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7036U - 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7036U
CN219227036U CN202320730551.8U CN202320730551U CN219227036U CN 219227036 U CN219227036 U CN 219227036U CN 202320730551 U CN202320730551 U CN 202320730551U CN 219227036 U CN219227036 U CN 219227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heat dissipation
frames
protection
but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305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荣健
刘明富
熊梓淇
王熙荣
陆大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Power Switch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Power Switch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Power Switch Factory filed Critical Liuzhou Power Switch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23207305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7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7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7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包括主框架和上防护结构,该上防护结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上方,且罩设于所述主框架上部的外侧;所述主框架由上框架和下框架组成,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插接配合;所述上框架上设置有上散热结构,所述下框架上设置有下散热结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主框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上散热结构和下散热结构,能够在安装外壳后,通过上散热结构和下散热结构形成自下而上的散热风道,保证变电站内部的散热效果和均匀性;将散热结构集成在主框架上,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式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箱式变电站是常规土建配电房的替代结构,其通过在内部集成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组合在一起而形成一体型结构,安全性更好,且安装定位更加便捷,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等场所。现有的箱式变电站由内部框架和外壳组成,内部框架仅用于设备的支撑,而外壳表面则集成散热、锁具等配件。现有箱式变电站的散热结构通常为集成在外壳表面的散热窗,该散热窗的形式包括百叶窗和直出开孔窗,其中百叶窗则多为较薄铝合金板材拼接结构,强度较低,且为了防止野生动物破坏,通常只能设置在外壳的上半部,造成箱式变电站内部的散热风道难以顾及靠下设置的配电元件,进而导致对应位置的配电元件老化较快;而直出开孔式的散热结构则直接在外壳表面开孔,其虽然能够提供良好的散热效果,但是防尘、防水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配合全封闭式的外壳后,可提供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能够保证防水、防尘效果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包括主框架和上防护结构,该上防护结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上方,且罩设于所述主框架上部的外侧;
所述主框架由上框架和下框架组成,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插接配合;
所述上框架上设置有上散热结构,所述下框架上设置有下散热结构,所述上防护结构的下沿高度位于所述上散热结构底部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上散热结构为上散热架,所述上框架为矩形框架,且由若干条所述上散热架拼接而成,呈直角连接的两个相邻所述上散热架之间设置有上对接角架,所述上散热架与所述上对接角架的侧面焊接配合;呈直线连接的所述上散热架之间设置有上中架,所述上散热架与所述上中架的侧面焊接配合;所述上中架和所述上对接角架上均设置有配合所述立柱插接的插槽。
作为优选,所述上散热架由多片等距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上导流板组成,且所述上导流板的设置方向为自所述上框架的内侧向外侧逐渐升高,从而在相邻的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倾斜向上的出风通道;最上层的所述上导流板上方和最下层的所述上导流板下方分别设置有一条上角钢架,对应的所述上导流板与所述上角钢架的两侧边沿焊接配合并形成三角管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上防护结构包括防护顶盖,该防护顶盖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防护板,所述防护顶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防护板,所述侧防护板与所述端防护板的下沿平齐,且该侧防护板的下沿高度低于最下层的所述上导流板的高度;
所述防护顶盖的底面设置有顶盖连接架,所述顶盖连接架与所述上对接角架和上中架位置对应,且与所述上对接角架和上中架插接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下散热结构为下散热架,所述下框架为矩形框架,且由若干条所述下散热架拼接而成,呈直角连接的两个相邻所述下散热架之间设置有下对接角架,所述下散热架与所述下对接角架的侧面焊接配合;呈直线连接的所述下散热架之间设置有下中架,所述下散热架与所述下中架的侧面焊接配合;所述下中架和所述下对接角架下均设置有配合所述立柱插接的插槽。
