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5010U - 一种照明灯具及轨道交通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照明灯具及轨道交通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5010U
CN219215010U CN202320044018.6U CN202320044018U CN219215010U CN 219215010 U CN219215010 U CN 219215010U CN 202320044018 U CN202320044018 U CN 202320044018U CN 219215010 U CN219215010 U CN 219215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mp
plate
light source
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440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彬
童克锋
彭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ANGBEI GOFRONT HERO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ANGBEI GOFRONT HER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ANGBEI GOFRONT HERO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ANGBEI GOFRONT HER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440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5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5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5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照明灯具及轨道交通车辆。该照明灯具由灯具本体和电源组成,照明灯具可安装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的顶壁上,由上到下进行照明,有效保证了车厢内的照明效果,其中,灯体为灯具本体的主体结构,灯罩与灯体相连接,形成一个安装腔体,可用于安装光源板,光源板与电源电连接,电源为光源板提供电能,供光源板发出光线至灯罩,起到对车厢内空间的有效照明,在此基础上,透光层设置在灯罩的外端面上,在光线传播至灯罩上时,透光层也被点亮,从而在车厢的顶壁上呈现不同图案,在保证对车厢照明的同时,在视觉上增加车厢的空间高度,改善车厢内色彩的单调性,提升照明效果,从而提升乘客在乘车时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照明灯具及轨道交通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照明灯具及轨道交通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公共交通通行方式的多样化,相较于道路公共交通车辆易出现堵车的情况,轨道交通对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现的人们来说,逐渐成为了首选。
目前,轨道交通由于其封闭的车厢以及其运行位置的限制,内部光线较暗,因此,车厢内一般会设置照明灯具提供光线,以满足乘客对光亮度的需要。
但是,现有的轨道交通车辆内的照明,一般是通过白色这样的单一色调的灯具进行照明,长时间的单一色调的照明容易造成乘客的视觉疲劳,而且,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内,单一色调的灯具照明,美化效果较差,也易对乘客的乘坐观感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轨道交通车辆内的照明效果,以提升乘客的乘坐舒适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灯具,用于安装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的顶壁上,包括:
灯具本体,所述灯具本体包括灯体、光源板、灯罩和透光层,所述灯罩与所述灯体相连接以形成安装腔体,所述光源板安装在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透光层设于所述灯罩背离所述灯体的端面上;
电源,所述电源用于与至少一个所述光源板电连接,以供所述光源板发出光线至所述灯罩;
其中,所述透光层的端面上设有多个透光区,多个所述透光区的形状包括至少两种,当所述光线穿过所述灯罩时,多个所述透光区用于显示至少两种颜色。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具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灯具本体和电源组成照明灯具,照明灯具可安装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的顶壁上,由上到下进行照明,有效保证了车厢内的照明效果,其中,设置灯体、光源板、灯罩和透光层组成灯具本体,灯体为灯具本体的主体结构,灯罩与灯体相连接,形成一个安装腔体,可用于安装光源板,光源板与电源电连接,这样,电源为光源板提供电能,供光源板发出光线至灯罩,起到对车厢内空间的有效照明,在此基础上,将透光层设置在灯罩背离灯体的端面上,即灯罩的外端面上,在光线传播至灯罩上时,透光层上多个形状不尽相同的透光区被点亮,不同的透光区可根据需要显示不同的颜色,在灯罩上组成明亮的色彩图案,从而在车厢的顶壁上呈现不同图案,在保证对车厢照明的同时,在视觉上增加车厢的空间高度,改善车厢内色彩的单调性,提升照明效果,从而提升乘客在乘车时的舒适度。
可选地,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安装板,当多个所述灯具本体依次连接时,所述安装板的两端用于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灯具本体相连接,所述安装板用于安装在所述车厢的顶壁上。
可选地,所述灯具本体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灯体和所述灯罩之间,所述光源板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当所述光源板发出所述光线时,所述导光板用于汇集所述光线并传递至所述灯罩上。
