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8881U - 一种防船撞设备及自浮式防船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船撞设备及自浮式防船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8881U
CN219218881U CN202320225525.XU CN202320225525U CN219218881U CN 219218881 U CN219218881 U CN 219218881U CN 202320225525 U CN202320225525 U CN 202320225525U CN 219218881 U CN219218881 U CN 219218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collision
energy dissipation
energy
self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55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洋
牟廷敏
高健
何帆
卢思吉
曾琼瑶
张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huangjian Road & Bridge Machinery Co ltd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huangjian Road & Bridge Machinery Co ltd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huangjian Road & Bridge Machinery Co ltd,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huangjian Road & Bridg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255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8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8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8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船撞设备及自浮式防船撞装置,包括第一消能箱体,所述第一消能箱体的迎撞面上设置有第一消能转子,第一消能箱体的防护面上设置有第一缓冲元件,所述第一消能箱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吸能件,第一空腔内还填充有第一消能填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消能箱体、第一消能转子和第一缓冲元件配合,利用第一消能转子、第一缓冲元件和第一消能箱体依次对船体撞击产生的能量进行吸收,减缓船体撞击,从而有效提高防船撞设备的消能上限,满足大吨位船舶撞击时的消能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防船撞设备及自浮式防船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船撞设备及自浮式防船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运用最为广泛的防船撞装置是钢-复合材料的自浮式防船撞设施,但是在高通航等级河道及海航中,经常出现超大吨位船舶通行,常见的钢-复合材料的自浮式防船撞设施在遭受此级别船舶撞击时,完全是由自浮式防撞设施本体直接承受巨大撞击力,而现有的自浮式防撞设施,受自身结构限制,消能效果的上限低,导致自浮式防船撞设施在满负荷消能损毁后,仍有剩余撞击能量传递至桥墩,对桥墩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船撞设备及自浮式防船撞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船撞设备,包括第一消能箱体,所述第一消能箱体的迎撞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消能转子,第一消能箱体的防护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缓冲元件,所述第一消能箱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吸能件,所述吸能件包括第一支撑件、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以及至少两个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迎撞面对应第一空腔内壁、第一支撑件连接,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防护面对应第一空腔内壁、第一支撑件连接,第一空腔内填充有第一消能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迎撞面为平面或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消能转子包括安装座、转轴和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转轴通过安装座与第一消能箱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和转动轮分别为硬质聚氨酯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分别为板状结构,和/或,所述第一消能箱体、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分别为钢材。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件的截面呈Y形或H形结构。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自浮式防船撞装置,包括连接件和上述的防船撞设备,防船撞设备的防护面靠近防护目标设置,所述连接件用于与防船撞设备配合,实现防船撞设备与防护目标之间的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消能箱体,所述第二消能箱体的迎撞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消能转子,第二消能箱体的防护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缓冲元件,第二消能箱体内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填充有第二消能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防船撞设备和连接件组合构成环形结构的自浮式防船撞装置,自浮式防船撞装置套设在防护目标上,自浮式防船撞装置的迎水面和/或背水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船撞设备。
进一步地,自浮式防船撞装置的迎水面和/或背水面的截面呈V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消能箱体、第一消能转子和第一缓冲元件配合,利用第一消能转子、第一缓冲元件和第一消能箱体依次对船体撞击产生的能量进行吸收,减缓船体撞击,从而有效提高防船撞设备的消能上限,满足大吨位船舶撞击时的消能要求;同时第一消能转子还能帮助船体在撞击过程中调转方向,减小对船体、防撞设施和桥墩的损伤;而自浮式防船撞装置能够跟随水面升降而自适应同步升降,始终处于有效防撞位置,保证自浮式防船撞装置对防护目标进行有效防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中防船撞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消能箱体的剖示图;
