21和第一控制单元22;第一电子开关21的输入端耦接于供电设备4,第一电子开关21的输出端耦接于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一端;第一控制单元22耦接于第一电子开关21的控制端;其中,第一电子开关21用于在第一控制单元22的控制下,将供电设备4的电源信号传输至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一端。
第一电子开关21在传输的电源信号的电压值超过安全范围时,会自动切断电源信号的传输电路,避免受电器件6因短路或电压过大等受到损伤,提高了电源信号传输的安全性。
第一控制单元22可以控制第一电子开关21的导通或截止,具体的,第一控制单元22向第一电子开关21的控制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第一电子开关21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或截止,进一步实现了对供电设备4供电的控制。示例的,在受电器件6不符合单对以太网线供电协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单元22判断此次供电不安全,第一控制单元22向第一电子开关21发送第一控制信号,通过第一控制信号可以控制第一电子开关21断开,供电设备4停止向受电器件6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电源控制器2中设置第一电子开关21和第一控制单元22;第一电子开关21的输入端耦接于供电设备4,第一电子开关21的输出端耦接于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一端;第一控制单元22耦接于第一电子开关21的控制端;其中,第一电子开关21用于在第一控制单元22的控制下,将供电设备4的电源信号传输至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一端。第一电子开关21在短路或电压过大的情况下会断开,提高了供电设备4供电的安全性。
可选的,参照图2,第一电源控制器2还包括:第一解耦单元;第一解耦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组23和第一电感组24;第一电容组23分别耦接于第一数据传输接口5和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一端;第一电感组24分别耦接于第一电子开关21和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一端;其中,第一解耦单元用于将供电设备4的电源信号和第一数据传输接口5传输的数据信号解耦。
供电设备4输出的电源信号和第一数据传输接口5传输的数据信号可能会产生相互干扰,解耦可以降低电源信号和数据信号的相互干扰,因此在第一电源控制器2内设置第一解耦单元。
对于单对以太网线,第一电容组23包括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其中,第一电容器设置在第一条以太网线的第一端,第二电容器设置在第二条以太网线的第一端;第一电感组24包括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其中,第一电容器连接在第一条以太网线上,第二电容器连接在第二条以太网线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数据信号传输电路中设置第一电容组23,电源信号经过第一电容组23对数据信号影响较小;在电源信号传输电路中设置第一电感组24,可以避免数据信号干扰电源信号传输电路。
可选的,参照图2,第一电源控制器2还包括:恒压源模块25、窗口比较器模块26和状态监测模块27;恒压源模块25分别耦接于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一端和窗口比较器模块26;恒压源模块25用于向第二电源信号控制器3发送协议信号,以及接受第二电源信号控制器3发送的反馈协议信号;窗口比较器模块26耦接于第一控制单元22;窗口比较器模块26用于检测反馈协议信号的电压值;状态检测模块27耦接于第一控制单元22;状态检测模块27用于检测反馈协议信号的电流值。
恒压源模块25可以输出电压稳定的协议信号,具体的,协议信号的电压值可以稳定在5V,协议信号的电流值范围可以是9mA~16mA,示例的,协议信号的电流值可以是9mA,10mA,11mA,12mA,13mA,14mA,15mA,16mA。
协议信号经过单对以太网线1到达第二电源控制器3,具体的,第二电源控制器3内的反馈电路模块34接收协议信号,然后将反馈电路模块34将协议信号发送至第二控制单元32,第二控制单元32检测协议信号的电流和电压,在协议信号的电压值等于5V并且电流值为9mA~16mA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32控制反馈电路模块34发送反馈协议信号;或者,在协议信号的电压值不等于5V或者电流值不为9mA~16mA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32控制反馈电路模块34不发送反馈协议信号。
反馈协议信号的电压值范围可以是4.3V~4.7V,示例的,反馈协议信号的电压值可以是4.3V,4.4V,4.5V,4.6V,4.7V;反馈协议信号的电流值范围可以是2mA~10mA,反馈协议信号的电流值可以是2mA,4mA,5mA,6mA,8mA,10mA。
恒压源模块25接收反馈协议信号后,恒压源模块25将反馈协议信号经窗口比较器模块26传输至第一控制器模块22,其中,窗口比较器模块26会检测反馈协议信号的电压值;第一控制器模块22将反馈协议信号传输至状态检测模块27,状态检测模块27会检测反馈协议信号的电流值。
恒压源模块25发送协议信号后,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中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协议信号不符合要求;反馈电路模块34未发送反馈协议信号,恒压源模块25未接收到反馈协议信号,第一控制器模块22控制第一电子开关21断开,供电设备4不向受电器件6供电。
第二、协议信号符合要求,反馈协议信号不符合要求;反馈电路模块34发送反馈协议信号,窗口比较器模块26检测反馈协议信号的电压值不为4.3V~4.7V,或者状态检测模块27检测反馈协议信号的电流值不为2mA~10mA,第一控制器模块22控制第一电子开关21断开,供电设备4不向受电器件6供电。
第三、协议信号和反馈协议信号都符合要求;反馈电路模块34发送反馈协议信号,窗口比较器模块26检测反馈协议信号的电压值为4.3V~4.7V,并且状态检测模块27检测反馈协议信号的电流值为2mA~10mA,第一控制器模块22控制第一电子开关21导通,供电设备4向受电器件6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恒压源模块25发送协议信号,以及窗口比较器模块26和状态监测模块27和检测反馈协议信号,在供电设备4向受电器件6供电之前,即受电器件6的供电协议和供电设备4的供电协议匹配后对受电器件6进行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电源控制器2中设置恒压源模块25、窗口比较器模块26和状态监测模块27;恒压源模块25分别耦接于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一端和窗口比较器模块26;恒压源模块25用于向第二电源信号控制器3发送协议信号,以及接受第二电源信号控制器3发送的反馈协议信号;窗口比较器模块26耦接于第一控制单元22;窗口比较器模块26用于检测反馈协议信号的电压值;状态检测模块27耦接于第一控制单元22;状态检测模块27用于检测反馈协议信号的电流值。在受电器件6的供电协议和供电设备4的供电协议匹配后对受电器件6进行供电,提高了对受电器件6供电的安全性。
可选的,参照图3,第二电源控制器3还包括:反馈电路模块34;反馈电路模块耦接于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反馈电路模块用于接收协议信号,以及向恒压源模块发送反馈协议信号。
反馈电路模块34接收协议信号,然后将反馈电路模块34将协议信号发送至第二控制单元32,第二控制单元32检测协议信号的电流和电压,在协议信号的电压值等于5V并且电流值为9mA~16mA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32控制反馈电路模块34发送反馈协议信号;或者,在协议信号的电压值不等于5V或者电流值不为9mA~16mA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32控制反馈电路模块34不发送反馈协议信号。
可选的,参照图2,第一电源控制器2还包括:第一变压器模块28;第一变压器模块28的输入端耦接于供电设备4;第一变压器模块28的第一输出端耦接于第一控制单元22的电源端;第一变压器模块28的第二输出端耦接于恒压源模块25的电源端;第一变压器模块28用于分别向第一控制单元22和恒压源模块25提供电源电压。
第一变压器模块28可以包括两个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LinearRegulator,LDO),通过LDO实现降压,功耗较低,并且自有噪声极低。