可选地,所述灯具本体还包括挡光板,所述挡光板安装在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灯罩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灯具本体还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安装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灯罩之间,且用于接收所述导光板传递的所述光线,并打散传递至所述灯罩上。
可选地,所述灯具本体还包括透镜,所述光源板位于所述灯体和所述灯罩之间,并与所述灯体相连接,所述透镜具有多个,多个所述透镜等间隔设置在所述光源板和所述灯罩之间,当所述光源板发出所述光线时,所述透镜用于汇集所述光线,并打散所述光线传递至所述灯罩上。
可选地,所述电源包括电源本体和安装壳,所述电源本体固定在所述安装壳上,并用于与所述光源板电连接,所述安装壳用于与所述车厢的顶壁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灯具本体的两侧,所述灯体的端部和所述灯罩的端部均与所述安装架相连接,所述安装架用于与所述车厢的顶壁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安装架相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灯罩的下方,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与所述灯罩的下端面抵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包括车厢和如上所述的照明灯具,所述照明灯具的灯具本体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灯具本体沿所述车厢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并安装在所述车厢的顶壁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车辆的有益效果与如上所述的照明灯具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厢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灯具本体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灯具本体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灯具本体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厢;2-灯具本体;21-灯体;22-光源板;23-灯罩;24-导光板;25-透镜;3-电源;31-电源本体;32-安装壳;4-安装板;5-安装架;6-支撑架;61-支撑板;6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供的坐标系XYZ中,X轴的正向代表右方,X轴的反向代表左方,Y轴的正向代表后方,Y轴的反向代表前方,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同时,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灯具,用于安装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1的顶壁上,包括:灯具本体2,灯具本体2包括灯体21、光源板22、灯罩23和透光层,灯罩23与灯体21相连接以形成安装腔体,光源板22安装在安装腔体内,透光层安装在灯罩23背离灯体21的端面上;电源3,电源3用于与至少一个光源板22电连接,以供光源板22发出光线至灯罩2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设置灯具本体2和电源3组成照明灯具,照明灯具可安装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1的顶壁上,由上到下进行照明,有效保证了车厢1内的照明效果,其中,设置灯体21、光源板22、灯罩23和透光层组成灯具本体2,灯体21为灯具本体2的主体结构,灯罩23与灯体21相连接,形成一个安装腔体,可用于安装光源板22,光源板22与电源3电连接,这样,电源3为光源板22提供电能,供光源板22发出光线至灯罩23,起到对车厢1内空间的有效照明,在此基础上,透光层设置在灯罩23背离灯体21的端面上,即灯罩23的外端面上,在光线传播至灯罩23上时,透光层上多个形状不尽相同的透光区被点亮,不同的透光区可根据需要显示不同的颜色,在灯罩23上组成明亮的色彩图案,从而在车厢1的顶壁上呈现不同图案,在保证对车厢1照明的同时,在视觉上增加车厢1的空间高度,改善车厢1内色彩的单调性,提升照明效果,从而提升乘客在乘车时的舒适度。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灯具本体2可沿车厢1的长度方向,即Y轴方向依次连接,而多个灯具本体2的光源板22与一个电源3电连接,起到集中供电的目的,这样,可在车厢1的顶壁上呈现不同的炫彩图案,有效提升乘客在乘车时的舒适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透光区的形状和光线穿过时的颜色进行调整,使得光线穿过灯罩23时,透光层在灯罩23上显示的图案为蓝天白云,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透光层在灯罩23上显示的图案可以是海底世界或动物世界等,对应地,相互连接的灯具本体2上的透光层显示的图案可以连贯组成整体个的长条图案,也可以在每个灯具本体2上设置可在灯罩23上显示不同图案的透光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层通过覆膜的方式设置在灯罩23上,即将灯罩23放在固定好的工装夹具上,将图案软膜覆在灯罩23表面,通过加温成型,图案软模与灯罩23表面融为一体,从而在灯罩23上形成透光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表面喷涂或者注塑覆膜的方式设置透光层,其中,表面喷涂即用高清打印机将准备好的图案喷涂打印在灯罩23上,注塑覆膜即在灯罩23注塑未成型时,将图案覆膜放入模具中,通过注塑成型将灯罩23和图案覆膜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炫彩图案的视觉效果和拟真程度,灯罩23设置为弧面结构,弧面结构的凸面为灯罩23朝向灯体21的一面。
可选地,照明灯具还包括安装板4,当多个灯具本体2依次连接时,安装板4的两端用于分别与相邻两个灯具本体2相连接,安装板4用于安装在车厢1的顶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还设置了安装板4,在多个灯具本体2需要相互连接时,安装板4的两端可用于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灯具本体2相连接,同时,安装板4可于车厢1的顶壁相连接,这样,既提高了灯具本体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有效保证了车厢1顶壁上炫彩图案的完整连贯,同时,保证了灯具本体2与车厢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安装板4为凹字形板,安装板4两端的竖直端可分别与两个灯具本体2的灯罩通过螺钉等可拆卸连接件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安装板4和灯罩23的整体一致性,安装板4的水平端面也设置为与灯罩23的表面相一致的弧形面。