作为优选,所述下散热架由多片等距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下导流板组成,且所述下导流板的设置方向为自所述下框架的内侧向外侧逐渐升高,从而在相邻的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倾斜向下的出风通道;最下层的所述下导流板下方和最下层的所述下导流板下方分别设置有一条下角钢架,对应的所述下导流板与所述下角钢架的两侧边沿焊接配合并形成三角管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下框架内侧下方设置有下护板,所述上框架的内侧下方设置有上护板。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在主框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上散热结构和下散热结构,能够在安装外壳后,通过上散热结构和下散热结构形成自下而上的散热风道,保证变电站内部的散热效果和均匀性;
2、将散热结构集成在主框架上,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主框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主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主框架;11、下护板;12、下框架;121、下对接角架;122、下散热架;122a、下架钢架;122b、下导流板;123、下中架;13、立柱;14、上框架;141、上中架;142、上散热架;142a、上导流板;142b、上角钢架;143、上对接角架;2、上防护结构;21、防护顶盖;22、侧防护板;23、端防护板;24、顶盖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包括主框架1和上防护结构2,该上防护结构2设置在所述主框架1的上方,且罩设于所述主框架1上部的外侧;
所述主框架1由上框架14和下框架12组成,所述上框架14与所述下框架12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立柱13,所述立柱1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上框架14和所述下框架12插接配合;
所述上框架14上设置有上散热结构,所述下框架12上设置有下散热结构,所述上防护结构2的下沿高度位于所述上散热结构底部的下方;所述上散热结构为上散热架142,所述上框架14为矩形框架,且由若干条所述上散热架142拼接而成,呈直角连接的两个相邻所述上散热架142之间设置有上对接角架143,所述上散热架142与所述上对接角架143的侧面焊接配合;呈直线连接的所述上散热架142之间设置有上中架141,所述上散热架142与所述上中架141的侧面焊接配合;所述上中架141和所述上对接角架143上均设置有配合所述立柱13插接的插槽;所述上散热架142由多片等距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上导流板142a组成,且所述上导流板142a的设置方向为自所述上框架14的内侧向外侧逐渐升高,从而在相邻的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倾斜向上的出风通道;最上层的所述上导流板142a上方和最下层的所述上导流板142a下方分别设置有一条上角钢架142b,对应的所述上导流板142a与所述上角钢架142b的两侧边沿焊接配合并形成三角管型结构;所述下散热结构为下散热架122,所述下框架12为矩形框架,且由若干条所述下散热架122拼接而成,呈直角连接的两个相邻所述下散热架122之间设置有下对接角架121,所述下散热架122与所述下对接角架121的侧面焊接配合;呈直线连接的所述下散热架122之间设置有下中架123,所述下散热架122与所述下中架123的侧面焊接配合;所述下中架123和所述下对接角架121下均设置有配合所述立柱13插接的插槽;所述下散热架122由多片等距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下导流板122b组成,且所述下导流板122b的设置方向为自所述下框架12的内侧向外侧逐渐升高,从而在相邻的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倾斜向下的进风通道;最下层的所述下导流板122b下方和最下层的所述下导流板122b下方分别设置有一条下角钢架,对应的所述下导流板122b与所述下角钢架的两侧边沿焊接配合并形成三角管型结构,三角管型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扭性能,配合下导流板122b后,可使得下框架12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如此设置后,位于下部的下进风通道和位于上部的上出风通道可通过空气的下进上出,在主框架1内侧形成自下而上的散热通道,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可通过周向的进风和出风,避免主框架1内部产生热岛,从而提高散热的均匀性;
所述上防护结构2包括防护顶盖21,该防护顶盖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防护板23,所述防护顶盖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防护板22,所述侧防护板22与所述端防护板23的下沿平齐,且该侧防护板22的下沿高度低于最下层的所述上导流板142a的高度;所述防护顶盖21的底面设置有顶盖连接架24,所述顶盖连接架24与所述上对接角架143和上中架141位置对应,且与所述上对接角架143和上中架141插接配合;上防护结构2用于在主框架1的上方形成阻挡雨雪的防护,其中侧防护板22和端防护板23的下沿均低于上散热架142的下沿,如此,可避免外部灰尘直接经出风通道进入主框架1的内侧,从而提高变电站的防尘效果;
所述下框架12内侧下方设置有下护板11,所述上框架14的内侧下方设置有上护板和下护板11分别作为主框架1顶部和底部的隔离保护,起到防尘、防水的隔绝作用,上护板与上框架14的内壁焊接配合,下护板11与下框架12的内部焊接配合。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主框架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可散热的上框架14和下框架12,通过上导流板142a和下导流板122b之间形成的进风和出风通道,在主框架1的内侧形成自下而上的风路循环,实现立体散热,保证配电设备散热的均匀性,在不安装强排设备的前提下实现良好散热;将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集成在主框架1上,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进风通道的方向为内高外低,出风通道的方向为内低外高,可进一步提高热气的倒出效率,同时配合侧防护板22和端防护板23后,可保证防尘和防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1)和上防护结构(2),该上防护结构(2)设置在所述主框架(1)的上方,且罩设于所述主框架(1)上部的外侧;
所述主框架(1)由上框架(14)和下框架(12)组成,所述上框架(14)与所述下框架(12)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立柱(13),所述立柱(1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上框架(14)和所述下框架(12)插接配合;
