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9292U - 一种双级密封下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级密封下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9292U
CN219219292U CN202223577215.9U CN202223577215U CN219219292U CN 219219292 U CN219219292 U CN 219219292U CN 202223577215 U CN202223577215 U CN 202223577215U CN 219219292 U CN219219292 U CN 219219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ealing
wall
inner cylinder
floating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772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红卫
王冲
周洪斌
陈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35772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9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9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92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级密封下水装置,包括:密封筒。内筒,悬空设置在密封筒的内部,用于通过重力作用形成内密封,密封筒依据连通器原理用于通过污水阻止气味倒流至内筒中,以形成外密封。压接组件,分别与密封筒的内壁、内筒的外壁连接。通过压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内筒和密封筒连接起来,实现将内筒悬空在密封筒内,能够防止污水管道内的气味从密封筒倒流至内筒中。通过内筒中设置浮球及卡环实现二级自密封,防止无水时污水管道中的气味或者滋生的蚊虫进入厂房环境。整体结构仅采用了将内筒通过压接组件悬空在密封桶中实现排水、隔味以及隔臭的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不易卡涩、容易生产以及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安装过程简单易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双级密封下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力密封地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级密封下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地漏不仅在室内排水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室外同样也具有将污水排出污水、隔味以及防臭的功能。
申请号为“CN201620965048.0”,专利名称为“带重力式机械密封装置的复置式混合密封地漏”就是一种适用于排水、隔味以及隔臭的地漏,其工作原理是:当室内需要通过地漏排水时,排水首先通过地漏篦子进入体内,重力打开重力阀盖进入水封内室。排水通过重力阀盖后,重力阀盖在磁动力室内的永久磁铁的作用下,自动闭合,形成第一级机械密封。排水通过水封内室进入水封内室与水封外室形成的水封结构,形成第二级水阻密封,然后排水通过地漏壳下端的排水口排入下水道,该专利所涉及地漏是通过重力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双极密封实现排水、隔味以及隔臭的。包括的技术特征是“重力式机械密封装置设置在水封式地漏的水封内室上端,形成第一级密封结构。水封式地漏由地漏体、地漏壳、水封外室、水封内室和地漏篦子组成,水封外室同轴套设在地漏壳内,与地漏壳之间形成排水通道;水封内室同轴套设在水封外室内,与水封外室形成水封结构;地漏篦子盖设在地漏体上端口部。重力式机械密封装置由结构本体和磁铁重力阀组成,结构本体为漏斗状,本体上端进口内设有一固定梁,固定梁中点处设有重力阀,重力阀的下端为一阀盖,常闭式设置在结构本体下端。重力阀由重力阀盖和磁动力室组成,重力阀盖为曲面形,曲面顶端中心处设有一导向动力柱,磁动力室为空心柱形,柱内设有永久磁铁,动力柱上设有与柱内永久磁铁对极的永久磁铁,动力柱配合在磁动力室内,与磁动力室内的永久磁铁功能配合”,从该专利的剖面图与技术方案分析,其该技术方案设计的地漏的内部结构复杂,地漏篦子、地漏体、地漏壳、水封外室、水封内室、结构本体、重力阀盖、篦栅式过水盖、排水窗口、磁动力室、环形永久磁铁以及导向动力柱组成的结构比较复杂,在制造商生产该地漏时,针对地漏体需要开设胶位复杂的模具,水封外室和排水窗口与地漏壳在配套安装时需要配合一定的精度才能安装好。
所以整个地漏的结构复杂而带来生产安装过程复杂繁琐以及生产成本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整个地漏的结构复杂而带来生产安装过程复杂繁琐以及生产成本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级密封下水装置,通过密封桶、内筒以及压接组件进行双极密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级密封下水装置,包括:
密封筒。
内筒,悬空设置在密封筒的内部,其外壁与密封筒的内壁之间存在距离,下端伸入密封筒内,用于通过重力作用形成内密封,密封筒用于通过污水液面高于内筒的底面阻止管网的气味倒流至内筒中,以形成外密封。