可选地,灯具本体2还包括导光板24,导光板24位于灯体21和灯罩23之间,光源板22位于导光板24的一侧,当光源板22发出光线时,导光板24用于汇集光线并传递至灯罩23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灯体21和灯罩23之间还设置有导光板24,导光板24位于灯体21和灯罩23形成的安装腔体内,且光源板22位于导光板24的一侧上,这样,当光源板22发出光线时,光线可由导光板24汇集并传递到灯罩23上,有效提升了照明灯具的照明效果,而光源板22设置在导光板24的一侧,在保证照明灯具的照明效果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整个灯具本体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从而使得照明灯具的使用对车厢1高度的要求降低,满足更多类型的不同高度的轨道交通车辆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导光板24的厚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只需要保证导光板24对光线的汇集效果即可。
可选地,灯具本体2还包括挡光板,挡光板安装在导光板24背离灯罩23的一侧。
为了进一步提升照明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还在导光板24背离灯罩23的一侧设置挡光板,这样,在光源板22发射光线至导光板24时,部分光线可能会传播至挡光板上,挡光板可对光线进行反射,光线再次汇集到灯罩23上,有效降低光损耗,从而提升照明的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挡光板即为覆盖设置在灯体21朝向导光板24的端面上的反射膜。
可选地,灯具本体2还包括扩散板,扩散板安装在导光板24和灯罩23之间,且用于接收导光板24传递的光线,并打散传递至灯罩23上。
为了进一步提升照明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在导光板24和灯罩23之间设置扩散板,这样,在光线汇集到导光板24上后,随着光线朝向灯罩23的传播,在汇集后的光线经过扩散板时,光线被打散,打散后的光线传播至灯罩23上,可有效提升车厢1内照明的均匀性和照明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扩散板即为覆盖设置在导光板24朝向灯罩23的端面上的扩散膜。
区别于上述实施例,灯具本体2还包括透镜25,光源板22位于灯体21和灯罩23之间,并与灯体21相连接,透镜25具有多个,多个透镜25等间隔设置在光源板22和灯罩23之间,当光源板22发出光线时,透镜25用于汇集光线,并打散光线传递至灯罩23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将光源板22设置在灯体21和灯罩23之间,并与灯体21相连接,同时,在光源板22和灯罩23之间等间隔设置多个透镜25,这样,在光源板22发出光线时,光线是由上到下传播的,此时,就无需使用导光板24对光线进行汇集,而光线在穿过透镜25时,由于透镜25对光线的折射效果,光线被打散了,有效保证光线经灯罩23发散后的均匀性和范围,此时,也无需使用扩散板对光线进行扩散,从而有效减少了整个照明灯具的零件需求量,简化照明灯具的结构,在保证照明效果的同时,提升安装和拆卸检修的便捷性。
可选地,电源3包括电源本体31和安装壳32,电源本体31固定在安装壳32上,并用于与光源板22电连接,安装壳32用于与车厢1的顶壁可拆卸连接。
为了保证电源3供电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电源本体31和安装壳32组成电源3,其中,电源本体31可通过螺钉等可拆卸连接件与安装壳32相连接,而安装壳32可通过螺钉等可拆卸连接件与车厢1的顶壁可拆卸连接,电源本体31可与光源板22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车厢1的顶壁设置有内腔,电源3位于内腔内。
可选地,照明灯具还包括安装架5,两个安装架5位于灯具本体2的两侧,灯体21的端部和灯罩23的端部均与安装架5相连接,安装架5用于与车厢1的顶壁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照明灯具的安装稳定性,如图1至图4所示,还设置了安装架5,两个安装架5设置在灯具本体2的两侧,且均与灯体21的端部和灯罩23的端部相连接,而安装架5可与车厢1的顶壁可拆卸连接,这样,既保证了灯具本体2本身结构的稳定性,又保证了照明灯具与车厢1的连接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5和灯具本体2以及车厢1的顶壁均通过螺钉等可拆卸连接件进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当光源板22设置在导光板24的一侧上时,光源板22可通过螺钉等可拆卸连接件与安装架5相连接。
可选地,照明灯具还包括支撑架6,支撑架6包括支撑板61和连接杆62,支撑板61通过连接杆62与安装架5相连接,支撑板61位于灯罩23的下方,支撑板61的上端面与灯罩23的下端面抵接。
为了保证灯罩23的结构稳定性,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支撑架6,支撑架6由支撑板61和连接杆62组成,其中,支撑板61通过连接杆62与安装架5相连接,支撑板61设置在灯罩23的下方,且其上端面与灯罩23的下端面抵接,这样,通过与车厢1的顶壁相连接的安装架5以及连接杆62,可有效保证支撑板61的稳定性,进而起到对灯罩23的支撑作用,提升灯罩23的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62通过螺钉等可拆卸连接件分别与安装架5和支撑板61相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包括车厢1和上述的照明灯具,照明灯具的灯具本体2具有多个,多个灯具本体2沿车厢1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并安装在车厢1的顶壁上。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轨道交通车辆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的照明灯具的技术效果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1)的顶壁上,包括:
灯具本体(2),所述灯具本体(2)包括灯体(21)、光源板(22)、灯罩(23)和透光层,所述灯罩(23)与所述灯体(21)相连接以形成安装腔体,所述光源板(22)安装在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透光层设于所述灯罩(23)背离所述灯体(21)的端面上;
电源(3),所述电源(3)用于与至少一个所述光源板(22)电连接,以供所述光源板(22)发出光线至所述灯罩(23);