图3是吸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防船撞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防船撞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消能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自浮式防船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第一消能箱体和第二消能箱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第一消能箱体;110、第一消能填料;120、吸能件;121、第一支撑件;122、第二支撑件;123、第三支撑件;20、第一消能转子;210、转动轮;220、转轴;230、安装座;310、第一缓冲元件;320、第二缓冲元件;40、第二消能箱体;410、第二缓冲填料;50、第二消能转子;60、桥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的表达本实用新型,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船撞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第一消能箱体10,所述第一消能箱体10的迎撞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消能转子20,第一消能箱体10的防护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缓冲元件310,所述第一消能箱体10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吸能件120,所述吸能件120包括第一支撑件121、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122、以及至少两个第三支撑件123,所述第三支撑件123的两端分别与迎撞面对应第一空腔内壁、第一支撑件121连接,第二支撑件122的两端分别与防护面对应第一空腔内壁、第一支撑件1221连接,第一空腔内填充有第一消能填料110。
现有的自浮式防撞设施,受自身结构限制,消能效果的上限低,在遭受超大吨位船舶撞击时,自浮式防船撞设施即使在满负荷消能损毁后,仍有剩余撞击能量传递至桥墩60,对桥墩60造成威胁;而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消能箱体10的迎撞面上设置第一消能转子20,通过第一消能转子20先对船体撞击产生的能量进行吸收,同时第一消能转子20自身的转动能够帮助船体调转方向,减小后续撞击能量,第一消能转子20进行消能后剩余的力传递到第一缓冲元件310,通过第一缓冲元件310再次进行消能,减缓船体撞击,同时减小对防撞设施、船体和桥墩60的损伤;而在第一缓冲元件310消能完成后,还有剩余撞击能量时,撞击力就会作用到第一消能箱体10上,由第一消能箱体10通过变形来对撞击能量进行吸收,同时,由于第一消能箱体10内不仅填充有第一消能填料110来提高消能上限,同时设置有吸能件120,利用吸能件120对第一消能箱体10的支撑连接,既能增加第一消能箱体10的吸能上限,还能通过吸能件120自身的形变对撞击能量进行吸收,从而有效提高防船撞设备的消能上限,满足大吨位船舶撞击时的消能要求。
具体地,所述迎撞面为平面或曲面。通过将迎撞面设置为曲面,在发生船舶撞击时,曲面的迎撞面能够有效帮助船体本身调转方向,减小后续撞击破坏;在迎撞面为平面时,可以通过多个防船撞设备组合安装,将组合安装后的防撞系统的迎撞面设置为斜面或曲面,进而也能够实现帮助船体本身调转方向的功能。
具体地,所述第一消能转子20包括安装座230、转轴220和转动轮210,所述转动轮210套设在转轴220上,所述转轴220通过安装座230与第一消能箱体10连接。为提高第一消能转子20的消能上限和辅助船体调转功效,可以在第一消能箱体10的迎撞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消能转子20;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一个转轴220上沿纵向设置多个转动轮210,为提高消能效果,可以将转动轮210设置有滚筒状结构,增大撞击过程中与船体的接触面。
具体地,所述转轴220和转动轮210分别为硬质聚氨酯材料。通过将转轴220和转动轮210分别采用硬质聚氨酯材料,让转轴220和转动轮210同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腐蚀性,极大地提高了防船撞设备的抗撞性能。
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件121、第二支撑件122、第三支撑件123分别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消能箱体10、第一支撑件121、第二支撑件122、第三支撑件123分别为钢材。通过将第一消能箱体10、第一支撑件121、第二支撑件122、第三支撑件123设置为钢材,提高防船撞设备的抗撞性能和消能上限;通过将第一支撑件121、第二支撑件122、第三支撑件123分别设置为板状结构,从而让吸能件120对第一消能箱体10的迎撞面进行全面支撑,进而增大吸能件120和第一消能箱体10的缓冲和力传递作用,提高抗撞性能和消能上限。
具体地,所述吸能件120的截面呈Y形或H形结构。通过将吸能件120的截面设置为Y形或H形结构,为第一消能箱体10提供稳定、平衡的支撑,方便在撞击过程中,第一消能箱体10、吸能体120和第一消能填料110能够充分发挥消能效果,提升抗撞性能和消能上限。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浮式防船撞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连接件和实施例1中的防船撞设备,防船撞设备的防护面靠近防护目标设置,所述连接件用于与防船撞设备配合,实现防船撞设备与防护目标之间的滑动连接。
通过让防船撞设备与防护目标之间的滑动连接,由于防船撞设备的第一消能箱体10内填充有第一消能填料110,整体密度小,能够漂浮在水面上,进而配合滑动连接方式,就能够实现防船撞装置在防护目标的自浮式功能,让防船撞装置能够跟随水面上升而升高,随水面下降而下落,始终处于有效防撞位置,保证防船撞装置不受水面高度影响而对防护目标进行有效防护。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消能箱体40,所述第二消能箱体40的迎撞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消能转子50,第二消能箱体40的防护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缓冲元件320,第二消能箱体40内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填充有第二消能填料420。优选地,第二消能转子50与第一消能转子20结构相同。
具体地,所述防船撞设备和连接件组合构成环形结构的自浮式防船撞装置,自浮式防船撞装置套设在防护目标上,自浮式防船撞装置的迎水面和/或背水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船撞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浮式防船撞装置中包括多个防船撞设备和多个连接件,防船撞设备设置在自浮式防船撞装置的迎水面和背水面上,连接件设置在两侧,第一消能箱体10和第二消能箱体40串联连接构成环形结构,如图8所示,自浮式防船撞装置呈左右对称结构,以桥墩60作为防护目标,自浮式防船撞装置环绕桥墩60设置,且自浮式防船撞装置与桥墩60之间预留间隙,这样就可以利用第一消能箱体10和第二消能箱体40的浮力,让自浮式防船撞装置跟随水面的升降,沿桥墩60自动上浮或下降,自适应地处于对桥墩60有利的防护位置;由于桥墩60的迎水面和背水面是主要发生船体撞击位置,进而将消能上限高的防船撞设备设置在迎水面和背水面上,在减少自浮式防船撞装置建造成本的基础上,有效保证对防护目标的防护以及在撞击过程中的消能效果。