压接组件,分别与密封筒的内壁、内筒的外壁连接,用于将内筒悬空连接在密封筒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压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内筒和密封筒连接起来,实现将内筒悬空在密封筒内,以此确保内筒的底面与密封筒内的底面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内筒与密封筒之间形成了连通器,所以当密封筒内充满水时,内筒与密封筒之间也必然充满水,能够防止污水管网内的气味从密封筒倒流至内筒中。同时通过内筒的内密封将阻止污水从内筒倒流出去。整体结构采用内筒通过压接组件悬空在密封桶中实现排水、隔味以及隔臭的效果,具有结构简单、容易生产以及生产成本低的特点,而且安装过程简单易操作。
进一步优选为,内筒内分别设置有:
滤板,其侧壁与内筒的内壁抵接,位于内筒上端,用于过滤污水中的固体杂物。
支撑板,设置在滤板的下方,其侧壁与内筒的内壁连接,并与滤板之间存在预设距离,用于将污水流入密封筒中。
浮球,放置在支撑板上,用于阻挡气味从支撑板的下方倒流至上方。
卡环,与浮球的表面固接,用于向浮球提供配重,以使浮球与支撑板接触,支撑板用于承载浮球及卡环的重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水的液面到达支撑板的底面时,支撑板、浮球以及卡环三者的重力之和大于污水的浮力,以阻止污水顺着滤板倒流内筒外,实现了内密封,起到防止污水倒流的作用。
进一步优选为,预设距离大于浮球的直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浮球能够完全位于支撑板上,便于排出污水或防止污水倒流。
进一步优选为,卡环上的内壁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的一端与卡环的内壁固接,另一端与浮球的表面固接,用于限定浮球在支撑板上的位置,还用于增加浮球的重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此可将浮球与卡环固定起来,阻止浮球在支撑板上移动,避免因为移动而造成污水倒流至内筒外,对污水倒流起到密封的作用。
进一步优化为,固定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固定件平均分布在卡环的内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固定件同时将浮球与卡环连接起来,以平均浮球在卡环所在空间的重心平衡,以使卡环能够水平放置在支撑板上。
进一步优化为,卡环和固定件的截面均呈“回”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环和固定件的内部均为空心结构,具有质量轻的特点,减轻了整体结构的重量。
进一步优化为,压接组件包括:
连接板,固定设置在内筒的外壁上。
压条,设置在密封筒上,其一端与连接板通过紧固件连接,另一端穿过密封筒,并勾接在密封筒的筒壁上,用于支撑连接板将内筒悬空在密封筒内,以使污水从密封筒中溢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水充满密封筒时,同时阻止污水管道内的气味进入而造成倒流。
进一步优化为,压条呈L型,其水平部位与连接板通过紧固件连接,折弯部位勾接在密封筒的筒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将内筒悬空在密封筒内,形成连通器,具有结构简单,易安装易生产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浮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压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密封筒;2-内筒;3-滤板;4-压接组件;41-压条;42-连接板;43-紧固件;5-浮球;6-卡环;61-固定件;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整个地漏的结构复杂而带来生产安装过程复杂繁琐以及生产成本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进行了以下设计与构想:
同样是利用重力与机械相结合方式进行双级密封,但是在结构上比现有技术更简单,区别是双级密封的原理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实用新型的双级密封分为内密封和外密封,内密封是通过重力大于浮力而防止污水倒流至地漏外,外密封是机械结构组成连通器,通过污水防止管道内的气味倒流至地漏中。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结合附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一种双级密封下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密封筒1,密封筒1的高度范围为100-105mm。
内筒2,悬空设置在密封筒1的内部,其外壁与密封筒1的内壁之间存在距离,下端伸入密封筒1内,用于通过重力作用形成内密封,密封筒1用于污水液面高于内筒的底面阻止管网的气味倒流至内筒2中,以形成外密封。内筒2的内径为50mm,壁厚为3mm,长度为200mm。
压接组件4,分别与密封筒1的内壁、内筒2的外壁连接,用于将内筒2悬空连接在密封筒1内。
通过压接组件4的两端分别与内筒2和密封筒1连接起来,实现将内筒2悬空在密封筒1内,以此确保内筒2的底面与密封筒1内的底面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内筒2与密封筒1之间形成了连通器,所以当密封筒1内充满水时,内筒2与密封筒1之间也必然充满水,能够防止污水管网内的气味从密封筒1倒流至内筒2中。同时通过内筒2的内密封将阻止污水从内筒2倒流出去。整体结构采用内筒2通过压接组件4悬空在密封桶中实现排水、隔味以及隔臭的效果,具有结构简单、容易生产以及生产成本低的特点,而且安装过程简单易操作。
具体的,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内筒2内分别设置有:
滤板3,其侧壁与内筒2的内壁抵接,位于内筒2上端,用于过滤污水中的固体杂物。滤板3的厚度为2mm。
支撑板7,设置在滤板3的下方,其侧壁与内筒2的内壁连接,并与滤板3之间存在预设距离,用于将污水流入密封筒1中。支撑板7的厚度为3mm,支撑板7的中心孔的直径为54mm。
浮球5,放置在支撑板7上,用于阻挡气味从支撑板7的下方倒流至上方。浮球5的底面与污水的液面接触,其直径为20mm。
卡环6,与浮球5的表面固接,用于向浮球5提供配重,以使浮球5与支撑板7接触,支撑板7用于承载浮球5及卡环6的重量。卡环6的高度为15mm,以此将浮球5能够放置在支撑板7上,并与支撑板7的中心孔的内壁之间存在2mm的间隙,以使污水流入密封筒1内。
当污水的液面到达支撑板7的底面时,支撑板7、浮球5以及卡环6三者的重力之和大于污水的浮力,以阻止污水顺着滤板3倒流内筒2外,实现了内密封,起到防止污水倒流的作用。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预设距离大于浮球5的直径以使浮球5能够完全位于支撑板7上,便于排出污水或防止污水倒流。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卡环6上的内壁设置有固定件61,固定件61的一端与卡环6的内壁固接,另一端与浮球5的表面固接,用于限定浮球5在支撑板7上的位置,还用于增加浮球5的重量。以此可将浮球5与卡环6固定起来,阻止浮球5在支撑板7上移动,避免因为移动而造成污水倒流至内筒2外,对污水倒流起到密封的作用。
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6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固定件61平均分布在卡环6的内壁上。通过多个固定件61同时将浮球5与卡环6连接起来,以平均浮球5在卡环6所在空间的重心平衡,以使卡环6能够水平放置在支撑板7上。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卡环6和固定件61的截面均呈“回”型。卡环6和固定件61的内部均为空心结构,具有质量轻的特点,减轻了整体结构的重量。
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压接组件4包括:
连接板42,固定设置在内筒2的外壁上。
压条41,设置在密封筒1上,其一端与连接板42通过紧固件43连接,另一端穿过密封筒1,并勾接在密封筒1的筒壁上,用于支撑连接板42将内筒2悬空在密封筒1内,以使污水从密封筒1中溢出。当污水充满密封筒1时,同时阻止污水管道内的气味进入而造成倒流。
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压条41呈L型,其水平部位与连接板42通过紧固件43连接,折弯部位勾接在密封筒1的筒壁上,进一步实现将内筒2悬空在密封筒1内,形成连通器,具有结构简单,易安装易生产的特点。
请结合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本实用新型对双级密封原理过程进行如下描述:
密封筒1与地漏的主体连接后,污水从内筒2中进入至滤板3上,滤板3将污水中的杂物阻挡在其表面上,污水顺着滤板3进入滤板3与支撑板7之间的空腔中,并在支撑板7上聚集,浮球5一直处于支撑板7所在的固定位置。随着污水量的逐渐增多,污水在支撑板7上的液位逐渐上升,液面接触到浮球5和支撑板7,此时污水对浮球5产生浮力作用,浮球5的重力与卡环6的重力之和大于浮力时,污水无法从间隙流向至支撑板7的上表面在内筒2中的空间,更无法从内筒2中溢出,以此实现内密封,防止支撑板7下方的污水或气味倒流。当污水的液面继续升高,浮球5的重力与卡环6的重力之和小于浮力时,浮球5与卡环6漂浮离开支撑板7,污水从支撑板7流向至密封筒1内,当充满密封筒1并溢出,实现排出污水的目的。当密封筒1内的污水的液面逐渐高于内筒2的底面时,就能够阻止管网内的气味倒流至内筒2中,形成外密封,防止气味倒流,以此在内筒2形成内密封以及在密封筒1实现了外密封的双级密封。整体结构仅采用了将内筒2通过压接组件4悬空在密封桶中实现排水、隔味以及隔臭的效果,具有结构简单、容易生产以及生产成本低的特点,而且安装过程简单易操作。
综上所述,通过压接组件4的两端分别与内筒2和密封筒1连接起来,实现将内筒2悬空在密封筒1内,能够防止污水管道内的气味从密封筒1倒流至内筒2中。通过内筒2中设置浮球5及卡环6实现内部自密封,防止无水时污水管道中的气味或者滋生的蚊虫进入厂房环境。整体结构仅采用了将内筒通过压接组件4悬空在密封筒1中实现排水、隔味以及隔臭的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不易卡涩、容易生产以及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安装过程简单易操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双级密封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封筒(1);
内筒(2),悬空设置在所述密封筒(1)的内部,其外壁与所述密封筒(1)的内壁之间存在距离,下端伸入所述密封筒(1)内,用于通过重力作用形成内密封,所述密封筒(1)用于污水液面高于所述内筒(2)的底面阻止管网的气味倒流至内筒中,以形成外密封;
压接组件(4),分别与所述密封筒(1)的内壁、所述内筒(2)的外壁连接,用于将所述内筒(2)悬空连接在所述密封筒(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密封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内分别设置有:
滤板(3),其侧壁与所述内筒(2)的内壁抵接,位于所述内筒(2)上端,用于过滤污水中的固体杂物;
支撑板(7),设置在所述滤板(3)的下方,其侧壁与所述内筒(2)的内壁连接,并与所述滤板(3)之间存在预设距离,用于将所述污水流入所述密封筒(1)中;
浮球(5),放置在所述支撑板(7)上,用于阻挡气味从所述支撑板(7)的下方倒流至上方;