其中,所述透光层的端面上设有多个透光区,多个所述透光区的形状包括至少两种,当所述光线穿过所述灯罩(23)时,多个所述透光区用于显示至少两种颜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4),当多个所述灯具本体(2)依次连接时,所述安装板(4)的两端用于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灯具本体(2)相连接,所述安装板(4)用于安装在所述车厢(1)的顶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本体(2)还包括导光板(24),所述导光板(24)位于所述灯体(21)和所述灯罩(23)之间,所述光源板(22)位于所述导光板(24)的一侧,当所述光源板(22)发出所述光线时,所述导光板(24)用于汇集所述光线并传递至所述灯罩(2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本体(2)还包括挡光板,所述挡光板安装在所述导光板(24)背离所述灯罩(23)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本体(2)还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安装在所述导光板(24)和所述灯罩(23)之间,且用于接收所述导光板(24)传递的所述光线,并打散传递至所述灯罩(2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本体(2)还包括透镜(25),所述光源板(22)位于所述灯体(21)和所述灯罩(23)之间,并与所述灯体(21)相连接,所述透镜(25)具有多个,多个所述透镜(25)等间隔设置在所述光源板(22)和所述灯罩(23)之间,当所述光源板(22)发出所述光线时,所述透镜(25)用于汇集所述光线,并打散所述光线传递至所述灯罩(2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3)包括电源本体(31)和安装壳(32),所述电源本体(31)固定在所述安装壳(32)上,并用于与所述光源板(22)电连接,所述安装壳(32)用于与所述车厢(1)的顶壁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架(5),两个所述安装架(5)位于所述灯具本体(2)的两侧,所述灯体(21)的端部和所述灯罩(23)的端部均与所述安装架(5)相连接,所述安装架(5)用于与所述车厢(1)的顶壁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包括支撑板(61)和连接杆(62),所述支撑板(61)通过所述连接杆(62)与所述安装架(5)相连接,所述支撑板(61)位于所述灯罩(23)的下方,所述支撑板(61)的上端面与所述灯罩(23)的下端面抵接。
10.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1)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灯具,所述照明灯具的灯具本体(2)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灯具本体(2)沿所述车厢(1)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并安装在所述车厢(1)的顶壁上。
CN202320044018.6U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照明灯具及轨道交通车辆 Active CN219215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4018.6U CN219215010U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照明灯具及轨道交通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4018.6U CN219215010U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照明灯具及轨道交通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5010U true CN219215010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1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44018.6U Active CN219215010U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照明灯具及轨道交通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5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68814B1 (ko) 차량 미러 조립체용 방향 지시등 모듈 및 방향 지시등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차량 미러 조립체
WO2013012046A1 (ja) Led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鉄道車両
CN105970844A (zh) 一种主动式一体化隧道轮廓标及隧道交通诱导系统
CN106500021B (zh) 进光端带有耦合装置的汽车后位置灯光导结构
CN216010708U (zh) 一种透镜灯
CN219215010U (zh) 一种照明灯具及轨道交通车辆
CN100410104C (zh) 人进出车辆时用的照明装置和照明系统
CN107461699A (zh) 一种车灯照明装置、车灯总成及汽车
CN114234128A (zh) 节省空间实现均匀点亮的光导光学系统及其汽车信号灯
CN207758788U (zh) 一种车厢及列车
CN201688283U (zh) 汽车后视镜发光装置
CN216924251U (zh) 可均匀点亮的光导光学系统及其汽车信号灯
CN202852639U (zh) 一种倾斜照射路面的道路灯
CN209196755U (zh) 一种车灯系统和车灯
CN201580341U (zh) 发光的车辆用侧裙
CN105156929B (zh) 一种照明模组及具有该照明模组的照明灯具
CN210123131U (zh) 一种光导发光系统及车灯
CN210601455U (zh) 一种双led光源的车灯配光结构
CN102865535A (zh) 一种倾斜照射路面的道路灯
CN208475217U (zh) 多颜色发光模块以及机动车辆
CN202902103U (zh) 轨道交通车辆用非直射车内照明装置
CN216010702U (zh) 一种双色透镜灯
CN220009454U (zh) 一种满天星汽车发光格栅
CN209893203U (zh) 一种具有非直射式光源的柜灯及采用其的酒柜
CN219198966U (zh) 一种实现均匀发光的车灯光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