所述上框架(14)上设置有上散热结构,所述下框架(12)上设置有下散热结构,所述上防护结构(2)的下沿高度位于所述上散热结构底部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散热结构为上散热架(142),所述上框架(14)为矩形框架,且由若干条所述上散热架(142)拼接而成,呈直角连接的两个相邻所述上散热架(142)之间设置有上对接角架(143),所述上散热架(142)与所述上对接角架(143)的侧面焊接配合;呈直线连接的所述上散热架(142)之间设置有上中架(141),所述上散热架(142)与所述上中架(141)的侧面焊接配合;所述上中架(141)和所述上对接角架(143)上均设置有配合所述立柱(13)插接的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散热架(142)由多片等距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上导流板(142a)组成,且所述上导流板(142a)的设置方向为自所述上框架(14)的内侧向外侧逐渐升高,从而在相邻的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倾斜向上的出风通道;最上层的所述上导流板(142a)上方和最下层的所述上导流板(142a)下方分别设置有一条上角钢架(142b),对应的所述上导流板(142a)与所述上角钢架(142b)的两侧边沿焊接配合并形成三角管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护结构(2)包括防护顶盖(21),该防护顶盖(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防护板(23),所述防护顶盖(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防护板(22),所述侧防护板(22)与所述端防护板(23)的下沿平齐,且该侧防护板(22)的下沿高度低于最下层的所述上导流板(142a)的高度;
所述防护顶盖(21)的底面设置有顶盖连接架(24),所述顶盖连接架(24)与所述上对接角架(143)和上中架(141)位置对应,且与所述上对接角架(143)和上中架(141)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散热结构为下散热架(122),所述下框架(12)为矩形框架,且由若干条所述下散热架(122)拼接而成,呈直角连接的两个相邻所述下散热架(122)之间设置有下对接角架(121),所述下散热架(122)与所述下对接角架(121)的侧面焊接配合;呈直线连接的所述下散热架(122)之间设置有下中架(123),所述下散热架(122)与所述下中架(123)的侧面焊接配合;所述下中架(123)和所述下对接角架(121)下均设置有配合所述立柱(13)插接的插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散热架(122)由多片等距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下导流板(122b)组成,且所述下导流板(122b)的设置方向为自所述下框架(12)的内侧向外侧逐渐升高,从而在相邻的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倾斜向下的出风通道;最下层的所述下导流板(122b)下方和最下层的所述下导流板(122b)下方分别设置有一条下角钢架,对应的所述下导流板(122b)与所述下角钢架的两侧边沿焊接配合并形成三角管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12)内侧下方设置有下护板(11),所述上框架(14)的内侧下方设置有上护板。
CN202320730551.8U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 Active CN219227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0551.8U CN219227036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0551.8U CN219227036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7036U true CN219227036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37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30551.8U Active CN219227036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70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46224U (zh) 一种逆变器箱体
KR20210104524A (ko) 자연배기가 가능한 옥외용 자가대류 수배전반 장치
CN201075620Y (zh) 防尘防水端子箱
CN206059980U (zh) 户外电力设备安装房通风防潮结构
CN219227036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
CN213304700U (zh) 一种电气配电箱的拼接式箱体
CN204793789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
CN210957411U (zh) 一种变电箱用散热窗
CN210273279U (zh) 一种安全型箱式变电站
CN215528411U (zh) 一种智能通讯型变电站
CN212258030U (zh) 一种高强度绝缘型电控柜
CN215989888U (zh) 一种通风散热防雨的箱式变电站
CN205666511U (zh) 一种预装式箱式变电站散热通风装置
CN210326589U (zh) 一种半埋式箱式变电站
CN220440214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的组装式顶盖
CN215009267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箱式变电站
CN214227384U (zh) 一种防雨散热箱式变电站
CN216133732U (zh) 低压侧滤波补偿节能型整流变压器
CN218449018U (zh) 一种带雨顶的直流开关柜
CN210723914U (zh) 一种美式风力发电箱式变电站
CN209787122U (zh) 一种设备终端的线缆保护箱
CN210296973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散热结构
CN220358624U (zh) 一种隔温效果好的箱式变电站
CN215989952U (zh) 一种厢式变电站自动防漏电装置
CN216146010U (zh) 一种成套箱式配电设备箱顶的箱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