卡环(6),与所述浮球(5)的表面固接,用于向所述浮球(5)提供配重,以使所述浮球(5)与所述支撑板(7)接触,所述支撑板(7)用于承载所述浮球(5)及所述卡环(6)的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级密封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大于所述浮球(5)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级密封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6)上的内壁设置有固定件(61),所述固定件(61)的一端与所述卡环(6)的内壁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浮球(5)的表面固接,用于限定所述浮球(5)在所述支撑板(7)上的位置,还用于增加所述浮球(5)的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级密封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6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件(61)平均分布在所述卡环(6)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级密封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6)和所述固定件(61)的截面均呈“回”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密封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组件(4)包括:
连接板(42),固定设置在内筒(2)的外壁上;
压条(41),设置在所述密封筒(1)上,其一端与所述连接板(42)通过紧固件(43)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密封筒(1),并勾接在所述密封筒(1)的筒壁上,用于支撑所述连接板(42)将所述内筒(2)悬空在所述密封筒(1)内,以使所述污水从所述密封筒(1)中溢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级密封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41)呈L型,其水平部位与所述连接板(42)通过紧固件(43)连接,折弯部位勾接在所述密封筒(1)的筒壁上。
CN202223577215.9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双级密封下水装置 Active CN219219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7215.9U CN21921929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双级密封下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7215.9U CN21921929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双级密封下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9292U true CN219219292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2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77215.9U Active CN21921929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双级密封下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92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47044B1 (ko) 배수트랩
CN211571908U (zh) 地漏
EP3196519A1 (en) Backflow prevention apparatus
CN219219292U (zh) 一种双级密封下水装置
CN106801464A (zh) 自然盖地漏
CN218152547U (zh) 一种压力自适应型排气阀
KR20030012778A (ko) 배수트랩
CN210827767U (zh) 一种防臭地漏
KR20170064301A (ko) 홍수시 덮개가 자동으로 개방되는 맨홀의 구조
CN201574482U (zh) 深水封防臭地漏
CN215519089U (zh) 一种便于排水、防臭的漂浮地漏构造
KR102050340B1 (ko) 공기조화기용 배수트랩
CN216195299U (zh) 自动密封的水封地漏
CN109772021A (zh) 一种水路阻垢装置及其阻垢方法
CN208965680U (zh) 一种卷簧式地漏
KR100597660B1 (ko) 악취의 누출방지를 위한 하수파이프의 연결구조
JP2004124356A (ja) 排水管システム及び排水用通気弁装置
CN219060288U (zh) 一种浮球式地漏
CN217053683U (zh) 一种自封防返溢地漏
CN110206583B (zh) 一种高负压活塞式自动放水装置
CN217150567U (zh) 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
CN212358532U (zh) 一种具备防逆流功能的浮球地漏
CN113605515B (zh) 一种排水通畅且防臭的地漏
CN220953779U (zh) 一种多用地漏结构
CN221545849U (zh) 一种防堵塞下水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