具体地,自浮式防船撞装置的迎水面和/或背水面的截面呈V形结构。通过将自浮式防船撞装置的迎水面、背水面的截面呈V形结构,有助于在发生船体撞击过程中,帮助船体本身调转方向,减小后续撞击破坏,提高装置使用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船撞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消能箱体,所述第一消能箱体的迎撞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消能转子,第一消能箱体的防护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缓冲元件,所述第一消能箱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吸能件,所述吸能件包括第一支撑件、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以及至少两个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迎撞面对应第一空腔内壁、第一支撑件连接,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防护面对应第一空腔内壁、第一支撑件连接,第一空腔内填充有第一消能填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船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撞面为平面或曲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船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能转子包括安装座、转轴和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转轴通过安装座与第一消能箱体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船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和转动轮分别为硬质聚氨酯材料。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防船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分别为板状结构。
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防船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件的截面呈Y形或H形结构。
7.一种自浮式防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和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防船撞设备,防船撞设备的防护面靠近防护目标设置,所述连接件用于与防船撞设备配合,实现防船撞设备与防护目标之间的滑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浮式防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消能箱体,所述第二消能箱体的迎撞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消能转子,第二消能箱体的防护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缓冲元件,第二消能箱体内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填充有第二消能填料。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自浮式防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船撞设备和连接件组合构成环形结构的自浮式防船撞装置,自浮式防船撞装置套设在防护目标上,自浮式防船撞装置的迎水面和/或背水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船撞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浮式防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浮式防船撞装置的迎水面和/或背水面的截面呈V形结构。
CN202320225525.XU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防船撞设备及自浮式防船撞装置 Active CN219218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5525.XU CN219218881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防船撞设备及自浮式防船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5525.XU CN219218881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防船撞设备及自浮式防船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8881U true CN219218881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9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5525.XU Active CN219218881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防船撞设备及自浮式防船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8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96287U (zh) 桥墩防撞结构中用的缓冲装置
CN103088789B (zh) 一种滚筒式内河航道船撞桥防护装置
CN112591015B (zh) 拦截水面大型移动物体的防护装置
CN110820689A (zh) 一种轮转式自复位桥梁桥墩防撞护栏结构
CN210151558U (zh) 一种桥梁导向卸力防撞装置
CN102041774B (zh) 吸能导向桥墩防撞装置
KR20140062637A (ko) 충격흡수구조
CN201665838U (zh) 桥墩的安全防护装置
CN112609636B (zh) 水上结构的防船撞装置
CN109322286B (zh) 桥墩防船撞装置
CN101775777A (zh) 桥墩的安全防护装置
CN203403351U (zh) 水上船撞的防护装置
CN203654241U (zh) 桥梁的缓冲消能的防撞装置
CN219218881U (zh) 一种防船撞设备及自浮式防船撞装置
CN104250962A (zh) 桥梁的缓冲消能的防撞装置
CN115045180A (zh) 可量化抗撞能力的分级耗能防船撞缓冲装置的施工方法
CN106978780A (zh)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CN217378537U (zh) 桥墩防撞系统
CN203295965U (zh) 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
CN104652255A (zh) 用于弓形桥洞的桥梁的防撞装置
CN104233943A (zh) 桥架的限高防撞装置
CN206087204U (zh) 一种浮式船舶靠泊装置
CN211547622U (zh) 一种轮转式自复位桥梁桥墩防撞护栏结构
CN114250696A (zh) 一种交通运输设施防撞装置
CN203583349U (zh) 用于弓形桥洞的桥梁的防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