其中,第一LDO向第一控制单元22供电,供电电压根据第一控制单元22的工作电压设置,示例的,第一LDO的输出电压可以为3.3V;第二LDO向第二控制单元22供电,供电电压根据恒压源模块25的工作电压设置,示例的,第二LDO的输出电压可以为6.5V。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变压器模块28分别向第一控制单元22和恒压源模块25提供电源电压,保障了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的正常工作,提高了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的安全性。
可选的,参照图3,第二电源控制器3包括:第二电子开关31和第二控制单元32;第二电子开关31的输入端耦接于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二端,第二电子开关31的输出端耦接于受电器件6;第二控制单元32分别耦接于第二电子开关31的控制端和反馈电路模块34;第二控制单元32用于根据协议信号控制反馈电路模块34发送反馈协议信号;第二电子开关32用于在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的电源信号传输至受电器件。
第二电子开关31在传输的电源信号的电压值超过安全范围时,会自动切断电源信号的传输电路,避免受电器件6因过压、短路或浪涌电流等受到损伤,提高了受电端电源信号传输的安全性。
第二控制单元32可以控制第二电子开关31的导通或截止,具体的,第二控制单元22向第一电子开关21的控制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第二电子开关21根据第二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或截止,进一步实现了对受电器件6受电的控制。
第二控制器单元32还可以根据协议信号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控制反馈电路模块34发送反馈协议信号,具体的,在协议信号的电压值等于5V并且电流值为9mA~16mA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32控制反馈电路模块34发送反馈协议信号;或者,在协议信号的电压值不等于5V或者电流值不为9mA~16mA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32控制反馈电路模块34不发送反馈协议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电源控制器3中设置第二电子开关31和第二控制单元32;第二电子开关31的输入端耦接于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二端,第二电子开关31的输出端耦接于受电器件6;第二控制单元32分别耦接于第二电子开关31的控制端和反馈电路模块34;第二控制单元32用于根据协议信号控制反馈电路模块34发送反馈协议信号;第二电子开关32用于在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的电源信号传输至受电器件。第二电子开关31在过压、短路或浪涌电流的情况下会断开,提高了受电器件6受电的安全性。
可选的,参照图3,第二电源控制器3还包括:第二解耦单元33;第二解耦单元33包括:第二电容组和第二电感组;第二电容组分别耦接于第二数据传输接口和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第二电感组分别耦接于第二电子开关和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其中,第二解耦单元33用于将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二端传输的电源信号和数据信号解耦。
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二端传输的电源信号和数据信号可能会产生相互干扰,需要在第二电源控制器3内设置第二解耦单元33。
对单对以太网线,第二电容组包括第三电容器和第四电容器,其中,第三电容器设置在第一条以太网线的第二端,第四电容器设置在第二条以太网线的第二端;第二电感组包括第三电感器和第四电感器,其中,第三电容器连接在第一条以太网线上,第四电感器连接在第二条以太网线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数据信号传输电路中设置第二电容组,电源信号经过第二电容组对数据信号影响较小;在电源信号传输电路中设置第二电感组,可以避免数据信号干扰电源信号传输电路。
可选的,参照图3,第二电源控制器3还包括:第二变压器模块35;第二变压器模块35的输入端耦接于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二端;第二变压器模块35的输出端耦接于第二控制单元32的电源端;第二变压器模块35用于向第二控制单元32提供电源电压。
第二变压器模块35可以包括一LDO,通过LDO实现降压,功耗较低,并且自有噪声极低。
其中,LDO向第二控制单元32供电,供电电压根据第二控制单元32的工作电压设置,示例的,LDO的输出电压可以为3.3V。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变压器模块35向第一控制单元32提供电源电压,保障了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的正常工作,提高了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该电路包括:单对以太网线1,第一电源控制器2和第二电源控制器3;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电源控制器2的输出端,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二电源控制器3的输入端;第一电源控制器2的输入端分别耦接于供电设备4和第一数据传输接口5;第二电源控制器3的输出端分别耦接于受电器件6和第二数据传输接口7;第一电源控制器1用于控制供电设备4的供电或截止;第二电源控制器3用于控制受电器件6的受电或截止。通过在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一端设置第一电源控制器2,在单对以太网线1的第二端设置第二电源控制器3,第一电源控制器2用于控制供电设备4的供电或截止;第二电源控制器用于控制受电器件6的受电或截止,在供电设备4和受电器件6两端分别实现供电过程的可控性和对受电器件6的保护,提高了单对以太网线1供电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单对以太网线,第一电源控制器和第二电源控制器;
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耦接于供电设备和第一数据传输接口;
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耦接于受电器件和第二数据传输接口;
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供电设备的供电或截止;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受电器件的受电或截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包括: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一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入端耦接于所述供电设备,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耦接于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耦接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控制端;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供电设备的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还包括:第一解耦单元;
所述第一解耦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组和第一电感组;
所述第一电容组分别耦接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接口和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电感组分别耦接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和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解耦单元用于将所述供电设备的电源信号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接口传输的数据信号解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还包括:恒压源模块、窗口比较器模块和状态检测模块;
所述恒压源模块分别耦接于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一端和所述窗口比较器模块;所述恒压源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发送协议信号,以及接受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发送的反馈协议信号;
所述窗口比较器模块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窗口比较器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反馈协议信号的电压值;
所述状态检测模块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反馈协议信号的电流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包括:反馈电路模块;
所述反馈电路模块耦接于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所述反馈电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协议信号,以及向所述恒压源模块发送所述反馈协议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还包括:第一变压器模块;
所述第一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耦接于所述供电设备;
所述第一变压器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电源端;
所述第一变压器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耦接于所述恒压源模块的电源端;
所述第一变压器模块用于分别向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恒压源模块提供电源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还包括:第二电子开关和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耦接于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耦接于所述受电器件;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分别耦接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反馈电路模块;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协议信号控制所述反馈电路模块发送所述反馈协议信号;
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的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受电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还包括:第二解耦单元;
所述第二解耦单元包括:第二电容组和第二电感组;
所述第二电容组分别耦接于第二数据传输接口和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电感组分别耦接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和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第二解耦单元用于将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传输的电源信号和数据信号解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还包括:第二变压器模块;
所述第二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耦接于所述单对以太网线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耦接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电源端;
所述第二变压器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提供电源电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
CN202222870990.7U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及车辆 Active CN219227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0990.7U CN219227214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0990.7U CN219227214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7214U true CN219227214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0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70990.7U Active CN219227214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72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7318B1 (en) Powered device, using power over ethernet, with dedicated low current and high current paths for loads
EP1836799B1 (en) Isolating system for coupling power and data between a fieldbus and a serial network connection
CN103378975B (zh) 单对以太网供电系统及装置
CN100471219C (zh) 适于由本地供电及通过链路接收远程馈电的终端
US20080290729A1 (en) Ethernet interconn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06953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urnishing power and data from power sourcing equipment to powered device
WO2005047990B1 (en) Improved autom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10620678B2 (en)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power to a remote PoE subsystem by forwarding PD input voltage
US9787110B2 (en) USB power supply
US9216706B2 (en) Network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network
US930675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US10873264B2 (en) Automation system power over Ethernet redundancy system and method
CN102801535B (zh) 以太网供电传输系统
CN201639593U (zh) 两路网络端口的pse供电模块
WO2007140467A2 (en) Ethernet module
CN219227214U (zh) 一种单对以太网控制电路及车辆
CN104793544A (zh) 一种以太网poe中双向供电系统
US9442543B2 (en) Network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network
US6992599B2 (en) Terminal adapter for connecting a terminal to a computer local area network capable of identifying any of several terminal types
US20130187481A1 (en) Coupling device to couple a supply power source to a commincation cable
EP3461062B1 (en) Power delivery apparatus
EP3930265A1 (en) Can transceiver
CN214674418U (zh) 一种充电线及充电系统
EP280521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urnishing power and data from power sourcing equipment to powered device
CN112383404A (zh) 一种电能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